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風起日月》八 總攻
  趁著數匹渾身浴血的大象橫衝直撞,給土耳其大軍陣型帶來一陣騷亂之際,尾隨大象而來的上萬帖木兒騎兵洶湧而來,猶如江河直下。//百度搜索看最新章節//

  火光閃現中,一團團硝煙噴吐而出,成千上萬的火銃接連開火。

  箭矢如雨潑灑而下,土耳其軍陣前登時倒下一片士卒。銃丸呼嘯激射而來,難以計數,策馬狂嚎著奔馳而來的帖木兒騎兵連人帶馬給打得血流如注,翻身栽倒後給身後滾滾而來的鐵蹄踏為肉泥。

  號角連綿之下,施放火銃後的土耳其士卒來不及重新裝填,便朝軍陣兩側散開。號角馬蹄翻飛之下,身披甲胄的土耳其蘇丹巴耶賽特策馬衝突而出,親率數千騎兵迎著對面敵軍,揮舞著手中戰刀迎擊而去。

  小山坡上地勢略高之處,目光深邃陰沉的帖木兒遙望前方,遠處大軍左中右三路盡皆陷入如火如荼的激戰。

  急驟的馬蹄聲中,一個帖木兒騎士策馬狂奔而來,翻身下馬後跪倒在地,向帖木兒稟報,戰事如火如荼之際,土耳其大軍右翼出現了陣陣騷動,不斷有士卒臨陣倒戈,拿起兵器調轉頭來,引起了越來越大的混亂。

  原來這些臨陣倒戈的土耳其士卒不是巴耶賽特的族人與嫡系,而是被他征服的突厥後裔各部族武士。而率領帖木兒騎兵與他們對陣的,卻是被巴耶賽特驅逐後投奔帖木兒的突厥王公貴族。面對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主人,這些突厥武士們竟是不約而同的臨陣倒戈,跟隨其後,開始衝擊身後的土耳其大軍陣型。

  眼見自己收留的這些突厥貴族終於發揮了效用,帖木兒不禁目射寒光,揮了揮手沉聲傳下軍令。

  號角聲激蕩激蕩開來,山坡下早已蓄勢待發,成千上萬的帖木兒騎兵漸漸加速,在一面面戰旗的引領下漸漸加速,對著土耳其大軍中最為彪悍的塞爾維亞騎兵衝擊而去。

  眼見自己陣營左翼中那些突厥士卒引起的反叛愈演愈烈,土耳其大軍統帥巴耶賽特不禁面色鐵青,舉起手中戰刀,怒喝著傳下軍令。在他身後,個個雙眼通紅的騎士們紛紛放下了遮護頭部的面具,揮舞著長劍策馬狂奔而出,猶如一道勢不可擋的鐵流,朝著帖木兒大軍衝擊而去,這些人馬盡皆披掛盔甲的便是來自歐洲的重甲騎兵和巴爾乾半島驃騎組成的雇用騎兵軍團,以及土耳其大軍中最為凶猛的加尼沙裡軍團。面對兵力戰局優勢的帖木兒大軍,面對大軍交錯激戰的險惡局勢,他唯有率軍猛攻,希望能夠一舉擊潰敵軍中路,以挽回左翼叛亂所帶來的頹勢。

  早已渾身浴血的塞爾維亞國王眼見大軍統帥,蘇丹巴耶賽特已然出動大軍主力猛攻,當即調轉馬頭,率領手下勇悍絕倫的塞爾維亞騎兵朝中路漸漸靠攏,希望和巴耶賽特合兵一處。

  箭矢亂飛而來,戰刀劈砍而過,卻很難給這些人馬披甲,頭戴面罩的歐洲重甲騎兵以致命傷。重甲騎兵衝擊的威力在冷兵器時代的確是擋者披靡,那些僅僅身穿皮甲的帖木兒騎兵雖是亡命衝擊而來,卻紛紛在敵軍揮舞的鋒利長劍下鮮血飛濺,栽倒馬下。

  勒馬駐足山坡高處的帖木兒遙見塞爾維亞騎兵竟是當頭擊潰自己的騎兵後已然和中路來的這些土耳其大軍主力騎兵合流。自己的中路大軍在敵軍衝殺下傷亡慘重,敵軍已然漸漸推進到距離自己僅有半裡的遠近,面上卻絲毫不減慌亂的神情,反而流露出一絲無比殘酷的冷笑,因為他乃是身經百戰,卻未曾一敗的騎兵統帥,

深知重甲騎兵雖則防護甚佳,卻因為騎士戰馬盡皆披甲,即使對於再強壯的駿馬來說,也難以持久保持高速,更何況周圍還有無數的惡狼般的帖木兒騎兵纏鬥而上,以自己卑微如草芥般的性命,放慢他們的速度。  烈日當空下,一個個勇猛似虎的歐洲重甲騎兵,塞爾維亞騎兵,加裡沙裡騎兵面對四面八方不斷遊走纏鬥的帖木兒騎兵,終於渾身浴血,汗出如雨。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激戰,他們終於漸露疲態,漸成強弩之末之勢,卻依舊無法衝到山坡下。

  震天的號角再次響起,帖木兒雙腿猛夾馬腹,戰馬疾馳而下。鐵蹄翻滾,萬馬漸漸奔騰開來,引起了大地陣陣輕顫,山坡下不遠處的三萬並未投入戰鬥的帖木兒後備隊騎兵終於在其統帥的親自率領下,向對手發起了最後,最為致命的衝擊。

  當先衝擊而來的上千帖木兒騎兵策馬狂奔之下,高速奔馳而來的戰馬將那些已然累得口吐白沫的戰馬紛紛撞到,踏碎。戰刀揮舞中,無情收割起敵軍的性命。一個個土耳其騎兵依仗身披的堅實甲胄,雖大多未曾喪生刀下,卻也難以抗拒潮水般源源不斷衝擊而來的敵軍手中的戰刀,長矛劈砍直刺的猛力,紛紛栽倒馬下,無力起身之余便給千軍萬馬生生踐踏而過。

  土耳其大軍之中,一個年輕的將領眼見左翼的叛亂猶如野火燎原,對面的帖木兒大軍衝擊之下,不少的土耳其騎兵掉頭奔逃,終於目現驚恐之色,慌忙間調轉馬頭,快馬加鞭的朝後逃竄而去。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土耳其騎兵終於鬥志漸去,恐懼大增,求生的本能也是紛紛開始逃跑。

  披頭散發的土耳其大軍統帥,蘇丹巴耶賽特遙見那個帶頭逃跑的青年將領依稀便是自己的長子蘇萊曼,不禁面露絕望之色,悲憤之中隻得掉頭率軍後撤。

  塞爾維亞軍團的國王斯提芬眼見部下傷亡慘重,威名赫赫的蘇丹父子先後後撤,終於再也無法保持最後一絲忠誠,率軍奪路而去。

  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之下,驕橫的帖木兒騎兵在其統帥率領下,大呼小叫的策馬追擊,將那些敵軍一個個接連砍於馬下,朝前追擊而去。

  黃昏日落時分,數十裡方圓內,早已是屍橫遍野。一日之內,帖木兒大軍付以傷亡慘重的代價,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軍幾乎掃滅屠殺殆盡。

  一個滿臉血汙的人被繩捆索綁,押送到帖木兒馬前,赫然正是土耳其帝國蘇丹,大軍統帥巴耶賽特。

  帖木兒冷冷凝視著巴耶賽特,面無表情的以冷酷無情的語調說道:“我不會殺你,我會讓你看著你治下的那些異教徒一個個死去。”

  萎靡不堪的巴耶賽特聞得對方語氣的無限殺機,回想起帖木兒大軍在亞細亞所過之地暴虐不仁的屠殺手段,陡然奮起最後一股勇力,掙脫了摁住自己的帖木兒騎士的手臂,迎頭朝不遠處的帖木兒撞去,口中怒罵道:“你是一個魔鬼,一個永遠受到詛咒,喪心病狂的惡魔。”

  帖木兒冷冷看著被部下打暈拖走的巴耶賽特,轉頭對身側一個騎士傳令道:“傳令後部大軍抓緊趕路,進軍布爾薩。”原來他此次進攻土耳其的大軍遠不止今日這十五萬騎兵,尚有大量步卒在後。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城布爾薩城下,密密麻麻的帖木兒大軍陣型中,一個個士卒將黑色粘稠的火油傾倒在一個個以草屑,牛馬糞便搓成的球體上。隨著攻擊的號角與戰鼓響動,士卒們紛紛以手中火把將巨大投石車上的黑球點燃。

  投石車長長的力臂揮動之下,一個個熊熊燃燒,裹挾著黑煙的“炮彈”劃過天際,越過高大的城牆,飛入布爾薩城中,城頭,激起一片驚呼。燃燒的巨大火球撞擊在城中民居之上,紛紛碎裂開來,引起一片烈焰,濃煙滾滾而起,熏得一眾守禦城中的土耳其士卒涕淚交流。

  與此同時,城下上百門巨大的火炮相繼開火,炮彈呼嘯之下,撞擊在城頭,激起一片慘呼,立時碎石血肉橫飛。

  死守城頭的土耳其士卒們也不甘示弱,城頭防禦的火炮陣陣轟鳴下,一個個奪命的鐵球自城頭砸下,在密如蟻群般蜂擁而來的帖木兒大軍陣型中滾出一條條血路。

  一時間雙方大軍以火炮,投石車,弓弩展開了血腥無比的廝殺。

  守軍雖則憑借高城死守,無奈土耳其蘇丹巴耶賽特被俘,主力大軍損失殆盡,對於士氣打擊太大,不到半日時光,便難以抵禦帖木兒大軍優勢兵力下不計傷亡的輪番猛攻,城頭數處相繼失守。

  遙見那些衝上城頭的帖木兒士卒揮舞彎刀四下砍殺,帖木兒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狂熱,因為他知道他的部下會忠實的執行他的命令,屠城。

  隨著城門被衝車撞開,滿面猙獰之色,難以計數,猶如餓狼般的帖木兒士卒潮水般洶湧而入,見人就殺,無論是死命抵抗亦或是跪倒在地請降,無論是手持兵器的敵軍士卒,亦或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無一幸免。

  公元1402年,帖木兒大軍繼攻克印度德裡屠城,滅敘利亞,大馬士革屠城,攻克由漢尼拔設計的千年古都,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城布爾薩後,再一次展開滅絕人性的屠城,僅有少量土耳其人依靠希臘船員的幫助,度過達達尼爾海峽海峽,得以幸免。

  土耳其帝國奄奄一息,當歐洲人,土耳其人,埃及人在這帖木兒大軍的殘暴與善戰下膽戰心驚之際,帖木兒帝國大軍卻在其統帥的率領下踏上了回撤都城撒馬爾罕的遙遙歸途。殘暴嗜殺的帖木兒之所以突然撤兵,自然不會是因為心存憐憫,因為他早在和土耳其大戰之前,他已然得到了一個來自遙遠國度的消息,那個他曾經遣使造訪的名為大明的國度,自開國君王,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後,不過數月便即爆發了一場爭奪皇位的大戰,歷經數年內戰,叔叔造反奪權,搶走了侄兒的皇位。帖木兒昔日之所以對大明皇帝朱元璋虛與委蛇,遣使稱臣,用意便是了解這個滅亡元朝的國度。時至今日,鐵木真及其子孫所建立的四大汗國中,元朝被朱元璋所滅,其余三個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金帳汗國已然相繼被他所征服,曾經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如今也被他打得只剩下一口氣,遍觀亞細亞呀之地,已然沒有國度和一支軍隊能與帖木兒大軍抗衡,對於自稱成吉思汗子孫的自己來說,便再也沒有必要和明朝繼續演戲。

  帖木兒率領大軍緩緩後撤的歸途之中,連連傳下軍令,讓手下騎士快馬加鞭趕到察合台,伊爾,金帳等三個汗國,傳下自己的命令,讓那些依舊在草原上號稱成吉思汗子孫,卻已然被自己征服,匍匐在自己腳下的大小可汗,蘇丹們前來撒馬爾罕。他決心召開一個“反明複元”的大會,讓那些所有對明朝,中國有著刻骨仇恨的遊牧部族騎兵在自己的統帥下集結成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的軍隊,效仿昔日的忽必烈揮軍攻宋一般,滅亡大明,滅亡中國。

  從數年前派往大明的使者口中,帖木兒知道了這個國度幅員遼闊,人口多到難以計數,軍隊以百萬計。他們的城池不但極為高大堅固,甚至有著人工挖掘的河流作為城防設施,這個極其強大的的國度雖然經歷數年的內戰,只怕也不是土耳其所能相比。為此,他要以成吉思汗後死子孫的名義集結起狼群般肆虐草原,無堅不摧的部族大軍,想到這裡策馬而行的他回首遙望天際大明的方向,眼中充滿了可怕的狂熱。

  時已深秋,南京城中依舊悶熱。紫禁城禦書房中,寧王朱權謝過皇帝恩典,接過宮女奉上的冰鎮酸梅湯,一飲而盡。一派大快朵頤的樣子讓端坐書桌後怡然自得,享受酸梅湯永樂皇帝朱棣也不禁暗暗皺眉。

  朱權渾不知覺自己已然君前失態,伸手抹了抹嘴唇,一雙大眼卻是聚精會神的看著不遠處的鄭和指揮幾個小宦官擺弄那個名為“牽星板”的玩意兒。

  半月時光後,堅中圭密率領一眾使團隨從在奉天殿向朱棣辭行。

  永樂皇帝朱棣當即頒下旨意,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僧錄司右闡教道成,隨堅中圭密同行渡海,出使日本。

  海風吹拂下旗幟獵獵作響,身穿綢衫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遙望緩緩靠岸的船隊,不由面露笑容。原來堅中圭密已然先行遣人趕回日本,向他稟告了大明使者來訪的消息,今日特意率領手下大小諸侯,在碼頭恭候使者一行。

  年約四旬,相貌堂堂,身穿官服,頷下生就三縷長須的大明左通政趙居任,在僧人堅中圭密的陪同下緩步而來。

  趙居任得堅中圭密陳說,知曉眼前這個身穿綢衫,手持折扇,打扮做大明讀書人一般的老者便是目下在日本一言九鼎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目光掃過他身側的香案,心中不由有些許熏熏然之感,暗自忖道:不料海外島國,一介蠻酋,倒也知曉我大明禮儀。眼見對方鄭重其事的率領手下一眾大小諸侯迎接自己這個天朝上使,倒也不敢過於怠慢,當即在香案一側宣讀大明皇帝朱棣的旨意,洋洋灑灑一大篇引經據典,其意便是接受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稱臣之意,並措辭嚴厲的要求其派遣手下水師,剿滅那些盤踞海島,不時襲掠中土沿海諸省的倭寇。另賞賜予足利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

  足利義滿身後數十步外,兩個腰插長刀的武士心知家主私下裡素來對這個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不甚服氣,此刻遙見足利義滿跪倒在地,恭敬接旨的模樣,心中雖有不甘,迫於無奈下還是口中一面嘀嘀咕咕,一面隨同家主跪倒在地。

  京都,幕府將軍府邸之中,數十個侍者魚貫而入,將一箱箱來自大明的生絲,瓷器,書籍,筆墨紙硯等物搬到了足利義滿桌案前不遠之處。

  足利義滿四顧之下眼見兩側席地而坐的一眾大小諸侯面上那難以掩飾的貪婪之色,心中不由甚是自得,伸手指了指左手邊一個木箱中的一堆文扎,又看了看不遠處端坐的堅中圭密,朗聲說道:“有勞堅中圭密大師不辭辛勞,遠赴中土,自大明皇帝陛下處討得勘合百道,你們看看該當如何分配才好?”

  一眾大小大名耳聞幕府將軍此言,當即不約而同的將注視那些生絲,瓷器,書籍的目光轉到了桌上,饒是他們平日裡在各自藩屬之地飛揚跋扈,此刻也不由目露期盼之色,呼吸也不禁微微急促起來。原來勘合便是由明朝皇帝頒發給日本的官方貿易憑證,有了這玩意兒,意味著下一次日本再次遣使朝貢大明之時,自己便可以調遣船隻跟隨使團出海,買回生絲,瓷器等脫手即可獲得暴利的物事。

  “將軍大人,小人禦下不力,以致於今日在迎接天朝上使之時多有失禮之處,請將軍大人責罰。”足利義滿右手不遠處,一個年過五旬,容貌甚是獰惡的大名轉身對足利義滿叩首請罪道。

  足利義滿面顯怒色,呵斥道:“你如何處置這兩個失禮的蠢貨?”

  請罪的大名站起身來,來到大殿進門處,揮手讓數個手下以木板將兩具屍體抬了進來。殿中眾人細看之下,頓時發覺,這兩個肚破腸流,早已死透的兩具屍身,赫然正是白日裡足利義滿率眾在碼頭迎接大明使者趙居任時,暗地裡竊竊私語,不滿其對明使卑躬屈膝的兩個武士。

  只見那個請罪的大名再次跪倒在地,朝足利義滿稟道:“小人已然命令這兩個失禮的蠢物切腹謝罪。”他今日給足利義滿暗地裡敲打一番後,當即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以手下兩個家臣的性命換取一道勘合。兩個心腹武士的性命在他日參與朝貢的利益面前,當然不值一提。

  足利義滿微微頷首說道:“念在你對於幕府,本將軍的忠誠,賜予勘合一道。”

  右手距離足利義滿最近的一個身穿華服,年約三十余歲,滿面桀驁之色的大名轉身對足利義滿叩首說道:“將軍大人,勘合只有百道,請容我等私下商量一番,再請將軍大人決斷。”

  足利義滿對這些手下各路諸侯的小算盤可謂洞若觀火,聞言當即點頭同意,沉聲說道:“大明使者趙大人旨意中的意思已然轉告各位,明朝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咱們幕府若想顯示朝貢的誠意,須得大力剿滅盤踞大小島嶼,至今不肯歸順幕府,不肯歸順我的大小倭寇。若再有勾結盜匪,與本將軍作對者,便是與朝貢之事作對,別怪本將軍下手無情。”言及於此,已是滿面殺氣。

  數個實力最為強橫的大名面面相覷之下盡皆叩首說道:“小的願追隨將軍大人,剿滅盜匪。”這些個能雄踞一方的諸侯,個個都不是傻子,他們之所以往昔與那些至今不肯歸順幕府的倭寇安通款曲,除了覬覦足利義滿的幕府將軍之位蠢蠢欲動而外,另外一個原因,便是能從倭寇劫掠的財貨中分一杯羹。目下各路大名尚欠缺實力與足利義滿手下兵馬抗衡,既然將軍大人要將朝貢的利益讓大小諸侯瓜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去做勾結倭寇,危害朝貢海路安全,損害共同利益的蠢事。

  數日之後,身穿綢衫,依然一派明朝文人打扮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陪同明朝使者趙居任觀光京都各處勝景之時,得心腹武士密報,說是這幾日內,那些手下的大名們紛紛派遣手下劍術高強的武士,依據各自藩屬實力級別,為了爭奪勘合的分配,展開了公開的決鬥,已然傷亡了數十人之多,面上不禁流露出幾分老奸巨猾的微笑。這由明朝使者趙居任攜帶而來的百道勘合,不但會給幕府帶來巨大的利益,亦且使得那些心懷鬼胎的各路大名們為了各自藩屬的利益,再也無法暗自勾結在一起來反對自己,當真可謂一箭雙雕。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重鎮安卡拉東面哈裡斯河附近的一片廣袤樹林前,一個身穿甲胄,高鼻深目,年約五十余歲的老者抬頭看了看蒼穹中如火的驕陽,一面伸手拭了拭額頭的汗水,一面接過一側隨從遞上的羊皮水袋,痛飲開來,目光卻始終注視著平原上遙遠的地平線,充滿了警惕之意。他便是目下如日中天的土耳其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曾經打得君士坦丁堡談虎色變的蘇丹巴耶賽特,綽號“閃電”。

  樹林之中手持火銃的土耳其步卒們紛紛在樹蔭下席地而坐,樹林前集結的數萬騎兵在日頭下個個面顯疲憊之色,只是礙於敵人隨時到來,不得主帥軍令不敢落馬步入樹蔭下乘涼。

  原來自去年帖木兒國大軍在其蘇丹跛子帖木兒率領下,攻克土耳其征服不久的城市錫瓦斯,活埋了數千巴耶賽特麾下數千個亞美尼亞士卒,奇襲凱馬赫城,殺死巴耶賽特的兒子艾爾圖格魯爾後,奧斯曼土耳其與帖木兒國已然成為了勢同水火,不共戴天的生死大敵。自帖木兒大軍再次進犯土耳其以來,早已欲報殺子之仇的巴耶賽特斷然拒絕了手下將軍們建議的據守安卡拉城中,待重創帖木兒軍隊後再行反擊的建議。在驕傲的巴耶賽特看來,曾經打得拜佔庭王朝丟盔棄甲的自己怎麽能躲在城中龜縮不出?當然是在野外和那個該死的突厥跛子決一死戰。因為知曉這個帖木兒不但陰險狡猾,亦且麾下擁有極為精銳的騎兵,所以身經百戰的巴耶賽特早早的將麾下八萬大軍帶出安卡拉,來到此處等候著帖木兒到來。在這片樹林之中,他手下的火銃兵們有著最好的掩護,不用擔心在平原之上給敵軍騎兵一衝而散,能將火銃的射擊威力充分發揮出來,給與敵軍重創。

  數十裡外的平原之上,策馬而行的十五萬帖木兒騎兵匯集成一道江河般洶湧而來的洪流,朝著土耳其重鎮安卡拉前進。頭髮花白的蘇丹帖木兒高踞坐騎之上,遙看麾下數十個騎湛的斥候追殺前來查看軍情的土耳其騎士,一派鷹視狼顧之態,絲毫看不出已然年過六十。據斥候所報,奧斯曼大軍駐扎在數十裡外的樹林附近,顯見得是想利用地勢在那裡和自己決戰,自己當然不會蠢豬一般被那個自以為是的巴耶賽特牽著鼻子到處亂撞。決戰的地點,當然要由自己來決定。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兩個自帖木兒騎兵手下逃脫的土耳其斥候終於策馬狂奔來到了樹林外,向自己的統帥稟報帖木兒大軍轉道而前,直奔安卡拉而去。

  巴耶賽特得知帖木兒完全對嚴陣以待的自己完全不予理會,卻率領超過自己預想的十幾萬大軍直奔安卡拉而去,心中不禁極是沉重,回想起自己的精銳大軍可以說已然傾巢而出,集結在此,安卡拉兵力薄弱。回想起自己手下那個駐守安卡拉,性子甚是懦弱的總督,回想起那個滅絕人性的帖木兒手下大軍和昔日的蒙古鐵木真如出一轍的屠城手段,巴耶賽特當即傳下軍令,大軍急速趕回安卡拉。

  黃昏日暮時分,疲憊不堪的土耳其大軍終於來到了安卡拉城外十余裡外的平原之上。眼見天色昏暗下視線不明,不利於大軍決戰,兩軍統帥不約而同的傳下軍令,讓麾下大軍就地扎營,待明日決一死戰。

  第二日曙光初露時分,一隊隊的奧斯曼帝國騎兵,帖木兒帝國騎兵在平原上遙遙相對,開始逐漸集結。

  端坐馬背之上的巴耶賽特眼見自己麾下大軍經過一夜休整,士氣甚是高昂,大軍左中右三部已然嚴陣以待,當即傳下了進攻左翼騎兵率先攻擊的命令。原來他麾下大軍中也有極為彪悍善戰的騎兵,那便是塞爾維亞國王斯提芬麾下的騎兵。

  衝天而起的號角聲中,彪悍的斯提芬躍馬而出,率領騎兵急衝而前,上萬的塞爾維亞騎兵追隨而上,猶如一道洶湧澎湃的激流,朝著對面的帖木兒大軍衝擊而去。

  高踞馬背之上的帖木兒眼見敵軍發動,也厲聲傳下了軍令,右翼騎兵迎戰。騎兵的銳利之處便在於衝擊的高速,故此騎兵對陣騎兵的打法也唯有一個,那就是以衝擊對衝擊,在衝擊中擊潰對方。

  帖木兒騎兵的護胸,馬鞍,鞍墊,箭筒,皮帶,甚至是手中所持的長矛皆染成紅色,上萬騎兵湧動之下猶如一支來自地獄,渾身浴血的惡魔,朝著遠處越奔越近的敵軍迎面撞擊而去。

  亂雨般的箭矢,交錯飛竄,急速接近的兩支騎兵中,不斷有騎士慘呼著中箭落馬,跌落塵埃,轉瞬間消失在滾滾洪流之中。

  眼見敵人躍馬而來,面目依稀可見,雙方騎士個個發出聲嘶力竭的怒吼,放下了手中騎弓,拔出了馬鞍一側的戰刀。

  戰馬交錯之時,雙方騎士手中戰刀斜劈而下,將那些根本來不及清楚面貌的對手斬於馬下,尚來不及轉過什麽念頭之時,又給對面源源不斷衝擊而來的敵人砍得血肉模糊,栽倒馬下。

  饒是帖木兒騎兵極為善戰,第一個對衝之下也是吃了一虧。原來塞爾維亞軍團作為奧斯曼大軍中率先發動攻擊一部,不但擁有極為彪悍善戰的騎士,亦且當先的千余騎兵不但戰馬乃是精挑細選的彪壯馬匹,亦且從戰馬到騎士皆是身披鎖子甲的重騎兵,和身披皮甲的的敵手近身肉搏,當然頗佔優勢。

  遙望己方右翼大軍在敵軍衝擊下傷亡慘重,帖木兒面無表情的揮手下令,帖木兒大軍中路與左翼也相繼發動。

  中路大軍中陣中,數十匹身軀龐大的大象被帖木兒士卒以熊熊燃燒的火把灼燒,登時狂怒著朝前奔去。

  遠處遙遙看見數十頭大象在高坐其上的騎士驅策下狂奔而來,巴耶賽特的面上卻絲毫不減慌亂,因為中路對陣的乃是由他麾下的嫡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為精銳的軍團。大象這種畜生雖是身軀龐大,看起來頗具威勢,在兩軍陣前卻根本無法藏起,起到奇兵突襲的效果,對此他早已胸有成竹。

  手持火銃瞄準前方大笨象的土耳其士卒眼見那些龐然巨物口中發出淒厲的怒號,狂奔而來,心中雖是頗為驚懼,礙於手持戰刀的執法隊虎視眈眈立於不遠,依舊不敢開火。原來作為早已裝備火銃的土耳其大軍統帥巴耶賽特,深明目下火銃雖則威力頗為驚人然則射程相當有限,不管是對付騎兵還是大象,若是太早開火,只能是浪費彈藥。

  眼見狂奔而來的大象,已然接近到了五十步之內,巴耶賽特斷然下令開火。

  最前列的一排火銃手們耳中傳來開火的銃鳴,紛紛點燃了火銃。硝煙彌漫中一支支火銃接連開火,轟鳴之聲震耳欲聾。

  大象雖是皮慥肉厚,身軀龐大,也架不住這數百上千的火銃轟擊,大半尚未奔到近前便給打的血肉模糊,哀鳴著轟然倒地。

  一個年約六旬,身穿寬袍大袖的老頭駐足窗前,遙看花園中那一簇簇櫻花,皺眉不語。良久之後,他轉身看了看面露凝重之色,端坐一側的一個約莫四十余歲光景的和尚,以日語問道:“你的意思是遣使到大明朝貢?”

  和尚耳聞老者問話,面上更流露出幾分謙卑神色,沉聲說道:“聽聞大明新皇帝登基即位,若是將軍大人能借朝貢的機會重開兩國貿易,使得大明的貨物源源不斷來到日本,讓那些在各地蠢蠢欲動的大小諸侯都能借此貿易分一杯羹,那他們將會更加擁戴將軍大人您以及足利幕府。”

  原來這個身穿華服的老者便是於1392年(明洪武25年、日明德3年)終結日本亂局,統一南北,此刻日本的實際掌權者,統治者,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而這個中年和尚便是他視為心腹的天龍寺僧人堅中圭密。

  足利義滿聞言也不禁意動,日本結束大約六十余年的戰亂之後,對於他這個幕府的頭號人物來說,如何恢復經濟,維持安定就成為了首要之務。而目下日本的大小諸侯,富裕地主,莫不以使用大明的絲綢,瓷器,筆墨紙硯為榮耀。若是如和尚所說,借朝貢大明皇帝的機會重開兩國官方貿易,並將之牢牢掌握在自己以及幕府手中,毫無疑問將帶來難以計數的財富。

  “可是明朝君臣自持天朝上國,向來鄙視我們為海外蠻夷,只怕這個新近登基的大明皇帝未必那麽好說話。”足利義滿輕輕歎了口氣後,緩緩坐下身來。原來日本南北戰亂時期,大小諸侯手下的武士,潰兵流亡海上,形成倭寇為患江浙,福建一帶。激怒了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曾於洪武三年,遣萊州府同知趙秩出使日本,持詔諭懷良親王。懷良開始時誤認為明朝使者是元朝所派,後經趙秩一再解釋,則同意派僧人祖來隨之入明朝貢,且送還明州、台州被虜男女七十余口。懷良親王雖則貢獻馬匹,交還明朝百姓,卻寫了一封態度頗為傲慢的信回復洪武皇帝朱元璋,信中曰:“順之(明廷)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倘君勝臣負,且滿上國之意;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羞。”

  只因日本南北戰亂頻繁,大明沿海倭寇之患竟有愈演愈烈之勢,終於徹底激怒了洪武皇帝朱元璋,不但當即下旨信國公湯和率軍在山東,浙江,福建沿海一帶修築要塞衛所,駐軍防備倭寇,亦且厲行禁海之策,完全中斷了日本與明朝的海上貿易。

  堅中圭密取過炭爐上煮茶的陶壺,緩緩給足利義滿斟滿一杯,微笑說道:“既然將軍大人於兩年前曾遣使朝拜明朝建文皇帝,上表稱臣納貢,又何妨向這位永樂皇帝陛下再稱臣一次?”眼見足利義滿皺眉沉吟不語,略一思忖間已然心知肚明,這位幕府大將軍乃是擔心手下那些桀驁不馴的大小諸侯對於日本首腦對明朝這般稱臣的舉動心有不滿,當即開解道:“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那些鼠目寸光之輩從貿易中分到些許利益,自然就會乖乖閉上他們的嘴巴。”

  足利義滿聞言不禁面露笑容,當即伸手拍桌說道:“本將軍主意已定,當遣使前往大明,只是這出使人選……”

  堅中圭密聞弦歌知雅意,當即緩緩站起身來合什為禮道:“貧僧願為將軍大人一行。”

  兩個月後,南京紫禁城,新建的奉天殿內,身穿龍袍的永樂皇帝朱棣遙望著以堅中圭密為首的日本使者三十余人,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緩緩步入殿中,不禁心情愉悅。畢竟這是自他登基以來,外域番邦小國首次遣使,前來南京朝見自己。

  堅中圭密率領使團一行依據事先由禮部官員教導的禮節,以三跪九叩之禮參見高踞龍椅之上的朱棣,口稱日本小邦使者奉天皇,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滿之命前來參見大明朝皇帝陛下。

  朱權眼見這個代表日本天皇,幕府將軍前來朝見朱棣的使團首腦居然是一個年過四旬,身穿月白僧袍的和尚,心情不禁甚是複雜矛盾。一方面想借日本使者朝貢之機使得大明逐步廢除洪武皇帝朱元璋實行的禁海之策,效法宋朝時候設置市舶司收取商稅,以此為大明謀利。另外一方面回想這個海外小國後世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內心之中又不由自主的湧起一股深深地敵意。

  堅中圭密心有所覺,側頭之際眼見不遠處一個身穿蟒袍的青年,一雙刀鋒劍芒般凌厲的目光不斷在自己身上掃來掃去,遠處那些大明朝的文武官員看向自己的目光也隱含敵意,略一思忖間已然明白乃是因為百余年來倭寇肆虐中國沿海一帶,以致明朝官員敵視自己之故,當即微笑合什為禮,朗聲說道:“敝國僻處海外,久慕中土博大精深之文化,佛學。唐朝之時鑒真大師六次東渡,歷經千辛萬苦,雙目失明下方才得償心願,創建律宗流傳至今。不但攜帶東晉書聖王羲之,王獻之行書真跡與摹本來到日本,使得行書在日本大行其道,更將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大力推廣,使得麻黃,細辛,芍藥等三十六藥草在後世日本廣為使用,當真可謂活人無數,功德無量。他雖明知目下大明對於日本頗懷敵意,依舊渡海而來,早已打算好了自文化,佛學入手。想來大明君臣上下素來以禮儀之邦自居,總不好意思砍了自己和尚的光頭立威吧?(麻黃,細辛,芍藥等三十六種草藥的藥用價值由鑒真東渡日本得以傳播,出自於日本漢方野崎藥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說法。)

  六部尚書等一眾文臣眼見這個日本和尚不但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話,亦且提及唐朝王羲之父子書法,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心中不由敵意略減,面色稍和。

  朱權輕輕哼了一聲,轉頭對堅中圭密問道:“咱們華夏之邦講究個來而不往非禮也,投桃報李。”

  朱棣手指朱權對堅中圭密說道:“此乃朕之十七弟,寧王朱權。”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語出《詩經,大雅》。”堅中圭密轉身對朱權合什為禮,頷首說道。

  朱權耳聞這個日本和尚言語,內心之中也不禁甚是佩服他對於漢文化的了解,微笑問道:“以大師所說,鑒真大師東渡日本不但有利於佛學,書法在貴國推廣,更使得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活人無數,可百余年來倭寇肆虐中土沿海各地,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可絲毫看不到投桃報李之意,更像反噬農夫的毒蛇。”

  “反噬農夫的毒蛇?”堅中圭密聞言不禁面露奇色。他對於漢文化了解頗深,知曉許多成語,俗語皆有典故,卻實在想不起來朱權口中的故事出自哪裡?

  朱權話一出口也甚是後悔,心中暗自忖道:一時口快,竟將《伊索寓言》裡的故事扯了出來,當此情形下無可推托,隻得將農夫與蛇的故事簡略說出。

  堅中圭密耳聞朱權這個淺顯易懂,卻頗含寓意的故事,分明便是將日本比作了反噬恩人的毒蛇,不禁面露苦笑,忙不迭解釋道:“敝國南北戰亂達六十余年之久,難免有窮凶極惡之輩戰敗後逃竄海外,為禍上邦,實非敝國天皇,大將軍所願,惟願皇帝陛下明鑒。”

  朱棣耳聞朱權提及為禍中國的倭寇,不禁面色略沉,對堅中圭密說道:“太祖高皇帝時,諸番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誤乾憲條,皆寬宥之,以懷遠人。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諸國有輸誠來貢者聽。爾其諭之,使明知朕意。既然日本戰亂結束,當一力剿滅海上倭寇,以顯臣屬於大明,臣屬於朕的誠意。”

  “倭寇之患亦被敝國大將軍視為心腹之患,貧僧歸國之後當將皇帝陛下之意轉告將軍閣下,調遣得力水師剿滅,以靖兩國海上商路。”堅中圭密早在出發之前,便得到足利義滿授意,只要明朝願意讓日本以朝貢之名漸漸打開兩國海上商路,便會大力剿滅那些盤踞在日本周邊島嶼上,至今不肯臣服於足利幕府的倭寇。

  一眾文臣聽聞皇帝言下之意竟有重開海禁,和日本海貿之意,不禁紛紛出列勸諫朱棣。在他們看來,海外蠻夷小邦,朝貢而來無傷大雅,但若是重開海禁,豈不是破了洪武皇帝陛下厲行的海禁國策?

  朱權眼見破除海禁竟有如許大的阻力,心中也不禁暗自歎氣忖道:朱老爺子在沿海設置衛所防備倭寇,自然是應有之舉,但厲行禁海國策卻難免失之於矯枉過正。

  朱棣眼見群臣紛紛反對破除海禁,無奈下隻得沉聲說道:“重開兩國海貿之事容後緩議,既然爾等小邦願臣服我大明,朕決意允許日本朝貢。”言罷當即傳下口諭,命禮部官員在奉天殿設宴,款待堅中圭密等日本一行來使諸人。

  夜色朦朧,武英殿禦書房中,朱棣看了看矗立於不遠處的寧王朱權,沉聲問道:“那個日本和尚除了國書以外,尚有足利義滿書信一封,所說願意以二兩白銀兌換一千文銅錢購買我大明銅錢,看來這什麽日本的天皇不過一個傀儡而已,足利義滿方才是目下掌握大權之人。”

  朱權在鄭和端來的錦墩上落座後,微微頷首說道:“陛下所見不差,以微臣估計,所謂幕府便是掌握了軍權,賦稅的實權派,這個幕府首腦足利義滿方才是真正在日本當家作主的人。目下我大明民間一兩白銀約莫可值得一千文銅錢,咱們大量鑄造銅錢賣給日本,獲利不可謂不豐。更為緊要的是只要他們長期使用咱們大明的銅錢,長此以往勢必形成依賴性,縱然他日幕府將軍換了人,為了利益驅使也勢必大力剿滅倭寇,比起咱們在沿海諸省設置衛所,一味消極防禦更為有效。

  朱棣回想日間接見日本來使之時,那個名為堅中圭密的日本和尚不但說得一口流利官話,亦且談吐之間對於中土文化甚是知曉,不禁笑道:“這個日本和尚對咱們中土文化倒是知之頗深。”

  朱權聽聞朱棣言下之意,頗為欣賞這個奉命渡海而來的和尚,不禁頗有些感慨的說道:“小小島國,雖僻處海外, 卻不可等閑視之。以臣弟看來,這群家夥有一個特別的過人之處,便是能虛心學習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長處,化為己有。嘴裡這般說,心中不由暗暗歎息忖道:日本在唐朝的時候學到了咱們的文化,醫學。而他們在後世之所以能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災難,便是在明治維新後在西方國家那裡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文化與科技,進而將自己發展成為了一個工業國家。而我們則被滿清蠻酋們長期荼毒後,不但墮入了愚昧的深淵,又被一群只知道爭地盤的軍閥混戰成了一盤散沙。

  正在此時,禦書房總管鄭和入內稟報,說是平江伯,長江水師提督陳瑄在殿外候旨。

  片刻之後,身穿紅色官服,步履矯健的陳瑄步入禦書房中,依君臣之禮參見朱棣後稟道:“微臣所屬水師船隊已然滿載糧秣,隻待陛下旨意,便可出發沿海北上。”原來自朱棣決意遷都北京,將南方大戶遷往北京後,急需解決的便是南糧北運之事。只因南北大運河疏浚尚未完工,特命陳瑄所屬長江水師運糧船隊自海路北上,經過數月籌備後終於就緒,今夜被朱棣口諭召到書房。

  朱棣站起身來,指了指肅立一側的鄭和,笑道:“鄭和這些時日遍尋古籍查看航海之事,念念不忘的便是有朝一日能率領咱們大明的船隊航行於茫茫大海之上。你這次率領水師北上,便將他也捎帶上吧。”

  鄭和聞言大喜,當即躬身領旨。他自僧道衍那裡知曉《牽星過洋》之術後,數月裡四處尋覓宋人筆記,已然略有所獲,此時聞得朱棣讓自己追隨陳瑄沿海北上,甚是振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