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風起日月》一十四異常
  朱權啞然失笑道:“敗則罷官,勝則複職。朝廷一品大員,掌天下兵事的兵部尚書這般要害之職,竟也搞得這般形同兒戲,這位皇帝陛下的手段以本王看來,倒真有些年輕氣盛,意氣用事。”原來六部尚書在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位之時為從二品,建文皇帝朱吮炆自登基後聽了方孝孺的話把六部尚書從二品提到了一品,又在尚書和侍郎之間加了一個侍中之職。這種制度上的改變把六部尚書提到了與都司同級的地位。自從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都司比任何文官的品級都高。因此目下大明朝中六部尚書的權威與地位比之洪武時期已是截然不同。

  朱棣回想這封來自應天紫禁城,終日服侍朱吮炆身側,宦官白徵的密信,不由哂笑道:“朝令夕改,以本王看來,此子不過就是個不知朝廷禮法,軍國大事的毛孩子罷了。”

  道衍端起熱茶淺酌兩口後並不放下,一面以雙手感受著茶杯上的溫暖,一面淡淡笑道:秦趙長平之戰,世人皆以為趙括紙上談兵之輩,對陣秦國百戰百勝的白起純屬不自量力。早忘了若非昏聵無用的趙王臨陣換將,以趙括代廉頗勢必大大動搖軍心士氣,否則又何來長平慘敗?故此縱然是盛庸知兵善戰,貧僧以為這場事關天下戰事的最終勝負,還是要由臀下您和朱吮炆對弈決出。

  朱權久經沙場,昔日更曾追隨馮勝,傅有德,藍玉等名將,見識和往昔大不相同,深知兩軍交戰對壘之時,臨陣換將這般兵家大忌的做法,對於軍心士氣的動搖實在無疑於釜底抽薪,此時聞得道衍這般言語,不禁微微頷首歎道:“趙括對陣白起雖則敗亦,其戰法未始沒有可圈可點之處。世人皆喜人雲亦雲,做那事後諸葛。漢武帝提拔之長平侯衛青,冠軍侯霍去病打得匈奴屁滾尿流之前不也沒有出戰經驗麽?可惜征戰一道素來以勝敗論英雄罷了。口中這般說時心中暗自想道:古之名將不盡相同,衛青,霍去病這種從無領軍出戰經驗卻能把盛極一時的匈奴打得滿地亂滾,從無一敗的確是天縱奇才,但更多的名將卻是從行伍小卒做起,混跡戰場僥幸沒有被老天爺收掉性命,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後一戰成名。任何一場佔據巨大優勢下莫名其妙的的慘敗,都有一個昏庸糊塗的最高決策者拉手絆腳的瞎指揮。任何名將也須得有一個不瞎攪合的決策者給予足夠的支持方能盡展其才。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建文三年(1341)三月初,燕王朱棣率領十二萬大軍南下。南軍都督,平燕將軍,歷城候盛庸調集數路大軍共計二十萬北上,兩軍對壘於夾河北岸。

  天清氣朗,萬裡無雲,一匹通體烏黑,四蹄如雪的駿馬不時低頭啃食地上嫩綠的青草。

  身穿甲胄的寧王朱權遙望對面裡許之外人山人海,嚴陣以待的軍陣,知曉南軍兵力至少多過己軍數萬,心中不禁如墜重鉛。原來去年東昌大敗後,燕軍傷亡慘重,此次朱棣隻留少許兵力守禦北平外,已然傾巢出動,再也無法承受東昌那般大敗,此次說是生死存亡的決戰亦毫不誇張,可謂是孤注一擲,再也輸不起了。

  南軍分為三部分列陣,呈倒立的“品”字形,左右兩部前凸的皆為七萬左右步卒組成的方陣,外圍士卒手持盾牌,抵禦燕軍騎兵箭矢,內層是密密麻麻手持強弓勁弩,火銃的射手,中央為數更多,手持長達八尺長矛的步卒。所有騎兵在都指揮平安率領下居於步卒方陣後方約莫半裡之地。

  頂盔貫甲的盛庸策馬立於數萬騎兵之前,氣定神閑的遙望遠處燕軍左右翼騎兵,中路步卒的陣勢。本來以這般曠野平坦之地的交戰,作為主將的他應當竭力避免以步卒和對方洶湧而來的騎兵硬撼,不過自去年東昌大勝,重創朱棣手下燕山護衛等所有騎兵後,盛庸堅信以這兵力雄強,槍林矛陣的方陣,足以抵禦對方騎兵衝擊。

  朱棣策馬立於帥旗之下,遙望敵軍兵力大佔優勢的陣勢,咬了咬牙揮手下令。

/>  震天的連綿號角聲中,朱權領著左翼一萬騎兵策馬而出,漸漸加速著朝前衝去。與此同時,燕軍大將朱能率領萬余騎兵自右翼奔出。燕軍兩路騎兵左右兩翼同時發動,朝前攻去。

  盛庸遙見朱棣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的以騎兵搶先發動攻勢,當即傳令方陣舉盾相迎。

  南軍巨大方陣最外圍的士卒在一眾千戶,百戶的喝罵與約束下努力將盾牌高舉,遮斷了自己的視線。此時燕軍雖則疾馳而來,卻還未進入弓箭射程,高舉盾牌不但是為了防禦敵軍奔馳中射出的箭矢,更為重要的卻是遮斷己軍士卒的視線,因為那般萬馬奔騰的場面實在猶如山崩海嘯,太過駭人,極易使得一眾步卒心生畏懼下自亂陣腳。

  急驟的馬蹄聲匯聚成一股猶似驚濤拍岸,驚心動魄的巨大聲響,南軍步卒方陣中不斷有士卒因腳下那動人心魄的震顫而崩潰,或是伏到在地,或是嚎啕大哭,轉瞬之間便給那些怒吼著揮刀砍下的千戶,百戶當場殺死,以免動搖軍心。

  縱馬而來的朱權俯身馬背之上,目測身處之地已然接近二百余步左右遠近,怒吼傳令下陡然策馬斜出,不再直直的對著敵軍龐大的陣型衝去。

  戰馬畢竟腳力有限,故此控制坐騎的速度乃至關重要之處,一眾燕山護衛騎兵眼見寧王身後招展的軍旗引導,當即策馬狂奔追隨而去。

  千軍萬馬奔馳中漸漸朝著敵軍大陣右翼而去,猶如洪流陡然改向。

  幾乎與此同時,南軍陣列中一眾奮力開弓,引矢待發的弓箭手在傳令的號角聲中紛紛松開了夾住箭矢尾端羽翼的食中二指。數之不盡的羽箭在頃刻間斜飛而出,箭矢劃破空氣的嗖嗖聲與弓弦震動之聲匯聚成了連綿一片。

  分作兩翼襲來的燕軍騎兵在朱權,朱能的率領下不約而同的斜奔改道,朝敵軍大陣兩翼衝去,避免了正面衝擊敵軍。

  朱權雖則陡然率軍斜奔,無奈敵軍箭雨覆蓋范圍極廣,萬余騎兵加速奔馳下也是難以盡數避開,不斷有燕軍騎士中箭落馬,尚來不及慘叫便於轉瞬間消逝在身後洪流之中。

  縱馬疾馳的燕軍騎兵斜衝而來,猶如一條龐大的巨蟒自南軍大陣右翼數十步外劃過。

  兩軍交錯之時密集的箭矢交錯飛去,不斷有燕軍騎士抑或是陣列中的南軍士卒中箭殞命。

  “烏雲蓋雪”風馳電掣而來,朱權俯身馬背之上,側身開弓放箭,身側四周上下不斷有肉眼難以企及的箭矢破空飛去,擦身而過。

  燕軍騎兵雖未直接衝陣,無奈這般近距離下萬馬疾馳的氣勢駭人異常,兩個南軍大陣後端中終於各有數百士卒不堪忍受這種視覺與聽力上的巨大衝擊,狼狽萬狀的轉身朝後逃竄而去。

  策馬而立的平燕將軍,歷城候盛庸眼見敗軍衝撞而來,沉著臉揮了揮手,身後的一眾南軍騎兵眼見敗逃的己軍漸近,當即開弓放箭。亂箭如雨下頃刻間便將這些袍澤射殺當場。

  朱權策馬奔馳中率領身後騎兵斜斜奔出,在南軍騎兵大隊弓箭射程之外掉頭兜回。

  盛庸深知朱棣長於騎兵作戰,故此去冬操練步卒方陣專為克制燕軍騎兵。假若此時自己需要面對的是東昌之戰前足有四五萬之眾的燕山護衛騎兵,當然不會用步卒在曠野之地硬撼戰力雄強的燕軍騎兵,此時眼見敵軍騎兵雖則氣看似勢洶洶,兵力比之去年已是大有不如, 索性沉住了氣按兵不動,並不下令平安率軍追擊敵軍。在他看來,己方不論是步卒抑或是騎兵,論兵力皆明顯具有優勢,只須守住本陣,待敵軍衝擊兩輪後戰馬腳力疲乏時依仗雄強的兵力大舉反擊而上,自能殺得這個素好出奇製勝的燕逆朱棣黔驢技窮,大敗虧輸。

  朱棣眼見朱權,朱能兩人皆是無功而返的率軍歸來,遙望對方依舊人山人海,並不散亂的軍陣,面上雖則依舊平靜,內心中卻是暗暗歎息。
r />  待得一眾騎兵略微列隊後,朱棣策馬而出,接替了朱權右翼主將的位置,率軍襲擾而去,妄圖故技重施,以弓箭迫使敵軍隊形散亂,擇機突入敵軍步卒組成的巨大方陣,將其一舉擊破。

  燕軍騎兵眼見朱棣親自出馬,不由聲勢大振,無奈南軍兵力雄強,且經歷過方才交鋒後士卒將校心中慌亂之情漸去,士氣大振下將己方大陣守得潑水不進,讓朱棣無從下手。兩軍弓箭互射下,各有上千人馬的折損,燕軍騎兵依靠騎射依舊無法打亂南軍陣型。

  朱權策馬立於燕軍九萬余步卒大陣前,遙望遠處的燕軍騎兵並未直接衝擊敵軍大陣,心中不禁暗暗苦笑忖道:兩軍交鋒下朱老四和盛庸不過旗鼓相當,朝廷大軍這數萬兵力上的優勢已然足以讓盛庸牢牢掌控戰局。他深知騎兵戰力依賴戰馬腳力,此時兩軍看似互有傷損,不分勝敗,可是敵軍尚有四五萬之眾的騎兵在悍將平安率領下蓄勢待發,局勢已然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傾向對南軍更為有利的一面。若是朝廷大軍步卒隻得兩三萬,甚至四五萬的話,朱棣,朱權早已率軍衝陣,依仗騎兵的衝擊力強行攻破敵陣,無奈對方左右兩個步卒大陣至少各有兵力七八萬之眾,絕非萬余騎兵便能硬撼。

  遙見朱棣率軍調轉馬頭,回歸本陣,南軍都督盛庸強自按捺下命令平安率軍追擊的衝動,沉聲傳下軍令。

  帥旗招展之下,南軍步卒方陣中戰鼓聲衝天而起,響徹雲霄。

  身披戰甲的都指揮平安斜舉長槍自南軍隊列前縱馬而過,一眾南軍騎兵紛紛打起精神,準備廝殺。

  盛庸耳中聞得衝天而起的戰鼓與號角,口中默念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朱棣,你再沒有任何機會。”言罷伸手拔出三尺長劍,隻待燕軍再次發動便要全軍反擊而上,鎖定勝局。

  眼見遠處南軍軍威大勝,朱棣不甘示弱,策馬緩步而前,立於所有燕軍騎兵騎兵,步卒之前,斜舉長劍。

  兩度衝陣不得,氣勢稍沮的十余萬燕軍眼見高踞汗血馬上的朱棣一副威風凜凜,身先士卒的架勢,紛紛拔出戰刀,高舉長矛發出震天的怒吼。

  眼見天地之間的曠野之上,兩軍共計三十萬兵馬怒目相向,隻待主帥一聲令下就要衝殺而前的景象,朱權也不禁豪氣衝天,感到了一股殘酷異常的美感。

  盛庸遙見敵軍聲勢頗壯,內心中卻不為所動,只因他深知朱棣此戰可謂已是傾其所有,莫說敗,就是慘勝他也勝不起了。縱然今日朝廷大軍折損大半,只要能慘勝中殲滅大部叛軍,不過數月後待朝廷大軍再次兵臨北平城下,反賊朱棣,朱權就是個插翅難飛,難逃敗亡之局。

  微風起自身後而來,風勢漸大下兩軍中的旗幟盡皆獵獵舞動開來。不過片刻之間,一股愈刮愈烈的東北風自身後而來,將地上的草屑卷到半空中。

  此時燕軍列陣於東北,而南軍居於西南。朱棣感覺身後疾風撲來,當機立斷下右手長劍虛劈而下,策馬朝前。

  隨著著震天的號角聲,朱權,朱能等眾將追隨朱棣而前,率領各自麾下軍馬出動。不過片刻之間,背風而立的十余萬大軍猶如乘風而來的怒潮,對著裡許外的敵軍洶湧衝擊而去。

  朱權策馬疾馳不過百余步,隻覺方才晴空萬裡的蒼穹猶如給人施展了妖法一般,陡然間便是天昏地暗,狂風大作下竟有飛沙走石之態。

  塵土與草屑在狂風中撲面而來,使得嚴陣以待,準備廝殺的南軍士卒將校皆是塵沙迷眼,登時軍心大亂,弓箭手勉力射出的箭矢迎著疾風飛出不遠便即力竭落地,對於迎面衝擊而來的敵軍騎兵根本無法形成任何有效的殺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