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年少》第3章 敗家子
  天微微亮,太陽大哥尚未露頭,獨孤武就已經起床,古代沒有夜生活,睡的早自然也就起得早,而且獨孤武在前世也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

  關鍵也是給餓的,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一天兩頓的飯食沒有油水,難以下咽,昨晚就吃了小半碗,遭不住啊,半夜起來喝了好幾婉涼水,咕咕作響的肚子才好一些。

  大哥揉著惺忪的睡眼,問弟弟起這麽早作甚?

  大哥沒睡醒,獨孤武知道,家裡窮,兄弟倆睡在一張床上,盡管昨夜起床填飽肚子的時候已經很小心了,每次還是驚醒了大哥。

  不知是否是因為練武,感知力比尋常人強,獨孤武覺得大哥敏感的像頭龜。

  “大哥,你睡你的,我起來看看書。”

  獨孤武打開房門,正好又遇見了起床上茅廁的老爹,老爹微笑著說讀書好,讀書好啊,只是為何武兒手中無書呢?

  老爹去了茅廁,獨孤武裝模作樣的回了房間,隨意找了一本手抄本,又灌了幾口涼水,然後才出門。

  來到泥土松軟的小院子,深吸了幾口氣,伸了個懶腰,將手中的書本別在腰間,走出了院子。

  讀書?

  讀個錘兒的書哦,身子如此羸弱不堪,儒家學問難道還能提升身體素質?況且前世讀了那麽多書,自己的學問又不差。

  秋日的薄霧氤氳而起,整個正陽村籠罩在薄霧之中,宛若仙境,十五六歲的少年踩在松軟的泥土上,深一腳淺一腳的在村裡慢跑,仿佛置身於雲中。

  村子裡的莊戶搬走了,現在留在村子裡的,除了獨孤武一家也就村東頭的王遠叔一家和村西頭的王三叔一家,所以整個村子只有三戶人家,安靜地嚇人。

  王遠叔一家老老少少都是獵戶,正陽村被大山包圍,是個打獵的好地方,對比起來,王遠叔家大概是村裡最富庶的人家。

  獨孤武跑到村東頭時,一家人還沒起床,本想在王遠叔家混一頓肉食的美好願望落空了。

  跑到村西頭,頭髮花白的王三叔正扛著鋤頭出門,帶著孫子準備出門下地。

  別看獨孤武年紀小,他嘴裡的叔叔輩至少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在村裡的輩分高的很。

  據說王三叔快七十了,之所以沒搬走,是因為家裡僅剩的小兒子當年出門謀生時說過有一天會回來接他們,怕兒子回來找不到,所以不願意搬走。

  但是老人的兒子出門快二十年了,兒媳婦過世了,孫子娶上媳婦了,重孫子都出生了,老人的兒子都未回來過。

  這年頭兒兵荒馬亂,外出謀前途的人之中,畢竟只有極少數人能混成個人樣子,大多數都客死他鄉。

  村裡搬走的莊戶們勸過,沒搬走的也勸過,老人固執,固執地認為兒子一定能出人頭地,認為兒子總有一天會回來,騎著大馬帶著仆從,敲鑼打鼓的回來。

  瞧見獨孤武在村裡慢跑,王三叔愣了一下,“狗蛋兒,你這是作甚咧?”

  “對啊,蛋叔,你作甚咧?”附和的是三叔的孫子,叫王根。

  王根最早的時候不叫王根,叫王俊庭。

  據說王俊庭這個名字是老爹當年取的,王俊庭五歲時,老爹又給改成了王根,意思是希望三叔的孫子不要像他老子一樣忘記了自己的根。也不知道老爹當年為什麽會與三叔一樣,認為王根老爹出門後一定能出人頭地。

  按照村裡的輩分,王根叫自己叔沒毛病,但是咱能多加一個“狗”字麽?

  按理說,

讀書人,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必然受人敬重,哪能一口一個小名的叫著,而且叫小名,小時候叫叫也就算了,獨孤武如今十五了,一般這個年紀的男人都成婚了。  獨孤武也多次提醒過村裡的人別叫他狗蛋兒,要麽叫自己二郎,要麽叫自己小武,再不濟叫自己獨孤武也行。

  但是,真把他的話聽進去的,只有小夥伴王智。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很簡單。

  早些年獨孤武讀了書,村裡人覺著叫狗蛋兒不合適,便叫獨孤武的大名,只不過叫了沒兩天,獨孤武生病了。

  然後,老爹老娘和鄉親們仿佛被老僧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果然只有賤名才好養活。

  狗蛋兒這個名字也就再也改不過來了,偶爾也會有一兩人覺著叫獨孤武狗蛋兒不合適,便稱呼獨孤武的大名,爹娘還會打上門去。

  看看,多為兒子考慮的爹娘,用心良苦啊。

  王根自覺自己讀了些書,識得些字,自己便算半個讀書人,“狗”字不好,所以一直便稱獨孤武為蛋叔。

  但是獨孤武覺得,蛋叔遠不如狗蛋叔啊。

  “根子,提醒你好多次了,記得下次把‘狗’字加上。”獨孤武一本正經的教訓著比自己年紀大的晚輩。

  對待長輩總要和善一些的,獨孤武咧嘴笑道:“三叔,我這是鍛煉身體,您老這是準備下地?”

  沒吃早飯就下地乾活,在農村乃常理,尤其是夏季的時候,更是如此。

  三叔點頭說:“對啊,下地。”說完,三叔又搖了搖頭,不明白獨孤武像狗子散步一般算哪門子鍛煉身體,要鍛煉身體跟著家裡的老大練武不是更好?

  不過三叔也沒多問,將此事歸結到讀書人的事上,反正讀書人說的總是對的,讀書人的事,他一個莊稼老漢不明白很正常。

  三叔帶著孫子去了地裡,從獨孤武身旁路過時,獨孤武又提醒了一遍,讓王根以後叫他的時候,把“狗”字給加上,王根笑著說好,獨孤武覺著這個可能性不大。

  在村裡一深一淺的又慢跑了兩圈,路過村東頭的時候,王遠叔一家還沒起床,獨孤武有些失望,今天早飯混不上了。

  回到家,家裡沒人,在村裡慢跑的時候瞧見了爹娘與大哥去地裡翻土播種,現在十月初,正是忙著種冬小麥的時候。

  路過自家田地時,很客氣的問老爹要不要幫忙,老爹說用不著他,獨孤武也就沒去,跑了兩三圈,他現在真餓了。

  關中人喜歡吃麵,可以說無面不歡,面條、面餅、面疙瘩都行,無論是什麽面食,關中人似乎都喜歡。

  但是獨孤武不是地地道道的關中人,他更喜歡吃飯,白白地大米飯蒸好之後亮晶晶的,看著就有食欲,不過這個家吃不起,那就只有吃稀飯了。

  進廚房,打開米缸的蓋子,米缸倒是很滿,但是白米參雜著糠麩。

  乾脆就用米缸裡的糠麩米做飯算了。

  獨孤武站在米缸前,努力的克制著自己,不知過了多久,獨孤武終於放棄了,歎了口氣,打了一盆水,將糠麩米放在水盆中泡了泡,然後除去浮在水面上的糠麩,如此三次,他才滿意。

  大哥似乎有強迫症,廚房裡放著的柴堆很整齊,從大到小,從長到短,一根根的木柴塊放到很整齊,堆成了金字塔。

  從金字塔頂端拿下幾根木柴,點火,洗鍋,煮稀飯,獨孤武熟練地做著早飯。

  寂靜的廚房裡吊著一口鍋,鍋下的柴塊劈裡啪啦的燃燒著,很像後世的篝火,獨孤武原本有些蒼白的臉在通紅的火光的映襯下,漸漸紅潤,偶爾滑落兩滴歡快的汗水。

  稀飯在鍋裡煮著,獨孤武在廚房裡翻翻找找,除了野菜似乎沒有其他菜肴。

  獨孤武也理解,這年頭兒農業落後,沒後世那麽多花樣,就連勳貴人家的桌子上都是野菜,現在還好一點,至少在桌子上還能看見一點綠色,等到了冬天基本看不見了,不過獨孤武不喜歡吃野菜,哪怕隻吃飯也不願意吃一口野菜。

  找了很久,總算在一個黑漆漆的壇子裡找到了醃菜,一邊哼歌一邊切醃菜,想到爹娘回來有口熱飯吃, 獨孤武覺著很幸福。

  獨孤家的嫋嫋炊煙快要消散之際,爹娘和大哥終於回來了,三人渾身泥水,濕答答的,頭髮也很凌亂,獨孤武有些慚愧,自己竟忘了燒鍋熱水,讓父母與大哥洗洗。

  其實窮苦人家沒那麽多講究,或者說不敢有那麽多講究,一文錢要掰成三瓣花,劈柴費時費力,木柴也是錢,不敢浪費。

  乾活回來就要梳洗,那是有錢人家才乾的事。

  老爹和大哥蹲在在院子裡清理鋤具,收拾種子,母親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走進了廚房,剛進去又走了出來,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武兒把飯做好了。”

  “君子遠庖廚,你這些年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老爹的語氣很冷,嘴角的弧度很淺,淺得連他自己也沒察覺到。

  君子遠庖廚代表的意思,老爹誤解了,獨孤武也沒想著糾正老爹,他現在正暗自感傷呢,家裡四口人,似乎只有他一人一點用都沒有。

  飯既然煮好了,老爹和大哥也就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進了屋。

  吊鍋被母親提到了飯桌上,獨孤武端著早飯的佐菜,大哥拿著碗筷,老爹笑意連連的坐著。

  但是,等到獨孤武與大哥一到,母親打開吊鍋的蓋子,老爹怒了。

  “老子抽死你個敗家子。”

  “爹,怎了嘛?我怎就敗家子了嘛?”

  “還敢問怎了?”

  老爹腦門上似乎燃燒著熊熊怒火,氣衝衝的走進房間,出來時,手中已拿上了降妖除魔的大法器,這就要將家裡的敗家子打殺於藤條之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