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年少》第17章 淳樸鄉人
  當杜如晦離去之後,李世民拿起了案幾上的宣紙,只不過心思沒在宣紙上,望著宣紙上的字跡神遊天外,看起來略顯呆滯。

  伺候的宮女、內侍悄無聲息的站在殿中,偶爾偷偷打量一眼李世民。

  陛下近來心情不好,坊間流言四起,有越演越烈之勢,朝堂之上一眾舊臣與新臣矛盾漸起,昨日還聽說陳侍中與宋國公被陛下罷免了官職。

  朝堂上的事,宮女們和內侍不太關心,不過最近被杖斃的宮女和內侍卻越來越多,容不得他們不謹慎再謹慎,像似雕塑一般站著一動不動,就連喘息聲似乎也微弱了許多。

  不知過了多久,甘露殿殿門再次被打開,伺候的內侍宮女嘴角輕輕勾起,臉上迅速泛起了笑意,憋在心中的謹慎小心瞬間化為虛無,消散的無影無蹤。

  屈身上前,下拜道:“奴婢恭迎皇后娘娘。

  長孫皇后輕擺袍袖,宮女直起身腰身。

  “陛下可曾用過午膳?”

  今日難得李世民因為杜如晦在渭水北岸的事情高興,頗有食欲,長孫皇后便差遣宮中廚子做了頓好的,可惜隻吃上了兩口,杜如晦便來了。

  杜如晦不會無事而來,長孫皇后一清二楚,怕就怕杜如晦前來又是一件煩心事,讓李世民食不下咽。

  聽到小黃門稟報杜如晦已經離去,長孫皇后特意等了好一會兒,才去而複返。

  “啟稟娘娘,陛下自杜尚書離去後便一直在殿內沉思,尚未用過午膳。”

  揮退殿中的宮女內侍,長孫皇后施步走進了內殿,見李世民拿著一張宣紙發呆,剛要勸說李世民國事煩憂,保重身體,卻聽李世民問了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觀音婢,你說世上真有少年英才?”

  長孫皇后掩嘴輕笑道:“妾身自然是信的,陛下不就是少年英才。”

  李世民笑看著長孫皇后,搖搖頭道:“今日杜如晦進宮,說偶然結識了一位少年英才,要給朕舉薦。”

  李世民將手中宣紙遞到長孫皇后面前,笑道:“你自幼喜好讀書,你看看,這紙上之言可能看明白?”

  長孫皇后接過宣紙仔細研讀,她倒是認出了杜如晦的筆跡,但其中真意,如李世民早先一般,對開業大酬賓,會員制度,一頭霧水。

  看著長孫皇后發傻的樣子,李世民笑了笑:“看不明白吧,據杜如晦說這是一位十五歲的少年所寫,其中真意,便由我給你解釋解釋。”

  聽過李世民的解釋,長孫皇后亦有些吃驚,雖說策略乃是針對酒樓,卻也可以用作於其他地方,要說是一位成年之人所寫,長孫皇后相信,但要說是一位十五歲的少年所寫,長孫皇后卻是不信。

  “真乃十五歲少年?十五歲少年能有此心智?是哪家後輩?”長孫皇后一連問出了三個問題。

  “鄉野少年。”

  李世民指了指身邊的座位,讓長孫皇后坐到自己身旁,指著案幾上的鹽袋道:“袋中乃是鹽,此鹽乃杜如晦帶入宮中,雖杜如晦言語之中懷疑此鹽乃那鄉野少年所製,但心中卻是異常肯定,你可曾聽聞過從毒鹽中製出食鹽之法?”

  長孫皇后仔細看了看鹽袋中的食鹽,搖頭道:“妾身未曾聽聞,不過天下奇術不知凡幾,或許真如杜如晦所言也未必。”

  “朕亦希望是如此,若是真能從毒鹽之中製出食鹽,大軍出征便可無憂矣。”作為馬上取得天下的皇帝,李世民首先想到不是食鹽對民間百姓有多大的好處,

而是食鹽對大軍出征有多大的用處。  古語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大軍出征的基本,而糧草輜重之中尤為重要的便是鹽。

  李世民雖沒有後世的見解,解釋不清楚鹽分對於人體機能有多重要,但久經沙場,他亦知曉鹽的重要性。

  鹽遇水而化,運輸不易,加之大唐鹽產不高,食鹽,一直便是軍隊出征的一大難題。

  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少年夫妻,相濡以沫十幾年,要說最了解李世民的或許不是李淵,而是長孫皇后。

  通俗的說,李世民撅起屁股,長孫皇后就知道李世民要拉什麽屎,但是李世民這個話題牽涉到了軍政,她不好多說,便接著之前的話頭開口了。

  “此子到底何人,竟然杜如晦不惜親自進宮舉薦?”

  “此子複姓獨孤,單名一個武字,乃涇陽縣正陽村人氏,據杜如晦所言,此子乃是杜如晦昨日從涇陽縣返回長安之際偶然相識,兩人一見如故。”

  “能讓杜如晦另眼相待,想必此子才學品行皆不凡,妾身為陛下賀。”長孫皇后起身,朝李世民恭賀道。

  李世民扶著長孫皇后坐下,笑道:“是否乃少年英才尚未可知,等到杜如晦前往正陽村打探清實情方可論斷,觀音婢此時言之過早了。”

  “既然陛下已有判定,且杜如晦亦前往正陽村打探虛實,陛下又何必再為此事憂心,現在時辰已不早了,陛下也該用午膳了,保重龍體才是正理。”

  “唯有觀音婢深知我心,朕確有幾分肯定杜如晦口中的少年英才有本事從毒鹽中製出食鹽······”李世民頓了頓,笑道:“不說了,用膳,用膳。”

  夫妻二人濃情蜜意,享受著桌上美食,他們口中的少年英才此時卻在讀書。

  沒錯,是在讀書。

  讀的是一本雜書,講的是為人處世之道。

  按理說,獨孤武前世也在商場混了二三十年,為人處事之道早已了然於胸,但是經過昨日之事,他發現後世的有些經驗在這裡有害無益。

  自己現在只是尋常的農戶小子,不再是前世的商場大佬,在沒有成為大佬之前,或者說不可能成為大佬,就一定得按照古代的規矩來生活。

  可能大多時候會委屈自己,不過總比丟了小命強。

  穿越成一個窮小子,沒有足夠的資本去建立新的規矩,就必須去了解並適應當下的這個規矩。

  獨孤武前世倒是了解一些古代的規矩,不過了解不多,很多規矩只是一知半解。

  讀書,便是為了了解這個時代的規矩,就像打遊戲,你一個剛剛接觸遊戲的新手,你得弄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在沒有外掛情況下,就只能盡可能的在這個規則之內提升自己的實力,爭取成為王者大神。

  不過,大神不是那麽好當的。

  書上的字倒也認識,只不過理解起來卻是很費力,翻看大半個時辰,才不過翻看四五頁。

  再加上或許是家裡有糧了,今日早上的飯食很早,看書看到大中午,肚子又餓了。

  獨孤武這才覺得老爹的話很有深度,睡著了也就感覺不到餓了。

  “看個錘兒的書哦,反正這輩子又沒打算出村,了解那麽規矩作甚?睡覺。”

  眼睛一閉,頭一埋,不久便傳出平穩的呼吸聲。

  半天沒聽見屋裡的動靜,獨孤誠放下手中柴刀,走進屋。

  打開獨孤武的房間門一看,頓時便怒了。

  也不知獨孤武是不是在夢裡夢見了難得一見的美食,亮晶晶的哈喇子順著他的嘴角流了出來,以至於書上全是獨孤武的哈喇子。

  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床邊,一巴掌就拍在了獨孤武的屁股上。

  一聲慘叫,獨孤武騰地一下從床上彈了起來,“爹您幹啥,我屁股上有傷呢,您若是再打,又得費藥錢了。”

  提到藥錢,獨孤誠肝兒疼。

  昨日抽了兒子一頓,又到王遠家買了藥,盡管兩文錢對於現在的獨孤家來說不是個事兒,但是已經習慣了省吃儉用的獨孤誠還是心疼。

  想到昨夜回房,被妻子很教訓了一頓,心更疼了。

  看到老爹滿臉心疼的樣子,獨孤武感覺屁股更疼了,自己在老爹眼裡似乎還不如兩文錢。

  “不是說讀書麽,你就是這樣讀書的?”不敢再打兒子,擔心家裡的錢財又消失兩文。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啊。

  獨孤武尷尬的笑了笑,委屈道:“窗外寒風呼嘯,孩兒又冷又餓,被窩裡暖烘烘的,趴在床上就想睡覺,忍不住啊。”

  “老子看你是好日子過多了,今日怎麽就冷了,你看看你三叔一家,人還在外面耕地呐,別人叫冷了?”

  “耕地當然不冷了,乾著活那哪能感覺到冷。”

  “按你這意思,是不是老子讓你下地耕種你就不冷了,你就高興了。”

  “孩兒可沒這個意思。”獨孤武使勁的搖搖頭,問道:“爹,三叔家的地有這麽多嗎,到現在還在耕地?”

  “你二叔離去前,把他家裡的地給了你三叔耕種,他們一家現在忙著呢,要不你小子也去幫忙?”

  在物質和精神上幫幫忙還行,在體力上還是算了,再說自己身體也不允許在體力上幫忙啊。

  獨孤武歎了口氣:“孩兒還是讀書吧。”

  正陽村的村民搬走了,但是田地搬不走,不過沒人去動別人家的田地,若是搬走的村裡人沒說把田地給你耕種,便不會去種別人的地。

  哪怕明知道這些人不會再回來,哪怕荒著也不會去動別人家的田地,這就是古代人。

  當然,現代社會的農村其實也大都如此,前世在農村生活了一年多的獨孤武很清楚,所以他很多時候都在感歎,一部分城裡人總說鄉下人不再淳樸,但鄉下人其實依舊淳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