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關山紀年》第139章 形象
隨著燭龍話音落下,在場的眾人無不目瞪口呆,仿佛自己聽到了什麽匪夷所思的事情一般。

 毫無疑問,只要提到蚩尤這個名字,那麽世人首先所想到的,定然就是他曾與黃帝爭奪天下最終卻慘敗的故事。

 不過,雖然蚩尤最終不敵軒轅黃帝,但也正是在這場關乎華夏文明走向的戰爭中,蚩尤為後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蚩尤雖然功敗垂成,戰敗身死,但是他所向無敵勇猛無比的形象卻被世人所銘記,在他死後,九黎族的子民雖然分崩離析開始逃亡,但與此同時卻也將他的英勇事跡傳遍了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

 但是毫無疑問,盡管蚩尤被後世尊為兵主、戰神,但是在大眾的眼中,蚩尤一直都是一副殘暴不仁,善戰嗜殺的形象,除了戰爭之事外,似乎他並沒有做出什麽太多的貢獻。

 既然如此,那麽在燭龍剛才的話語中,我們為何會聽到一個明顯與傳說不符的蚩尤?

 若是其他人所說,我們還可能以為是此人信口雌黃,道聽途說,可是這番話如果在燭龍口中說出,那我們就必須掂量掂量其中的分量了。

 從燭龍提及大禹時語氣中的尊敬,我們便不難看出,燭龍對大禹的尊敬乃是從心而發,其中沒有任何虛假。

 而剛才便已經提到,在那場涿鹿之戰中,蚩尤乃是軒轅最大的敵人,既然軒轅繼承了大禹的教導,那麽與軒轅做對的蚩尤,無疑也是大禹的敵人。

 正因如此,所以對於大禹極度尊敬的燭龍,按理來說是不應該對蚩尤存在任何好感的。

 可是如今卻截然相反,正如我們所見到的那般,在燭龍提及蚩尤之時,雖然並未像提及大禹時那般尊敬,但是語氣中卻同樣有著一絲隱隱的敬畏。

 毫無疑問,對於燭龍來說,蚩尤既然是大禹的敵人,那麽同樣也應該是他的敵人。

 而與此同時,燭龍語氣中那一絲不作偽的敬畏,同樣印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腦中。

 很顯然,一個人如果能讓自己的敵人都感到由衷的敬畏,那麽他就必然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存在。

 而蚩尤,無疑就是這樣的存在。

 若是連燭龍如此修為驚人的強大存在,在提及蚩尤之時都會透露出那一絲敬畏,那便證明我們所知道的故事絕非事情的真相,否則以燭龍的脾氣來說,他斷然不會對蚩尤生出這樣的反應。

 “我剛才便問過你們,你們真的對於蚩尤有所了解麽,我剛才所說句句屬實,不僅如此,除了農業之外,蚩尤還有著另外的成就,他對於人族的貢獻遠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巨大。”

 似乎是感知到了我們神情中所透露出的茫然與疑惑,燭龍神色複雜的笑了,語氣依然是那麽的認真。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了好事應該受到表揚,做了壞事自然要受到懲罰,而對於一個部落來說,這所謂的規矩便是指刑罰之事。”

 “其實,你們若是仔細閱讀過那本山海經便早就應該發現,書中清清楚楚的記載著,蚩尤正是最早創建刑罰之事並且嚴格執行的人,正以如此,所以在那個時代蚩尤也被稱為刑罰之神。”

 “等到後來,涿鹿之戰蚩尤戰敗,刑罰之事才被軒轅所效仿,若是從這個角度來看,軒轅其實也只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蚩尤才是刑罰之事的真正開創者。”

 似乎是不想我們過於浪費時間,所以燭龍在這段話後話音未停,而是直接對我們說出了蚩尤的又一貢獻。

 “蚩尤所做出的第三大貢獻,便是冶煉金屬,在上古時代,蚩尤乃是最早發明冶煉之術的人,他以此術為手下部隊打造了充足的武器,讓九黎族能夠更加順利的征戰天下。”

 “等到涿鹿之戰時,軒轅開始不敵蚩尤,第一是因為蚩尤以及他手下八十一個兄弟勇猛無比,無人能擋,而第二則正是因為蚩尤手下的軍隊中掌握著大量的兵器,由於那時沒有盔甲一說,所以這些兵器的鋒利程度遠非常人可以抵擋。”

 說著說著,燭龍轉過了身,用那雙依舊緊閉的雙眸望向了我們,語氣中滿是嚴肅。

 “眾所周知,冶煉之術的發明具有著極大的意義,這一發明標志著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金屬時代,跨入了一個嶄新的篇章,既然如此,那麽作為冶煉之術的發明之人,蚩尤所做的意義便已經不用過多言表了。”

 “縱觀蚩尤的一生,他興農業、冶銅鐵、掌刑罰,不光為人族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戰爭中也是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正因如此,所以九黎族千年以來,始終將蚩尤當做自己的祖先一般祭拜,將他同軒轅一樣視作人類的祖先。”

 “而除此之外,蚩尤對人族的貢獻其實還有很多,他發明陶器、創建城邦、收復東夷,盡管因為某些原因,你們所讀到的史書上對此並沒有相應的記載,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磨滅他對於人族所做出的貢獻。 ”

 在一口氣說了這麽多後,燭龍再度陷入沉默,他又一次為我們留出了充足的時間,讓我們能夠去消化他剛才口中所說的內容。

 正所謂瑕不掩瑜,如果按照燭龍剛才的說法,那麽蚩尤盡管在涿鹿之中敗在了軒轅黃帝的手裡,可是僅僅憑借他為人族所做出的那些重大貢獻,那他便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是後世的認知中,那副如同妖魔一般的邪神形象。

 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為什麽在我們所讀到的史書中,對此都是截然相反的記載?

 這是不是意味著,曾經有人故意歪曲了蚩尤的形象?

 若是真的有這樣的人,那麽此人的存在定然極其久遠,他不但將蚩尤對人族的貢獻一手抹滅,甚至還為後世留下了蚩尤那副如同邪神一般的形象。

 那此人又究竟會是誰?

 他這樣費盡心機的對後人抹黑蚩尤的真正形象,其最終的目的又到底為何?

_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