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關山紀年》第21章 啟程
  (諸位伴我許久的朋友們,不管你是從那個地方看到這裡,請來到起點給我一個訂閱好麽?
  實在不方便訂閱也沒有關系,只要來到這裡,單純的為我留下一條屬於你的留言,讓我知道還有你的陪伴,為我提供一絲堅持下去的動力。
  感謝。)
  ……
  夜白就這麽走了,留我一個人在這空蕩蕩的凌雲塔中,暗自揣測。
  夜為黑夜,白為白晝,這夜白可真是一個謎一樣的男子。
  白雲蒼狗,指浮雲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常用來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而夜盡天明,形容盡管黑夜再漫長,但長夜總有盡頭,遲早會有天亮的時候,常用來引申為希望。
  這兩個詞語結合到一起,不難看出他心中的糾結,在他心中,這世事雖然變化無常,但是他卻仍然抱有一絲希望,他並未欺騙於我,雖然未曾直言自己姓名,卻告知夜白只是其化名,真不知道他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就連化名都如此的滄桑。
  而他對春亭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據他所說,與春亭曾為舊識,他篤定的告訴我他和春亭都不會害我,雖然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但冥冥之中,我卻出奇的相信他口中之語,沒有理由。
  與此同時,他也明確說明在我身邊確實有著隱患,可不知為何,他卻不肯明說,我身邊一共就這幾人,都是一起出生入死過的患難之交,他隨口的一句話,卻說的我心下發慌,不斷回想這一路走來,是否曾有人做出過不正常的舉動。
  想了許久,卻還是沒有任何想法,罷了,一切有命隨遇而安,他既然離開,我繼續留在凌雲塔也沒有必要,於是我也漫步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經過這一番折騰,終於如願進入了夢鄉。
  ……
  第二天一早,還未等我醒來,就隱約聽見身旁有著聲音傳來。
  慢慢睜開眼,生怕自己看到的又是多麽詭異的一幕,萬幸,睜眼一看我還在床上,不遠處是一早就來找我的亓芷,而我聽到的聲音正是來自於頭頂那隻名叫無雙的猴子,正在“吱吱吱”“吱吱吱”的叫個不停。
  我看著無雙,無雙看著我,一人一猴對視無言。
  亓芷見我醒了,在一旁安靜看著我和無雙之間的“互動”,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好了好了,別鬧了,川哥哥,快起床,太陽都曬屁股了。”
  起床洗漱,順手從桌上拿了個桃子塞給眼巴巴望著我的無雙,這猴子頓時便不在與我對視,用兩隻爪子捧住了桃子,開開心心的吃了起來。
  我和亓芷走出房門,迎著初升太陽的光芒,若有旁人看來倒真是宛如一對神仙眷侶。
  當然,前提是不算我二人身後那隻正在和桃子奮戰,吃到滿臉桃汁的猴子。
  到了閣樓,發現眾人都在,而他們見我和亓芷一同進入,紛紛用玩味的目光看著我們。
  亓芷到底是女孩子,臉皮薄,頂不住眾人的目光,紅著臉牽著無雙躲到了我的身後。
  看見亓芷小女兒一般的反應,眾人哈哈大笑,終於不再繼續捉弄於她,開始說起了正事。
  春亭不客氣的坐在主位,凌軒坐在一旁,見得人齊了,凌軒用詢問的目光看著春亭,說起這次的行動。
  “亭哥,我們何時出發?”
  “莫慌,我自有安排。”
  春亭卻並未急躁,隨口一句應付著凌軒的疑問,轉而看向亓芷身旁的無雙,開口的內容是說不出的詭異。
  “亓芷,這次去白馬渡口就不必把無雙留給凌顏照顧了,記得把它帶上。”
  亓芷聽聞,大張著嘴,我們也是一樣,不敢相信春亭口中所說之語。
  我們之前兩次行動雖然不曾有過傷亡,但是也並不是四處遊玩,探險之路處處艱險自顧不暇,可如今春亭居然說要帶上一隻猴子?
  春亭起身,撫摸著無雙的額頭,無雙似乎很是享受,安安靜靜並未反抗。
  “這無雙可不是普通的猴子,這一番前行,自有屬於它的機緣,帶上吧,不礙事的。”
  亓芷見春亭心意堅決,便不再開口,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聽從了他的意見。
  這時,門外傳來輕輕的叩門之聲,凌軒示意門外之人進來,原來是凌顏到來。
  凌顏進來後,先是恭敬的對春亭以及凌軒行禮,然後開口,詢問我們此番行動的準備之事。
  “閣主,那白馬渡口位於黃河故道,不知是否需要我為諸位先行聯系渡船?”
  據凌軒所說,凌顏一家世代在這凌雲閣內,名為主仆,實則與兄弟無異,為人謹慎,忠誠能乾,我們的去向自然不會瞞他。
  而凌軒尚未回答,春亭便搶先開口。
  “不必了,你為大家收拾一下行李便好,路線的事情我來處理。”
  凌顏聞言點頭稱是,隨後退出了閣樓。
  凌軒好奇的開口,對春亭的決定大為不解。
  “亭哥,凌顏做事一向穩重,為何不讓他為我們定好渡船,這樣走的時候也會方便一些。”
  春亭神秘的一笑,開口反問道。
  “我們為什麽要走水路?”
  凌軒一怔,薛楠見狀連忙開口,回答春亭的疑問。
  “春亭,這白馬渡口緊鄰黃河,我們若是走水路自然是快捷許多。”
  “走陸路, 奔黎陽。”
  春亭微微一笑,說出了另外一個方案。
  “白馬渡口位於黃河故道之上,其北岸為白馬,南岸為黎陽,從長安出發,算起來還是借道黎陽再轉向白馬渡口要快一些。”
  原來他的意思是我們借道黎陽,然後從黎陽再轉路至白馬渡口之上。
  黎陽,地處太行山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東臨黃河,西依衛河,是出入中原溝通南北的咽喉要地,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便是從這白馬津渡河,北取趙地,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置縣黎陽。
  在戰亂不休的三國時期,北方兩大勢力中袁紹的衰落和曹操的崛起,都與這座古城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隋唐之時,隋文帝楊堅利用黎陽水運便利,設立黎陽倉,近至河北遠到江淮,堆積如山的米粟均在此囤積轉運,這裡是隋朝八大糧倉之一,古時就有“黎陽收,固九州”的說法。
  到了十六國之時,黃河水患頻發,後趙不惜動用民力,在黎陽東山崖壁上,鑿八丈石佛,祈福護民,名為“鎮河大將軍”,時至金朝,黃河東移五十公裡,百姓奔走相告,皆呼:“大將軍顯靈。”
  既然是如此名城,那春亭想要從這裡借道也確實是情有可原。
  見我們恍然的表情,春亭心中清楚我們已經知道了此去的路線,開口的同時起身出門。
  “好了,大家去收拾行裝,一會出發奔赴黎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