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關山紀年》第16章 帝心
聽到這裡,我的表情越加迷惑。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記載之中,嶽武穆都是帶兵抗金的忠貞之將,雖然他手握重兵,可是他卻從來沒有過任何自立為王的意圖。

 既然如此,那為何凌軒會認為,對於宋高宗來說,嶽飛的存在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一代名將嶽飛嶽武穆,到底做了什麽事情居然讓宋高宗感到了危險?

 “眾所周知,南宋的誕生其實乃是因為靖康之變,對於此事,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

 凌軒不似春亭,他在看出我的疑惑後,並沒有過多故弄玄虛,而是直接開口對我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

 “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被擄,北宋宣告滅亡,正因如此,趙構才有機會在應天府登基為帝,成為了南宋的開國之主,宋高宗。”

 “眾所周知,金人在擄走徽、欽二帝之後並沒有將其殺害,盡管一路上受盡凌辱,最後卻被金人留了性命,可惜雖然性命無憂,但是卻慘遭囚禁,困於不見天日之地,日日盼望能夠回歸中原。”

 “韓川,想想史料中的記載,嶽飛除了帶領嶽家軍南征北戰之外,他一心想做之事,便是迎回被俘的徽、欽二帝,這樣的行為雖然是忠於南宋的行為,但是在無形中卻觸碰到了宋高宗的底線。”

 聽到這裡,我似乎隱隱明白了凌軒話語中的暗示之意。

 所謂靖康之變又稱靖康之難,對於宋朝來說是天大的恥辱,靖康年間,金兵分東西兩路南下,不僅攻取了北宋的首都東京汴梁,甚至還擄走了徽、欽二帝,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嬪妃,北宋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隨即宣告滅亡。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構登基為帝,建立南宋,成為了後人口中所稱的南宋開國之主,宋高宗。

 而翻閱史料不難發現,趙構一方面任用嶽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可是另一方面卻又重用主和派的王倫、秦檜等人,一味求和,最後甚至處死了嶽飛,罷免了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看似不合常理,可是在經過凌軒的提示之後,略一思索我便發現,趙構絕非被人蠱惑,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其實都源於他的擔憂與畏懼。

 盡管趙構是南宋的開國皇帝,但是不可否認,除了這個身份之外,他同時還是宋徽宗趙佶的兒子、宋欽宗趙桓的弟弟弟。

 趙構的父兄均是皇帝,那如果真的迎回了徽、欽二帝,他在面對自己的父皇與自己的兄長時,又該如何才能延續這得來不易的帝位?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能成帝王者大多早已無情,所以趙構在發現迎接回徽,欽二帝之時,或許便是自己的退位之日後,他又如何能夠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趙構只能想方設法拖延此事的進度,只要徽、欽二帝一日不被迎回,那他就依然還是南宋的開國之君,名正言順,無人質疑。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既不懂人情世故,又不懂臣子之道的將領出現了。

 這名將領乃是天生的將星,手下軍隊也是名震天下的精兵,可是盡管如此,他所要做的事情,卻讓趙構無論如何都升不起半分喜悅之心。

 這名將領便是嶽飛嶽鵬舉。廣西

 而嶽飛想要做之事,便是迎回被擄走的徽、欽二帝。

 誠然,嶽飛乃是天大的忠臣,他能征善戰,英勇無敵,率領軍隊抵抗金兵入侵,守護著南宋風雨飄搖的政權。

 可是他卻忘了一句話。

 帝心難測。

 自古便有言,伴君如伴虎,嶽飛身為臣子,觸碰到了趙構的底線卻不自知,除非他自立為王,否則便絕無生路可言。

 可是毫無疑問,嶽飛乃是天大的忠臣,無論如何都做不出自立為王之事,而只要他依舊是趙構的臣子,那縱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絕對逃不過殺身之禍。

 因為他觸碰到了趙構的底線。

 嶽飛自以為接回徽欽二帝,會洗去靖康之難的恥辱,可是他卻沒有考慮過,這個想法會不會得到當朝天子的同意?

 只要迎回徽欽二帝,趙構便沒有了名正言順坐在皇位上的理由,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嶽飛便已經觸碰到了君王不能容忍的底線。

 可是盡管趙構對嶽飛已經動了殺機,但是他卻並不能親自動手。

 因為全天下都知道嶽飛英勇善戰,帶領嶽家軍抵禦金兵的入侵,保家衛國,若是趙構親自出手將嶽飛殺害,那便會導致民心不存,天下大亂,如韓世忠之流的將領,自然也會感到心灰意冷。

 有了靖康之變的前車之鑒,趙構自然不敢犯如此大的錯誤,即便他對嶽飛早已動了必殺之心,他也需要一個替罪羊代替他完成此事,以堵天下悠悠眾口。

 而這個代替他的最佳人選,正是秦檜。

 毫無疑問,秦檜的所作所為無不證明,他本身就是天大的奸臣,但是唯獨此事,他確實是被冤枉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推論,是因為上到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所有人心中都清楚,嶽飛以及他手下的嶽家軍,乃是南宋對抗金兵入侵最牢靠的屏障。

 而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便秦檜真的有心誣陷嶽飛,可是只要身為君王的趙構相信嶽飛的清白,那秦檜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誣陷成功。

 可是事實告訴我們,在一日之內,嶽飛竟然收到十二道令其班師回朝的金牌,讓其不由得悲歎,可憐十年努力,一朝功敗垂成。

 毫無疑問,秦檜並沒有這麽大的權力,之所以嶽飛會連收十二道金牌,最終冤死與風波亭之中,很顯然是趙構有意為之。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嶽飛依舊是忠臣,可他所忠的是天下百姓,是宋朝皇庭,絕非趙構一人。

 所以,哪怕天下人都認定嶽飛是天大的忠臣,但是在趙構的眼中,他的認知卻截然相反。

 因為嶽飛非但無法揣測到趙構的帝心,甚至會影響到他帝位的穩固,所以在趙構的眼中,嶽飛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忠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