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別的不說,現在什麽都不缺了,就差口出氣。
郎一道已是快進氣多出氣少的狀態了,可惜的是這裡沒有西北風吃,東南風倒是還有些。用這樣的身子又走了這麽遠路,鐵打的也磨腳,不消說一個傷患了。
一路走去,未見茶村先聞茶香。
這樣的好茶定是不怕被細細品味的。
中國的茶葉文化那是千年流傳的,有著不同凡響的茶文化,那自然賦予了茶不同的意義。
在交際方面就有不少古典印證此說:《載敬堂集》載:“茶,或歸於瑤草,或歸於嘉木,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檟蔎茗荈。《爾雅·釋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茶之用,非單功於藥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雲:“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
但無論如何,茶香除了能成為路標,對郎一道就沒有別的幫助了。對於填飽肚子充饑,這是茶所不可能有的功能。
夜已深,過路地茶客和旅人大多都入了城,各別的也暫住在了李家村。村口茶攤上,茶博士已經在收拾著經營一日的殘局。
阿三剛抹淨一張條凳,打算擦下汗,余光就瞥見了郎一道。
抬頭拱了拱手,招呼道“客官可是來遲了,這小茶攤不賣夜茶,現在已經收了鋪子。”
郎一道愣了半宿才反應過來,用勁擺了擺手說道“哦老哥誤會了,我不是來喝茶的,只是要買上些乾糧趕路,今夜要上山。”
似乎沒什麽人會這樣說話,阿三沉吟一會,理順了郎一道所言之意。
“城邊並非無驛站酒肆,會來在下的茶攤買乾糧的……多半是要去山上那座山寒寺過夜了,小寺廟夜寒,客官不生團火可不好受。現在天色已晚,想必也不方便打柴,客官要不要再帶點柴火和火折子走?看客官身上滿目瘡痍應該也是個可憐人,這柴和火折子就不要錢了。”
·
我是郎一道……穿越者萌新,就在剛剛,我遇到了尷尬的事情,但是男兒當自強,這點事情征服不了一位勇敢的少年。
據說守寺的老僧人去會友了,空無一人的小寺廟,寒冷地山間夜風偷過破窗吹入寺內。在一尊老舊的泥佛像下,一名男子癱坐在木柴堆旁的稻草鋪上,面色發白沒有血色,眼睛緊盯著自己手中的乾硬饅頭和火折子出了神。
一陣陣寒風拂過臉頰,一陣哆嗦,白淨的手臂上,雞皮疙瘩粒粒分明。
只聽他喃喃自語“且不說這乾糧真的乾硬地堪比石塊難以下咽,剛剛差點直接噎死我。最大的問題是這火折子到底要怎麽用……”
瞎燈黑火的小廟中……某人看來要抖到天明了……
PS:乾糧,多是曬乾硬的粗糧製品,你平時吃的饅頭脫水風乾後有多硬,那麽古時候的大概也就再糙上一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