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最後一位大少爺》第4卷第三十七章 邦興公病了
  (系統崩了,兩天沒搞好,數據沒有恢復完全,明天再來看看吧,先頂著,對不住大家了。
  )
  聽著石後不斷傳來的劍鋏相擊、重物落地和慘叫聲。趙政緊張非常,猶豫著要不要出去一起廝殺。即擔心孟鄭娘人單力薄吃虧,又怕自己前去相幫反讓孟鄭娘分心。正糾結之際,就覺得眼前光線晃動,破空聲就在耳邊響起!趙政忙把劍格在頭頂,而頭一低,就地滾離巨石。翻滾之際,就見一蒙著黑衣男子,手持長劍斬在巨石上,火光四濺。若不是趙政躲得快,此時定然已身首分離!黑衣男子見趙政滾離巨石,也不言語,持劍又朝趙政逼了過來。趙政見此,知已無法幸免。趙政幼稚時隨父質於邯鄲。與邯鄲眾多紈絝時有爭執,值此之際,明白唯有勇字當先方有生機。故大喊一聲,以壯膽氣!舉劍便向那黑衣男子刺去!
  兩劍相交,趙政隻覺得虎口巨震,手中劍險些脫了去!但沒有放棄,調整步伐後舉劍格檔。雙方輪番攻防,數回合下來,隻覺得兩臂發麻,微微顫抖。正欲重整旗鼓再戰之際,就聽得銅嶺聲響,孟鄭娘出現在身側,抬手一劍就把黑衣男子刺翻在地。大喝一聲:“快走!”。雙手一托,就把趙政扔到了聞鈴而來的阿大背上。
  趙政落在馬背上,馬上沒鞍,摟著馬的頸脖才堪堪穩住身子。慌亂中發現賊人又在放箭!孟鄭娘正左右騰挪閃避箭矢。十數名黑賊人已到近前。空中更有一批箭雨直射而來!頓感一股寒氣直湧天靈。兩腿一夾馬背。大叫一聲:“鄭娘小心!”話未說完,人已隨馬走遠。
  看著離草堂越來越近,座下紅馬卻沒有減速,知阿大欲跨欄而入,剛要箍緊些馬脖。卻聽見谷口“嘣……嘣”連續傳來兩聲巨響。心中一驚,正欲抬頭細看,阿大卻一個驟停,趙政措手不及一下就掉落在地上。仰頭一看,卻是屋舍大門。不作他想,趙政一個箭步就衝了進去。反手就關上了門。
  正在上閂之際,隻覺得一股大力就撞在門上,直把他撞得連退幾步跌坐在地,眼冒金星。一道青影空中直入。“閂門!”就聽得孟鄭娘的聲音在腦頂響起。等趙政閂上門回頭,孟鄭娘已不見人影。後院卻傳來打鬥聲。趙政握了握手中劍,深吸了一口氣就往後院摸去。還沒到後院,就見孟鄭娘和周朱醫士堵在過道中與數名黑衣賊人鬥在一起。兩人各執一柄長劍,衣裳上下都有血跡,尤其是孟鄭娘,手中長劍行跡莫定,數合就刺倒一人。身上青衣滿是鮮血。也不知是自己還是他人的!
  也不知有多少賊人,一個個從後門魚貫而進。門外的後院還有賊人在外縱火!正欲上前相助,卻發現賊人卻舍了二女,直朝自己奔來。見此,趙政轉身沿著來路就跑。
  趙政沿著中院的徊廊不斷的跑,不敢走到院中,怕有人放箭。不敢離二女太遠,太遠了對方照應不了自己。也不敢被圍,賊人眾多,以自己劍藝只要被圍除死之外再無其它可能。但隻跑了一圈,就發現沒法再跑了,因為院裡都處是人,孟鄭娘二女也進了中院。擇了一人少之處,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背靠柱子。趙政握緊自己手中劍,而對隨後追了過來的賊人作出戒備狀。
  趙政與孟鄭娘二女不一會就被數十賊人圍在中央。格、刺、格、刺、刺、格,趙政不斷的揮動中手中愈加沉重的長劍。他不知道自己揮出了多少次劍,也不知自己殺了多少人。他本能的隨著對手揮動著自己的手中劍。他無暇去看身側二女的情形,但相信好不到哪去,要不是每每遇險之際,孟鄭娘總能及時出現化解,自己早已抵擋不住賊人的攻擊。他覺得自己早沒有了氣力,揮劍只是求生的本能所致。他相信身後二女也差離不遠。更何況二女還分心顧著自己這個弱者。出力更甚!
  賊人無盡般不斷出現在眼前,而自己卻早已力歇,若不是堅信有援,或許自己已然放棄!等趙政再次橫劍格檔,卻許久也未感受到賊人的劍擊在自己劍上後才發現,四周早已沒有了賊人!最後一個賊人攻擊自己的賊人也被孟鄭娘刺翻在地上。
  賊人俱亡,趙政沒有感覺到誅賊後的喜悅和獲救的輕松感。看著孟鄭娘走到徊廊邊靠著柱子不停的喘氣,胸膛起伏不斷,趙政也拖著腳步走了過去。倚著柱子一屁股就坐在孟鄭娘身邊。沒有說話,茫然的看著滿院被刺翻在地的賊人,再抬頭看看蔚藍的天空。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特意咧了嘴,呵呵乾笑幾聲,感覺有了那應有的輕松後才扭頭看看身邊的孟鄭娘。這才發現孟鄭娘渾身是血,脛和臂膀上皆有創傷,鮮血直流。孟鄭娘正拿著一塊不知從青布條在包扎。看那布條形狀,想必是剛從衣裳撕落。看著孟鄭娘顫顫抖抖的雙手,趙政連忙上前相助。這才發現,自己雙手抖動更甚,完全不聽使喚,連小小的布條都幾乎把持不住!“讓我來吧。”還好周朱醫士及時出現,趙政連忙讓在一旁。
  望著大火已將後院房舍全部燒毀,正沿著中院往前堂蔓延。看來是沒法救了,院子裡也無法再呆下去了。趙政突然省起什麽,向周朱醫士問道:“長發,長發在哪!我在前堂裡沒見著他!”聞得此言,周朱驚呼一聲,舍下孟鄭娘打開中院側門就往外急急而去。
  見二女都拿了劍往外走,一咬牙,趙政也持起地上長劍,跟了過去。周朱出了院門,一路向屋後行去。口中“長發,長發!”的呼喚不停。待趙政趕到時,孟鄭娘二女正在合力挪動置
  墳頭一側樹有於一竹杆,纏有一條白綾。墓前擺有一案一個石釜,側邊不遠處一小堆香蒿。案中間擺著一香盤,其中一插口上還有一支祭香尚未燃盡。旁邊還散放著數支尚未用過的祭香。地面腳印凌亂,想來是前不久才有人來此祭拜過。
  大師姊清取用了些香蒿,置於石釜中,然後用燧石引燃燔燒。又從案上拿了根祭香。湊近香蒿中引燃,然後用手扇滅香頭明火,這才遞給了趙政。先秦時期,是還沒有蠟燭的,但香(就是祭香)已經有了。當時照明除了油燈之外,就是用燭照明。此時的燭就是一種火把、火炬而已。未燃的火把通稱為燋,用於把持的為燭,置於地上的為燎。而燔燒香蒿,以香祭祀也是成俗。《詩經·生民》記述周人的祖先在祭祀中就使用香蒿(“蕭”),《尚書·舜典》記述舜封禪泰山,也是行的燔燒之祭。用手滅香上明火也是依禮行事,因為祭祀要求不得直接用口吹滅祭祀中的明火,怕口中葷氣(不是指吃了肉的葷氣。是指吃了蒜、薑之類辛辣類食物)沾汙香氣的清香。祭祀必須保證香氣的清純,這點在如今也很多地方保留有這習俗。
  趙政正了正自己姿儀,接過香上前插在香盤上。作禮後望著那小小的墳堆,勾著頭沒有說話。也不知在想什麽,一臉悲色。許久才收攏情懷。抬起頭看著陂上大小、高低差不多的眾多墳墓。趙政心中有些詫異:“莫非這些皆是……”
  “正是,此間葬的都是各族如長發般大小未成年的孩童。”未等趙政說完,大師姊清就在一旁接口解釋。
  “怎會如此,貴村莊人丁也不是很多,怎麽數年間有眾多孩童身亡?莫非是有些變故?”
  “嗯,數年前村中有一婦人受激癲狂,四處縱火。這些孩童便是死在那次大火之中。”大師姊清也是一臉沉痛,稍稍提了下起因,就沉言不語。
  “數十孩童一朝而亡,世間悲痛莫過於此!不知可否細說一二,讓吾等也好引以為鑒。”趙政也是長歎一口氣。
  “其時清也不在山中。只是事後聽聞是一婦人在戰爭中丈夫、家翁等一家一十六口,全亡於一場戰爭之中。隻余得已身及尚在繈褓的幼子。聞知消息後那婦人便有些神智不明,不久後便癲狂。後來縱火燒了童舍,燒死孩童四十有二。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幼子!”
  聽到此處,趙政和李斯二人唏噓不已。好一陣趙政才說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僅一場戰爭,便悲慘至此。如今天下各國連年征戰不休,不知死傷。也不知有多少如此悲慘人家。唉,對了,其家人是在哪場戰爭中受害的?”趙政這樣問,是因為當時各國的兵員都是由民間征集。一家之中,哪怕盡是男子,也不可能全部征上戰場,只能是在戰爭中被士兵所殺。
  聽得此言,大師姊清臉有些異色,望了一眼趙政,說道:“便是數年前,秦國相邦呂不韋滅東周之戰。那婦人全家皆是秦兵刃下亡魂!”說完便臉含深意的望著趙政。
  趙政畢竟年少,繼王位也不足二年,城府不深。聽大師姊清清這麽一說,又這樣神色怪異的看著,臉色大窘。面上青白不定,時而顯怒,時而羞愧。好一陣才平靜下來,臉帶慚色,向著大師姊清輕聲問道:“不想卻是如此深仇大恨,汝等恨吾,恨秦乎?”
  大師姊清搖也搖頭,說道:“恨?說不上!不過是不喜秦國罷了。”聽得此言,趙政長舒了一口氣。卻又聽得大師姊清繼續說道:“想我南山村莊,自周初創建,至今已有七百載有余。本就是為收容商周及各國蒙難之公子、王孫和巨族子弟。武王至成王年間,廣封天下諸候,有國八百有余。然至今天下隻得數國,十不存一。七百年亡國八百,若是南山有痛,早已山崩;即使有恨,七百載來,又能留余幾分?南山早已淡然!隻余得一群亂世苟且之人偷生於世!然周室覆滅時日尚短,村莊中不喜秦人罷了”
  “緣是如此,這麽說來,村莊眾人皆是各國蒙難之公子、王孫和巨族子弟?或是其後人?長發即為周氏,莫非是周室後人子弟?”
  大師姊清點稱是,解釋道:“正是。不過不是東周,而是西周周室。長發乃是周師叔從子,而周師叔是武公的庶子,西周之公子!”
  “那鄭娘便鄭室後人?陳長老及陳創是陳國子弟?聽說大師姊是相氏子女,又是哪國還是哪個巨族後人?莫非祖上來自相地?亦或是源自方相氏?”
  相氏是個很古老的姓氏。源遠流長,有七個淵源。其一便是出自遠古時期盤古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帝號為氏:冉相氏!是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繼承了黃帝以道為教,無為而治的精髓,後來他接替幾遽氏成為華夏族的帝王。
  其二便是出自夏朝王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夏朝有帝相,在其後裔支庶子孫中,有的人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稱相氏。上古時期,夏王朝第五代君主名叫姒相,是夏王姒仲康之子,史稱夏帝相,執政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005~前1978年,逝世後葬於今河南省濮陽市的相陵。
  以上兩上源於姒性,其三則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王族河亶甲之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商王朝時期,第十二代君主商外壬子發執政時期(公元前1473~前1459年在位),將自己的兒子子整封於相地(今河南內黃亳城鄉,一說在今河南安陽西部)。商中宗再次遷都之後,留居原相城的商族人便以故都名稱為姓氏,稱相氏,世代相傳至今。趙政說的相地便是此地。
  其四便是有相氏,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祭司方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五亦是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祭司馮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馮相氏,亦稱乘相氏。原為西周時期的三大祭司之一,主掌天、日、月、星宿、君王之大祭,還負責掌管歲月。這官位位高職重,是以族人眾多。
  其六也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齊國之相,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相”,本為官名,取“輔相天地之宜,用勱相中國家”之意。兩周時期,君主拜相如同封王,因此“相”又稱“相王”,拜相之後,相受到諸侯與滿朝之臣的尊敬。後人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相氏或象氏。第七源於姬姓,出自古巴族人及其首領廩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