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網遊之王朝爭霸戰》第298章 遠征(3)
如今,隨著百姓身體素質越來越高,人口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一個能維持三百萬軍隊的勢力,即便武將、謀臣和特殊兵種弱一些,也不是只有百萬軍隊的人主能比的。

整個南華夏,交州司馬懿擁有六千萬人口,朱元璋擁有五千萬人口,劉徹擁有七千萬人口,蜀漢的數量反而是最少的。

但如果討論人口增速,其他勢力就不夠看了。劉徹、朱元璋和司馬懿分別代表西漢王朝、大明王朝和兩晉王朝,本身自帶“流量”。

比如劉徹,即便和劉邦分家也屬於“頂流”,擁有三千萬“召喚名額”,司馬懿和大明王朝則分別擁有五千萬名額。

從這點來說,他們真正吸收的人口並不多,而蜀漢卻是從無到有,一點點積累出來的。這也從側面反應出蜀漢的發展水平,僅僅依靠五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就養活了四千五百萬人口。

劉峰是現代人,見識過大場面,對於蜀漢處在華夏七十年代的水平自然不滿意。

但對於其他勢力來說,這種發展水平已經非常高了。

在1970年,華夏已經初步建立起工業體系,大規模饑荒也基本杜絕,不論百姓生活水準如何,至少能吃上飯,住上房子,而且潛力巨大。

此時的蜀漢同樣如此,在“重工業”方面,蜀漢擁有火車製造工坊,重型機械製造工坊,地鐵軌道車製造工坊,“汽車”工坊。在工貿方面,則擁有家具製造工坊,五金製品工坊、石板製造工坊、紡織工坊、燈具工坊、農具工坊、瓷器工坊等等,種類齊全。

而在農漁畜牧方面,更是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成規模的養殖場上千家,常見的家禽、家畜齊全,基本不缺肉食。

累計開墾出來的農田數萬傾,此外還有蔬菜基地,大型漁場等等。

至於公共衛生方面,蜀漢的水平則要高於1970年,每個縣都建有十家以上的大型醫院,藥品種類繁多,大到癌症小到感冒發燒都能治愈,且多是特效藥,嬰兒夭折率近乎為零,這也為將來的人口爆發提供了基礎。

如果沒有其他勢力入侵,蜀漢保持當前的發展勢頭,新歷五年的國內生產總值至少能達到240億,也就是百分之十五的成長速度。

這種預估並非無的放矢,首先在基礎建設方面,蜀漢累計批準了三條貨運鐵路,總裡程達到四百三十公裡,第一條以尚海郡為起點,杭洲城為終點,途徑嘉興城,全長一百八十公裡。

第二條以鎮江城為起點,一直往南修建到蘇州城,全長一百七十公裡。

第三條則是金陵到鎮江的城際鐵路,全長八十公裡。

如果三條鐵路修建完成,吳郡六縣加上尚海郡將完成互聯互通,金陵城也將接入這條大動脈,貨品運輸和人員流通速度加快。

而浙郡六縣本來就有鐵路,閩郡的漳福鐵路同樣在修建中,大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除了鐵路,蜀漢在公路方面更是一口氣規劃了八百公裡,遍及金陵、尚海兩郡全境,以及蘇州、南昌、福洲和杭州城的城內道路。

如此多的基礎建設除了會堆高“GDP”,還能釋放大量就業機會,促進民間消費。

蜀漢當前的消費水平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消費品相集中在民生方面,比如食物、服飾、普通生活用品等等,二是集中在醫療、教育方面。

大宗消費極少,普通家庭連性價比不高的商品都舍不得買,像是奶製品、高階稻米、精怪肉等等。

究其原因還是中產階級沒有崛起,

蜀漢四千五百萬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還停留在吃飽、穿暖這個階段,大多都是租房住,光是這一項支出,就佔到家庭總開支的百分之三十,沒有余錢去享受“高階服務”。這點和1970年的華夏很像,而一個正常社會,消費水平應該呈現出葫蘆型,中產階級是消費主力。

不過這種事情急不來,中產階級崛起需要有前置條件,最為根本的條件便是提供高階就業。

像是銀行金融業、政府雇員、醫生、教師、“高階白領”等等。

這需要進行產業升級,或者通過戰爭手段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比如大英帝國就是如此。

實際在工業革命前夕,大英帝國的中產階級同樣很少,只不過他們運氣好,率先實現了技術突破,在全球進行殖民統治,大批英國人跑到殖民地發戰爭財,然後將掠奪來的財富帶回國內。

在錢淹腳目的情況之下,只要統治者不是白癡,民間財富的累積速度是很快的。

而民間有閑錢,進行投資的欲望就會增加,產業資本的實力同樣會壯大,產業升級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根本還是戰爭,蜀漢境內的百姓想快速提高生活水平,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劉峰沒有時間去學習華夏的崛起路徑,通過“犧牲”兩代人的生活水準去完成原始積累,還是時刻面臨其他國家的圍堵,崛起道路充斥著血淚。

他只能發起國戰,用國戰得來的資源來養活蜀漢境內的漢人,人為地製造出階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