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二百九十二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第045章歷史帝王
 

“祭天告地”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而無論如何,還是擺脫不了一個疑問。
 

”這種看來簡易明了的儀式,何以成為歷代帝王神乎其事、無比隆重的盛典,其中究竟有何奧妙?”
 

自《史記·封禪書》出,封禪始於秦始皇之說幾成定論,南宋馬端臨卻直斥“七十二家”封禪之說是“陋儒之見”,“詩書所不載,非事實”。
 

而恰恰是司馬遷在《封禪書》開篇就寫得明明白白,封禪大典“厥曠遠者千有余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厥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
 

須知《封禪書》之於司馬遷有極特殊的意義:其父司馬談因病未能隨漢武帝行封禪,作為太史官的終生遺憾,臨終前“執遷手泣”,悲歎:
 

“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邊夫。”
 

此言能不使司馬遷刻骨銘心,剔抉搜羅封禪史料,“殫精竭慮靡辭”以赴?
 

況且司馬遷以刑余之身,完全靠“重於泰山”的精神力量從事他的“名山事業”,使他不敢對泰山封禪著述有絲毫懈怠。
 

而由於種種原因,

他未能對封禪起源作出清晰描述,但司馬父子對一這問題的探索和肯定卻明白無誤。無視這一事實,該不該算做“陋儒之見”呢?
 如果不抱先入為主的偏見,那就不難看到前人對封禪起源的追溯。
 

那位孜孜不倦地追周禮,畢生以“克己複禮”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的遺跡。
 

“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數者萬數也。”
 

以至在向弟子們傳授六藝的時候,尷尬地說:“其俎豆之禮不章,蓋難言之”遺憾地留下了空白。
 

比司馬遷早五百多年的管子曾經談到過封禪,可惜《管子》一書中的《封禪篇》早已亡佚,現存該篇是從《史記·封禪書》中補抄的。
 

而它保存了關於封禪起源的一段珍貴史料:
 

“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雲雲;
 

虙羲封泰山,禪雲雲;
 

神農封泰山,禪雲雲;
 

炎帝封泰山,禪雲雲;
 

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顓頊封泰山,禪雲雲;
 

帝嚳封泰山,禪雲雲;
 

堯封泰山禪雲雲,舜封泰山,禪雲雲;
 

禹封泰山,禪會稽;
 

湯封泰山,禪雲雲;
 

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路史》中記載,作為炎帝後裔的蚩尤“興封禪”,也透出封禪起源的消息。
 

以上諸說,顯示了封禪起源的縱向系統。它雖開法構成信史,卻有重要的參照價值。
 

封禪的實際意義是什麽?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五經通義》曰:“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也就是說封禪似乎純粹出於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歷史有記載的泰山封禪,第一位帝王是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又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
 

儒生們的議論卻各不相同,難於施行。
 

於是始皇帝遂自定禮製,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頌辭稱:
 

“皇帝臨位,作製明法,臣下修飭。
 

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從臣思跡,本原事業,隻頌功德。
 

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雲雲,都是稱頌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
 

刻石是四面環刻,頌辭刻了三面。
 

其實質則為鞏固皇權,粉飾太平,帶有一種君權神授的意味。
 

秦二世胡亥嗣位,於元年也東巡,又在空余的一面刻上他的詔書和從臣姓名。
 

刻辭為秦朝統一文字後的小篆,相傳是李斯所書。
 

秦始皇、秦二世之後是漢武帝、漢光武帝。
 

元封元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
 

之後,東巡海上。
 

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梁父山禮祠“地主”神。
 

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
 

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
 

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後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
 

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壘方石。
 

十五日開始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
 

禮畢,乘輦登山, 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
 

二十五日禪梁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漢光武帝劉秀後,漢章帝劉烜、漢安帝劉祜、隋文帝楊堅在史籍上,有確切記載的到泰山封禪祭祀,但並沒有記入正史後。
 

而正史上,漢光武帝劉秀後,便是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
 

......
 

未完待續
 

第046章預告武器升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