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轉折》第23章 政策改變
  折賽花氣的渾身顫抖道:“你個老東西是越活越回去了!怎麽變得這麽不曉事?你說人家不把國家法紀和三綱五常放下眼裡,那我且問你,人家是為什麽要矯詔?平日裡他也是這般的狂妄嗎?人家這不是在救你嗎?

  照我說關小哥這種性情中人,比潘美和王侁強了不知道多少?潘美和王侁要害你性命,雖然沒有成功,不過二郎卻因此喪命,我一定不會饒過他們,官家不給我們楊家一個交代,這事情就完不了。”

  “一碼歸一碼,二郎的冤屈肯定要伸,不過關煒也不要招惹,他的這份恩情都記在心中,以後他受的災難,我們再幫他一把,還他的恩情。”

  折賽花也知道自己的丈夫的性情,說好聽得是剛正不阿,說難聽了就是一頭倔驢。這個時候跟他爭吵,白白讓大家恥笑,這件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

  其實關煒也並沒有埋怨楊業,跟著范延召回到了軍中居住。

  “大哥,你跟這個關英雄很熟悉嗎?能給我們說說他的故事嗎?這個人真是有意思。”楊業並不知道自己的反對,反而激起了兩個小女兒的好奇心。楊延琪和楊延瑛圍著楊延昭打聽起了關煒的事情。

  “好!關小哥可不是普通人,他的事情夠遍成故事了!有時間我給你們仔細的說說!”楊延昭也沒有拒絕,痛快的答應下來。

  眾臣走後,趙光義將趙元佐叫住,讓他不要回自己的府邸,跟著自己去后宮中居住。

  趙光義和趙元佐到了后宮,皇后李氏也就是李繼隆的妹妹,她性格謹慎,寬厚仁慈,撫育諸子及嬪禦甚厚。李氏曾生過一個兒子,但不幸夭折,以後在沒有生育過。趙元佐和趙元侃(真宗趙恆)一母同胞,他們母親在趙元侃9歲的時候去世,其後多得這位皇后照顧。

  李氏帶著趙元侃迎了上來,在門口拜倒。

  趙元佐也十分的尊重這韋皇后,趕緊跪下道:“娘娘萬福,孩兒給娘娘見禮。”

  “都起來吧!自己家裡隨便一些。”

  宋朝的這些皇帝皇子公主們在家裡還是比較隨便的,稱呼也都和普通百姓相同。

  大家見禮完畢,趙光義和皇后在當中做了,趙元佐和趙元侃兩邊相陪。

  “大哥,把這次西去的事情跟我說一說。也讓吾和三哥聽聽。”

  趙元佐一點沒有隱瞞,將這次西去的經過說了一遍,反正是在后宮,就是關煒矯詔,發現曲陽貪汙案,甚至以後勸解自己的事情一點不剩都講了一遍。

  李氏和趙恆嘖嘖稱奇,趙光義臉上沒有什麽變化,繼續問趙元佐道:“看來大哥還是很欣賞關煒的,你想怎麽用他?”

  趙元佐稍微猶豫了一下道:“關煒曾經說過他最擅長的是斷案抓賊,為家鄉造福。孩兒想,讓他在開封府做一個推官。”

  趙光義聽了終於笑了一下,趙元佐的這個安排還算是合理,就怕他什麽也不管,按照關煒的功勞就給他請功,或者直接拉進自己的屬官中去。

  在趙光義看來這個關煒太年輕,太衝動了,雖然能說出‘*,*。’的人不像是反賊,可是他是一個不成熟的,可別帶壞了大哥。趙元佐身邊需要老成持重的人來教導。

  “這個開封府推官和判官,雖然職位不高,不過我已經為大哥選定好了兩個能人,一個是河北轉運使張去華,一個是殿中侍禦史陳載。

  這兩個人都是我朝的狀元,朝廷的正直之臣,我安排張去華為開封府判官,

陳載為開封府推官。你要好好的跟他們學習。”  趙元佐知道趙光義這麽說,就是已經把事情定下來了,自己的在說什麽也沒有辦法,隻好答應一聲,最後問道:“爹爹,那恁準備怎麽安排關煒?”

  “關煒有一句話說的一點不錯,他的年紀太輕還不適合做官,開封府的推官判官可是正六品,一下子將他安排在那麽高的位置,容易引起別人的非議。

  這樣吧!他不是說要造福鄉鄰嗎?多給他一些金銀,賞他一個從九品的陪戎副尉的出身,讓他回宜川縣去捕盜抓賊吧!”

  “啊!”趙元佐長大了嘴巴,一下子說不出話來。李皇后和壽王趙元侃也覺得有些詫異,這個關煒莫非是怎麽得罪官家了?這麽大的功勞就被這麽打發了?以後一定要注意,不能和這個小子有什麽沾染。

  “是!”趙元佐終於學會了隱忍,低頭答應下來,不過心中卻在暗暗的想著,等有了時間一定要想辦法提拔一下關煒。

  趙光義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元佐真的長大了。他心中暗道:“關煒這個家夥雖然有才,不過需要好好地磨礪一下,我要好好地打壓他,以後你去解放這個人,讓他好好地為你所用。”

  關煒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已經被決定了,跟著范延召回到軍中。范延召專門安排軍士服侍,給他準備了單獨的住所。

  “子正,對不起,官家不知道聽信了什麽人的謠言,最終只是賜你陪戎副尉的出身,錢500貫,讓你回雄州宜川縣做一個捕頭?”趙元佐和關煒,范延召坐在潘樓的隔間裡,不無遺憾的道。

  潘樓始建於後唐五代,在樊樓沒有出現的時候,是開封第一大樓,就在皇宮的東南角上,挨著大相國寺,是最衝要繁華的地方。

  “捕頭?這是什麽東西?連吏都算不上!關小哥大才,怎麽能去做一個捕頭呢?”范延召一下子就急了。他是一個猛將,心思沒有那麽多,跟關煒合作這麽長的時間,很是佩服這個年輕人,聽趙元佐這麽說,一下子就跳了起來道:“關小哥,從軍吧!進入我的捧日禁軍中,最少是一個指揮使。”

  如果是昨天以前,關煒可能還會心有芥蒂,不過現在也已經想通了,當即微微一笑道:“多謝殿下和范將軍,不過回鄉做一個捕頭是我的希望,這次倒是趁了我的心意,我怎麽會不高興呢?”

  “子正這一走,我就沒有辦法在聆聽你的教導,真是讓人遺憾。”

  關煒的臉一紅道:“殿下取笑了,我這點微末的本事哪能和張去華和陳載兩位達人相比?殿下真是謬讚了。”

  “子正,不要妄自菲薄,要是論到引經據典,錦繡文章,你差了他們很多,但是針砭時弊,興利去弊,你比他們要強。”

  “殿下,咱們不說這些了,總之一句話我們都還年輕,以後機會多得是。”

  “這句話說得好!年輕就有機會!來!咱們乾一杯!也祝願子正這一去宏圖大展,早日回到開封!”趙元佐聽了很是高興,舉起了手中的杯子。

  范延召和關煒連忙答應一聲,舉起了手中的就被。

  他們正在這裡開懷暢飲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一陣的騷亂,趙元佐等人向下一看,卻是一群太學的學子發生了爭執。

  太學號稱國家的最高學府,不過宋初的太學只是徒有虛名,要在范仲淹和王安石改革變法之後,太學才真正的興旺起來。

  這些人高談闊論,正在評論這次北伐的失利,他們將矛頭都指向了樞密使曹彬,一個個群情激動,大有之不畏權貴,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樣子。

  “年輕真好!”關煒一笑, 其實他們在警校的時候,一個個也都是的憤青,只有到社會上磨練之後才真正明白其中的不容易。

  “好像子正年紀多大一樣,你和他們的年紀差不多啊!不過你比他們看起來成熟很多,到時有點老奸巨猾的意思。”

  “殿下一語中的!”范延召隨聲附和,三人一陣大笑。

  “曹彬的日子可不好過,他現在為北伐失利負著主要責任,官家已經準備讓尚書省來審判這個案子了。少不了一個丟官罷職的後果。曹彬是國家的功臣,這次雖然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這麽一個有能力的老臣,被罷官還是有些可惜的。”

  關煒聽了微微一笑道:“殿下不用擔心,恁知道的,官家肯定也知道。這次罷他的官主要是平民憤,等過一段時間事情過去,自然還會啟用的。”

  趙元佐歎了一口氣道:“就怕是啟用了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昨天在紫宸殿討論總結這次戰鬥得失,還有以後的戰略。丞相趙普說:“我個人認為興師伐罪,誠信為上策,將帥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謀算,一定可以平定。正因為將帥們沒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導致事敗。現在既然邊疆已有防備,哪裡還需要憂慮?況且陛下登極十年,使基業興隆,沒有一件事失當,只見國家安寧。陛下應當端身拱手,保養精神,清靜心志,自然可以上繼九皇,下觀五帝。哪裡需要窮兵黷武,與契丹一較勝負呢?”

  對於趙普的提議大部分大臣是同意的,看得出官家也是支持的,我們以後在對遼的關系上將長期處於防禦狀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