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諸天影帝》第399章 小聖賢莊
儒家,小聖賢莊。

  儒家創始於孔夫子,經歷代傳人發揚,逐漸成為了諸子百家之中的顯學,與墨家號稱天下之大,非儒即墨!

  然而,正如墨家的兼愛共生理念不符合戰國時期的國情一般,儒家,自孔夫子以來,雖然出了不少大儒先賢,但始終都無法登上朝堂,成為一門影響戰國局勢的學派。

  小聖賢莊,固然聲名遠播,但在這亂世當中,恪守中庸之道的儒家比之法家的銳意改革,兵家的沙場爭鋒,鬼谷的縱橫捭闔,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而自大秦一統天下之後,執掌小聖賢莊的人物,是大名鼎鼎的齊魯三傑。

  伏念,顏路,張良!

  在這三人之中,伏念乃是儒家這一代掌門人,一心想要將儒家學說發揚光大,成為統治國家的第一學說,推崇孔夫子所仰慕的那種上古三皇五帝之流的聖王。

  其人至誠守禮,卻不迂腐,但自從秦國頒布的史書大行天下之後,天下百姓無不歸心。將他們的先祖印刻在史書當中,是對他們的認可。

  此舉配合帝國的法律,大收民心。但儒家,卻成為了諸子百家中的笑柄。

  而且他遭受了執掌儒家以來最大的危機,儒家內部正陷入分裂。

  但好在,小聖賢莊有荀子在世,他們一舉擊敗了守舊的儒家,將孔子編篡的典籍按照史書重新修訂,將拿下與史書相悖的詞句活刪減,或改動。

  總之,儒家內部已經有了幾分新氣象。

  孔子的話,不再被他們稱之為教條,反而孔子所看重的禮正不斷被法所侵蝕。

  現實總要大於理想,在生存面前,大部分儒家中人還是選擇了低頭。

  二當家顏路是一個淡泊出塵的智者,名為儒家二師公,生活在大師兄的陰影之下,卻無半點爭權奪利之心,自出道以來,甚少與他人交手,可無論對上何等高手,都從無敗績,名副其實的平手聖手!

  事實上,他更應該待在道家,而不是儒家,以他這樣的心境,與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旨實在衝突,他太淡薄了,不求名利,只求歲月安好,有書,有茶,他就能安然度日,不理塵世紛擾。

  而張良,祖父乃是末代韓國相國——張開地,出身韓國貴族世家,在故國滅亡之後,他一心追求韓國的再次興盛,與墨家,道家人宗,楚國項氏一族等反秦勢力糾纏不休。

  他所向往的,是戰國亂世,是能夠輔佐韓國,開啟盛世。但所有的一切,在韓國覆滅之後,都不在了。

  師兄弟三人,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伏念銳意進取,希望能夠讓儒家學說取代法家學問;二師兄顏路生性淡然,對於儒家學說的推廣,保持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三師弟張良則將國仇家恨與儒家理念合而為一,期望通過推翻大秦帝國,帶領儒家成為新的顯學。

  雖然他們彼此之間的理念存在區別,但這三個人之間的感情極好,情同手足。

  小池清澈,天未明,風猶寒。

  小聖賢莊的三當家張良站在小橋之上,一手負後,觀看著庭院之中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什麽?

  夜色清涼,隱隱微光映照下可見其飄然若虛的風采,絕代美男,逸世凌虛,執掌凌虛劍的他,恰如其劍。

  林欲靜而風不止,身為小聖賢莊的三當家,張良對於近日以來儒家內部發生的事是洞若燭火,但他並沒有打算阻止。

  他有他的理念,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把整個儒家都拉下水。

  無論以後的路怎麽走,他始終都是虧欠儒家的。若沒有儒家,他早就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就在張良沉思之際,顏路走了過去,來到張良的身邊,問道:“師弟,你在想什麽?”

  “我不知道。”張良回答道,如玉的臉上帶著一絲漠然。

  儒家的三位當家,無論氣度外表,都可以稱得上難得一見的美男子。只是與伏念的成熟雄武,張良的飄逸秀美不同,修習坐忘心法的顏路卻是比前兩者更為嫻靜,似乎世上沒有任何的事情能夠讓這個男子動怒一般。

  坐忘心法本是道家的法訣,但是儒家的二當家顏路卻是將其修至無比精深的境地,甚至很多道家的長老也自愧不如。

  若是顏路沒有在儒家,而是投身道家的話。那麽今日,這個世上就會少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儒,而多了一個瀟灑世外的高人隱士。

  說到底,這與顏路的性子有著很大的相關,不爭不奪,不曲不撓,執乎兩端而守其中。孔子的中庸之道,在顏路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扶蘇公子不日將要蒞臨小聖賢莊,你怎麽看?這麽久過去了,難道還不放下麽?”

  “真的能夠放下麽?國仇家恨,韓國即使再弱小,那也是我的國,也是我的家。師兄,我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們師兄弟各有各的路要走。 ”張良輕聲一歎,俊逸的臉上現出失落的表情。

  然而,等待他的亦是一聲歎息。

  顏路看似平靜的處事態度之後也是一段不堪的往事,他的經歷遠比張良更悲慘。

  顏路沒有回答,張良也不指望他能夠回答。

  他看著遠方的天際,喟然而歎:“秦滅六國,我等本是無家可歸之人,幸好有著小聖賢莊這片淨土,我等才能苟安。但是,秦國統一了天下,而亂世卻還不到結束的時候。”

  “小聖賢莊近日以來的改變正是整個儒家向帝國靠攏的預兆,若師兄也選擇了帝國,你該怎麽辦?”顏路微微一笑,說道。

  “我是韓國人,張家歷任韓相。儒家想要發揚光大,必須通過君王來實現。若師兄選擇帝國,我可以理解。”張良沒有說謊話,事實上,在顏路的面前,他也沒有必要說謊話。

  這個世上張良可以無條件信任的人並不多,但是顏路卻是其中一個。雖然他可以信任伏念,但伏念同樣是小聖賢莊的掌門,他身上背負著整個儒家。有些時候,他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這次扶蘇的小聖賢莊之行,他心中已經出現了不好的預兆。

  天邊,夕陽西下,遠處的海面上卻是波雲詭譎,海風呼嘯。一隻隻海鳥在海面上亂撞,漁人的船也回歸了海灘。

  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