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首富從黑科技開始》第三百二十章 第1代能量液汽車
其實在新能源汽車業界一直都有一個駁論——新能源汽車環保。

 但是只要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原材料和能量構成就知道新能源汽車到底是否環保,其實是要打個問號的。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

 特斯拉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所謂的三元鋰電池就是三元聚合物鋰電池。

 電池的正極材料使用鎳鈷錳酸鋰(Li()O2)或者鎳鈷鋁酸鋰的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三元複合正極材料是以鎳鹽、鈷鹽、錳鹽為原料。

 比迪汽車除了使用三元鋰電池以外,還會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是橄欖石結構的LiFePO4材料構成的正極,由鋁箔與電池正極連接。由碳(石墨)組成的電池負極,由銅箔與電池的負極連接。

 無論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一看電池使用的材料就知道電池的生產過程中是肯定有汙染的。

 這種汙染雖然比以前的鉛酸電池小得多,但是也並不是完全0汙染。

 此外就是剛剛提到的電力來源。

 夏國的電力72.4%都是火電,就是用煤炭發的電。

 那麽問題來了,是直接用發動機燒油排汙染放小,還是燒煤後再把電輸入你的城市讓你充電的排放小?

 能源直接利用的排放肯定比間接利用的排放要小。

 目前燃油發動機國VI的排放標準也肯定比煤炭在發電站燃燒後排放的汙染物少。

 因此你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銷售顧問一定只會說你在開車的過程中是0排放,絕對不會告訴你你充的電其實是有汙染的,你的電池在生產和銷毀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有汙染的。

 那麽為什麽咱們一定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因為在燃油汽車領域,夏國的企業根本乾不過東洋和歐米的企業。

 豐田的汽車一年賣接近1000萬輛,把夏國所有的國產車企的銷量加起來都沒有這多麽。

 “我們要積極擁抱新能源,但是要看是怎樣的新能源。”周瀟說道,“高濃稠度的能量液注入微生物電池,讓微生物電池‘動起來’,這就是新能源!”

 張志東完全讚同周瀟的說法,也帶著實驗團隊開始研究怎麽能夠讓一個個的小型生物電池的構成組合電池,然後在每一個生物電池上都布置微小的輸入管道,當系統測試到電池快要沒電時,會用加壓電泵,將能量液箱的濃稠能量液注入每一個電池之中。

 在新能源車的設計上,張志陽非常看重的就是汽車的續航能力。

 市面上的新能源車,續航能力讓張志陽深惡痛絕。

 特斯拉M3長續航宣傳的續航能力是660公裡,實際上在考慮堵車、空調等情況下只能夠跑550公裡。

 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未來五六年可能只能跑三四百公裡。

 而標準續航版的特斯拉m3就更可憐了,只有四百多公裡的續航。

 這樣的續航,在城市裡面跑完全沒問題,但是如果外出旅行呢?

 一個小型自駕遊單程可能就四五百公裡,往返就八百到一千公裡了。

 當然,如果你的電動車價格比較高,可以快充,你就能在沿途的充電樁充電,就算是快充也需要四小時以上。

 如果新能源車普及以後,你充電可能還需要排隊。

 如果你自駕遊去的是山區、高原或者是人煙稀少的地方,那就不好意思了,沒有充電樁,或者沒有快充充電樁,你需要花費七八個小時進行充電。

 充電不方便,充電速度慢,這就是很多新能源車的弊端。

 張志陽下定決心要研發續航能力超強,補充能量超級方便的新能源車。

 海省樂縣,能源工廠針對新能源車改良高密度能量塊,將高密度能量塊研發為高稠度的能量液。

 液體在電動泵的作用下能夠灌注入每一個電池之中。

 以南馬8S為原型的改裝的車加上電機和微生物電池組後屬於比較重的城市SUV,每百公裡需要消耗13度電。

 高密度能量塊的熱值為每100g900大卡,而高濃稠狀的能量液每100g850大卡。

 s8如果要跑一千公裡,則需要130度電,按照電機組件70%的電能轉化機械能效率和菌落85%的能量轉化率,需要(130除以0.7除以0.85)218.5度電的能量,等於187918.74大卡的能量,兌換成高濃度的能量液需要(187918.74除以850乘以100)22108g(22.1KG)。

 (備注:汽油的熱值比高濃度能量液高,但是燃油汽車發動機的效率大部分低於40%。)

 高濃度能量液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質量下佔用的體積小22.1千克的能量液需要的“油箱”容量遠遠小於22升,如果按照普通汽車油箱的配置40升,那麽新能源汽車的實際行駛裡程將達到1800公裡。

 1800公裡!

 這是什麽概念,意味著自駕遊可以從山川省到滬市了!

 這是汽車業界從來沒有過的數據!

 這得益於電離菌對能量超高的轉化率,也得益於電機遠高於燃油汽車的轉化率。

 當實驗室得出這種數據!張志陽知道起源集團如果要出新能源車穩贏特斯拉!

 過去,夏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為什麽無法戰勝特斯拉?

 原因很多。

 拚續航,大部分落後於特斯拉,只有比迪汽車和特斯拉大家不相伯仲。

 拚快充,特斯拉還略勝一籌。

 拚百米加速,比迪要強一點,但是對用戶而言實際意義不大。

 拚到最後, 拚什麽?

 只有拚內飾!

 技術不行,咱們做沒有科技含量的內飾,總比你強了吧!?

 因此夏國的很多文宣就會吐槽特斯拉內飾多垃圾,是玩具車,某某汽車的內飾多好!

 這是用腳投票的時代,如果特斯拉真的是玩具車,為什麽銷量完爆夏國電動車幾條街?

 當一個車和另一個車不敢拚電機、電池只是拚內飾,那麽他就已經輸了。

 如果起源集團做的電動車,在同樣價位甚至價格更高的情況下。

 起源集團的電動車能夠跑1800公裡,而且秒加能量液。

 特斯拉的電動車只能夠跑600公裡,快充5小時。

 消費者會買什麽?

_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