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草原有座蒙古包》第一十一章 高淑珍求教碰壁
  田發哈哈大笑轉身就跑。

  高淑珍喊:回來!

  田發:到底是“滾”還是“回來”?

  高淑珍:你給我“滾回來”!

  田發做了個鬼臉又跑了,邊跑邊說:你當我傻啊,我回去你該收拾我啦!

  …………

  夫妻二人一天吵吵鬧鬧,倒也很有情趣。後來,田發也怕妻子閑在家裡沒人說話悶得慌,就特意把馬托婭介紹給高淑珍,也鼓勵她向托婭學習王府刺繡,沒想到兩人竟然處成了親姐妹一樣。

  高淑珍年齡比托婭稍長兩三歲,光看外表,倒真有幾分蒙古人的粗獷,而且性格爽快,直來直去。她有什麽事都願意找托婭商量,特別是在刺繡這一方面,托婭簡直就是最好的老師。高淑珍一有不會的地方就來問,每一次托婭都認真對待,毫無保留地給予講解。

  也許是以前沒有接觸基礎太差,也許就是天賦的原因吧,高淑珍在王府刺繡方面進步很慢,或者是用她丈夫田發的話說,“那不是一般的慢”。但托婭教她的耐心不減,她自己的學習熱情也不減。

  …………

  這幾天,高淑珍心又癢癢,想練練手兒,可剛繡上不久又碰到難題了,自然想到了馬托婭。

  高淑珍也常來馬家,和馬額爾德木圖、娜仁圖雅也不見外。她一邊打著招呼,一邊坐了下來。額爾德木圖老人把撲克往裡收了收。

  高淑珍問:嬸兒,托婭沒在家?

  娜仁圖雅沒有回答。

  額爾德木圖笑了笑說:淑珍啊,和你嬸兒說話就得喊,她那耳朵越來越背了。托婭去牧點了,找她有事兒啊?

  高淑珍笑了,說:馬叔,也沒啥大事兒。這兩天我閑著,就繡了個布簾兒,可有幾朵花兒說什麽也繡不好,想讓托婭妹子幫幫忙。

  高淑珍邊說邊把布簾兒打開,娜仁圖雅盯著看了看,抬頭問:你繡的?

  高淑珍大聲答:是的。

  娜仁圖雅:繡得挺不錯的,你是漢族人,王府刺繡能繡得這麽好也不容易了。

  高淑珍:嬸兒你真能誇我。這不,就這幾朵花兒怎麽也繡不好,想讓托婭幫幫忙。

  娜仁圖雅緊盯著高淑珍的嘴唇,大致鬧明白了她的意思,便說:托婭今早和阿吉奈去牧點了,得呆幾天才能回來。她太忙了,也準備繡幾個東西到那達慕上去賣呢,怕是幫不上你的忙了。

  “是這樣啊?那以後再說吧。馬叔、嬸兒,我先回了。”

  說完,高淑珍收好了布簾兒。

  娜仁圖雅說:沒事兒過來串門兒啊。

  送走高淑珍剛回屋,額爾德木圖就埋怨她:你怎麽能一口就回絕了淑珍呢?托婭知道肯定生氣。

  娜仁圖雅:生氣就生氣,我生氣找誰說去?瞅你挑這豆子,是不是又從地上抓把沙子扔到簸箕裡了?

  馬額爾德木圖的臭脾氣上來了,“啪”的就把撲克摔在炕上!大聲說:“惡狼即使老掉牙,也改不了它的本性”,你就是強種一個!

  娜仁圖雅輕蔑地笑了笑,說:你摔誰呢?有能耐把撲克燒嘍?成天擺擺的,你是能擺出金子還是能擺出銀子?

  額爾德木圖氣得眼珠子都要蹦出來了,真的收起撲克下地拄著拐杖蹣跚走進廚房,貓著腰把撲克扔進了灶台口……

  …………

  以放牧為主業的牧民,牧點幾乎就是他們生活來源的全部,也是第二個家。當然,對於一些沒有定居在村莊或即使定居也常年不住在村莊的牧民來說,

牧點則是他們的“第一個家”。  如今生活好了,手頭寬綽了,一些牧民也是實現了“家外有家”。這個“家外之家”不僅是指將牧點的房屋建設得規規矩矩、有模有樣,還有很多人家在城鎮裡還買了樓房。一是為了孩子上學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二是在冬季或牧業生產不忙的時節,舉家到城鎮裡去“休閑度假”。

  白阿吉奈和馬托婭的小家,條件並不太好,正是爬坡兒的時候,不但在城鎮裡買不起房子,就連在薩仁台嘎查的家實際上也是托婭父母的。所以,阿吉奈在牧點上非常用心,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牧業搞好,多掙些錢,一定要讓全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牧點緊臨一條小河,環境非常美。因為以前有時還要涉及轉場等問題,加之經濟上的原因,牧點並沒造永久性建築,羊的大圈舍是簡易的網圍欄圍起來的,無棚無蓋。圍欄的西北角只是簡易地搭了個背風朝陽的棚子,那是冬春季節接羔用的。

  蒙古包已經破舊了,平時就阿吉奈自己住在這裡。

  阿吉奈有信心,要把這個破舊的蒙古包變成嶄新的、高大寬敞的蒙古包。而且,牧點上不但肥羊成群,還要駿馬奔騰。因為,阿吉奈太愛馬了,太愛蒙古馬了!

  有時阿吉奈因事回薩仁台, 就請附近牧點上的牧民呼和魯幫忙照看一下。就連不愛說話的阿吉奈都能和呼和魯處得好、交得來,可見他的為人還是忠厚、誠實的。當然,阿吉奈那條最忠實的牧羊犬——“哈日”也會幫忙的。

  “哈日”是一條大黑狗,出生不久就被阿吉奈抱了回來,取名“哈日”,蒙古語的意思是“黑色”。“哈日”比大黃狗“西日”大一歲,一黑一黃、一公一母,而且分工不同:有著正宗血統的“哈日”成為牧羊犬,“西日”的職責就是看家護院。兩隻狗“各奔東西”後,也是很少碰面的。

  起大早真的能趕早集,在天還大亮的時候,一家三口就趕到了牧點。

  勒勒車剛停住,阿斯根就跳下去直奔蒙古包而去。“西日”不甘落後,緊緊跟隨。

  阿斯根是第一次來牧點,也可以說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見到草原上的蒙古包,好奇心爆發。

  托婭擔心地大喊:阿斯根,別跑摔嘍。

  阿斯根哪有空兒答話,已經拉開了蒙古包的門衝了進去。

  蒙古包沒有鎖。這並不是因為有呼和魯幫著照料,這本身是草原蒙古族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仁愛與和諧的體現。牧區地廣人稀,往來人不多,過去牧點的蒙古包一個月也難得見到一個外人,草原牧民淳樸真誠,不會有小偷小摸的行為,鎖與不鎖意義不大。另外,蒙古包不上鎖,可以方便過往的牧民遮風避雨、喝水吃飯。在草原上,只要見到蒙古包就是見到了家,不管認識不認識,主人在時定會熱情招待,主人不在時你也可以自由使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