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第一十四章・閱視軍營
  一上午的時間轉瞬即逝。

  習練射藝、了解兵備、命人清宮、跟宰執們討論巡撫使人選、跟呂夷簡探討改革的想法、草擬設置內閣的一系列詔書、初步整頓內廷等等。

  趙禎昨日上午穿越而來,若不算昏迷時間,到現在午時四刻(12:00)為止,剛剛過去一天。

  趙禎還有很多事想做,但還沒做。

  午膳在趙禎的要求下,隻安排了兩菜一湯,用完午膳後,根本顧不上午休,他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閱視軍營!

  ……

  出宮前,趙禎已經命張茂則派人去知會殿前司,他要親自前去閱視兵馬操演,讓他們提前整頓全部軍隊,做好迎駕準備。

  皇帝出宮可不是小事,扈從禦駕的鑾儀衛、皇城司親從官、殿前司諸班直、侍衛親軍馬軍司諸班直、侍衛親軍步軍司諸班直、環衛官、導引官、靜室官等等,一眼望去,前後左右都是扈從之人。

  出了皇宮宣德門就是禦街。

  禦街寬約二百米,分為三部分,中間為禦道,是皇家專用的直道,行人不得進入。

  兩邊挖有河溝,河溝內種滿了荷花,兩岸種桃、李、梨、杏和椰樹,河溝兩岸有黑漆叉子為界。

  在兩條河溝以外的東西兩側是禦廊,是平民活動的區域,臨街開店鋪,百姓買賣於其間,熱鬧非凡。

  趙禎身著紅色常服,頭戴無翅烏紗帽,騎著一匹溫順的黑色小母馬,‘啪嗒啪嗒’的行走在禦街上。

  百姓聚在兩邊,一個個翹首墊腳,遠遠的、好奇的、爭相觀看著皇帝出行的威嚴和氣派。

  為趙禎牽馬的是一身戎裝,披甲挎刀的‘捧日天武四廂都虞候’楊文廣。

  在他另一側隨行的是‘提舉皇城司兼勾當內東門司’張茂則。

  趙禎故意慢悠悠的騎馬走在禦街上,目的很簡單,露臉!

  在大宋東京城的百姓面前,刷臉!

  今天這是第一次,等以後,他每天都會出宮巡營,估計這些百姓也就慢慢的見怪不怪了。

  從穿越至今,趙禎就在想一個問題。

  如何抓住軍權?

  想來想去,他還是覺得,參考歷史上那些著名大佬的做法比較有效。

  第一,堅持每日去軍營露臉;第二,親自點檢糧草軍械;第三,不定期的去士兵營帳中和士兵一起用飯;第四,親自監督發放軍餉;第五,成立軍官院校並親自擔任校長。

  他就不信了,做到以上這些事後,還有哪個將領能兵變。

  ……

  殿前司大營駐扎在開封府外,從皇宮宣德門起,向南經過裡城朱雀門,到外城南熏門,長達十余裡。

  趙禎一行人聲勢浩大的足足走了將近三刻(45分鍾),才終於走出開封城。

  而距離殿前司大營還有幾裡的路,此時出了城,趙禎也逐漸適應了騎馬,可以稍微快一點行進,他下令讓步行之人原速行進,他帶領三千騎兵先行一步。

  抵達殿前司大營後,一眾將領早已等候多時。

  為首之人見趙禎騎馬而來,隨即上前,雙膝跪地,拱手行禮,跪拜著說道:“末將,殿前司副都指揮使,曹儀,參見官家。”

  曹儀,曹彬之孫,曹璨之子,可稱北宋將門新一代領袖。

  趙禎下馬,上前托起曹儀雙臂,將他扶起,面帶笑容的說道:“曹帥請起,朕早就聽說,你治軍極為嚴整,今日特來一觀,入了軍營便無需再行大禮,一切禮儀從簡便可。”

  “末將遵旨。”見趙禎竟然親自扶他起來,曹儀心中有些感動。

  北宋是出了名的重文輕武,哪怕官至正四品的殿前司副都指揮使,他的地位也高不到哪去,只能在武人面前耍耍威風,遇到更高品的文官還是要拱手行禮。

  接下來,趙禎依次接見了一系列叫不出名字,也毫無印象的殿前司高級將領後,終於開始進入正題。

  “殿帥,開始吧,讓朕看看,我大宋禁軍的軍容如何。”

  殿帥,即殿前司品級最高者,若設都指揮使,則稱之為殿帥,若無,則稱副職為殿帥,曹儀的官職為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在他之上並無品級更高者,因此可稱其為殿帥。

  “臣遵旨,請官家移步點將台。”

  點將台乃演習操練的指揮場所,將領登台發號施令,軍隊得令,協同作戰,以此磨合軍隊的配合能力。

  宋軍每次出征,皇帝必授陣圖,無論前線戰況如何,都必須按陣圖布陣禦敵,可供將領操作的空間極為狹小。

  而本次演練,展示的正是大軍按陣圖布陣的能力。

  殿帥曹儀擔任演練總指揮,一道道軍令有條不紊的下發,傳令官往來穿梭。

  趙禎好奇的觀看著,對他而言,軍中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

  看著台下如同月牙一般展開的軍陣,趙禎向扈從左右的楊文廣問道:“楊帥,現在這個陣型叫什麽?”

  楊文廣極為熟絡的答道:“回官家,現在演示的是偃月陣,此陣將主力部隊部署在月牙兩端,形成攻擊態勢,而中軍則位於月牙底部,作為策應和支援。”

  曹儀一邊發號施令,一邊也在分心注意著趙禎,見他發問, www.uukanshu.net 楊文廣說完,便自作主張的補充道:“回官家,這種陣型在實戰中可以靈活運用,根據敵情和地形進行變化,是我軍常用的陣法,戰鬥效果非常不錯。”

  趙禎微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對他的急於表現而感到不滿。

  北宋開國後,將天下精兵選為禁軍,但並非所有的禁軍都駐扎在京師,如今正處於天下承平之際,東京一城沒必要駐扎那麽多兵馬。

  北宋軍兵人數最多的時期,雖說是在宋仁宗時期,但那是在宋夏開戰之後逐漸增置的。

  此時的三衙禁軍還遠遠達不到八十萬的巔峰程度。

  仁宗後期,禁軍80萬,廂軍40萬,此外還有鄉兵、蕃兵、剩員等等,不計其數,北宋自仁宗以後,三冗問題越發嚴重,養這麽多兵,財政不瀕臨崩潰才怪。

  以趙禎淺薄的軍事素養來看,兵貴精而不貴多。

  唐軍史上最精銳的部隊,當屬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率領的玄甲軍,其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僅僅出動了3500騎,便在正面擊潰了竇建德的十萬大軍,打的對方只能攜帶幾百騎逃命。

  而宋朝最著名的將領,當屬嶽飛,其生平最經典的一場戰役,便是郾城之戰,金廷集結十萬兵馬,其中還有大量女真騎兵,而嶽飛所部只有三萬五千余,騎兵更是寥寥。

  但此戰的最終結果卻是,宋軍完勝,金軍遭受重創,此役過後,宋金兩軍在中原的形勢徹底逆轉,攻守易形!

  看了這麽久的軍隊演練,趙禎感覺有些無聊,這和他想象中的軍演完全不一樣,他決定搞點新花樣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