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第四十八章・鬥嘴和爭權
  “喝幾口酸酒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竟然敢在私底下誹謗官家,官家的所言所行自有道理,幾時輪得到你們在此置喙。膽子這麽大,你們怎麽不去上陣殺敵、從軍報國?在這裡吃喝享樂、大放厥詞,真是無膽鼠輩!”

  “我乃儒生,讀四書五經,學聖人道理,將來是要為官家治國平天下的,怎可去做那粗鄙的武夫。”

  “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張口必曰君子固不用力。往聖先賢的道理說的果然沒錯,你就是賤儒一個。”

  這句話罵的極狠,引用的是《荀子·非十二子》,說他們苟且偷生,貪生怕死,不僅毫無廉恥,還愛大吃大喝,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君子本來就不用下苦力氣做事。對於這樣的人,荀子稱之為‘賤儒’。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你是哪家的紈絝子弟,我要去狀告你!”

  都是讀書人,說文解字還是會一些的,上面這段話一入耳,這群學子直接破防。

  “就你?不配知道我是誰。”

  “別以為你穿著儒衫,帶著襆頭,我等就看不出你是女子,如此不知檢點,動手打砸店鋪,哪家郎君敢娶你,你你你……伱嫁不出去了!”

  講道理講不過,學子們開始了人身攻擊。

  “我嫁不嫁的出去與你等有何乾系,如你這般,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整日隻知吃喝享樂,清談是非之人,我看你將來也娶不上娘子。”

  “你!”

  “怎麽,你還想打我不成?剛才我打砸的是桌椅,若是你敢動手,我保證,你的胳膊腿會跟這些桌椅一樣!”

  “你你你,你等著,此事沒完!”幾人說完,繞著煞星遠遠的,撤出了閣子。

  見幾人撤出閣子,掌櫃的進門開始嚎:“哎呦,小娘子……不,小郎君,你看我這……”

  “掌櫃的,這裡的損失我來承擔,一會結帳算到我頭上。”

  “小郎君大氣,那我就不奉陪了,小郎君自便。”

  掌櫃的本以為今日要損失慘重了,沒想到這小娘子這麽上道,哭喪著臉進來,眉開眼笑的出去,果然商家自古就是戲精。

  一場鬧劇到此結束。

  出門吃個飯都能碰到自己的死忠粉,趙禎心滿意足,他叫來任守忠道:“那個小娘子我見過好幾次了,口齒清晰、言辭敏銳,你派人去查查,她是哪家的女娘,可有婚配。”

  “是。”任守忠彎腰領命,走到門口,小聲安排給一名親從官。

  ……

  走出礬樓,一行人又在甜水巷溜達了一圈,而後返回皇宮。

  宮裡除了被軟禁的皇后外,再無其他妃嬪,因此顯得有些冷清。

  趙禎除了批閱奏劄黃票,也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人家別的穿越者都是酒池肉林、聲色犬馬,怎麽到了我這就是沒日沒夜的批奏劄,皇帝果然是一等一的苦差事。”

  在心裡腹誹了一句,趙禎翻開一本奏劄,上面貼著的是由內閣首輔主筆簽署,另外兩位輔臣合署的奏票。

  群牧使王曙上奏說:“群牧司掌管馬政,乃是軍國大事,本應由皇帝親自掌管,但自從設置了群牧製置使後,群牧司便開始受到樞密院的管理。如今牧場減少,牧民逃役,各地牧田大多荒廢,皆因群牧司無法獨立行使權力所致,臣王曙上奏,請求皇帝重掌群牧司。”

  內閣給出的批複是:“擬罷‘群牧製置使’差遣,馬政相關命令由‘群牧使、群牧副使、群牧判官’三人各自獨立簽署,且直接向皇帝匯報,無需再與‘群牧製置使’合署命令。”

  換句話說:“讓群牧司脫離樞密院,獨立行使權力。”

  ‘群牧製置使’按例應該由‘樞密使’兼任,如今‘權知樞密院事’的是夏竦,那麽按舊製就該由夏竦兼任,但內閣給出的建議是廢除該項差遣,讓群牧司直接受皇帝執掌。

  黃票上也給出了這麽做的理由:“簡化行政程序,讓群牧司的三位長官可以獨立行使權力,更高效、更便捷的調整相關馬政。”

  趙禎看完奏劄,只有一個想法:“內閣開始自發集權了。”

  輔臣們說的很好:“精簡程序,將群牧司收歸皇帝親掌。”

  但事實是什麽呢?

  內閣屬於皇帝的私人助理機構,其本身沒有任何直屬機構,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它所擬定的一切命令,都要經過皇帝之手轉化為詔命才能實施,因此,凡是直接受到皇帝親掌的機構,其實也就是受到內閣親掌。

  那麽樞密院不受皇帝親掌嗎?

  名義上受皇帝親掌,但其自身具備極高的獨立性。 www.uukanshu.net

  其實不止樞密院,凡是受到皇帝親自監管的機構都具有部分獨立權,二府三司便是如此。

  這三個龐然大物作為大宋最高權力機構,早就已經把觸手伸入到國家的角角落落裡。

  長官們日常下達的命令也不全是詔命,一些不算重大的事務,長官們下份手劄就能辦了,無非是事後跟皇帝說一聲,只要有理有據,皇帝捏著鼻子也就認了。

  但內閣作為一個新設機構,它要想掌握權力,就只能去侵奪二府三司的職權。

  讓群牧司脫離樞密院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會繼續奪權。

  雖說內閣輔臣們只有票擬權,但他們可以授意其他官吏上奏劄,然後代帝批答。

  任何制度都有漏洞,只要肯去鑽研,總能找到並利用。

  趙禎看出了其中貓膩。

  王曙本是樞密使的有力競爭者,張耆入閣後,接任者變成了夏竦,看著曾經的同僚變成了上司,王曙自然不樂意,再經由輔臣們一暗示,於是就有了這本奏劄。

  趙禎提筆寫下:“群牧司所掌乃國家大政,王牧司既然有志改善馬政,朕何妨一試。就按內閣所擬,廢罷群牧製置使,自詔書下達之日起,群牧司收歸朕親掌,一應馬政革新之策,奏朕知道,朕拭目以待。”

  寫完批複之語,趙禎拿起‘禦筆之寶’的印璽,騎縫蓋在了奏劄和黃票之間,而後命人送去翰林學士院,按奏劄和黃票上所書寫的內容,擬定製詞,製作聖旨。

  翰林學士院中日夜有人值守,因此趙禎不用擔心臨時起意下旨,無人捉筆製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