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李自成:重整河山複大順》第14章 長沙會談(下)
  李自成笑道:“依朕看,東南偽帝應該是朱聿鍵。他不是你們所稱道的賢王嗎?賢王就該有個賢樣,如果不支持你的主張,還叫什麽賢王?”

  堵胤錫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唐王的確素有賢名,對於閩浙的權貴來說,立嫡立長既不可得,自然也就只剩下立賢這一條路了,不立唐王立誰?

  他本已低落的心氣又低落了幾分——自己好歹也是個考中了進士的人,腦子怎麽說也不應該算笨,怎麽在李自成面前似乎總要慢上半拍呢?

  一念及此,他有些賭氣般地說道:“堵某來此是想優撫尊駕共同抗虜,不是討論這些讖緯之言的。”

  李自成暗笑:好像我敢跟你討論似的!就我讀的那點書,還不得露了餡?

  他乾咳了幾聲,正色說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種大義就不必說了,朕比你懂。還是那句話,合作是要本錢的,朕憑什麽跟你們合作?就憑朱明是所謂的正統?豈不聞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所謂正統,一文錢也不值。”

  堵胤錫知道此行千難萬險,所以臨來之前準備了很多說辭,本打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於不可能處創造可能,萬沒想到李自成根本就不給他說的機會,竟然直接撈乾的,像談生意一樣問起了本錢,誰不知道大明現在有兵不能戰,有稅沒有餉,除了塊招牌,什麽都沒有?這不是赤裸裸的嘲笑嗎?

  絕不能讓他得逞!堵胤錫腦筋急轉,說道:“尊駕此言差矣。方今天下未定,人心思漢,我大明傳國二百七十余年,恩榮養士,名分早定,敢問可是尊駕能比?堵某斷言:天下沒有義士反正便罷,若有義士反正,必定會打大明的旗號,絕不會打尊駕的旗號。這就是正統的價值所在,豈能說是一文不值?”

  這話說到了李自成的心縫裡。

  他對明清易代之際的歷史雖不熟稔,但畢竟不是完全無知,知道各地降清的明將以後會有反覆,從而拖慢了清朝統一全國的進程,是他可以利用的一大助力,而這些明將之所以會發生反覆,多爾袞重滿抑漢固然是個很重要的誘因,但明廷還在,給了反正者正當的旗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所以應當采取什麽態度對待明廷,他一直舉棋未定,聽了堵胤錫的一番話,不由得問出了埋在心底很長時間的疑惑:“如果朱明沒了,他們會打誰的旗號?”

  他這個問題其實是露了怯,堵胤錫很敏銳地抓住了要害,斬釘截鐵道:“自從虜騎入關以來,天下兵馬不歸明則歸虜,除了尊駕和獻賊(張獻忠),哪還有打其他旗號的人?與大明亡不亡無關!”

  這話不完全是事實,至少山東的榆園軍這時候還是當地農民的自發起義,並沒打出任何旗號,可是李自成所知有限,被堵胤錫唬住了,又中了武俠小說的毒,以為義軍都會像紅花會、天地會那樣以“反清複明”相號召,心裡不禁有些松動,問道:“崇禎因朕而死,即使朕想合力抗虜,恐怕也辦不到吧?”

  這的確是最大的障礙,但如果連這一點都想不到,那堵胤錫就真成“傻得可以”了,所以他聞言並不遲疑,立即說道:“聽說尊駕本也無意弑君犯上,隻想‘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而已,可惜卻被毅宗(崇禎廟號)皇帝拒絕了。如今何不舊本重提,自去帝號,上表稱臣?果能如此,堵某願以全家性命保奏尊駕為秦王,隻以勁兵助製胡虜,無需奉詔與按時朝覲。不知尊駕意下如何?”

  李自成很不爽,關注點根本就沒在“意下如何”上。

  這謠言都是哪來的呀!他想。

  “永昌元年詔書”說得明明白白,大順得到天下以後,將待崇禎“如杞如宋,享祀永延”,哪有一點隻想裂土封王的意思?

  而且,就算他真的隻想裂土封王,西北地瘠民貧,氣候惡劣,他幹嘛要給自己討那麽一塊窮地方?

  荊襄地肥水美,物阜民豐,他第一次建立政權就是在襄京(襄陽),比他得到西京(西安)更早,是他經營最久也最穩固的根據地,難道“割荊襄一帶分國而王”,它不香嗎?

  真是編瞎話都不會編!

  總不能因為他的老家在西北,就以為他一定要衣錦還鄉吧?那如果他得了天下,是不是也該把國都定在米脂?古往今來,除了項羽那個憨憨,誰還乾過這種蠢事?朱元璋把老家鳳陽定為中都,花了大把銀子進行建設,不也老老實實蹲在南京?

  李自成滿頭黑線, 說道:“朕從未有過這種滑稽的打算,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他說的是沒有裂土封王的打算,堵胤錫卻理解成了沒有自去帝號的打算,但二者並不矛盾,堵胤錫也知道讓李自成自去帝號根本就不現實,聞言立即退而求其次,說道:“那麽約為叔侄之國如何?”

  “嫁個女兒來吧,朕稱呼他為嶽丈老泰山。”李自成嗤之以鼻。

  “那麽君臣之國?”堵胤錫再次讓步,很擔心李自成仍不答應,如果連君臣的名義都沒有,那他就很難辦了,兄弟之國根本就說服不了朝廷。

  “再說吧。”李自成有點心不在焉。

  再說?什麽時候再說?你這也太糊弄我了吧!以為我是沒見過世面的雛嗎?堵胤錫都要抓狂了,恨恨道:“既為人主,欲有為於天下,自當坦蕩為懷,示人以誠,怎料竟做戚戚然小人之狀?也許堵某看錯了人!”

  這話簡直就是指著鼻子破口大罵了,李自成卻不怒反笑,說道:“牧遊(堵胤錫號)先生這脾氣可成不了事。如果朕是先生,一定會問問為什麽再說。”

  “為什麽再說?”堵胤錫眉毛一挑,並不服軟——大不了就是談判破裂,反正君臣之國是他的底線,他已經退無可退,與其卑躬屈膝,受辱於人,不如強硬一些,好歹還能保住尊嚴。

  李自成對他的強硬也是暗暗點頭,說道:“先生也要替朕考慮考慮。反明反了十幾年,死的人不計其數,突然又要跟朱明結盟,你讓朕怎麽跟百官跟將士們說?總得給朕一點時間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