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所說的圍點打援,類似的策略現在其實應該稱呼為“圍魏救趙”,兵書上也有一再提醒閱讀者類似的打法。
所以了,困住一部分敵軍,設局吃掉敵人的援軍,真心不是呂陽創造的戰法。
另外,呂陽也是很有逼數,只會提到“大而籠統”的建議,才不會連怎麽去細化實施都要進行參與。
朱棣等人不是想不到。別看他們屢戰屢勝,心理壓力其實都非常大,並且是大到隨時會心理崩潰的那種。
那是明擺著的事情,燕軍是屢戰屢勝沒錯,要說重創中樞朝廷則是沒有的事。
這一波他們吃掉了耿炳文所部,其實也就消滅朝廷可動用兩百多萬大軍中的十來萬,再加上之前幾戰獲取的戰果,朝廷那邊可動用兵力還是在兩百萬以上。
兩百萬軍隊啊!光是聽著就很嚇人,再想到要用十來萬跟兩百多萬敵軍打,沒有當場心理崩潰就算神經很堅韌了。
這不,他們剛剛取得大勝,軍事會議上討論下來,下一波朝廷還能調來三五十萬的大軍北上,得出這個結論讓他們一個個心情變得老沉重了。
目前燕軍才多少?滿打滿算也就十三萬,其中大多數還是湊人頭,真正的戰兵不會超過五萬。而這還是因為地理位置,邊牆大軍為了針對北元戰兵數量一直挺多。
有點小幸運的是,朝廷調來的大軍也不會有多少戰兵,大多數不是新兵就是屯兵。
呂陽其實已經看出來一點,包括朱棣在內的所有人,他們哪怕一再表現出對靖難能夠獲得成功有信心,其實就是一種自己騙自己,帶著那種贏一場就算賺,戰敗大不了一死的心態。
現實也是那樣,中樞朝廷的優勢太大了,也就呂陽這種知道歷史的人會對朱棣能夠獲勝帶有絕對信心,其余人都心虛得很。
眾將大多各自去忙碌,呂陽刻意留在了朱棣帳中。
帳內還有朱高煦以及張玉一樣沒走。
“王爺。”呂陽知道朱高煦不會走,張玉好像也有事情。他等一下還要去忙碌後勤相關的事情,趕緊有事說事,道:“王爺此前有言,勳貴不滿朝廷,未盡全力乃是覬覦王爺給朝廷教訓?”
這件事情朱棣也就提了一次,聽眾只有呂陽和朱高煦兩人而已。
初次聽過這個論調的張玉立刻將視線移到朱棣身上,並且臉色不是那麽好看。
好家夥!俺在為你賣命,還是帶著取得最終勝利的豁出命地在賣命,作為人主竟然對取得最終勝利不抱希望?
朱棣當然看到了張玉臉色大變,皺起眉頭心裡也有點不舒服,看向呂陽,問道:“說罷,你欲行何事,不用拐彎抹角。”
“王爺,皇上戕害宗室,損害軍方利益之多,朝廷看似強盛,實則如今大勢在我啊!”呂陽就納悶有些很顯白的事情,怎麽就有人看不出來。
難道,那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
呂陽就將朱棣能明白的道理都講了一遍,無外乎就是各地王爺不會幫朱允炆。
非但不會幫,一幫王爺在看到朱棣有可能成事的跡象,他們還會趕緊地靠攏向朱棣。
另外,勳貴集團現在是要等著看朱允炆笑話對不對?很快“大明戰神”就要出場,有“大明戰神”來送一波人頭,燕軍必定會取得一場以寡擊眾的大勝。
可以將燕軍接下來要打的戰役,視為一場能夠扭轉大局的關鍵性戰役,只要這一戰燕軍贏得漂亮,不但局面徹底打開,
連帶天下人對這一場內戰誰輸誰贏也將產生疑問,不再堅決認為燕軍必敗了。 人心的取向在諸夏大地太重要了,明明自身弱小,只要讓大多數人產生信心,弱小也能變得強大起來;自身強大卻讓大多數人認為不會贏,再強也有打著打著情勢逆轉的那一日,由盛轉衰再得到滅亡的下場。
“你是說,只要下一戰打贏,可以收買讀書人創造輿論是吧?”朱高煦覺得自己聽懂了,好像又沒有全懂。
“與新任朝廷大將一戰,我軍必勝。”呂陽又開始展露自己的蜜汁自信了。
他沒給誰再說話的時間,繼續往下說道:“困真定而滅幾股朝廷援軍,積累小勝而成大勝,我軍士氣必定越加高昂,隨後南下與之大戰,得勝兵逼濟南府。王爺卻是需往寧王處,取得大寧都司兵馬!”
一直沒有說話的朱棣表情看上去有點奇怪。
就說吧,呂陽說的那些朱棣都有想過。
然而,朱棣的心理壓力太大,想到的事情太多, 顧慮著實也是多到驚人,有想法而沒有辦法理清頭緒,形成了一種當局者迷。
現在呂陽將一些事情說透,並且條理上講得再是清楚不過,其實也沒有給出超過朱棣思考范疇的建議,僅僅是幫朱棣理清頭緒也就夠了。
“我得你相助,實是僥天之幸啊!”朱棣充滿感慨地說道。
這一刻,朱棣想到了歷史上很多位帝王。
那些帝王肯定是有過人之處,身邊卻是也不能少了一些頭腦清醒的人,可以在帝王沒有察覺時幫忙查遺補漏,有想法而無法理清頭緒時幫忙進行梳理。
朱棣就知道一個道理,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再是厲害的人也需要有能人輔佐。
呂陽見朱棣好像是從自己的思想迷霧中走出來,知道今天的話已經夠多,不能有再更多的存在感,行禮告辭離開了。
等呂陽走之後,朱棣看向了張玉。
“你一再力主速攻,我是讚成的。”朱棣說道。
張玉現在卻是在思索呂陽講的一些話,本來留下來要講的一些事情自己全部推翻,聽朱棣那麽講,說道:“實是王爺麾下並無讚畫,末將鬥膽建言。”
這是當面挖苦朱棣不會招攬人才?
朱棣也不生氣,一陣“哈哈”大笑之後,說道:“先前是無,如今我有呂陽。他有蕭何之能,亦有張良運籌帷幄之才。這是老天要我成事!”
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會活得舒服,幫忙造反又立下汗馬功勞,有幾個能安享晚年?
如果呂陽在場,聽到那句話就該是心中揣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