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界域:交錯的軌跡》第25章 探秘巫術(3)
  巫是溝通天地之人,術是鏈接萬物之法。身若有靈,方可感知原初之存在。心若有法,即可覺見,素流之光。

  這段話是許多巫術相關書籍的開篇語。起初,阿尼婭隻以為這段話是某種解答,類似於咒文之類的存在,可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她越來越覺得這段話本身帶來的問題遠比答案更多。

  溝通天地,鏈接萬物?什麽意思?

  靈,是什麽?原初之存在又是什麽?

  身與心、靈與法,能量的素流,感知、覺見,巫術到底是什麽?

  大多數書籍記錄的都是個別人的修行方法,看了半天不覺得有多大用途,不看又怕錯過了真正有用的內容。即便明知道他人的成功與自己並不想乾,沿用他人的修行方法,成功是幸運,失敗是必然。可還是會不由自主想去讀其他人的故事,就好像真的可以從中得到什麽似的。

  另外就是對術式的詳解。說白了,其實就是各種術式的畫法和用途。有趣的是,相同畫法的術式在不同的書裡有可能被標注不同的名稱,甚至介紹的用途也會有差異。這不禁讓阿尼婭覺得,術式其實是比巫師更加古老的存在,並不是巫師們研究發明了術式,術式早就存在,只不過是恰巧被一群自稱巫師的人發現並且應用起來而已。

  甚至於,阿尼婭還看過同一個術式在一本書中被作為反例說明如何如何畫錯了,可在另一本書中卻大談特談這個術式的具體用途。這讓她這個初學者感到非常困惑。

  而這幾天在讀的這本《巫術的發展與巫師的衍化》,則從另外一個角度為阿尼婭揭示出不同的巫師世界。

  按照這本書的記述,最初的巫術起源在帝國成立之前,盡管那時的史料為數不多,能夠得到交叉印證確定的史實更少。但關於巫術,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巫術與人類自古共存。

  作者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夠以各個族群中相對中等偏下的身體素質持續存活並發展壯大,一個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巫術,巫術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終極饋贈,是留給族群自保的最強武器,也是促成人類帝國發展壯大的關鍵鑰匙。

  總之就是沒有巫術就沒有人類的今天。

  至於巫師,其實最初的人類全部都是巫師,所有人都擁有各自的“巫術視界”,能夠看到能量流的軌跡。但是,隨後爆發的反抗異族戰爭——即其他典籍中記錄的“第一次全面戰爭”——使人類意識到,想要繼續生存下去,光擁有巫的知識是不夠的,必須活用術的力量。從那時起,人們才開始重視發現和使用術式,並借此輔助戰爭。

  書中最初的這段寫的繪聲繪色,但卻鮮有相關史料的引用。作者在最開始的段落中就告訴讀者那個年代可用的史料很少,卻在之後的敘述中詳盡的寫出了各種細節。著實讓人覺得其中存在故意誤導的嫌疑。

  換做之前,阿尼婭讀書時雖然也會積極思考,但卻沒有這麽深刻的思路。就辯證的角度閱讀文獻,完全是這大半年學院生活的收獲。此時的阿尼婭還不曾意識到她的改變會為日後的經歷提供怎樣的準備。

  順帶一提,阿尼婭現在可以隨時展開“意識專注”的術式輔助閱讀,從而讓自己更進入狀態,無論是閱讀速度還是思考的靈敏度都有顯著提高。這也是她能在入冬前這短短十幾天裡讀完許多本書的原因。

  令阿尼婭感興趣的是這本書中的後續內容,作者在寫完巫術的起源後,第二部分開始著重寫巫術的發展,

這部分簡直就是一套別開生面的巫術師八卦記錄。許多術式的發現都存在著驚人的巧合,幾乎每一個能夠對應上名字的巫術師都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經歷。其中有些是引用自其他文獻的史實,比如某位帝王或者將軍貴族的故事,也有一切讀起來非常像是憑空捏造。比如某個農戶家的小兒子因為意外受傷,被證實擁有巫術天賦然後一路勤學苦練差一點就開宗立派的故事。在阿尼婭看來這比說誰誰誰曾經手撕巨龍還離譜。  但也就是這些內容,在阿尼婭的腦海裡留下了不同的感想。或許這並不是作者的本意,可她就是想到了。那就是有太多巫術師的成功不需要教師或者父母的指導,全憑自悟,反而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而那些經過相對正規的教育循序漸進慢慢變強的巫術師,往往最大的成就只是落在發現某個全新的術式上。還不是自我創造出來的,只是發現。這點就很奇怪,術式不是早就設定好的嗎?那麽按道理應該是自己摸索的巫師更有可能發現新的術式,而按照系統的教育方式指導出來的巫師水平更高力量更強,這樣才合情合理,不是嗎?

  為了找到這個疑問的答案,阿尼婭開始在書中後續的段落裡尋找。

  書中的第三部分是關於巫師的衍化,這部分內容更加龐雜,除了記述大量的巫術師傳記或者某段經歷之外,核心的觀點是術式並不是巫師提高的唯一手段,甚至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常式”狀態下對能量流的操縱水平才是巫師真正的實力,濫用術式反而落了下乘。當然,這個觀點還是一貫的沒有讓人信服的例證。

  厚厚的一大本書讀完,好像什麽收獲都沒有,反而生出了更多疑問。正所謂學無止境,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輕易放棄。

  為了讀完這本書,阿尼婭專注了很長時間。下一次再出現太陽就是寒冬之後了,這天入夜就進入了她的第七個寒冬。完全沒有饑餓,女仆定時會給她送來熱乎乎的新鮮食物,沒有寒冷,也不需要穿許多層讓自己活動不便的衣服,更不需要裹著被子龜縮在房間一角。她只是像平時一樣讀書就度過了這個寒冬的三分之一,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距離那次好不容易才死裡逃生的暴風雪僅僅過去一年而已,生活的境遇便有這麽大的改變。阿尼婭覺得自己的經歷甚至比許多故事更加離奇,她突然想到,如果有機會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說不定幾十上百年之後也會有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津津有味的讀著,然後在腦海裡設想這些到底是真實的事件還是虛構的幻想。

  這樣想想,好像還挺有意思。

  卡洛琳夫人在進入寒冬後又進出了兩次,應該都是在王城中活動,外出的時間不算太長。寒冬前夜她和愛莉似乎在臥室聊了很久,那之後愛莉便開始靜修。所以阿尼婭並不知道她們聊過什麽,她也不想去主動打聽,不知道就說明與自己無關。只是覺得宅邸中的傭人們一直很忙碌的樣子,看來想要維持這座宅邸能夠在寒冬中保持一如往常的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現在這些事也已經與自己無關了。

  阿尼婭深刻的感受到貴族和平民之間的差異,前者的時間都被用在閱讀學習和精修,後者卻要為服務前者全力以赴。

  不過此時此刻,阿尼婭最感興趣的當然是自己的巫術修行。按照她的理解,她開始找些不太難的術式做展開練習。阿尼婭並不認為自己可以成為戰士,即便有了巫術的天賦,她仍希望可以作為學者繼續將來的生活。因而她考慮的都是與學習新知、增強思考有關的術式,但這類的術式要麽效果不夠顯著,要麽展開難度太大,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適合用作新手練習的術式。兜兜轉轉,她還是不得不嘗試與戰鬥有關的術式。

  練習的過程無比枯燥難熬,比如一個最簡單的防禦術式“源能壁”,術式只有六劃,比她銘寫成功的“意識專注”還少一劃,但使用起來卻連續失敗近五十次才能成功展開第一次。

  看著一道半透明的防護壁從術式中生成,迅速擴張到覆蓋身前的程度,阿尼婭的內心無比激動,只可惜成型的防護壁僅僅持續了幾次呼吸的時間便自行消散,之後再使用卻又無法展開成功了。

  至於另一個她花了許多時間練習的術式,用於輕盈身體提高跑動速度的“風行者”則是十四劃,練習了許久,嘗試展開近百次,無一例外全部都失敗了。

  按照書上記述的案例,完成首次銘刻後的巫術師,在修習二十劃以下的術式時成功率達到二層左右算是中等偏上的天賦水平。如果這條記錄屬實的話,阿尼婭覺得自己的巫術天賦恐怕低的可憐,大概率是不會有多高成就了。

  在寒冬中很難知道確切的時間,阿尼婭覺得大概過去不到一半時,她便把寒冬前借來的書全部讀完了,其中有兩本還反覆讀了好幾遍。這天,她打算將書還回去,順便問一下能不能再拿下來些別的書, 如果不行,後面的時間乾脆也專注靜修好了。

  離開房間,走廊裡的溫度比房間中低一些,出於習慣,阿尼婭比宅邸中的其他人穿得更多些,稍微緊一緊衣襟便沒有什麽感覺了。

  進入四層需要征得主人的同意,愛莉在靜修,阿尼婭也不知道卡洛琳在不在家,她便準備下樓先去找管家商量。剛剛走下二層的轉角,剛好與從外面回來的卡洛琳夫人撞了碰面。

  “夫人,您好。”阿尼婭趕忙側過身後退半步朝卡洛琳行禮。

  這時的卡洛琳還沒有換下外出的服飾,似乎還有外出的打算。盡管神色匆忙,但她還是停下腳步認真地回應道:“你好,沙耶。在這住的還習慣嗎?”

  “這裡非常好,條件比我家好得多。還有很多書可以讀,過的很充實。”阿尼婭微笑著回答,她看出卡洛琳夫人神色匆匆,想到應該是有其他安排,便開門見山直言道:“寒冬之前,愛莉帶我去書房借閱的書讀完了。想問問我是否可以再拿些其他書下來?”

  卡洛琳略作思索便答應了阿尼婭的請求,轉而讓管家帶她上去。說完,卡洛琳便告辭離開了。

  得到了主人的首肯,之後便更加順利了。管家幫忙把阿尼婭房間裡的書搬回書房,隨後留下菲爾陪同也離開了。

  不知道他們都在忙什麽,最近阿尼婭也沒有看到開朗的娜米。如果向菲爾提問,大概會得到一本正經卻沒什麽實際內容的回答。不過阿尼婭也不怎麽關心就是了,很快她就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一排排的書架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