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春秋做貴族》第四百三十五章:該拿魯國怎麽辦?
,!

要不要對燕國動手?肯定會動手,但是需要先派人把山川地理給摸清楚了。

有一張地圖能發現原國遭到了包夾,要說四處漏風則是沒有這麽誇張。

面對秦國那邊,原國在涇水構建起一道防線。當地的“侯麗”、“涇陽”、“麻隧”本身就能構成掎角之勢,秦國不出動個十萬八萬的兵力,很難對這一道防線構成威脅。

秦國有十萬大軍嗎?以當前的人口能夠拉起十萬人參戰,軍隊的素質以及武器裝備等等則會非常糟糕,秦人雖然野蠻卻還不是能征善戰的那支虎狼之師。

等於說,原有在涇水幾個城邑駐兵兩三萬,秦國想奪回涇水一線都有難度,再則原國隨時都能再增兵。

其實,原國西部的防線最好設在山林密布的河西,但是都已經擴張到了涇水一線,能夠威脅到秦國腹地,哪有主動退後的道理?

原國的南邊,需要面對的首要強敵是楚國,並且不能忽視鄭國。

現在白公勝死了,楚國令尹換上了公孫寧。

這個公孫寧歷來親善鄭國,倒不是說會無條件傾向於鄭國,應該說很清楚在與中原的交鋒中,鄭國能夠起到的作用,會更願意花費代價拉攏鄭國。

“考慮到這一次是我獲得勝利,哪怕會讓諸侯更加忌憚,起碼能夠嚇得鄭國三五年內不敢立刻倒向楚國?”智瑤倒是希望楚國能夠對鄭國使用武力逼迫,然而楚國君臣應該不會那麽傻?

在智瑤的估算中,越國同樣需要時間消化戰勝吳國的果實,保守估計會耗時至少兩年。

東南那邊在春秋時代很邪性,比如吳國擴張迅猛,很快就能利用當地的人口和資源,納悶的是為了能夠利用四成左右的人力與資源,放棄了其它的六成。

簡單說,吳國對治下的人力以及資源利用效率很低下,偏偏還展現出能夠稱霸的局面,著實是有點神奇了。

不過,當時晉國和楚國都陷入頹勢,好像又能解釋吳國怎麽有了爭霸的資格。

智瑤找來了范蠡,問道:“如卿所見,越國日後當行何策?”

范蠡是原國的客卿。

客卿呀?說白了就是有一定建議權的客人,並不是什麽正兒八經的官職。

以當前貴族的節操,范蠡並不會隨意泄露越國的秘密,一些帶有猜測性的話題,則是會根據自己的認知,給列出一些認為可行的方案出來。

某種程度上來講,作為客卿有給出建議其實就是在漏底,利用話術和偽裝的態度,實際是欲蓋彌彰的作為罷了。

范蠡說道:“盟好楚國,共抗原國。”

這是范蠡已經了解到原國的強大,帶上了很強的自主觀。

原國那麽強大,諸侯沒有回過神來也就算了,知道原國的強大還不團結,互相損耗實力,再等來原國發兵滅國嗎?

當然了,以為是後世到書店或網絡一查,能夠找到詳盡國家分布圖的時代嗎?現在好些國家不一定有地圖,有地圖也不一定準確,他們想知道原國有多大的地盤,基本上全靠猜測。

地圖現在是一種戰略物品,不是核心高層別想看到國家疆域圖。

這樣一來,別說是外國的人,本國的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國家疆域有多廣才是一種正常情況。

“楚、越未必知曉君上治下之廣,屢戰皆敗則是昭然。”范蠡說道。

是啊,智瑤一直很用心在窺視楚國,一樣不知道楚國的疆域分布到底多大,

想要模模糊糊有個印象都需要有人經年累月實地走訪。 原國剛建立不到一年,之前智氏的擴張速度又太過迅猛,本國的疆域分布圖都沒有畫出來,其他國家能知道原國多大才是有鬼了。

那麽,諸侯對原國的認知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比劃著手指頭,算一算智氏兼並了多少個國家,根據以往的認知來估算原國的疆域大小;第二種則是最直接,拿出原國的戰績來估算。應該說這種分辨方式更有用,遠比從疆域大小來猜測實力更合理。

畢竟,有些國家看著很大卻是個弱國,有的國家疆域不大卻是個強國。

年代越是古老,疆域范圍越廣就越強,自然是一個真理。牽扯到的是生存空間以及資源佔有率,小國連種糧食的地方都不多,養不活太多的人口,怎麽強大得起來?(得天獨厚除外)

智瑤開始統兵作戰起,小小失利或是局部戰敗並非沒有,大戰則是屢次獲勝。

范蠡又說道:“立國之戰,原軍人人穿甲。”

智瑤覺得自己一葉障目了,有諸侯會聯合的猜測,僅是知道原國太強,說不太清楚主要體現在哪一方面。

僅僅是原軍誇張的著甲率,諸侯就該感到提心吊膽,還用去看其它方面嗎?

有那麽一件事情,因為原軍大批量列裝布面甲的關系,一開始聯軍還以為原軍著甲率不高,交戰之後才知道布料裡面有甲片。

智瑤說道:“如寡人行使邦交,可得成效?”


范蠡想了一小會,答道:“君上魯地撤兵,歸還魯國之土,或可迷惑諸侯。”

以時間節點來算,好些人的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行事作為依舊是用春秋的那一套。

也就是說,席卷天下不是主流,一些時代精英追求的還是一種打服諸侯,成為諸侯老大的理想。

直白點講,他們玩的是一種爭霸,不是大一統。

關於“大一統”的理論,第一個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是管夷吾,後來曾子也強調過,更後來呂不韋也提到過,秦國朝堂認同並身體力行。

所以,原國放棄吞並魯國,也許可能迷惑到諸侯,並且改善世人對原國的印象。

智瑤說道:“魯國……實難為友。”

到現在智瑤都沒有搞清楚魯國君臣的腦回路,明明以前需要來自晉國的保護,偏偏好幾代魯國君臣就是愛跟晉國過不去。

到近期,擺明了就是原國一家獨大,魯國君臣害怕被吞並是應該的,不加掩飾先後親近吳國、楚國和越國,跟在吼“原國,來打我啊!”有什麽區別嗎?

與魯國形成對比的是鄭國。

鄭國君臣不知道原國對自己的威脅有多大嗎?他們就知道少說多做的道理,一邊悶聲玩命備戰,另一邊又沒有明確表態,乃至於極力解除來自原國的敵意。

范蠡臉色很奇怪地說道:“滅魯易,治魯難也。”

還真是那樣!

魯人有屬於自己的驕傲,他們能夠聽到的東西也比他國黎庶多得多,思想歷來不是那麽“純潔”的。

到現在,原國還沒有全面佔領魯國。

智瑤從一些信息反饋得知一點,實施佔領的一些魯國區域,魯人倒是沒有進行激烈的武力反抗,只是著實太過能說會道了啊!

粗俗點來講,魯人不用武力反抗原軍的統治,他們就是一再“嗶嗶”個沒完沒了。

因為輿論的關系,原國在齊人身上使用的招術,到了魯人身上效果比較差。原因是魯人覺得接受官職和土地會被人指著脊梁骨罵,礙於臉面或是親戚朋友的關系,選擇合作的人有點少。

這一次,魯人覺得自己又一次勝了齊人,從前認為齊人惟利是圖可算是有了佐證。

“寡人治下魯人逃奔者多也。”智瑤說的是以子貢為首的那一批人,他們在原軍對魯國展開軍事行動後,請辭的請辭,掛印而去的更多,留下的人比較少。

出現這種狀況,智瑤的內心其實波動不大。

愛自己的母國從來都不是什麽過錯,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來是一種義舉,腦子再發昏的君主都不會親自開口謾罵,乃至於會假惺惺地進行讚賞。

後面,智瑤召集眾臣,提到關於魯國的解決方案。

孫武率先開口,說道:“有利有弊,弊大於利。”

魯國再弱,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對原國來說太關鍵,一旦放棄吞並魯國,別奢望魯國自此成為原國的忠心小弟。

智徐吾說道:“自古以來, 魯人難處!”

答應做誰的小弟,專門找老大的不痛快,這就是魯國啊!

司馬穰苴直接嘲諷,道:“無人可治魯人之口。”

現場要說誰最尷尬,一定是范蠡了。

辛虧智瑤沒有把范蠡賣了,要不然范蠡會更尷尬。

沒有人提到眾多魯人從原國逃奔的話題,一來是難以指責,再來是多少有點習慣了。

當然也是魯人的逃奔對原國影響不大。

先前不是提到了嗎?魯人從智氏這邊離開是常態,智氏怎麽可能不防著一手,某人離開立刻有人無縫接任,算是他們對智氏……或者說原國做得貢獻之一了。

意見逐漸統一,認為魯人只要不武力抗衡,一張嘴巴可以慢慢治。

“想要左右魯地文化人的意志?孔子之後,好像沒有人辦到過。”智瑤暗自搖頭。

最後,司馬穰苴說道:“可使魯國君臣歸國,且以‘鄒邑’為食邑。如此一來,魯人齊聚於‘鄒邑’,不使他國可得。我亦可短時迷惑諸侯,再行邦交緩和,或可獲二三載喘息之機?”

智瑤認可,只是覺得不要將避戰表現得太明顯,免得搞出了弄巧成拙的一面,吸引諸侯立刻合兵再戰。

“或許,我現在更應該學魯人,嘴上表現得咄咄逼人一些?”智瑤心裡思考著,眼睛卻是看向了范蠡,有點拿捏不準范蠡到底是個什麽成份。 </div>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