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家父宋徽宗:開局被迫登基》第七十九章、乾勁10足的趙桓
  在北宋,上元佳節官員有七天的假期。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正趙桓穿越前剛剛過去的2022年,最長的一個假期也只有三天。

  趙桓乾勁滿滿,在元宵節的第二天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狀態中。

  趙桓管這個叫做主人翁意識,大宋一億兩千萬百姓要生存,要發展,要就業,要吃飯,他是第一責任人。

  肩負重擔,就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躺平擺爛,二是乾勁十足。

  趙桓選擇的是後者。

  中國那麽多封建王朝,趙桓最喜歡的還是北宋,經濟富庶,文化繁榮,尤其是在宋仁宗朝代的時候,文化更是達到了井噴的狀態。

  章衡,竇卞,鄭雍,呂惠卿,蔣之奇,蘇軾,曾鞏,朱光庭,曾布,宋希,史元道,王韶,梁燾,蘇惟賢,蘇轍,劉元瑜……

  這是同一年參加進士的人員名單,這就很恐怖。

  主考官也不是蓋的,歐陽修,梅堯臣。

  厲害的人物還有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等等,足以稱的上是群星璀璨。

  後世總是討論,宋到底是不是大一統的國家,反對派認為,宋的國土面積小,同期還有遼國,金國,西夏等等瓜分領土。

  趙桓的目標,就是在經濟、文化、領土等方面讓宋成為當之無愧的大一統。

  當皇帝是個很不容易的事,究其原因,是因為要憑奏折來決定一件事情怎麽處理。

  奏折都是人寫的,因而批閱奏折的時候又要增加一份額外的工作量,這個人寫的是不是客觀。

  京城裡面再怎麽勾心鬥角,因為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還算收斂,大家行為處事,都在遊戲規則的條條框框內,比如說,禍不及女眷,又比如說不能暴力殺人。

  地方官員相比較而言,就更加的肆無忌憚了,就算是中央派過去的欽差或者監察禦史,一言不合,也敢直接毒殺。

  很多歷史事件,最後顯得皇帝昏聵無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皇帝看到的奏折和事實本來就不是一回事,解決辦法不對再正常不過了。

  北宋沒有全國聯網的監控,沒有飛機高鐵,不能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沒辦法做出針對性的安排。

  可以這麽說,皇帝包括宰相對於事件的處理,都是在基於歷史經驗的基礎上。

  發生了水災,要怎麽辦,步驟是一二三四。

  這當中,如果有真正從地方上升職過來,確實治理過水患的,能夠做出一點針對性的調整,這就算是賢明了。

  以當下的情況來看,最靠譜的方法就是安插自己的心腹分布在地方的各個關鍵位置,確保地方上下不會沆瀣一氣。

  難啊,問題的關鍵是自己也沒有什麽心腹。

  趙桓腦海中閃過無數亂七八糟的念頭,都沒有什麽特此好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努力分辨奏折中說的每一句話。

  趙桓並非科班的皇帝,他是穿越過來的,他學的是管理學、經濟學、組織學等等多種專業的知識。他學習過十大意識,了解現地現物的重要性。

  北宋的官員大多就不具備這個意識了,因而奏折中的一些虛假信息簡直令趙桓感到驚呆。

  部分對手比較菜,這大概算是一個優點了吧。

  以下是信州府知府徐江的奏報。

  信州府有奏,信州府發生了水患,知府徐江親率人加固河堤,幸好,河堤算是守住了。

  不過,因為連日暴雨,信州府還是死傷九十多個百姓,

其中一處糧倉,因為地處低窪,因而倉中之糧來不及運走,被大水悉數衝毀。  滿滿的都是槽點,不知道該說這個徐江是傻,還是決定陛下傻。

  這奏折是去年十二月份的時候發出的,信州,地處今天的江西南昌一帶,學過地理的小孩子都知道,這個時候是西北風,不可能下暴雨的。

  除非是沿岸有龍卷風登錄,這奏折裡完全沒提到,信州的臨近地方也沒有呈報類似的奏折。

  再說這知府徐江,大概都不知道死傷九十多個百姓是什麽概念,真要是說的這麽如實的話,只能說徐江真莽夫,不怕死。

  再說了,百姓也不是傻子,連日暴雨,早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怎麽會在原地等死,這是把百姓當傻子。

  還有這糧倉,竟然建在了地勢低窪的地方,他是傻子麽?還是整個信州府的官員都是傻子,沒一個人提出這個不合理。

  信州具體是個什麽情況,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現在不能確定。但是這個知府徐江,屁股肯定是不乾淨,直接殺了都不冤枉。

  地方官員都是這個樣子的話, 趙桓根本不敢相信,百姓過的到底是怎樣的水深火熱。

  不管什麽朝代,首都的繁華都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汴梁乃至周邊都代表不了真實的狀態。

  整體來說,南方的狀況要比北方好一些,沿海的情況要比內陸的情況好一些。

  趙桓絞盡腦汁,如果按照當下的歷史進程來走的話,想要實現目標,那是癡人說夢。

  絞盡腦汁,趙桓能想到的也只有,減輕賦稅,減少徭役,鼓勵商業的發展,另外還有把宋徽宗那些花裡胡哨的花錢的愛好都打入冷宮。

  所以,還是得利用穿越者的外掛來搞,所有事情的前提,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吃飽飯。

  北宋的自然災害,講道理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多,基本可以說是年年有,雖說有平倉法,能起到那麽一丟丟的作用,不過還是杯水車薪。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蛋糕做大。

  趙桓拿著筆,利用思維導圖開始分解問題。

  途徑一、開墾土地,增加種植面積。

  途徑二、提高單產,增加產量總量。

  途徑三、增加品種,減少水稻依賴。

  途徑四、飲食結構,畜牧養殖捕撈。

  提高單產,那絕對不能不提袁隆平,是他解決了中國十三億人的吃飯和溫飽問題。

  問題是,雜交水稻,到底是怎麽個雜交法來著,趙桓不會。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用趙桓親力親為,只要提出一個課題就好了,剩下的就是組織一個熟悉農事的研究隊伍,然後瘋狂砸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