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偏安新漢帝國東南一隅,是先秦故地,故而又稱秦地或是川地,久居這裡的老人,習慣性的將之稱為萬裡秦川。
這裡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多有奇峰峻嶺美不勝收,被譽為“錦繡之鄉”。因為物產豐盛,沃野千裡盛產稻米,又被人稱為“魚米之鄉”。
如此沃土,自然人傑地靈,九國爭霸時,秦國就以“盛產才子”而聞名於世。這裡學風鼎盛,有學宮無數,最著名者當屬“輝煌學宮”。
輝煌學宮鼎盛之時,學宮有學子數萬,各國學子都已進入輝煌學宮為榮。
各國國主也喜歡任用輝煌學宮的學子,有的甚至學業有成,就會受邀擔任高位。故而,不少世家豪門就算是花錢找門路,也想將自己的後輩子侄安排進去。
這也導致了,有一段時間,輝煌學宮內的學子品性良莠不齊,宮內更是烏煙瘴氣。
世家子弟憑借世俗中的身份和背景,時常欺凌羞辱並排擠寒門子弟,霸凌事件時有發生。
這導致,輝煌學宮中,寒門子弟越來越少,最後,世家子弟更是向學宮高層提出“寒門子弟與狗不得入學宮”的無理要求,而學宮高層竟也欣然應允。
從此,輝煌學宮就成為了豪門子弟的樂園。
九國爭霸中後期,輝煌學宮由第三十九代宮主張繼輝接任。
那時的輝煌學宮,早已違背了最初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近乎成了有錢就能上的“貴族學宮”,幾乎是不複最初的輝煌,處處呈現著破敗的景象。
各國世家子弟,幾乎是把輝煌學宮當成自家的後花園,上課時撩貓逗狗都算是不入流,打架鬥毆那就是家常便飯,炫富拚爹成了日常話題,潑婦罵街儼然是正規操作。
更有甚者,有人甚至在學宮內公然嫖娼、賭博、毆打教員甚至是殺人放火。
很多好事之人,將輝煌學宮戲稱為“昏黃學宮”。
因輝煌學宮的墮落,秦地的學風也日漸蕭瑟,不正之風四起,且有越刮越猛之勢。
張繼輝接任後,對學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嚴禁了“金錢交易”,而且提高了世家子弟入學的要求。同時,重新開放了寒門子弟的求學之路。更在學宮內頒布宮規,由寒門子弟組建宮規稽查隊,對違反宮規者,一律嚴懲不貸。為此,甚至不惜與整個世家豪門作對,最後,其被世家豪門迫害而死。
張繼輝雖然死了,但是輝煌學宮卻活了。
張繼輝在位七年,整個學宮的風氣被重新拉回正軌。寒門子弟被重新接納,世家子弟必須遵守規矩,憑金銀入學已成為歷史,新的紀元被重新開啟。
此後,輝煌學宮又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終於又重回輝煌之巔。
後世子弟感念張繼輝之恩德,在學宮廣場內為其塑造金身,供子孫後代頂禮膜拜。
張繼輝也因此被世人稱頌,被尊為川蜀聖學第一人。
祖帝征伐九國時,曾言:天下文章皆出於秦,秦文之最當屬輝煌,輝煌實乃鍾秀之地也。
如此高的評價,也將輝煌學宮推到了頂點,成為天下學子心中的聖地。
此時,輝煌學宮的一處小庭院內,一年輕但有些面容醜陋的矮小男子,正手持毛筆輕輕轉動,筆如靈蛇遊走,輕靈中帶著灑脫。那宣紙上赫然寫著:以文立家,家和昌順。以政立國,國富民強。
字體中正平和,讓人看了心中舒暢。
“昌偉,小弟帶些酒水,
咱二人兄弟小酌幾杯。”說話間,一豐神俊朗的布衣少年大步走進院中,看到昌偉少年看向自己,還提了提手中吃食和酒水。 那叫昌偉的少年看到來人,停筆佇立會心一笑,只是目光落到酒瓶上時,不由得一愣,眼神多少有些暗淡。
這兩個年輕人年齡相仿,一個高大英俊豐神俊朗,一個五短身材奇醜無比,兩人就仿佛兩個極端,讓人感歎造物神奇。
說起二人,整個輝煌學宮都沒人不認得。
那俊朗青年名叫杜康,是已故老宮主杜賓之子。
杜康此人,兩歲識字,三歲背詩,六歲通讀經史,九歲就寫的一手錦繡文章,被眾多大家稱讚,譽其有驕龍之姿,日後必成大器。
杜康勤奮好學,每日讀書習字少有外出。
十四歲時,偶爾外出,路過春香樓,聽到樓中有人撫琴,琴音飄渺中帶著一抹悲涼,不由得心生好奇,想要入內詢問。
然,春香樓何許之地?那可是春樓妓院。外表看起來端莊大氣,其內則另有乾坤。
杜康步入大廳,看到蜀中學子在大廳中放浪形骸,教書育人的先生,在那裡淫詞豔調又恬不知恥的樣子,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指著大廳內眾人喝罵道:“爾等學得詩賦三百,就是為了在這裡淫言穢語?。一個個行止不端嬌弱無骨,都比不得你們身邊那些勾欄女子。
天天把之乎者也聖人之言掛在嘴邊,背地裡卻乾著男盜女娼的齷齪醜事,簡直就是斯文掃地。
我杜康虛活十四載,今天才發現,竟跟你們這些娘炮、偽善之流共稱學子,真是可悲可恥,難以自容。似爾等這般,書讀百遍,不明其言,字寫千篇,不覺其意者,我杜康羞與爾等為伍。”說罷,憤然離場。
杜康一席話,不但罵了蜀中學子,連帶不少先生,也都沒有放過。惹的學宮眾多夫子怒斥,其父杜賓也受到牽連,不但被逼的辭去宮主一職,更是被氣的口吐鮮血臥床不起,不久,便駕鶴西遊。
杜賓葬禮之日,眾學宮夫子當眾發難,稱杜康若有骨氣,當離開學宮,不在碰觸聖人之言。杜康年輕氣盛,當眾焚書並狂言:“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書生志氣百無一用;胸藏韜略,手握戰兵,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今日起,我杜康棄文從武,他日有所成就,必帶兵踏平你們這魍魎之地。”
於是,杜康棄了詩詞歌賦,開始研讀兵書詭道。
後有當世名家路過此地,偶見杜康以樹枝在地上排兵布陣,暗暗稱奇,仔細觀之頗為驚異,竟深的兵家詭道之精髓,暗讚此子將來必不同凡響,讚譽此子乃“當世戰麟”。
那醜陋男子也非凡人,他是學宮首席教員周博之子周昌偉。
周昌偉十一歲前不會說話,而且沒有別家孩童幼時的靈動,不但長的極醜,而且顯得很是木納。周家人都以為他是傻子,周博更是為此經常哀歎。
周博癡愛讀書,覺得讀書能啟人靈智,顧經常守在兒子身邊高聲誦讀經典文章,希望有些癡傻的兒子能正常一些。
這日,周博正常誦讀,看到兒子木納的目光,不由得悲從心起,喃喃不能自語,周昌偉卻突然張口說話,說他讀書時心不靜,是在褻瀆文章。
周博驚愕之余,很是驚喜連連,急忙試著再讓其說幾句話。
周昌偉卻像看傻子似的看著周博,說道:“我早就能說話,只是不想說而已。讀書當心無雜念,如此才不愧對聖賢。”
周博驚喜交加,情難自控,老淚不由得珊珊而下。
周昌偉說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於心,不亂於情。順其自然便是智慧,看淡放下方得安逸。爸!您著相了。”
周博愕然,問道:“兒子,你這……”
周昌偉笑道:“我不看書,但我會聽書,你讀的書我都知道,更都記得。會幾句文詞,不用這麽驚訝。”
周博被驚傻了,有些不敢相信,拿出一本昨天讀過的經史,他嘗試著讓周偉昌背誦。卻不想,周昌偉幾乎沒有停頓的將那部經史背誦一遍,期間竟無一次停頓或錯誤。
周博忙問其看過幾遍,周昌偉卻不耐煩的回道:“這麽簡單的東西,聽一遍就會了,還需要去看它?你一共在我這詠讀過三遍,我早記住了。爸,趕緊讀書吧,我喜歡聽。”
此時,周博才真正的緩過神,知道自己兒子不是癡傻,而是絕頂聰明。
周昌偉聽音識文之事被世人知曉,都說其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將來必有大前途,顧被人譽為“涅鳳”。
周昌偉性格孤僻,不喜與人交際。但或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人年齡相仿,經常一起讀書論道,時有爭論不可避免,而兩人的關系卻是越爭越好,越辯越惺惺相惜。
杜康落難被趕出學宮,周昌偉不顧父親反對,無私對其資助。不但將其安置在鄉下老家,更是時常拿些兵書戰策供其參詳。
如今,兩人皆二十出頭,卻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雖然比拚的心思依舊,但卻從不曾因此而紅過臉。
此二人之事傳至街頭巷尾,久而久之世人皆知,有好事之人稱:涅鳳文可安天下,戰麟武可定家國。
杜康拎著手中酒壺,站在周昌偉身側,看著紙張之字,不由撇嘴一笑,道:“中正平滑,卻無年輕人的朝氣,如此中庸,不好不好。”
周昌偉不以為意,將筆放在筆洗之內,微微側身,道:“處事平和,不驕不躁,鋒芒不顯,為人大氣,此非中庸,實是內斂,似賢弟這般匹夫,不懂不懂。
賢弟若有雅興,也可揮毫抒情。”
杜康看了看周昌偉,嘿嘿一笑,將手中吃食和酒水放在一旁案幾之上,提筆沾墨揮毫書寫:以武立國,國運永昌;以戰止戰,戰平八方。
周昌偉看著紙上的狂草,無奈笑道:“賢弟戾氣日盛,這字也是越發的狂放了。如此鋒芒畢露,怕並非好事,當收斂收斂。”
杜康將毛筆置於桌上,朗聲笑道:“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處處小心謹慎,豈不活的窩囊。我之心志如澎湖皓月,惶惶而映四方,若收斂心性,怕志消氣頹難有作為。周兄諫言不妥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