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在摩爾多瓦的瘋狂工作讓一人感到心疼,那就是他的母親瑪利亞大公夫人。
哪一個母親不疼兒子的,更何況是大公夫人。
自從彼得十歲成為多布羅加的領主後,母子兩人只能在彼得回去述職和參加年底會議時才能見面。而她聽到彼得也出征摩爾多瓦後,天天去教堂為丈夫和兒子祈禱。
在勝利後,瑪利亞得知兒子又成為了摩爾多瓦總督。有些埋怨丈夫,兒子才十二歲,就被他推上了這麽高的位置,一個孩子怎麽會有足夠的智慧來管理這一大片土地呢。但大公讓她不用擔心,彼得絕對可以勝任。
事已至此,瑪利亞夫人也不再說什麽。不過,為了讓家族延續,瑪利亞決定給彼得選一個妻子。
彼得還沒有訂婚,因為瑪利亞覺得兒子現在還小,加上國內也沒有波雅爾能配上,國外的又看不上瓦拉幾亞,就先壓下去了。
現在嘛,瓦拉幾亞吞並摩爾多瓦後實力大增,成為了東歐一個新興勢力;其次,統治者的繼承人在六七歲時就訂婚了,彼得十二歲算晚的了。
她將這個想法說給米爾恰大公,大公也同意夫人的想法。
“彼得也不小了,作為繼承人,還是要結婚的。夫人幫忙張羅張羅。”
有了大公的允許,瑪利亞夫人就開始準備兒媳的人選了。當然,此時的瓦拉幾亞和東北的莫斯科大公國一樣,根本沒有外國會和他們聯姻,瑪利亞把目光放在國內。
一些大貴族和官員家中有合適的女兒都會讓瑪利亞夫人過目,而那些波雅爾也看出來夫人要給繼承人選妻子了。也開始努力向夫人推銷自家的女兒,因為和繼承人結婚後,他們家族也能飛黃騰達。
當然了,大公身邊的官員也對彼得的婚事討論了起來,只不過他們討論的是國際聯姻。
中世紀中晚期是歐洲民族國家開始形成的時期,王朝之間的聯姻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分裂的社會發展要求。這時期歐洲出現了一些君主聯合國家,盡管保留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和嚴重的分歧,但這些國家由於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如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卡爾馬聯盟、波蘭和立陶宛聯盟、匈牙利和捷克聯盟,西班牙的卡斯提和阿拉岡的聯盟等,這些聯盟的重要基礎便是婚姻關系。
聯姻並不少見,可問題是,找誰聯姻?
找羅馬,那些公主年紀沒合適的;找西歐,他們搭理你嗎;找其他東正教國家,全都自身難保了,哪還會去聯姻。
況且,你一個國際名聲幾乎趨近於零的國家,也不會引起那些國家的重視。
不過,大公倒是有了一個新想法。不如去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找一個貴族聯姻,這樣也能增強一下瓦拉幾亞的影響力。
如果實在不行,摩爾多瓦的也可以,在這之前瓦拉幾亞的多位大公也和摩爾多瓦的貴族結婚。兩國的關系早就打斷骨頭連著筋,這也是後世兩國能夠聯合成一國的原因。
既然長子出去打拚,那麽瑪利亞夫人對其他孩子自然看管的緊。生怕哪個又離開媽媽,但是吧,這幾個最大的才七歲,能幹什麽呢。
米爾恰大公和瑪利亞夫人共有四子二女,長子彼得、次子米哈伊、三子弗拉德、長女瑪麗、次女埃琳娜,以及出生才十個月的四子斯特凡。
米爾恰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花重金從君士坦丁堡大學請來了兩位老師:馬太和安德烈。米爾恰的兒子們接受了全方位的教育:希臘語、哲學、算術、音樂等。
大一點後就要進行體能和武力訓練,不過至今只有彼得接受過。
彼得成為領主後,米哈伊變成了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不過他非常好動,崇尚英雄,他對宗教、哲學這類的課程不感興趣,但當他聽到亞歷山大大帝和奧古斯都的故事時就特別認真。他幻想著有一天也能上陣殺敵,建立功勳。
哥哥彼得也給他帶來了不少故事和禮物,就比如在神顯日時,彼得給他講了一個東方的故事。
“在遙遠的東方,曾經有一個叫做唐的國家,這個國家建立時四周都對他虎視眈眈。但所幸,這個國家有一個非常好的統帥,他大膽出擊,征戰四方。曾幾次陷入危機, 又幾次逃出生天,最終在他的帶領下,統一了天下。”
米哈伊非常喜歡這類故事,他希望能趕快長大,然後和軍隊一起攻城掠地。
而且,彼得還有意給他灌輸一種危機感。他們的國家、他們的信仰正在遭受東方和西方的擠壓,這個時候,需要英雄幫助這些人,保護這些人。而年紀小的米哈伊直接就上頭了,當著彼得的面就說要成為他們的保護人。
雖然自己是長子,但他的幾個弟弟都有繼承權。雖然現在關系挺好,但幾代之後的親情就不這麽濃了。如果自己的後代太弱,那麽東羅馬的情況就會上演。
你如果是獨生子倒是沒什麽問題,可是這樣也會導致王位繼承危機。
所以,最好還是讓他們變成文藝性的貴族。或者讓他們變成其他王國的國王,這樣繼承權就安全了。
當彼得問他希望去哪裡作戰時,米哈伊選擇了西方。他說完佔領威尼斯、要像奧古斯都那樣進入羅馬。
嗯,很有精神。看來未來可以給這個弟弟一個威尼斯總督的稱號。反正這個國家肯定是東征西討的目標之一。
經過一個星期的挑選,瑪利亞夫人選出了幾位她滿意的人選。並且決定舉辦宴會讓彼得回來選擇。
可憐的彼得還不知道他的母親給他安排了相親,而且年紀還在這麽小的時候。
其實這還好,不信看看莫斯科大公國的傳統制度。全國貴族的女兒都要來,大公要從各個地方觀察,她們的眼睛、鼻子、身材每一個地方都要觀察。最後挑選一個當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