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
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 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

第191章

張嫣這個皇后在歷史上口碑不錯,甚至被某些人形容成了白蓮花。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一朵白蓮花,她不可能活到現在。

連天啟皇帝都可以暴斃,更何況是她了。在皇宮裡這個地方,是天底下人精最多的地方,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有著過人之處。

隨著張進將事情的始末,交待出來。

張嫣懵了。

這是多愚蠢的人會上這個當?

張進一臉委屈的道:“姐姐,我真沒想害人……我只是想把你的馬車扔在程世傑的院裡,讓錦衣衛上門搜查他的府邸,讓他丟臉!”

張皇后現在非常無語。

丟的是程世傑的臉嗎?

這丟的是張嫣這個皇后的臉吧?

此事做得太低級,能夠給程世傑惹什麽麻煩?

就算要對付程世傑,多簡單的事情,讓車夫駕著馬車,直接撞擊程世傑的馬車,或者一輛失控的馬車,撞擊程府的大門,以張嫣皇后的身份,程世傑還能怎麽著?

程世傑還能讓張嫣登門道歉不成?

切不說程世傑敢不敢,就算他敢,要道歉的也是崇禎皇帝,而不是張嫣。

現在倒好,因為她這個愚蠢的弟弟,把事情搞大了。

隨著她的失蹤,崇禎皇帝恨不得掘地三尺,現在文武百官,該知道的已經都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也應該知道了。

恐怕很多人也知道了內情,張嫣這個皇后的弟弟,嫉妒程世傑立下曠世奇功,對其打擊報復。

先不說,這件事對張嫣這個皇后的影響有多大,關鍵是以後,張嫣如何在皇宮裡立足,這是禦下不嚴,管教無方,這個罪名,她的父親張國紀是跑不掉了。

現在怎麽辦,張嫣也是方寸大亂,當然,如果向崇禎皇帝直接稟告,張進這個混蛋,縱然不死,那這一輩子也完蛋了。

可是讓張國紀……

張嫣一時間只能想著如何應付眼前的難關。

……

對於張嫣皇后的失蹤,程世傑並沒有太過關注,因為他非常清楚,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可大可小,也可以大作文章。

關鍵要看崇禎皇帝的態度,很快,崇禎皇帝的態度就表現了出來,首先,崇禎皇帝一直沒有同意程世傑請求恢復遼東二十五衛奏折,拖到現在崇禎皇帝同意了。

由於遼東二十五衛早已廢弛,兵部從五軍都督府,抽調河南五衛、山東五衛,北直隸五衛,共計十五個衛八個獨立千戶所,共計兵源十萬零八千人,開始分配調入遼南。

重建金州衛、金州左衛、金州前衛、金州右衛,蓋州衛、旅順衛、海州衛、複州衛、廣寧衛、遼中衛、遼陽左衛、遼陽右衛、遼陽左屯衛、遼陽左屯衛,鞍山衛。

這個聖旨明發天下,崇禎皇帝用處來證明,他對程世傑還是信任的,如果不信任,怎麽可能一下子給程世傑增加十萬余兵馬?

雖然說,衛所兵不堪大用,崇禎皇帝未免沒有甩包袱的意思,可問題是,這個信號代表著信任。

隨著這個聖旨頒布之後,崇禎皇帝讓禮部官員前來交導程世傑皇家禮儀,以防大婚的時候,出現紕漏。

對於在明朝大婚這一點,程世傑其實相當心虛,都說女人是非常敏感的,他也是擔心向慧會發現問題。

不過,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內,程世傑也沒有閑著。

因為程世傑知道,現代化的軍隊,可不是只會打槍就行,炮兵可是技術兵種,大明的讀書人其實不少,程世傑信不過這些被官本位思想熏陶的讀書人,可是炮兵需要計算,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可培養合格的炮兵,寧海軍還有極大的缺口。

以前是人多炮少,現在隨著槍炮局的生產能力提高,三寸炮的生產已經達到了一個月三十六門,平均一天就可以生產一門多炮。

這個速度對於寧海軍的炮兵發展來說,顯然是足夠的,可問題是,合格的炮兵實在太少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程世傑不得不將原來的佛郎機炮退役,事實上,佛郎機火炮,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先進的,退了太可惜。

將來寧海軍需要對付流寇,流寇可不像建奴,作戰意志不強,只需要大炮一轟,死傷幾十上百人,上萬人馬,說崩潰就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佛郎機火炮必須保留,總不能讓那種一炮炸死幾十上百人的開花彈去打流寇。

流寇怎麽來說,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程世傑也不願意對流寇進行大量殺戮,所以,哪怕寧海軍已經生產了足夠的火炮,他還想保留著佛郎機火炮,以及大量的弩機。

與火銃不同,鉛含有劇毒,一旦中槍,在缺乏抗生素的時代,一旦中槍,基本上沒救了,可是弩機卻不同,哪怕沒有甲胄的目標,只要不射中要害部位,一箭射穿大腿或胳膊,只要不傷到骨,還有機會活下來,也不會殘疾。

可問題是,火槍一槍哪怕打中四肢等非要害部位,也不容易活下來,在對付建奴的時候,程世傑生怕武器不夠毒,在將來面對流寇的時候,他生怕武器太過歹毒。

這是程世傑的典型雙標。

為此,招募人手,招募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手,成了程世傑迫在眉睫的問題,在程世傑不考慮是傳統讀書人裡招募,只有一個人群可以滿足需求,那就是商賈培訓的夥計,這些夥計會識字,能讀會算。

當然,他們這些人也存在的問題,比如說刁鑽,奸猾,這其實問題不大,扔在寧海軍中訓練一番,就會去掉他們身上的劣習,慢慢培養,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從比從零開始要容易一些。

就算從零開始培訓,寧海軍也面臨著教師的嚴重不足。

這件事情是孫之澋在做,對於孫承宗的這個孫子,程世傑相當滿意,知進退,有眼色,也非常有能力。

“拜見國公!”

“永言,你見外了!”

“禮不可廢!”

孫之澋也知道程世傑喜歡開始見山,有事說事,他就直接道:“國公讓我做的事情已經做好了,經過這段時間的招募,總共招了八百五十七人,這些人都能識兩千字以上,懂一定的計算,如果放寬一些條件,還可以招募到兩千多人,這是名冊!”

程世傑拿著厚厚的名冊,不禁感歎大明的人口紅利,的確是無可匹敵,如果盛唐擁有大明的人口,估計歐羅巴現在還在說唐言。

大明的識字率缺失是不高,這是跟後世相比,放眼全世界,這絕對是最高的,根據羅友枝(Evelyn Sakakida Rawski)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她得出的結論是十九世紀中期到晚期,男性約為30%到45%,女性有2%到10%具有讀寫能力。如此,低限平均為16.6%至20.5%,高限為24%至28%。

羅友枝的主要理由是:首先,下層文員能夠讀寫,而這樣的文員在小城市中至少有百余人,大城市中最多有三千余人,則全國大概有三百萬名基層文官(基層文官任期為五年,保守候補梯隊人數約為職位數量的兩倍),這還不包括供職於縣、省、中央的官吏以及官府所雇傭的協助處理政務的吏員。

其次,商人也大多認字,因為商業活動中的記帳、保存事務歷史記錄、向政府申報等都要求基本的讀寫能力。再次,口岸碼頭的工人和往來各地的船主,在貿易中需要簽訂合同,因此也能讀寫。最後,一般民眾購買、按揭田產、租賃土地、雇傭勞工、借錢,甚至買賣兒童都需要契約,至少也需要代筆者。

城市作為書面交流的中心地區,識字率固然很高,而農村的識字率同樣也比我們想象的要高,識字率普及的最主要動力是十三世紀後印刷的發展。這個觀點幾乎是大多數文化史家共同的結論,其推理過程為:因為明代不僅書籍印刷持續發達,而且出版商業化程度較高,通俗書籍得到大量出版。

遼南屬於特殊現象,這個群體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第一以遼東幸存百姓為主的東江軍士兵和軍民,活不下去的流民,主要是河南籍和山東籍。第三部分則是來源於登州衛。

作為程世傑的起家老底子的登州衛左千戶所,那一萬多人,現在反而成了遼南的少數群體。

程世傑放下名冊,淡淡的道:“永言,這些人我都要,部隊裡選拔采取的是淘汰製,不合格的人可以刷下來,現在不僅僅是炮兵缺人,輜重部隊那邊也需要大量能計算會讀寫的人才,這樣吧,條件放寬,能讀寫一千五百字,會一萬以內加減法的人,都招進來。”

“這兩千多人吃喝拉撒可不是小數目!”

“錢不夠, 那就找鄭棋要!”

此時的鄭棋跟著程世傑來到了京城,主要負責程世傑的帳目,然而讓程世傑非常來氣的是,鄭棋一臉邋遢。

除了第一次在楊芸娘的引薦下,鄭簡、鄭棋父女來見程世傑,只不過鄭棋已經成親了,而且招的還是上門女婿。

跟著楊芸娘身邊做事,倒是沒有什麽影響,可是前來京城的時候,鄭棋就突然間變得邋遢起來。

程世傑當然是明白她什麽意思,指著鄭棋沒好氣地道:“我說你就不能把頭髮梳梳?就不能換件乾淨衣服?整天披頭散發,穿著男人的衣服,臉都不洗,伱臉上塗的是醬油吧?你自己故意抹的吧?你這是防誰呢?我要是想欺負你,你還能躲到今天?”

生逢亂世,漂亮對於女人來說就是罪過。

鄭棋肯定明白這一點,所以待在程世傑身邊的時候,整天都是邋裡邋遢,不修邊幅,衣服都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洗過,身上還有點發霉的味道。

女人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是好事,但是做到這種程度,就有點過分了。

別的不說,鄭棋現在好歹也是程世傑的帳房先生,不僅要跟程世傑這個老板打交道,以後還要跟各路神佛打交道,自己人還要說,這要是外人見到鄭棋,嘴上或者不說,沒準心裡怎麽吐槽程世傑的另類癖好呢。

更何況,一個原本漂漂亮亮的女人整天把自己折騰成這幅鬼樣子,這是不是側面反映出,程世傑是個色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