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皇帝不急太監急
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 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

第146章

紅薯脫水以後,就是紅薯乾,紅薯乾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把紅薯蒸熟去皮,然後切製、自然晾曬而成。一種則是鮮紅薯為原料,通過工具切製成薄片,通過曬乾而成的。

紅薯乾只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可以儲存一年以上,甚至數年的時間。

曬乾的紅薯乾可以用來直接煮粥,也可以用來磨成粉,與麵粉混合,做成紅薯乾面饅頭,也可以用來釀酒,非常有名的地瓜燒,就是這麽來的。

也可以打紅薯打碎,將裡面的澱粉沉澱出來,然後燒一鍋水,將紅薯的澱粉像下面條一樣,下到煮沸的開水中,這就成了粉條。

東北名菜豬肉白菜燉粉條中的粉條,就是紅薯粉或者土豆粉做出來的,這種粉條也可以有兩年甚至三年的保質期。

最簡單的儲存方式,就是挖一個地窖,把新鮮的紅薯儲存起來,就可以放半年不會變質,絕對不能將紅薯放在高溫的環境中,比如廚房裡,一旦在二十五度以上的環境中,紅薯就會發芽。

程世傑並沒有告訴眾人,這確實是現在的商業機密,就像白砂糖與紅砂糖的區別就是用石灰作為澄清劑,與二者的生產工藝一樣,只是加入白灰澄清,就形成了白糖。

白糖比每斤六百文錢一斤的紅糖要貴幾十倍,現在遼南有一家糖廠,由於遼南不產甘蔗,也不能直接製糖,只能用購買的糖,在大批量購買的情況下,每斤仍舊高達二百八十文,只因一道簡單的工序,售價提高了一百多倍。

現在售往建奴的白糖,每斤二十八兩銀子這就是技術的價值。

從中午,乾到了晚上,五千余名軍戶加上調過來的五十五個屯田百戶所,共計兩萬多人開始工作,總算收了四萬余畝紅薯,這僅僅相當於振海城紅薯地的十分之一略多,然而收購的紅薯已經堆成了幾十座小山。

這些百姓也學著自己動手,有的烤製紅薯,有的煮紅薯,有的則是直接生吃,因為紅薯有大量的澱粉和糖份,深受屯田軍戶們的喜愛。

無數來自河南的流民,他們一邊吃著紅薯,一邊嗷嗷哭。紅薯這東西還沒有來得及傳播到河南,他們都在哭泣。

如果早種這種紅薯,他們就不用餓肚子了,也不用餓死那麽多人。從天啟元年算起,河南就一年不如一年,沉重的賦稅,加上乾旱、蝗蟲,還有這次的洪水,幾乎每年都會餓死無數人。

程世傑的心情非常好,一口氣殺了幾十頭大肥豬,將豬肉白菜和紅薯粉條,放在一起燉,請所有人吃這道名菜。

這頓飯大家都吃得非常滿意,真是太好吃了,而且還頂肚子,真恨不得把舌頭都給吞下去啊!

孫元化拉著程世傑一個勁的追問著:“怎麽將紅薯長期儲存!”

程世傑被孫元化纏得沒有辦法了,隻好紅薯儲存的辦法說了一個大概。

雖然紅薯和土豆是同目不同科的植物,但是加工方式完全不能一樣。比說紅薯粉,可以將紅薯切成片曬乾,加工成粗粉,這種粉不是澱粉,卻比紅薯澱粉口感更好。但是土豆卻不能這麽加工,土豆這東西不能暴曬,一曬就變質,這樣做出來的土豆面吃了會出人命的。

土豆加工成粉,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土豆洗乾淨,一點泥土都不能留,接著將土豆搗成糊狀,讓裡面的澱粉跟土豆皮分離出來。

第三步則是過濾,將搗成糊壯的土豆倒進缸裡加水攪拌,直至飽和,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脫水了,將過濾出來的澱粉盡力壓榨,去掉水份,然後倒進篾製的類似於蒸籠那樣的容器裡,送入烘乾房烘乾,這樣就能保存很長時間了。

顧士章望著堆積如山的紅薯,仿佛望著一個個極品美女,眼睛裡露出綠油油的光芒,就差流哈喇子了。

“經略大人,不知您這紅薯賣嗎?”

“不賣!”

程世傑態度堅決的道:“你也看到了,這麽高的產量,一畝地幾千斤,而且這玩意非常扛餓,一個大肚子漢,吃個兩三斤就飽了,紅薯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是長壽食品。”

“長壽?”

范永鬥難以置信的問道:“這東西吃了可以長壽?”

“當然了,紅薯不僅僅營養價值高,其含糖量達一成半至兩成之間,而且還有通便、潤腸、化痰的功效,特別是老年人腸胃功能退化,一般食物克化不動,而紅薯非常容易消化,將紅薯與小米放在一起煮,每頓一碗粥,能活九十九。”

以及商賈看到這個情況,紛紛圍到程世傑面前:“經略大人,反正你有這麽多紅薯,出售給我們一些吧,我們用大米換,一石換一石怎麽樣?”

“一石換一石,你想什麽屁吃?”

一名糖商問道:“經略大人,您說這個紅薯含糖?這麽說,紅薯也可以製糖?”

“這是自然,未來我們遼南的糖廠將會用紅薯生產紅薯軟糖,飴糖、糖漿、紅糖等等,伱若是需要,可以找管委會的商業署,洽談合作!”

那名體重將近兩百斤的胖子,非常靈活的擠出人群,朝著振海城方向跑去。不用程世傑提醒,他也知道,反應快有肉吃,反應慢了,吃屎都趕不上熱呼。

程世傑望著范永鬥笑道:“范兄弟,你放心,你定的糧食,一粒都不會少你的,最多半個月,麥子就可以收割了,一旦糧食收割入庫,那就可以發貨!”

范永鬥自然知道程世傑手中不缺銀子,隻缺戰馬和耕牛,用銀子買他的東西,很難,但是戰馬則是容易多了。

范永鬥笑道:“經略大人折煞范某了,范某手底下的夥計,向蒙古的鄂爾多斯部追債,他們手中有一批河曲馬,不是蒙古馬,不知道經略大人需要嗎?”

“有多少?”

“一千六百匹!”

范永鬥的這批河曲馬,自然不是什麽鄂爾多斯部的,而是大同鎮的軍馬,自從大同總兵官滿桂在崇禎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勤王的京城之戰中陣亡,大同鎮就迅速腐化,四百六十多座鎮堡已經超過三分之二被范永鬥腐蝕了。

歷史上崇禎七年,滿清破關而入,入侵大明宣府和大同地區,期間被攻克多地,近二十萬百姓被劫走,糧草和布匹不計其數,這其中范永鬥立下了大功。

程世傑略作思考:“別說一千六百匹戰馬,就算是六千一百匹,本帥都要!”

“那能不能用紅薯……”

程世傑一臉難為的樣子道:“這個嘛,不太行,本帥有上好的糧食,麥子、大豆,大米也行,上好的江南精米!”

看著程世傑不願意買,范永鬥壓低聲音道:“一匹馬以一萬斤紅薯,怎麽樣?”

“想不都不想,我給你銀子,每匹戰馬二十兩銀子,三萬兩千兩銀子!”

“一匹馬,八千斤紅薯!”

“繼續糧食交易如何,一匹馬二十石糧食!”

“七千斤!”

“不行!”

“六千五百斤!”

“這不可能,咱們兄弟的關系,能賣的話,我肯定賣給你,這些紅薯我有大用!”

“六千斤!”

“五千五!”

“五千斤!”

范永鬥一點一點降價,程世傑都有點心動了。

一千六百匹上好的河曲馬,五千斤紅薯,還有這麽便宜的事情嗎?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看著程世傑有些心動,就在這時楊芸娘帶著鄭簡、鄭棋父女前來求見程世傑,鄭棋看到這一幕,她壯著膽子道:“如果范先生沒有誠意的話,我看不用淡了,還有別的商家等著跟我們談收購余糧的事宜呢!”

程世傑乾脆閉上嘴巴,讓鄭琪跟范永鬥討價還價。

看不出她還會做生意,以後,就調鄭琪過來,專門負責商業談判,放在銀行太屈才了。

范永鬥摸不清鄭琪的身份,不過他已經看出鄭琪是一個女子,女扮男裝的女子,正是因為女子,他更加難以琢磨她的身份。

范永鬥與鄭琪在一邊就戰馬和紅薯的交易,展開了談判。她與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你來我往,一個提價一個砍價鬥得不亦樂乎。

討價還價是女人天然的愛好之一,這一點在後世,程世傑深有體會,向慧是一個淡然的性子,可以說是與世無爭,只要他們一起去買衣服,或者是買其他東西,向慧都能跟老板你來我往殺價殺上半個小時。

就像這一次買房子,濱河花園房子不對外出售,總房款是一百二十八萬六千多,程世傑沒有開口,向慧從128殺到119,足足砍了將近十萬塊。

鄭琪口齒伶俐,范永鬥感覺頭大如鬥。

事關程世傑的切身利益,鄭琪努力為他爭取每一個可以爭取的銅板,經過半個時辰的激烈交鋒,紅薯換戰馬的交易總算完成了。

“六百萬斤紅薯,換一千六百匹戰馬!”

范永鬥妥協了。不妥協不行,男人跟女人討價還價,天然就處於劣勢。范永鬥從來沒有跟女人談過生意,當然,除了程世傑,在這個時空,很多商號都是男人出面,范永鬥實在缺乏與女人談判的經驗。

程世傑非常高興,也就意味著他又要多一千六百匹戰馬了,遼南現在需要戰馬的地方非常多,特別是越建越多的驛站,越建越多的偵察部隊,都需要戰馬。就算再給程世傑一萬匹戰馬,他也不會讓這些戰馬閑著。

隨著紅薯的豐收,最直觀的感覺,那就是遼南的民心安定了,越來越多的流民湧入,讓最先進入遼民的寧海軍將士家屬以及登州衛左千戶所的老部下,感覺心中不安。他們反對程世傑持續吸納流民,擔心流民會把程世傑的糧食吃光,一旦糧食吃光,他們也會挨餓了。

現在好了,紅薯豐收了。

收獲的紅薯被大車運到各地的工廠,從現在開始,遼南的百姓,實現了紅薯的自由,對於紅薯,他們可以煮著吃,烤著著吃,也可以蒸著吃,燉著吃,換著花樣吃。

隨著振海城的紅薯豐收,這些已經接觸過紅薯的農業專家們,馬上開始反思,他們居然比程世傑這個武夫比下去了。

程世傑會打仗,能打仗,那是他這個經略使的專業,可種田是他們的專業,在自己專業領域,比一個門外漢給比下去了。

這些農業專家們臉上掛不住了,守著自己的麥田,吃著飯,感覺飯都不香了。

……

振海城,徐氏別院。

徐四小組徐淑敏來到遼南以後,她很快就喜歡上了泡澡,每天泡上熱水澡,然後再睡覺,這非常解乏,也非常舒服。

當徐淑敏正在準備睡覺的時候,突然感覺門外的街道上一片喧嘩。

振海城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城市,從來沒有鬧過什麽亂子,像今天這樣打擾到她休息的事情並不多。

“怎麽回事?”

凱瑟琳道:“他們都說程……總督,種了一種新的作物,現在豐收了,畝產高達三千多斤,有些田甚至多達四千多斤以上……”

作為徐光啟的孫女,徐淑敏雖然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卻對於糧食產量和農作物的收割時間等等基本常識是清楚的,她馬上就笑道:“這怎麽可能?誰編的鬼話?”

“我也不相信,不過外面的人都這麽說,無風不起浪,只怕未必有假!”

“你去打聽一下到底是怎麽回事!”

躺在床上,徐淑敏此刻毫無睡意,作為徐光啟的孫女,徐氏子弟都沾身自好,徐光啟終生沒有納過妾,而且只有父親徐驥這麽一個兒子,徐淑敏的姐姐們和哥哥們,都保持著這樣的家風。

可是大明的大環境下,徐家子弟想成親其實相當困難,要挑門當戶對,也要對潔身自好的人,這樣的人,在大明朝,不是沒有,非常罕見。

不納妾的官員,也就盧象升,包括孫元化,也有好幾個小妾。

讓徐淑敏前來遼南的原因,她其實是知道的。

對於欲聯姻程世傑,首先是年齡方面,在大明朝,這事情年齡差距,不過二十歲不算太大,這也屬於正常情況。

許多讀書人,隻納妾不結婚,就是這樣,等到中了進士,那大都三四十歲了,有四十多歲的並不罕見。

程世傑現在才三十六歲,他雖然已經結過婚,也有兒子,但問題是,程世傑是一個符合教規的良好男人。

按照程世傑的身份和地位,他就算是納一百個小妾,也不成問題,而且也沒有人說什麽,現在遼南很多人擔心程世傑沒有兒子,很多人利用一切機會向程世傑進言,讓他趕緊成婚,或納妾。

無論嫡子或者庶子,有一個程世傑親生的兒子,總比沒有強。

徐淑敏並不反感程世傑的長相,雖然說,程世傑不像江南讀書人那樣文弱,但是卻有一種非常罕見的氣質。

用凱瑟琳的話說,程世傑是一個非常男人的男人。

可問題是,程世傑並沒有對她產生異樣的想法,不找她聊聊天,促進一下感情,也不找人向徐家提親,人都過來了,反而被當成空氣。

這讓徐淑敏非常沮喪。

平心而論,徐淑敏是一個美女,無論是身材,還是樣貌,家世,無一不是上上之選,可程世傑對她沒有意思,她能怎麽辦?

凱瑟琳倒是對她出過主意,邀請程世傑共進晚餐……

這個辦法被徐淑敏直接放棄,開什麽玩笑,如果真這樣,那她成什麽了?

至於憐兒的辦法更加不靠譜,去勾引程世傑。

別看程世傑平時經常到處跑,可問題是,誰能輕松靠近他?

他哪一次出行不是上百名護衛,保護得密不透風?

有一次,程世傑出行時,一匹驚馬朝著他的馬車衝去。程世傑的護衛把總吳勝,隻用了一拳,就像一匹高頭大馬打死了。

如果被吳勝誤會了,他一拳就足以將自己的小腦袋瓜打碎……

……

為了婚事而操心的不僅僅是徐淑敏,還有謝宗澤。雖然說謝宗澤的官職高,家世也算不上顯赫,詩賦文章也並不出名,但是脾氣卻是說不出地執拗。

起初,他是因為自己連累了女兒謝素素的婚事,可是隨著自己因金州書院院長的身份,兼任了遼東管委會的委員,父子兩委員,都進入了管委會。

在謝宗澤等傳統文人看來,遼東管委會委員,負責遼東的教育工作,如果放在其他各省,這應該是一省提學的級別。

更何況他的兒子謝景林,因禍得福,擔任了商業署,享受都司級別待遇,那麽都司可算是正四品,至少是知府級。

這樣以來,謝宗澤的態度又強硬了起來,秀才……狗都不會把女兒嫁給窮秀才,最少也是一個舉人。

最好是進士……

因為謝氏在遼南的門第越來越高,當然,想跟謝家結親的人也越來越多,媒人成團登門,也有不少人謝宗澤也滿意。

可問題是,謝家的這個老姑娘,心高氣傲。

寧嫁百夫長,不嫁讀書人。

這是謝素素的原則,也是他的底線。

整個遼南能夠入謝宗澤眼的人,就不多了。

武人。

哪怕是張裕這個級別,算是程世傑麾下排到前五的大將,年輕未婚,但是張裕的家世他看不上,張裕的父親只是普通的軍戶,讓謝宗澤跟一名瞎字不識的大老粗成為親家,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至於沈明遇,年齡大了一些,父親是歸德府千戶,正五官的官身,可問題是沈明遇也不是什麽好鳥,現在沈明遇有七個小妾,其中五個大了肚子……

雖然謝宗澤相信沈明遇不敢寵妾滅妻,給謝素素氣受,可問題是,謝素素看到沈明遇,說是寧願出家為尼,青燈為伴佛前。

謝素素被媒人團擾得不勝其煩,於是,給媒人團定下了自己原則“第一,對方必須是遼南人,而且終生不準離開遼南。第二,對方成親之後,不得納妾。第三,對方必須和謝大姑娘一道侍奉謝宗澤二老終身;

這三個條件有一個不允便不能成婚,謝素素明言,便是勉強成婚,若是日後違反了這約法三章,謝謝素都將離婚再嫁。

這幾個條件非常狠,第一個條件是謝大姑娘表示自己不願意嫁得離開父母身邊太遠,第二個條件是謝大姑娘表示自己希望自己未來的丈夫能夠效法貞觀名相房玄齡,第三個條件則是謝大姑娘明明白白告訴對方,孝敬俺爹娘是你的義務,但是孝敬你爹娘——是你自己的義務,你兄嫂地義務。

程世傑聽到這個條件以後,嚇得冷汗直流。

他甚至懷疑,謝大姑娘是不是後世穿越過來的……

要不然,怎麽可能會有如此先進的觀念?

同時,程世傑也對謝大姑娘有些好奇。

程世傑還沒有什麽反應,這是隨著謝素素的約法三章,讓整個遼南炸了鍋。

“還真以為自己是金枝玉葉啊!”

“想什麽美事?”

“謝家就是這家風??謝宗澤這個老匹夫,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整個遼南誰能符合她的擇婿標準?”

“別說沒有,還真有一個人符合!”

“誰?”

“咱們遼東經略使程大人!”

“這個標準恐怕是為程大人而言!”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程世傑自然不知道他已經被形成了天鵝肉。

在得知遼南的紅薯大豐收,寧海軍名義上的監軍高起潛就坐不住了,他急忙從登州坐船抵達遼南,然後騎著快馬,帶著一隊宦官和錦衣衛,快馬加鞭,前往振海城。

“什麽風把公公吹過來了!”

高起潛沒有跟程世傑客套,而是直接笑道:“果真有畝產三千斤?”

“最肥的田,畝產四千六百五十二斤!”

“如此祥瑞,何不獻於禦前!”

程世傑驚訝的道:“這是祥瑞?”

“這難道不算祥瑞?古往今來,何時見過畝產四千多斤的糧食?”

程世傑還真是無言以對。

高起潛急了:“哎呦,程大將軍唉,你趕緊寫一道折子,再給咱家幾車紅薯,咱們要獻給陛下……”

什麽叫皇帝不急太監急?

這大概就是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書簽下一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