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美食從綠皮火車廚神開始》第105章 3合油,刀切肉!
最新網址: 來到這個平行世界後,周州也曾在網上搜索過這個世界的焦底炒涼粉,結果搜索出的所謂‘秘訣’無非就是西瓜黃豆醬和炒焦底的手法,卻始終沒有觸及真正的秘密所在。

 汴梁炒涼粉和別處炒涼粉的最大不同就是那層焦香的底兒,可是這道美食之所以能夠讓人吃過後念念不忘,焦底只是一部分原因,很大程度上還要由醬料來決定。

 發酵後的西瓜黃豆醬有著西瓜的天然甘甜和黃豆醬的醇厚豆香,當這兩種味道相互配合的時候,就形成了汴梁炒涼粉最獨特的味道,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西瓜黃豆醬的真正秘密。

 這醬就不能傻傻的直接用!

 在使用之前,還要有一道‘炒醬’的前期程序,而且不同於老北平炸醬面的那種炒醬,是要向裡面添加‘三合油’的。

 什麽是三合油?

 雞油、豬油、牛油!

 雞油鮮、豬油醇厚、牛油後味綿長!

 合理配比的三種油在三四十度的低溫中相互融合,然後就要迅速放入西瓜黃豆醬,用炒杓快速翻炒,油溫一到六十度就要立即出鍋,這樣炒出來的醬才是最配焦底炒涼粉的。

 用它炒出來的涼粉鮮美且具肉香、後味綿長,西瓜的甘甜被鮮厚的油壓住,會保留下一絲甘甜回味,卻又避免了甜鹹口的尷尬,這才是汴梁炒涼粉的真正秘密所在。

 為什麽很多汴梁的炒粉師傅都達不到夜市上‘老張炒粉’的效果?

 他們不是不懂炒醬,就是在三種油的配比和火候掌控上出現了問題,達不到炒涼粉要求的鹹香中帶有甘甜回味,焦香中卻無焦糊的要求;結果炒出的涼粉不是甜不甜鹹不鹹的,就是帶有焦糊的味道,自然沒辦法成為汴梁第一家。

 什麽叫做百年經驗?

 就是三種油的合理配比和炒醬的火候控制能力!

 勤行有句名言,‘配菜不難配油難,炒菜容易難炒醬!’

 為什麽這樣說?油的味道是要鍋熱後才能散發出來的,配油就沒辦法通過嗅覺去控制,

等到油溫升起來了你才發現某種油放多了,還能來得及處理?所以這比配菜難多了!

 炒醬也是一樣,這東西鍋溫不夠、炒製的時間不夠就會欠火候、醬不夠香;鍋溫和炒製時間稍過一點,那就容易糊鍋。

 甚至你炒杓動的稍慢稍快,都會影響一鍋醬的成色。

 想要配好油、炒好醬,沒個十幾二十年的功夫成嗎?可是又有多少廚師能夠耐下心來用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練習?

 備下這鍋醬,周州才算有時間拿起霞姨送的大搪瓷缸子灌幾口紅茶,同時不忘提醒三位幫廚開始分割清洗過的豬肉。

 汴梁灌湯包子的用料並不複雜,除了豬肉就是大蔥,還有就連豫省人都會誤解的‘豬肉凍。’

 這其實也不能怪人誤解,灌湯包子並非是汴梁獨有,外省也有用蒸面做的各種灌湯包;如果你到了金陵甚至還能吃到甜口兒的豬肉灌湯包子,甜甜的豬肉包子再配上糖分絕對充足的赤豆元宵粥,簡直可以甜到人的心裡去,是無數金陵遊子夢中的家鄉味道......

 各地的灌湯包有甜口兒也有鹹口兒,以豬肉、羊肉、牛肉、蝦、老鴨為主味的更是數不勝數,算是各有特點,可它們裡面的湯卻無一例外都要用皮凍來實現。

 因為這足夠方便,只需要將皮凍放進餡料,上籠一蒸就成了灌湯包,可是啊...皮凍的天然缺陷也是非常難以彌補的。

 首先就是一旦成凍,則鹹度不好控制!

 再高明的廚師也無法保證皮凍在凝成時鹹度可以均勻分布,往往是底部的皮凍較鹹,上部的皮凍較淡,這個餡料可怎麽調?

 所以用皮凍做出來的灌湯包最大的問題就是味道難以掌控。

 其次就是皮凍始終少了一味鮮香,遠遠比不過現熬的大骨湯;這就是材料本身的差距了,就算是廚神來了也無法彌補。

 所以正宗的汴梁灌湯包子講究用鮮湯,這也是一品樓和黃家老店的成名訣竅。

 只是用鮮湯做出來的灌湯包子湯汁充盈,不像皮凍化出的湯汁那樣肥膩粘稠,這就對包子皮的要求非常高!

 要用鮮湯,不僅需要有一流的白案師傅,同時包子出籠後還必須在店裡吃,絕對不能打包帶走。否則食客到了家中就會發現湯汁大部分都滲漏了,包子也會變得口感全無。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現在的一品樓和黃家包子都用上了豬皮凍,如此一來方便倒是方便了,味道難免就要遜色三分。

 周州要做就做正宗的,所以大骨湯早就吊上了,燙麵法的‘發明’也讓包子皮大大提高了‘留汁’的能力,這道汴梁灌湯包子到這兒就算是成了六分。

 剩下的四分就得看餡料了,豬肉是絕對不能用絞肉機來攪的,這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做出最正宗美味的汴梁灌湯包子,豬肉不僅不能攪,甚至都不能剁!

 絞會破壞肉中纖維,令肉餡中出現一個個讓人惡心的肉疙瘩;剁雖然不至於損壞肉中纖維,卻會因為力度過大、用刀過快導致肉中的脂肪過度流失。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切。

 要以非常高明的刀功迅速切割,不僅要縱橫用刀,寸碎後還要翻卷不少於八次,這樣切出來的肉餡才會顆粒均勻、肉脂保持完好,口感絕非絞和剁出來的肉餡能夠比擬。

 有了兩位特一級幫廚,這種力氣活兒就不用周州動手了,在美食羈絆效果下,當謝廣運跟何武火為頂級菜譜備料時,切出來的餡料並不會比周州差多少;帶有美味+1效果的胖子則負責把蔥白切成蔥末,最後要做到蔥白拌入餡料後有蔥香卻不見蔥體,這也是灌湯包子美味的關鍵。

 餡料拌出來以後,就是用白案功夫收尾了。

 燙麵比蒸面更容易做到纖薄透明,一杓肉餡一杓湯包進去後,一部分大骨湯會被肉餡吸收進去,剩下的部分甚至能夠透過燙麵皮看到它們在包子內輕輕蕩漾。

 封口的時候就不能用十八個褶兒的菊花口了,得用金魚嘴兒。

 這是讓食客下筷子的地方,等到包子出籠了,食客們用筷子一夾這金魚嘴兒就能把整個灌湯包提起來,然後才好下嘴啊?

 第一批灌湯包子入籠上了汽眼兒後,周州就通知小張在廣播喇叭裡通知前列號段的客人了。

 灌湯包不是大菜包,就得現蒸現賣,食客也得趁熱吃,

 餐車廚房的六個灶眼有五個已經放上了蒸籠,一籠能摞起十屜,應付68個座位是沒什麽問題的,有三名幫廚負責出包子,他就只需要負責炒涼粉。

 在灌湯包子和焦底炒涼粉最出名的汴梁,這兩樣美食可從來都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

 最踴躍也最有預約經驗的永遠是周州的鐵粉和常客,不出意外,這第一批進入餐車的果然還是那些老面孔。

 張周軒老爺子搭桌徐寧,披肩發拉著津門大哥,蘇柔的肚子終於恢復了原狀,不過她卻悄悄看到曹老板的肚子變得更大了......

 黃魯生排在67號,是倒數第二個走進餐車的人。

 比較扎眼的是他帶了一頂夏季常見的遮陽帽,還帶了副看上去酷酷的墨鏡,落座的時候借著墨鏡的遮掩迅速向廚房內掃了一眼,透過廚房狹窄的小窗,目光在高高堆起的籠屜上停留了幾秒鍾。

 “老籠?

 看來這位網紅大廚確實不簡單啊...之前沒聽說他在x164上做過灌湯包子,這應該是第一次才對,卻知道準備老籠?”

 黃魯生迅速收回目光,有些心虛地掃了眼不遠處的張周軒老爺子。

 現在華夏勤行誰不知道張老爺子極力維護周州的事?

 他畢竟是黃家的人,這個時候跑來吃周州第一次做的灌湯包子,要是包子味道蓋過了黃家將會很尷尬,要是味道不如黃家就好像自己是來看風涼的,左右都不太合適。

 最好還是不要讓張老爺子看到自己才好...這位老爺子在勤行地位太高, 脾氣又太大,萬一因此對黃家包子有什麽不好的看法可就是自己的罪過了。

 “都說這位小周廚師做的好一手羊肉泡饃,連很多長安的百年老店都比不過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麽神?

 今天倒要嘗嘗他做的炒涼粉和灌湯包,這兩樣東西出了汴梁就沒有正宗的,更別說是在火車的餐車上了......”

 黃魯生心裡帶著一絲質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點了一籠灌湯包和一碟焦底炒涼粉。

 本來聽到小張在廣播喇叭裡說晚餐是汴梁灌湯包和炒涼粉,黃魯生笑笑就準備拆開隨身攜帶的德州扒雞了,結果卻聽到小張說出了‘正宗’二字。

 這就不能不來嘗嘗了啊,近些年一品樓和黃家包子為了爭個‘正宗’可沒少在媒體上打嘴仗,總不成兩家專業做汴梁灌湯包子的還沒爭出個結果,卻讓一位火車上的年輕廚師成了正宗吧?

 就算不為慪氣,身為黃家人,他也必須要來見識一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