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剛要稱霸,易小川讓我收手》第39章:劉虞自覺誤入‘世外桃源’!
  此時倍受河北眾諸侯關注的幽州牧劉虞,正通過幽冀邊境靠近中山國的北平縣。

  幽州州治是廣陽郡的薊縣,也就是未來的京城一帶。廣陽郡南側接壤的地界才是涿郡,幽州涿郡毗鄰冀州河間國和中山國。

  因此幽州牧劉虞若是前往冀州觀政,需要千裡迢迢從廣陽郡跨越涿郡,後到達河間郡或中山國,舟車勞頓不提,主要是曠日時久,幽州的政務將堆積起來沒有時間處理。

  最重要的是,此時是秋耕,對於北方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生產力而言,秋耕比春耕更重要。以往劉虞都會在祭天過後與百姓們共同耕作,不是做做樣子,真的是與民同耕。

  此舉有多層深意,但最重要的是,要體會農耕的辛勞,時刻謹記百姓和糧食的來之不易,不要脫離群眾,以至於做出和說出不切實際的政策!

  本以為可以造福萬民,最後卻勞民傷財,脫離實際。並且不要高高在上,官官相護,以至於有貪官汙吏,欺上瞞下,歌舞升平下其實已經是累累屍骸!

  就如同趙王那兩首極具諷刺意味,同時對農民有著真摯同情的詩句——

  《憫農二首》

  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兩首詩出現之後,名震天下!

  士子讀書人們對詩句的修辭手法,其中的生活細節和熟知的事實,所刻畫出來的矛盾,這種表現力為之歎服。但市井百姓,田間老農卻感觸頗深,以至於潸然淚下!

  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

  這讓劉虞想到了一個名詞“土地兼並”、“巧取豪奪”,還有一句趙王劉羽最貼切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語近意深的格言,表達了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這讓劉虞感受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以及農民的辛苦和悲慘生活。

  正因為這一首詩,讓幽州牧劉虞對冀州牧、趙王劉羽有著一種共鳴的知己之情,就如同趙王劉羽的另一首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他們雖然沒有見過,雖然相隔一方,但若是有著共同語言,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因此劉虞來了!

  若是其他人邀約觀政,劉虞或許就拒絕了。但趙王劉羽,此等仁傑治下的冀州,一直讓劉虞十分好奇且憧憬,不知道會是怎麽樣的光景?

  原本劉羽邀約劉虞在河間國易縣相見,比起此時的中山國北平縣反而更近一些,但深思熟慮後,劉虞還是自作主張的異地而觀!

  不是劉虞不相信趙王劉羽的高尚品德,而是劉虞害怕趙王劉羽為了給他一個好印象,或者趙王劉羽部下為了給上級一個好印象,因此提前做好表面功夫。

  這一點劉虞深有體會!

  他在幽州為州牧的時候,自然也要對州郡縣村進行拜訪調查慰問。

  一開始的時候,他初來怎到,會提前告知屬下,一來讓他們不要擾民,有個心理準備。二來這是政務安排,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和意外。三來身為州牧,

他還有協防戍邊的職能,需要防備意外發生。  誰知道這些屬下提前得知後,並沒有照做,而是自作聰明的,暗地裡征召百姓服勞役,嗯,不用付錢、免費的勞役,來打掃清理,將一切表面功夫全部做到位。

  劉虞當時體察民情的時候,真的是驚呆了!還以為幽州比起洛陽百姓更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這大街小巷的整潔程度,近乎一塵不染了。

  這其中要是沒有貓膩,那簡直就是侮辱劉虞的智商!好在劉虞素有仁名,噤若寒蟬的百姓在其暗中打聽下,沒有隱瞞,和盤托出。

  知情後,劉虞大驚失色,驚怒無比!這簡直就是欺上瞞下,仗勢欺人偽裝出來的歌舞升平。

  不過劉虞沒有懲戒那個“偽裝者”屬下,避免那些告狀的百姓們因此受到連累。但經此一事後,劉虞終於明白什麽叫“突擊檢查”、什麽叫“微服私訪”了!

  劉虞此時就是突擊來到中山國北平縣,在趙王劉羽沒有準備,不知內情的情況下,微服私訪,想要看到冀州真正的民生百態,百姓的生活狀況。

  ……

  幽冀交界處的官道之上。

  劉虞一行人是從幽州涿郡北新城一帶,通過官道進入冀州中山國北平縣范圍。

  當靠近幽冀交界處的時候,官道上竟然還私自設卡,交費領號才能通行。

  劉虞觀察這個關卡站點,青磚灰瓦修建的一層嶄新樓房,房簷上掛著“北平縣收費站”的牌匾,此站未經風吹日曬的痕跡,看樣子修建日子還不長。

  他們前面已經有商隊在排列交費,從那些商隊管事的抱怨聲中,也可以聽出以往這裡並沒有哨卡站點,更加不用收費,暢通無阻。

  劉虞聞言緊皺眉頭,暗道“難道是趙王劉羽巧立名目,苛捐雜稅?”

  雖說官道收費並不是沒有先例,譬如絲綢之路開辟後,沿途就有很多關卡,比如“西域襟喉,大漢拱衛”的伊州(哈密市),這裡是河西走廊的終端,是中原連接西域的重鎮。

  這裡屬於兵家必爭之地,若想掌控西域,這裡就必須嚴陣以待,大漢曾在這裡設置伊吾宜禾都尉。

  可問題是,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道路,或者是諸如官道樞紐、南北水路的交通樞紐,這些重要地點收費。其他一般都是入城繳稅。

  但你一個幽冀邊境的邊陲小縣設卡收費,這就有些過分了吧?!從未有過先例!

  劉虞對趙王劉羽生出不滿的時候,那些關卡站點的巡檢和吏員振振有詞的解釋——

  “冀州的官道都是水泥路,設計建造極為不易,堪稱一裡千金。

  道路的養護、巡檢人員等日常都需要支出,要麽別從這裡通行,要麽交過路費。”

  那些吏員還發牢騷,“怎麽每一次都需要解釋個半天,應該樹立一個公告給他們自己看……”

  “那還要你有個屁用啊?養你乾吃飯嗎?要不要再加一個文吏幫他們念字啊?”有巡檢罵道。

  旋即引發關卡站點人員的哄堂大笑。

  這反倒讓劉虞暗暗點頭,比起其他地方吏員的霸道跋扈,這些人雖然嘴上不饒人,但還是循規蹈矩,沒有太過橫行霸道。

  並且那些商隊管事嘴上不滿抱怨,但罵罵咧咧後還是交費領號前進了。言談中說起冀州水泥路的道路平整、便利快捷,利於他們商隊的通行。

  以商人逐利而言,說明水泥路收費,與他們而言,還是有利可圖的!

  據說貫通冀州全境曾經需要十天半個月、甚至月余的時間,如今縮短到兩三日,水泥路居功至偉!

  這讓劉虞對“水泥路”這個新名詞有些好奇!

  “爾等可知水泥路來歷?為何從未聽聞?”劉虞好奇望向身側的從事人員。

  此次與劉虞同行的有鮮於輔、田疇等五名從事,喬裝打扮的護衛五名,總計十一人來到北平縣。

  這些人有飽讀詩書、學識不凡者,有行萬裡路閱歷經驗老道之人,但皆是搖頭不語,一臉茫然,猜測可能是本地方言或者其他叫法。

  劉虞詢問之中,隊列正好輪到他們,巡檢立刻上來查探,不是擔心有什麽武器威脅之類,而是對貨物重量的評估預測,總計十一匹馬,輕車簡裝,最後收費——

  一千五百錢!

  如今鹽價一石五百錢,相當於三石食鹽,平均下來一人一馬一百三十多錢左右!

  劉虞好奇問道:“這個收費就可以在冀州官道上面暢通無阻了嗎?”

  “並不是!”

  巡檢打量劉虞等人,旋即解釋道:“這個收費只是北平縣到下一座縣城的路費。大概在蒲陰縣,你們還會看到一座收費站。”

  “兩縣距離多遠?”

  “大概近百裡左右。”

  劉虞緊皺眉頭心下暗算,北平縣到蒲陰縣大概有近百裡的路途,一人一馬收費一百三十多錢,平均下來一裡一錢半左右。

  這還是他們輕車簡裝,若是那些商隊貨物載重量大,人員多,收費將更加昂貴!

  “如此昂貴的路費,就不怕他人想方設法逃避嗎?”劉虞皺眉問道。

  巡檢竟沒有不滿,反而笑道:“只要別從水泥路上通過,其他山路皆是分文不取,只在入城有極少車船稅。官道水泥路上有巡邏,若是發現逃稅者,將重懲!”

  “水泥路是什麽?”

  “具體我也不懂,但造假昂貴,養護不已,你們可自行觀察。但切記不要破壞。”巡檢提醒道。

  劉虞又詢問了一番,巡檢人員倒沒有不耐煩,態度和煦,這讓他對趙王劉羽的不滿緩解了不少,至少對官吏的治理上面,這是他需要學習的地方。

  身後傳來排隊人員、商隊管事的吆喝催促聲,劉虞沒有多問,一行人通過收費站後,策馬上路了。

  望著劉虞等人遠去,這位巡檢皺眉後對其他吏員說道:“你們先看著,我離開一下。”

  “他們有問題?”有人警醒。

  巡檢只是微微點頭,複又搖頭。

  不久後,北平縣收費站飛出一隻信鴿,展翅飛翔之中,向著遠去飛去。

  在其下方,劉虞一行十一人離開收費站後,策馬疾馳在水泥路上。

  若是尋常土路,策馬奔騰時,上方騎士口鼻會卷入塵土,但在水泥路上,這種狀況緩解許多。

  並且因為道路平整,策馬速度極快,不必擔心因為山路碎石影響,發生馬失前蹄等意外側翻的情況。

  疾馳時,劉虞會觀察水泥路的狀況,灰白色道路,堅硬如石,道路平整,比三合土還牢固,可容納四車道並行,兩側護欄下還有排水系統。

  道路上有商隊、獨行騎士、信使等來往通行,還有巡邏檢查,人流量不是很稠密,但零星點綴也顯得不少。

  光是看著這條水泥路,劉虞就知道方才收費站巡檢沒有撒謊,水泥路造價昂貴,‘一裡千金’或許有些誇張,但也相距不遠了。

  道路對於州郡極其重要,運輸、通行、軍事等等,交通便利,也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趙王劉羽曾說過一句話,倒是很貼切的評價——要想富先修路!

  劉虞一直想要將幽州的郡、縣主要通道用夯土夯實,就是利用三合土和泥土壓實的夯土道路。若是講究一點,還需要使用熟土和米漿,將土燒一遍,就不會生蟲長草。

  可惜夯土需要眾多勞動力高強度勞動,百姓們吃飽穿暖尚且難以做到,況且是這麽奢侈的修路工程?以如今的經濟條件和生產力還不允許這麽做!

  因此劉虞至今還沒有完成這個目標!

  不過冀州做到了!

  並且還是堅硬如石、道路平整,不被雨水影響,且牢固還在三合土之上的水泥路!

  不得不說,光是道路而言,冀州堪稱天下之最!

  只是越是如此,越讓劉虞心下有些驚疑,對趙王劉羽生出了一種擔憂的情緒!

  想要建造這麽一條道路絕對是天價,若是城中修造自然可以理解。但這裡不過是城郊邊鎮,據商隊閑聊、巡檢問詢,這種水泥路貫通冀州郡縣主要官道!

  這就有些恐怖了!

  以冀州的財政收入,怎麽支撐的起這種消耗?那麽趙王劉羽的錢財哪裡來的?

  真的只是所謂的依靠鹽稅?或者依靠過路費養護?其中有沒有對百姓苛捐雜稅、勞民傷財?

  這到底是趙王劉羽鋪張浪費,好大喜功?還是其勵精圖治下的經濟騰飛?

  劉虞亟需知道這一點!

  因此在水泥路疾馳一刻鍾後,劉虞就開始尋找附近的村落,想要通過與當地百姓農戶的交流,來旁敲側擊冀州的為政方針,以及趙王劉羽對待百姓的治理方式。

  冀州屬於華北平原地帶,因此兩側並沒有層巒疊翠的險峻山峰,但也是林木茂盛,灌木叢生,顯然是還沒有完全開墾種植的地方。

  又繼續前行一刻鍾,劉虞一行人終於遠遠看到炊煙升起,這顯然是有村落百姓聚居之地,但並非是城中繁華地帶,而只是偏遠的鄉村。

  “籲——”

  劉虞從高速策馬逐漸降速停止下來,身側拱衛的十人緊隨其後照做。

  從事鮮於輔有些好奇問道:“明公,我們不去縣城嗎?”

  “想要體察民情,了解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態,不是看城中的豪門大戶,而是最貼近底層的‘鄉亭裡’農村地區。”劉虞言傳身教,讓眾人恍然。

  其實此次來到冀州考察觀政,劉虞的目標只有四點——第一看道路,第二看田地,第三看房屋。最重要的當然是看人。

  特別是鄉村地區。

  道路是否夯實,代表著州郡的長官對鄉村百姓的重視程度,掌控力度,以及對基層的管理態度。

  這一點從冀州的水泥路上,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劉虞只剩下歎服!

  現在找到鄉村百姓聚居地,他們可以看田地、看房屋,同時看人,真正深入了解冀州的民生百態!

  ……

  他們留下兩名護衛看護馬匹,從水泥路官道上面翻過,轉入鄉間羊腸小道。

  蜿蜒曲折的鄉間小道倒不是水泥路了,而是變成尋常鄉村的泥土路,他們順著炊煙的方向行去。越是接近,開墾的田地逐漸映入眼簾。

  田地分布四周,有水渠灌溉,觀其土色,嗅其芳香,顯然是肥沃的良田。

  冀州屬於海河水系(古稱‘九河’)和黃河水系哺育,地處華北平原,土地肥沃,桑棗之地。這才有谷支十年、帶甲百萬的雄厚。

  中山國北平縣一帶正是海河水系哺育范圍,田地肥沃,田埂之間還種植著桑樹,這也是農民的副業。

  一來可以種桑養蠶,增加收入。二來可以穩固田埂,避免水土流失。三來可以充當田界,避免侵佔田地。

  此時田間有零星百姓正在秋耕勞作,一人一牛來來往往耕作,偶爾響起的哞哞牛吟,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還有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幅畫面,讓劉虞鬱結凝重的情緒為之舒緩,心情暢快!

  劉虞觀察著正在耕作的百姓們,這些農民百姓,臉上皺紋密布,腰背佝僂,膚色是長年累月、風吹日曬後的黝黑狀,看不出大概年齡,與其他地方尋常農民並無差別。

  不過讓劉虞有些驚訝的是,這些百姓精氣神飽滿,眼神中綻放出來的光芒,不是那種愁眉苦臉,好似今年的收成又是收支不平;也不是那種對未來沒有希望,苟且偷生、得過且過的茫然,甚至絕望;

  而是有一種對未來充滿希冀,臉上洋溢著一種幸福的臉色!

  這讓劉虞陷入沉默!

  這種臉色劉虞知道,這是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後,有了底氣,不會因為天災人禍,或者什麽意外,突然導致家破人亡的那種自信神色!

  並且這些百姓的衣服著裝並非破破爛爛,縫縫補補,雖是粗布麻衣,但也可見有余錢增購新衣,而不是日子過的緊巴巴、過的捉襟見肘。

  劉虞覺得,種種跡象表明,看來冀州的百姓生活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北平縣這鄉村百姓如此!

  這就讓劉虞有些好奇了!

  如今土地兼並嚴重,豪強士族巧取豪奪,百姓們逐漸失去土地,最後不得不成為佃戶佃農,土地的收成上交抽成後,根本不足以日常生活開支。

  這才有憫農的“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諷刺。

  不過看北平縣這些百姓們的神色,完全不像是辛勤勞作、碩果累累後,卻兩手空空,最後甚至餓死的淒慘。

  冀州的土地制度難道沒有其他州郡那麽嚴苛嗎?還是在趙王劉羽統治下,士族豪強土地兼並沒有那麽誇張?這些百姓們多是編戶齊民的自耕農?

  所謂的自耕農,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塊土地,不受地主租的剝削,僅負擔政府賦稅和徭役。

  農田單位面積產量越高,他們經濟上收益就越多。

  因此,他們在生產上有較高積極性,對改良土壤、興修水利、采用良種、深耕細作、增加施肥量,或開展多種經營者有濃厚興趣。

  同時,除負擔國家徭役外,勞動時間亦可以按家庭這個經濟單位需要而靈活安排,有利於農副結合。

  冀州‘田多墾辟,桑棗之饒’,這裡‘桑棗’的用法不僅僅是指桑樹和棗樹,還有農民除了農田種糧之外的副業。譬如眼前田埂上的桑樹!

  但自耕農又是一個小生產者,經濟地位極不穩定,稍遇天災人禍,即有破產的可能。

  因此,自耕農往往成為士族豪強巧立名目、巧取豪奪的對象,致使他們賣田賣地,甚至賣妻鬻子,而淪落為佃農。

  也有的在苛捐雜稅和繁重徭役負擔下,為了逃避政府壓榨,而紛紛把土地投獻給地主,重新成為地主的佃戶,或者淪為流民。

  此舉加強豪強地主的勢力,而流民則成為社會動蕩不安的重要因素,並且大量的編戶齊民從戶籍中消失,稅收減少,加劇國家的財政危機。

  惡性循環下,以至於自耕農經濟狀況的不穩定性,決定了他們極容易向貧富兩極分化,尤其容易向佃農或流民這一極轉化。

  數年前席卷大漢的黃巾起義,就是因為土地兼並,天災人禍,讓自耕農向佃農或流民的轉化,最後爆發的農民起義。

  ……

  劉虞心下有著種種猜想,不管哪一種,此時冀州給他的和平安寧,百姓們表現出來的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都給他極大的震動!

  至少劉虞治下的幽州做不到!大漢天下十三州,怕是也只有冀州可以做到這一步!

  這既是看田地,也是看人,由此反推出來!

  趙王劉羽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有海量天價的錢財修建貫通冀州的水泥路?從這些鄉村農民百姓的神色著裝上,也看不出苛捐雜稅、巧取豪奪的絕望神色?

  那麽趙王劉羽的錢財,到底是從何而來?

  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 主要就是看賦稅收入,包括人頭稅、田賦、徭役和兵役等。

  但劉虞身為幽州牧,自然知道想要達到趙王劉羽這種發展建設,賦稅是遠遠不夠的!

  又不是苛待百姓,又能發展建設,這樣的好事,趙王劉羽是怎麽做到的?

  劉虞看不透其中深意,正想邁步前行,去親自向當地農民百姓討教一番,誰知道同行的從事護衛都愣在當場!

  “你們怎麽了?”

  劉虞有些好奇問道,旋即驚醒過來,點頭自問自答道:“你們也覺得冀州百姓的生活狀態極好吧?田多墾辟,桑棗之地,世外桃源怕也不過如此!”

  “不、不是明公……”

  田疇指著田間正在耕作的農民:“他、他們是一牛牽引,不是二牛抬杠!”

  咻——

  劉虞瞬間側首,方才他只顧得看田地、看人的臉色、衣著等推測百姓生活狀態,卻沒有發現這更加重要的一點——

  此時大漢的農耕普遍采用“二牛抬杠”法,即需要兩頭牛,三個人輔助耕地。

  可是現在,前方的田野間,那些百姓們分別是使用“一牛牽引”,即只有一人一牛正在耕作。

  劉虞大驚失色!

  這意味著可以節省畜力和人力!這說明操作靈活簡單,回轉方便,更加輕便!所以只需要一人一牛!

  可這是怎麽做到的?!

  對於農耕文明而言,這簡直就是超乎想像的科技進步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發明創造!

  難怪連劉虞這位幽州牧,都為之大驚失色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