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宮城,東宮。
不少僧侶在此聚集,太子李治站在自家大殿門口,一一與來客行合十禮節。
今日,不光是禪宗少林齊聚一堂,就連不少李治親近的家人兒女,也都被悉數召集過來。
人群中,有不太‘適宜’的二人出現。
韓愈與李泌來者是客,雖立場不同,但互相尊重,也與李治做僧人的合十禮節,而後邁入大殿之中。
李治殿內,四周圍著的盡是大大小小佛像香爐,仿佛進的不是太子寢宮,而是某某寺院。
待人都來的七七八八了,李治也將大門關好。
此時此刻,再沒有君臣之別。
踏入這個門中,都是我佛弟子罷了。
“阿彌陀佛。”李治再度合十行禮,道:
“叨擾各位師兄,今日前來聽經念佛。只是今日講經之人,各位或許都不太熟絡。”
一眾僧侶微微頷首,默不作聲。
說著,李治掏出一本鑲著金邊的薄書,與眾人一起,在蒲團上盤坐。
“但這位師兄卻已做出過一本佛經。我讀後,深感受益匪淺,在那位師兄前來講經之前,我想先與各位分享一下這本經典。”
韓愈與李泌相視一眼。
又稍微掃量了一眼四周。
驚訝之中發現,竟然不光向樂遊早早前來,就連高僧一行,都如尋常僧人一般在後面落座!
二人沉了沉心。
他們只知道,這本佛經是陸元作的。
那小子陸元,隻用一本佛經...就打動了大唐太子!
不僅如此,李治對這本佛經的評價似乎還相當之高。
高到甚至要邀請一眾長安僧侶,甚至要拽上自己的親友一起來聽。
這就讓他們不得不好奇。
這到底是什麽樣的一本佛經?
其他人與韓李二人想的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口中的師兄,一眾僧侶甚至都沒聽說過其名號。
不知是哪個寺的和尚,更不知他道行有多高深。
所有人都豎起耳朵。
準備洗耳恭聽。
李治將金邊書頁緩緩翻開。
他開始閱讀起裡面的內容: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眾僧侶眉頭微皺,只是這第一句,就感受到了這本佛經的高深之處。
五蘊...皆空?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
眾人神色一凜。
就連儒家的韓愈與道家的李泌,都瞪大了雙眼。
他們雖然不是佛教的,但都聽得懂佛教所說的東西。
這裡面,色可不是指的女人。
而是指世間一切物質。
也是一切能看見,看不見的事物現象所組成的集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八個字,在眾人腦中不斷盤旋,回蕩!
隱隱約約,他們像是有些參透了世間的本質。
單單就這一句話而已,一絲明悟就在心中產生。
就連並非佛門中人的韓愈與李泌二人,都皺緊了眉頭,若有所思之間,他們甚至對自己所信仰的學派都有了新的認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一眾僧侶,就連呼吸都開始有些急促起來了。
心中那一絲明悟開始擴大,不僅僅是一個抓不住的線頭,而是一整根線!
腦海中,他們順著這根線拉拽...他們緊隨著這佛經的話語,甚至連此時看世界的眼光都悄悄發生了改變。
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萬事皆空,沒有生滅?
隨著李治話語的漸漸深入,每個人都沉浸在了自己的思想海洋之中!
人體內的能量,不光是肢體運動才會被消耗。
思考,也會消耗體內能量。
只是平時思考所消耗的能量,與運動的消耗對比,頗有些微不足道。
但在此時,所有人腦海中所進行著前所未有的頭腦風暴!
其消耗的能量,已經拉高到了和跑步一樣的等級!
一層層細汗,從額頭上冒出。
身上的脂肪,也在不經意間迅速溶解。
正常來說,緊隨著的應該是大腦放出‘饑餓’的信號,這是人類本能,天生的機制。
可現在。
思考這篇佛經的奧義,竟然壓過了人體的機制本能!
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感到餓。
有的,只有一層層不斷的思考,明悟。
沒有老與死,因為軀殼是假的,那就無所謂老與死。
沒有老與死,那又有什麽老與死的盡頭?
也沒有苦集滅道四諦,沒有智慧,也沒有所得...
因為沒有所得,才能成為菩薩!
當李治念完最後一句話時,眾人猛然驚醒!
僧人瞪大雙眼,李泌看向韓愈,驚訝發現,韓愈身上,竟有隱隱約約的白光乍現。
他緊閉雙眼,片刻之後吐出一口濁氣,睜開眼來,雙眸變得更加清明一分!又多了許些看破紅塵般的老練!
李泌心頭一凜。
韓愈這是晉升了!
儒家修的,也是精神方面的東西。
不管是哪家的思想,對於自己只要有所啟發,便可以增進自己。
但韓愈身為當今儒家代表,更是國子監祭酒,想要再有所啟發,談何容易?
卻沒想到,因為一篇佛經,竟然有了跨越門檻的明悟!
而且,要知道,李治在讀這個時,可沒有使用任何文功加持。
他只是一字一句,將佛經上的文字念出來罷了!
只是念出來而已,就足有這般效果。
其中蘊含道理,怎能不高深,不令人振奮?
李泌自己也是心頭顫動不已。
這篇佛經中所蘊含的著的思想...他甚至覺得,能成為新一種佛家門派的核心!
他忽然理解了,為什麽李治對這本佛經這麽重視。
但是他轉而忽然想起。
這篇佛經的編著者...不是別人...
李治長出了一口氣,抬起頭來,與眾人道:
“這本經書名為《般若波若密心經》”
一眾僧人有些不再淡定。
急忙忙與李治詢問道:
“敢問這心經...到底是哪位師兄編著而成的?”
......
......
陸元將家中一切安排妥當。
根據格金谷所言,為曲洛妃生成軀體的過程將持續幾天左右。
他向著東宮走去。
曲洛妃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但他要處理的後事還有太多太多。
最緊要的,是太子李治那邊兒。
他當時也沒想到,李治竟然會來救自己。
經一行大師後來解釋,原來李治也是信佛的。
歷史上並沒有諸如此類的橋段,這是歷史線的些許改變,陸元也並不覺得奇怪。
歷代太子,小的幾歲就有登基的,大一點的也不過年近半百罷了。
像李治這種當了幾十年太子的,心態自然早已截然不同。
漫漫歲月的侵蝕,總會給人以迷茫的感覺,不知人生來為何,死又去哪裡。
再加上大唐的精神層面終究沒有現代那麽多元,所以信某個家,便成為常態。
佛家思想,乃人人可成佛,首先就給人以目標,有了目標,就有生活下去的勁頭。
在這個時代,想要有生活下去的勁頭,可謂不易。
再加上其思想符合大唐當代所倡導的價值觀,自然備受無數人追捧。
而且,若是真習進去了,確實能讓人寧靜下來。
李治信佛,也不甚奇怪了。
當日,李治便是在和一行大師一起禪坐。
他那封信,送到了一行的手裡,自然也送到了李治的手中。
於是乎,才有了太子光臨的一幕。
尊敬地稱呼他一聲‘師兄’,這是佛門的謙卑禮儀。
佛門不講求輩分,隻講求思想上的境界高低。
只要你有更高深的見解,便可以稱呼師兄。
而且對不認識的佛門中人,也可以用師兄代稱,就跟現代的先生小姐一樣,師兄二字,便是佛家子弟互相客套的話語。
知曉了這一切,陸元還算放心了一些。
要不然,太子叫自己一聲師兄,這可真是莫名其妙亂了套,保不齊要引人側目。
但即便如此, 對於陸元而言,真正的考驗也才剛剛到來。
他還是有些低估了現代佛經所帶來的衝擊力。
李治所言,什麽登門拜訪,甚至以後還要多多交流什麽的,他根本就受不起。
他哪裡是信佛的?
上P站,吃烤肉,他比誰都積極。
只是依靠著記憶中所翻閱過的那幾本佛經罷了。
他甚至也只是能將其抄寫下來而已,別說參透什麽大道理了,他連翻譯都夠嗆!
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一行大師出手了。
他為自己解了圍。
一行大師口中的‘緣分’便是如此。
大師跟李治所說,緣分到了,自然會有交集。
換句話說,就是讓李治別來叨擾自己。
想到這個,陸元還是挺感激一行的。
又為自己省了不知多少麻煩。
大唐聖僧開口,李治也不得不信。
但他的身份終歸是太子,而且思想也沒有完全脫俗。
李治答應,可以不再叨擾他。
但必須今日要讓自己公開論道一番。
公開論道,陸元壓力山大。
可也只能硬頂。
如果不然,他早晚在李治面前露了餡。
陸元帶著重重心事,款款走入了宮城大門。
他微微又放慢了一些腳步,不斷回顧著自己做好的‘準備’,以求萬無一失。
但腳步再慢,也終有到地方的時候。
他抬眼看去。
眼前九十九階青石台階,直連其上恢弘大殿。
東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