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綱這話是什麽意思。”周瑜面不改色。
張紘搖了搖頭,並沒有回答,轉而說道:“我雖然一直在許昌,但仍是江東之臣,即使公瑾不作此態,我也不會讚同此事,這質子也是萬萬不可以送過去的,且就算今日送了質子,難保明日曹操不會更加得寸進尺。”
曹操現在氣勢正盛,張紘又剛從許昌回來不久,是以周瑜擔心張紘在這件事上表示同意,張紘也是孫家的舊臣、重臣,他的話往往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若張紘同意送質子、歸降曹操,只怕會讓人心浮動。
所以周瑜直接就來了個“豈有此理”,以期堵住張紘“難以拒絕”的表態。
“子綱所說也是瑜的想法,瑜見信惱怒,有些失態,還請子綱勿怪。”周瑜拱手道,臉上重新出現了笑意。
張紘也不再糾結於周瑜之前的“表演”,問道:“公瑾無需如此,以你之意,該當如何?”
周瑜笑道:“子綱既然剛從許昌回來,想必對曹操此時的情形定然很是了解,如今袁紹雖敗,但並未亡故,手中仍有可以抵抗曹操的軍隊,此時的曹操根本無暇南顧,多半只是想掩蓋自江東而起的傳言,故而有此詔令。”
張紘點了點頭:“紘也聽聞從江東傳出的消息,將軍何時回吳郡,紘與將軍一起,也好祭奠討逆將軍。”
張紘語氣平淡的說道,但談及孫策時不自覺地摩挲了一下手掌,顯然內心並沒有像他表現的那麽平靜。
令眾人沒有料到的是,孫翊突然扶著吳太夫人走進屋內,原本安靜的氣氛也隨之被打破。
“仲謀,我聽叔弼說那曹操要讓你送……”吳太夫人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來,見到張紘時止住話頭,向他點了點頭,張紘也連忙致禮,孫權把母親迎到了主位之上,幾人紛紛坐好。
待眾人安坐之後,吳太夫人開口道:“聽說,曹操要你把你的兄弟或者伯符的孩子送去當質子,可有此事?”
“阿母,你是怎麽知道的?”孫權好奇問道。
孫翊是個閑不下來的人,要讓他管住自己那張嘴無疑有些困難,他搶先說道:“子敬去找公瑾兄長、和兄長說話時,正好我也和兄長在一起,知道曹操索要質子之後就連忙去和阿母說了。”
這話為什麽要告訴阿母?孫權心中腹誹,他趁著吳太夫人沒注意,瞪了孫翊一眼,孫翊縮著頭小心地看著二哥,孫權擺出一副惡狠狠的樣子,無聲地說道:“等會再收拾你。”
“仲謀!幹什麽呢!”吳太夫人呵斥道。
孫權連忙收回表情,正襟危坐了起來。
“都什麽時候了,還在這裡玩鬧。”吳太夫人又指責了孫權一句,轉頭看向周瑜和張紘:“公瑾和子綱對此事有什麽看法?”
周瑜看了眼張紘,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於是便道:“將軍承父兄余資,兼六軍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且在將軍即位之後,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如今江東之富饒尤勝從前,人不思亂,若有要事,則泛舟舉帆,朝發夕至,何必因曹賊所逼非要送質子不可?”
吳太夫人臉上的表情逐漸松弛了些,張紘也在這時開口:“公瑾言之有理,且今若送一人到許昌,從此就不得不與曹操相周旋,而若與之周旋,那日後曹操若下命再召將軍親去,將軍去還是不去,而若真是如此,最多也不過就是封個侯而已,十余個仆從、數乘車、數匹馬,此生也就過去了。”
張紘並不清楚孫權如今“救天下漢民於水火”的宏願,
所以便以切身利弊來勸說,他的話雖然有些功利,但也最能讓人又有切實地感受,他又補充道: “而若將軍不去,那與曹操之間的關系又會重新鬧僵,既然如此,不如乾脆一開始就不遣送質子,徐觀其變,若曹操真想進攻江東,理由是怎樣都能找到的,也不缺這一個作為借口了。”
周瑜點頭笑道:“想當年楚國封於荊山之側,方圓不過百裡,後繼者賢能,開疆拓土,直至據有荊揚,直達南海,傳國數十代足有九百余年……”
周瑜說到一半,突然意識到楚國最後並沒有一統天下,連忙收了話,不再多說,好在其他人並沒有察覺到周瑜的異樣。
孫權這時也終於開口:“阿母,我不會把兄弟送往許昌,雖然權與他們不算親近,但總歸是自家兄弟,至於長兄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權一定會親自培養他,好讓他能像長兄一樣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
吳太夫人怕的就是這個,孫權和孫策、孫翊不同,平日裡只是讀書學習,與其他宗族兄弟接觸不多,關系自然不會太過親近,所以送質子過去也並非是絕無可能,吳太夫人擔心發生此事,於是連忙趕到孫權這裡來。
不過此時吳太夫人聽到孫權的想法之後,也算是安心了。
孫權又說:“曹操現在無暇南顧,我之前雖然有些憂慮,但也不是因為此事憂慮,主要是因為這幾日事情都趕在了一起,頗有些煩躁。”
“曹操現在針對江東,主要還是因為益州、秦隴、西涼那些地區基本上他傳檄可定,只有荊州和江東不會輕易投降,不過曹操就算想要圖謀荊州和江東,首先也要徹底消滅並吞並袁紹的勢力,基本平定黃河南北各州之後才能順流而下包抄江東,想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曹操主要目的只不過想消除流言對他的影響,若是之前,曹操也許會以為孫權年輕,沒什麽膽識,威脅威脅就能從命,但經過孫權平叛廬江、征討黃祖、散布流言之後,曹操也沒有再輕視這個江東新君。
不過孫權也並沒有打算將流言長久地扣在曹操的頭上,他的主要目的還是想借此鏟除顧氏,在這之後,先以“報仇”為名征討荊州,再攜“扶漢”之勢,進取北方,這便是孫權與周瑜、魯肅等心腹商議之後定下的計劃。
這些計劃都需要時間,尤其是征討荊州,黃祖是不足為慮,劉表和麾下的荊州豪族可不是等閑之輩,雖然孫權知道劉表命不久矣,但他也不能坐等劉表死後才征討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