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那片猿猴所從未了解的宇宙》第4章 預言
  地球上生活著袁侯,自然也生活著母猿猴。

  當然,母猿猴有她自己的名字。

  柳巧巧的心情不好,並不光是因為那道玩笑般的預言,也因為自己毫無起色的工作與生活——她明明是一名獨立小主播,雖說毫無人氣的那種。

  但這會兒,她只能站在一間裝潢古典且小資的咖啡館,一臉鄙夷衝泡著咖啡,一杯“意式濃縮”,另一杯……用那位老顧客的原話來說“拿鐵,但是牛奶請比昨天再少加一毫升”。

  “那為什麽不直接點杯卡布奇諾呢?”她曾問過。

  “不不不,”那位有些矮胖的老顧客搖著頭,“拿鐵是拿鐵,卡布奇諾是卡布奇諾,如果我想喝的是卡布奇諾,我會說的。”

  “好的,先生。”巧巧微笑著回答,心底拚命在用“這只是一份兼職”來安慰自己……

  雖然她的兼職需要忍受整整八個鍾頭,而她的直播“主業”每天按心情在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之間浮動——嗯……又是一個頗為典型的地球人的“地球”心態。

  “意式濃縮,謝謝。”相比之下,瘦高的那一位老顧客實在是討喜多了。

  “好的,先生。”

  “你為什麽每次對喝的東西都有這樣奇怪的要求呢?”那瘦高個問著那矮胖子,兩人向著他們的老位子走去。

  巧巧豎起耳朵,她也想知道。

  “我只是想多嘗嘗本地不同的味道,而且……”矮胖子答道,“我想搞明白,所謂‘拿鐵’裡面,究竟牛奶要少加到什麽程度才不能稱之為‘拿鐵’?”

  瘦高個一聲輕笑,巧巧翻了個白眼。

  “要知道,名稱和定義可是件很重要的事,將它搞清楚是一門學問。”

  呵呵。

  “可咖啡……就是咖啡。”那瘦高個淡淡道。

  說的可太對了!巧巧聞言猛點著頭。

  “意式濃縮和少加二十九毫升牛奶的拿鐵,請慢用。”

  “謝謝。”

  “謝謝……”那矮胖子品了一口,“唔,像是沒有加奶泡的卡布奇諾……”他評價道。

  已轉過身去的柳巧巧努力翻起白眼,她對這位矮胖的常客實在沒有丁點兒好感——要求繁多不談,似乎還挑剔得厲害,離開時每回都剩下小半杯咖啡擱在那兒,偏不喝乾淨。

  “是我們的咖啡不合您口味嗎?”那天巧巧奮力擠出一絲微笑詢問道。

  “不……不,”這胖乎乎的家夥一邊費勁起身一邊這樣回應,“剩下的該留給蒼蠅……”

  呵呵……不滿意就直說,拐彎抹角的諷刺有什麽意思?

  走回吧台,這會兒沒有別的客人,柳巧巧大可以專心致志沉浸在對自己預言的憂愁之中。

  預言是在三天前收到的,當時她正開著直播,和寥寥無幾的觀眾老爺抱怨著事業與愛情——雖不宏大但相當經典的命題。

  突然一個尖刻的聲音兀自在耳邊響起,一如幾年前那奇怪的善意提醒:

  “呃……柳巧巧,我想想……哦,該死的!蚊香在哪?呃……咳咳,有了有了。當……地球上再沒有叮咬人的蚊子時,你會遇上與你真心相愛的另一半。嗯……就這個……呃,拜拜。”

  呆楞片刻,她才從這胡言般的囈語中反應過來。

  “你們……剛才有聽到嗎?”她對著麥克風叫道。

  但從飄出的彈幕看來,似乎這回聽到聲音的只有她一人。

  “都沒聽到嗎?剛才有個聲音叫著我的名字,說了一段怪怪的話。”

  “什麽都沒聽到……”彈幕這樣飄著。

  “是預言吧?”終於有個家夥意識到了啥,彈幕飄過,跟著又有幾道附和。

  “預言?”巧巧歪著腦袋,“這……開玩笑嗎?”

  “預言”,在大多數個體的思考器官裡,總是將它和“嚴肅”、“莊重”一類的概念掛鉤。

  這點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在那些個體的文明中,“預言”往往圍繞著“群體”、“災害”、“安危”等等的大事兒,且帶著顯著的神秘主義或神聖性色彩。

  但實質上,在所熟知的寰宇范圍內,對於“預言”的運用也並非那麽罕見。《碼統》上就對“預言”這一詞條做了簡單而籠統的說明:

  “‘預言’,即是把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預先說出。而與所謂常識相違背的是,廣義的‘預言’其實大量充斥於各類文明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兩兩會面時,會相互以對將來一小段未來的天氣施以預言並交流意見,以此作為一種寒暄的開場而避免尷尬;或是在一些正式場合,由所謂‘甲方’對某項要求的完成日期施以‘預言’,再由‘乙方’經解釋、抗拒、推拉、扯皮後,施全力以保證該‘預言’的切實實現。

  當然,將以上種種劃分為廣義‘預言’的行為受到了分類學家的諸多抵製,這與大眾觀念同樣相去甚遠。 於是關於‘推測’、‘計劃’等等行為是否應該並集劃入‘預言’范疇這一點,學術界一直爭議不斷。

  就寰宇眾文明的一般常識而言,似乎脫離了常識范圍後做出的‘預言’,才算得上是大眾觀念中精確而正式的‘預言’,這大致涵蓋了以下幾點要求:

  一、預言本身,最好是跨越了常識以外的論斷,或者說,超越了平均群體所認知內的常識;

  二、拋出預言的主體,個人或群體不論,最好具備一定的神秘性或傳奇色彩;

  三、預言針對的對象,不管是一個人、一件物品、還是一場事件,最好具備一定的知名度,由大多數人所熟知。

  於是,以上三個要求,共同構築出了狹義‘預言’的雛形。

  以此為代表而最為貫徹的是:在寰宇某片銀河帝國,圍繞其發展出的‘以數學模型推算社會群體未來運行’學科得出的一項預言,而展開的一場跨越千年的權力更迭。

  具體詳情請參閱詞條:

  【1】大事記篇·文明爭端章·傳奇人物節——‘謝頓與基地’;

  但對於極少數真正掌握了‘預言’技術的文明而言,‘預言’的定義之爭從不重要。

  或者說,當‘預言’貫徹入生活各處以後,在意旁人如何看待‘預言’已經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當‘預言’必將實現而成為某種‘詛咒’或是‘祝福’,對於他們而言,那已和‘玩笑’沒有什麽區別。

  重要的只有那道‘玩笑’本身,以及去見證它將以何種方式實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