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理解紅樓夢》3、金釵圖讖(一)
  寶玉又往去看下一釵,卻見判畫為一張弓上掛一香櫞,判詞為: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三春怎及初春景一句,點出元春,既有三春姐妹不及元春顯貴之意,又暗含複興事業之艱難。

  榴花,又名長安花,應在唐明皇一朝,既應楊貴妃之貌,又應鍾馗之才。元春以女史入宮,進封鳳藻宮尚書,女史、尚書皆紫微垣星官名,應鍾馗之才,加封賢德妃,應楊妃之貌。楊貴妃甚愛榴花,亦喜穿石榴裙。唐明皇便令各處行宮遍種石榴。楊妃之貴,一時比肩皇帝,唐明皇親自奏樂,令楊妃起舞,群臣拜倒石榴裙下,琴瑟和鳴,真一段帝妃佳話。鍾馗頭插榴花,為五月花神,為魁星下凡,為及第進士,本應點為狀元,金殿問策時,唐明皇見其貌醜而不喜,鍾馗觸柱而亡。唐明皇悔,以狀元之禮,以紅官袍下葬。後唐明皇宮中逢鬼,鍾馗以鬼魂現身救之,並言誓與陛下除天下妖孽。唐明皇感其德,令畫聖吳道子繪鍾馗像,懸於宮中,封其為鎮宅賜福聖君。華夏為陽,夷狄為陰,鍾馗捉鬼,其意諸君自思也。唐宮之事亦為南明之事。榴花照於宮闈,狀元春才貌恰也。

  二十年來辨是非一句,與判曲“望家鄉,路遠山遙”合看,便知此句正暗含張祜《宮詞》之詩,亦應唐宮故事,其詩雲: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何滿子為唐明皇一朝善歌者,因得罪皇帝獲刑問斬,臨刑前悲憤高歌,蒼天白日黯然失色。元稹、白居易、杜牧皆憐其才,憫其情,以詩記之。後唐武宗將崩,欲令孟才人殉葬。孟才人為武宗歌一曲《何滿子》,聲淚俱下,唱罷,便已氣絕而亡。張祜感其事,以詩傳之。

  四春有存周繼漢複興之大喻,元春為四春之首,正應元亨利貞之元德。雖以唐宮喻寫,落筆卻在南明國祚。南明自弘光帝南京稱製至永歷帝雲南蒙難,國祚共十八年有余,虛歲十九,約二十年,故曰“二十年來辨是非”。永歷帝被吳三桂命人用弓弦勒死,所以畫一張弓,正掛一香櫞,其年為壬寅虎年,吳三桂本為明之臣子,卻逼死其君,如馬嵬坡兵諫逼死楊妃一事。南明朝廷一再南撤,流離顛沛,終至退無可退,雲南離故都北京路遠山遙,正應“故國三千裡”之數。吳三桂其為人如虎兕一般,故曰“虎兕相逢大夢歸”。

  元春在《金陵十二釵正冊》排名僅次於釵黛,其重要可想而知。為何偏以唐宮之事尤其是唐明皇一朝狀南明之事?唐有安史之亂,明有甲申國變,皆胡人入華,皆失其京畿重地,皆衣冠南渡也。胡人入侵,使得中華衣冠,數度南遷。東晉之永嘉南渡,唐之明皇西狩,南宋之建炎南渡,加之甲申國變,明朝南遷,所歷者四。全皆民族血淚史也。

  第四位金釵便是探春。判畫為岸邊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艘大船,船中女子掩面泣涕之態。判詞為: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泣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

  三月三,生軒轅,探春生於三月初三,正應華夏正統身份,心懷光複華夏之志。三月三,又是上巳節,當日亦是上巳,會稽山陰之蘭亭,曲水流觴,文人雅集,王謝風流。大觀園中,探春亦是詩社之發起人,正應其才。上巳節俗放風箏,風箏乃飄搖之物,線斷則無根,正喻其運勢。探春生日又恰逢清明,清明之日,慎終追遠,當祭古聖先賢,祖宗之靈。清明,應含反清複明之意,諸葛武侯《出師表》上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探春何嘗不是武侯再世?然水鏡先生卻一語定評,說臥龍不得其時,漢祚已盡,縱有孔明之才,亦回天無力,此正是“生於末世運偏消”。

  探春正應元亨利貞之利德,後文興利除弊一回書亦證之。探春正應南明隆武帝朱聿鍵,當時皆言他為漢之光武,可興複大明,可他卻無位面之子之時運。朱聿鍵聯寇平虜,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共禦外侮,如諸葛武侯之聯吳抗曹,安撫南蠻,皆為利德也。

  然而隆武一朝,終至潰敗,最後隆武朝臣鄭成功只能遠遁江海,暫避孤島。所以“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裡東風一夢遙”,與後文薛寶琴詞“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參照而觀,更顯其意。探春寶琴喻隆武帝與鄭成功,鄭成功有類嶽武穆之德,二人雖如武侯武穆,終是時運不通,大事不濟也。

  第五位金釵是史湘雲。判詞判畫寫其身世命運之淒涼,判曲寫其人品之貴重。史湘雲,正是末世之史筆史官也。我見史鼐、史鼎之姓名,如見我華夏歷代史官秉筆直書之風骨,肅然起敬。鼐者,鼎者,皆重器也,正如“富貴又何為”所言之富貴。而湘雲生於末世,華夏萬裡河山,漸入夷狄之手,億兆黎民竟被奴役殺戮,衣冠淪喪,文明斷絕,便如嬰兒之失父母,是故判詞曰:繈褓之中父母違。

  而那幾縷飛雲,一灣逝水,正是“湘江水逝楚雲飛”,暗應湘雲名字。湘水,應湘君湘夫人追尋舜帝南巡事,楚雲,應楚王巫山遇神女雲雨之事,湘水楚雲,皆楚地事物,湘江水逝,楚雲飛散,含離騷哀郢之情。因有此情,三戶亡秦之志,存周繼漢之心,由此而生矣。湘雲之判曲狀其人品,我們後文再注。

  第六位金釵是妙玉。妙玉實作者妙喻也。妙玉人品貴重,有堯舜禹時許由,商周時伯夷叔齊,春秋吳公子季劄之風。而雖隱身佛門,卻終不忘家世根源,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居佛堂之中而憂其民。僧而不僧,俗而不俗,所以說“雲空未必空”。本自如美玉般潔白無瑕之人,而兵災戰禍,世俗紛擾,蔓延至佛堂,所以說“欲潔何其潔”。於是判詞歎曰:可惜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後文妙玉判曲另有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