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賽博修仙五千年》第100章 白鹿山房
第100章 白鹿山房

 似乎是看出了顧子澈的尷尬,下方的九人自范同大起開始一個個自報名號。

 “在下范同大,大羅中期,號雲散道人,添為前代掌門,太上長老,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荀濯,大羅前期,號鶴素道人,添為當代掌門,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秦開陽,太乙圓滿,號煉素道人,添為大長老兼法堂長老,掌門規,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燕靈韻,太乙後期,號凝柔道人,添為藥堂長老、明星閣閣主,掌符籙丹藥之事,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文瑤岑,太乙後期,號琴載道人,添為雲堂長老、洞晨觀觀主,掌外事,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裴清河,太乙後期,號太素道人,添為仙堂長老、昊天閣閣主,掌修行,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江文賦,太乙後期,號天載道人,添為諸道院長老,掌傳法,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霍雲,太乙中期,號雲載道人,添為劍堂長老、衝天閣閣主,掌攻伐,拜見太上祖師爺。”

 “在下晏安,太乙中期,號清柔道人,添為虛湟壇長老、佑聖殿殿主,掌祭祀典儀之事,拜見太上祖師爺。”

 顧子澈怔怔地看著他們。

 一方面是為這一堆大羅太乙感到震驚,另一方面則是沒想到時隔五千年,他們依然願意對僅僅是散仙境的他報以如此恭敬的態度——至少是在表面上。

 他喃喃道:“混易陰素,載柔則陽……真的傳下來了啊……”

 他還記得師傅當年開玩笑地說要收一大堆徒弟,連道號的順序都想好了:

 【太虛玄靜,大道元衝】

 【雲仙游水,清濁始初】

 【延散列仙,混易陰素】

 【載柔則陽,紀衍天籙】

 第一個太字放空,以敬太清傳道,清虛道長作為第一代,所以取了“虛”字,而顧子澈自然是取“玄”。

 按照排序,顧子澈的徒弟就是“x靜”,徒孫就是“x大”,以此類推。

 顧子澈當初還笑說,這破山上就他們兩個人,景區開發商都在這裡把褲子虧沒了,還能收到什麽徒弟。

 但如今看到這九人的道號,分明就是用了“混易陰素,載柔則陽”的順序。

 洞霄宮終究是傳承未絕啊。

 想到這裡,他又安穩了幾分,對這五千年後的洞霄宮多了幾分歸屬感,

 而後,范同大替所有在此的九人拱手道:“洞霄宮自清虛祖師起,已逾二百又六十一代,共有丹青門庭十八幅,亞空間星港九座,行星一個,門內大羅二人,太乙十八人,真仙三百七十七人,其余弟子四萬余,請祖師執掌。”

 其余八人皆是拱手:“請祖師執掌!”

 顧子澈既然認可了他們的道統傳承,於是泰然地受了這一禮,就當代師受禮。

 而後他謙恭道:“我雖輩分稍長,但也不過區區數十年閱歷,諸般事務必不如諸位長老,不可受此重任,還請諸位各負其職,不作變化,我於門內多作修行學習即可。”

 眾位長老看著神態自若的顧子澈,心中讚歎,他剛來時還有些拘謹和無措,現在卻已經可以面對諸位大羅太乙的大禮神色不變了。

 范同大出言道:“那便設立太上祖師一位,地位超然,可對門內一切事務行使否決和建議的權利,各位覺得如何?”

 其余幾位長老全都沒有意見。

 范同大本就是門內修為最高之人,還是掌門的授業恩師,兩位大羅的意見就是宗門的意見,他們都定了想法,其他人自然不敢說什麽。

 說罷,范同大便向著顧子澈一拱手,又對其余長老言道:“各歸其職吧。”

 說罷,八位長老各自施展不同的遁法,轉瞬便離開了這裡。

 顧子澈從那主位上走下,范同大拱手道:“敢問師祖要居於何處?在下建議是至道宮或白鹿山房,至道宮乃三宮之一,是掌門長老常居之地,平日裡來去方便。白鹿山房位於白鹿山,曾有白鹿於此得道,周有諸般奇洞,較為清淨。”

 顧子澈道:“白鹿山房吧,我想走過去,順帶看看這裡。”

 范同大自然點頭答應。

 離開洞霄宮後,周遭是亭台樓閣林立,范同大邊走邊道:“這大滌山共有一壇二祠,三宮三殿,五閣五院,六堂六觀,七山四水,最高峰是洞霄宮、至道宮和龍德通仙宮,前面則是嶽祠,用於祭祀大滌山山神……過了朝元橋,前面便是各堂……”

 顧子澈頻頻點頭,他是看過那本並不著名的《大滌洞天記》的,由元代隱士撰寫,記錄了南宋時期最輝煌的洞霄宮。

 如今看來,師傅將那書中的種種道觀宮殿全都複刻了下來。

 沿山而下,他走過了虛湟壇和嶽祠,穿過通真門和朝元橋,便是六堂,除了器堂長老由於只有太乙前期的實力,剛才還不夠格來拜見之外,其余五堂堂主他剛剛都見過了。 www.uukanshu.net

 再往前就是各大道院,有散仙至金仙的弟子在此修行學習,附近還有冷泉和桃花泉,分列通仙橋兩側。

 顧子澈抬頭看去,一邊的小亭子兩側還刻有木製楹聯,曰:“飄風暴雨卒斂於無,雕煙縷霞複歸於樸”,上書“聚仙亭”。

 還有一塊石碑,上刻“根以清爭虛明,行以慈儉忠孝,其無為也,無不為也,近於易;不爭也,莫之爭也,近於謨。”

 又朝道院看去,門前書有“方瑤水以遊神,複華胥而入夢”、“欲闡無為之教,欣聞有道之人”、“備仙家之勝盤,暢聖祖之真風”等等,上面則掛著“凝真道院”的牌匾。

 如此氛圍,不得不說是顧子澈來這個時代後最喜愛的地方,眉眼都舒展開了些許。

 向側門走出,便來到了白鹿山。

 這裡比起大滌山清淨了些許,只有幽靜的林間小道,偶爾能看到幾位修仙者,向范同大恭敬地拱手致意。

 一路沿著小徑前行,路過了月窟、冰壺、鏡潭和湧翠石壁等自然奇景,便來到了白鹿山房。

 白鹿山房不愧為“山房”,通體沿石壁建成,古樸簡陋,類似一個修整過的石屋。

 若是他人來此,或許會厭棄於石頭房子的簡陋。

 但顧子澈卻眼前一亮,高興地道:“前睨天柱山,後負棲真洞,上勢屏幛環合,下則巨松翼然,足以辟寒雪晨月夜,如此地方,真真道韻橫生。”

 范同大暗自詫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