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賽博修仙五千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輔助手段
第237章 輔助手段

 階級的本質、社會的組織、權力的意義、剝削的手段、價值的剖析……一切東西都被寫入了道書,並以更加道家的方式寫作,相比於莊子更加入世,相比於老子更加現實,但所追求的依舊是大道之行的終極目標。

 相比於儒家,道書雖然寫了聖人,但並不推崇聖人之治,它所構建的終極社會,是一個高階修仙者全都有著極高的道德修養、生產力極其發達、人們為實現價值而活著的目標社會,並沒有一個統治一切的聖人,或者說人人都是這個聖人。

 就如莊子所說,一旦瘋狂地去推崇、去期待一位聖人的誕生,那麽產生的是聖人還是大盜真不好說。

 世間沒有、也不應當有一個救世主,人們要做的不是期待一位拯救蒼生的主角,而是人人都要自己成為主角。

 我走以後,你們都是我。

 因此顧子澈極力淡化自己的存在感,雖然提及聖人,但強調了全民的覺醒才是真正的正途。

 在另一篇只有南兮記錄下的隨筆中,他曾寫過,自己只是一位先行者、引導者和理想主義的守護者,他是炬火而非權杖,是北極星而非天球儀,他會引領人們獲得真正的覺醒,謀求理想的未來,在此之後,功成身退。

 但考慮到如今的情況距離說這種話似乎有些太早,未免有說大話的嫌疑,他又笑了笑將這份隨筆銷毀,只有當時在一旁研墨的南兮記了下來。

 不過雖然他沒有明文說明,但棠阿槐依舊能從道書的行文之中感受到這種謙和和功成身遂的態度。

 在此前,她看的許多功法神通裡,作者通常會誇耀自己創造的法門是如此強大、如此精妙,但道書的開篇就是“道者,天地之先也,夫不可識,吾觀其經年,略有所得,故強為之容”,謙遜地說“這不是我創造的,我就是旁觀一下大道,將自己感悟到的一些拙見記錄下來”。

 但這種謙和的態度並不會讓人對此產生不屑的情緒,越往下看,棠阿槐就越被這部功法的深度和厚度所震撼,並以其解構她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忽然發現此前自己的迷茫全都有了答案。

 就比如她所不理解的宗族,在看完了道書的方法論後,加上顧子澈的解釋,她終於明白了其權力的運作方式和剝削新生代的原理。

 那種驟然透徹的感覺令她神清氣爽,甚至連神識的運轉都少了幾分阻滯,渾身輕靈通透。

 在遠處留神這裡的顧子澈微微點頭,棠阿槐確實很有天賦,或者說一片赤子之心本就沒有受到太多世俗的干擾,心境澄澈,如今擺脫迷惘非常正常。

 但想晉階返虛,這還不夠,古往今來有通透者,有聰慧者,但通透者輕生,聰慧者早夭,她還需要徹底靜下來,所謂“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是謂複命”。

 以通透澄澈的心靈在靜心中沉入世界之根,觀摩大道,明悟太虛,方能成功晉階返虛。

 如果用科學一點的描述的話,就是將意識在冥冥之中沉入亞空間之底的某處未知之地,在天人交感之下以某種無法解釋的超感去觀測宇宙的奧秘,從而讓自身的通透和智慧升華為更高層次的靜和虛——這是白弦的研究室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只是暫時沒有發表,而且屬於附帶內容,不消耗經費。

 這一點其實很有深挖的價值,比如那未知之地到底是什麽,能否讓人們對亞空間和靈魂之海的探索更進一步,

還有那種超感到底是什麽,能不能通過技術手段複現來增加晉階返虛的成功率……但這種概念確實太過虛無縹緲,而且洞霄宮的經費暫時不太夠,因此哪怕有學者申請,白弦也沒有批準立項。 棠阿槐在看完關於返虛的描述後,自然也知道自己應該做的事,但反覆嘗試了幾次入定後,結果卻都不盡如人意,她剛剛明悟那些知識,此時還太過躁動和雀躍,需要一點時間的沉澱。

 徹底地靜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五千年前就已經很難了,放到如今這個浮躁的修仙界裡更是如此,人們總是追求更有效率的殺傷、更強大更簡單的神通,甚至連信息都變得簡略了起來,打開各種軟件,上面全都是“五秒鍾帶你讀完《xxxx功》”的視頻,似乎一部功法如果需要花五秒鍾以上的時間看完人們就開始不樂意了,如果功法的扉頁吹得沒有那麽強,可能看的人都會少一大半。

 不過顧子澈對棠阿槐還是很有信心的,她的修道天賦是他從來到這裡開始見過的最好的一個,只是未經雕琢,如同蒙塵的美玉,如果沒有他,沒有道書,或許她還會繼續沉寂下去,因為她的天賦根本不在這個時代。

 “說起來,靜心……能用輔助手段嗎?”顧子澈忽然想到這件事,以前在山上的時候,師父會用檀香和鍾聲作為輔助,有時也會是茶香和山間的朦朧細雨、燒水煎茶的咕嚕聲,直到現在,在聽到這些白噪音時他也會不由自主地入定,那麽在這個時代,是否會有更有效的輔助靜心的手段?

 想到就做——於是他又給白弦的科研團隊加了一項任務。

 而且不僅如此,顧子澈繼續思緒蔓延,如果有了基因技術的修道體驗卡,還有靜心的輔助手段,那麽其他境界是否也有對應的輔助辦法?如果將全境界的輔助手段都做出來,是否算是大幅度降低了修道門檻?

 時代在演變,修道也在與時俱進,一味地追求複古無異於故步自封,就好比能拿天材地寶來幫助入定,卻非要用山水煎茶的老辦法,便是有些迂腐了,無視時代和生產力的發展。

 但顧子澈也考慮到了天材地寶的產量有限,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必須物數量有限,人們又會陷入爭奪,這就違背了初衷。

 “也就是說產量要多到根本不會缺乏……這就回到了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必須要創造一個物質極度豐富的社會……”顧子澈苦笑著想道。

 他的進度可以說已經很快了,但問題卻也是一環接著一換地跟上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