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
  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
  張邈搖頭:“並非如此!請孟德入長安,隻為對抗袁紹、製衡劉備,孟德依舊得回豫州當豫州牧的。”

  “孟德如今已經是豫州牧、征東將軍、許侯,不宜再升官。”

  張邈的想法,陳宮不怎麽認同。

  不給曹操升官,卻又要讓曹操對抗袁紹、製衡劉備,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些。

  “孟卓,既無好處,曹孟德又豈會同意?”陳宮搖頭道:“不如請陛下給劉備下詔令,讓其討伐袁紹。”

  “袁紹兵馬強勁,即便劉備討伐袁紹成功,其麾下兵馬也會折損不少。”

  “我等穩坐長安,坐看劉備和袁紹兩虎相鬥,方為上策。”

  張邈不認同陳宮的判斷,道:“公台,劉備已經遣關羽生擒了袁術,倘若再讓劉備擊敗袁紹,劉備的功績將會在溫侯和你我之上。”

  “劉備功高蓋主,就難以製衡了。”

  “要打袁紹,一定得由天子親征,劉備隨軍出征,如此才能將滅袁紹的功勞歸於天子而不會讓劉備功勞太大。”

  “而天子親征,麾下將兵又不能只有劉備。”

  “我引孟德入京,便是要在天子親征袁紹的時候,將兵馬分成四路。”

  “一路由溫侯統率出並州,一路由子源統率攻打魏郡,一路由孟德統率進攻清河,一路由劉備統率進攻渤海,四路同時進兵。”

  “孟德和劉備分袁紹兵勢,子源兵圍鄴城,溫侯速破馬騰韓遂後出壺關入魏郡,跟子源匯合。”

  “如此一來,這生擒袁紹之功就不會由孟德和劉備得到。”

  “天子有此大功,天下誰敢不服?”

  “而你我身為布局者,必將成為天子最信賴的輔政大臣,封侯入史,此生足矣!”

  張邈沒有太多的野心,他隻想當一個青史留名的輔政大臣。

  因此。

  替劉協立威名,是張邈首要的選擇。

  只有劉協的皇威鼎盛,才能震懾群臣宵小,而張邈的地位就不會被動搖。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青史留名,萬古流芳。

  這對張邈而言,有十足的誘惑。

  看著意氣風發的張邈,陳宮卻是暗暗搖頭。

  張邈的想法雖然好,但卻太小覷曹操、小覷劉備、小覷這天下間的智謀之士了。

  陳宮沒有繼續勸阻。

  現在說太多,只會引起張邈的反感。

  張邈自以為說服了陳宮,於是遣胞弟張超前往許縣,邀曹操入長安一敘。

  次日。

  關羽押送袁術抵達長安城。

  劉協親率公卿文武在皇宮外迎接。

  “關君侯,你承諾過的,要保本公一命。”袁術不忘提醒關羽:“若你毀諾,本公拚著一死,也要兩敗俱傷。”

  關羽有些厭惡袁術的語氣。

  盧植為何會一夜白頭入長安,關羽可一直都沒忘記!
  若不是鄭平要布局,關羽不能為了一時之氣而壞劉備大事,早在路上就將袁術給砍了,哪裡還容得下袁術在身邊放肆?

  如今的關羽,早已不是那個路見不平拔刀就砍的愣頭青了,哪怕恨不得殺了袁術,關羽此時也得忍住情緒,去顧全大局。

  “顯謀先生,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否則,關某真的會忍不住拔刀的。”

  關羽暗暗調整情緒。

  在讓關羽押送袁術入長安之前,鄭平就給關羽保證過:袁術活不過今年!

  “袁公放心,關某行事,向來以信義為先。”關羽冷著臉,丹鳳眼中的厭惡之色也在這一瞬間按捺住。

  袁術暗暗松了一口氣,來長安並非袁術所願,若是來了長安也是一死,必然要魚死網破。

  “臣,漢壽亭侯關羽,已擒得偽九江公袁術,今日將其獻與陛下!”關羽見到劉協,下馬上前、行禮而拜。

  劉協見關羽驍勇非凡、不亞於呂布,這心中亦是高興:“漢壽亭侯有心了,快快請起!”

  因為盧植的臨終囑托,劉協對關羽頗為喜愛。

  寒暄一陣後,劉協問道:“漢壽亭侯立下如此大功,不可不賞。朕有意封漢壽亭侯為光祿勳,執掌宮中禁衛。”

  此話一出。

  不論是關羽,還是朝中公卿文武,紛紛吃了一驚。

  關羽連忙婉拒道:“臣,謝陛下好意!然,臣出身低微,不識皇家禮數,又時常跟人有忤,難以勝任光祿勳一職。”

  “臣之夙願,是完成盧師未盡之願,統率百戰強兵,替大漢蕩平天下群賊。”

  一旁嚇了一跳的張邈也連忙道:“陛下,關君侯善於征戰,是今後征討偽帝的大將。若讓其出任光祿勳,未免大材小用了。”

  劉協本來也就臨時一想,此時見關羽婉拒,張邈也不同意,於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張邈暗暗松了一口氣,若讓關羽當了光祿勳,以後都要在關羽的眼皮子底下進出皇宮,這會讓張邈感受到約束。

  更重要的是,關羽當了光祿勳,幾乎天天都會跟劉協在一起,這近臣關系會遠勝於張邈!
  萬一劉協說漏了嘴,讓關羽知道這長安有人在天子面前有意無意的樹立劉備威脅論,以關羽的脾性,必然要提刀砍人的。

  就在此時,袁術卻是插嘴道:“還爭什麽爭啊,陶謙都被曹操給殺了,關羽都被徐州人共舉為徐州牧,暫領徐州。”

  “如今關羽擒了本公,這徐州牧也該實至名歸了。”

  張邈和陳宮愕然的看向袁術。

  關羽暫領徐州牧的事,張邈和陳宮都是知道的,兩人商議後,決定裝聾作啞,沒有將其告訴劉協。

  張邈和陳宮擔心劉協腦子一熱就封關羽為正式的徐州牧了。

  原本張邈和陳宮,還想潛移默化的讓劉協明白劉備的威脅,另外委派賢士去當徐州牧。

  結果,袁術直接當面來了這麽一出戲。

  你是袁術啊!
  你是被關羽生擒的袁術啊!
  你擱這兒給關羽請賞是什麽道理?
  你被生擒了,感到很有成就感嗎?

  袁術可不管張邈和陳宮怎麽想,這本來就是跟鄭平約定的內容之一。

  也就袁術這種沒節操的人,會說出“如今關羽擒了本公,這徐州牧也該實至名歸了。”這樣的話來了。

  劉協見關羽拒絕了光祿勳,又聽得徐州人共舉關羽為徐州牧,當即便道:“徐州人共舉漢壽亭侯為徐州牧,足見漢壽亭侯深受徐州人的愛戴。”

  “既如此,朕稍後便下詔,令漢壽亭侯關羽,出任徐州牧,再加封為鎮南將軍。”

  關羽上前一步,不給張邈和陳宮反應時間,謝恩道:“臣,關羽,領旨謝恩!”

  陰謀!

  這絕對有陰謀!

  張邈和陳宮對視一眼,紛紛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

  還未等兩人有所動作,關羽又道:“陛下,這次能生擒袁術,還有一人功不可沒。”

  劉協頓時來了興趣:“不知此人是誰?”

  關羽凝聲道:“此人是東萊人,複姓太史,單名一個慈字,乃是北海康成公之子的結義兄弟。”

  “袁術遣將孫堅攻打揚州諸郡時,太史慈義助揚州刺史劉繇,然而劉繇嫉賢妒能,竟然將太史慈驅逐,還扣押了太史慈在吳郡購買的商船。”

  “之後,劉繇被孫堅擊敗,兵敗逃亡,揚州大半落入袁術之手。”

  “太史慈不忿,於是來青州尋關某兄長,借得一部分兵馬南下揚州。”

  “其後,太史慈遊說了廬江太守陸康、豫章太守華歆、會稽太守王朗,三郡共抗袁術。”

  “王朗又遊說了袁術任命的吳郡太守許貢,許貢投降。”

  “四郡之兵共圍丹陽郡,而丹陽郡的太守周尚,亦是袁術任命。”

  “此人乃大司農的族人,太史慈曉以利害,亦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說降了周尚。”

  “若無太史慈定揚州五郡,關某也難以生擒袁術。”

  “關某以為,揚州刺史劉繇兵敗辱君,不可再出任揚州刺史;太史慈能得五郡支持,定然能替陛下治理揚州。”

  “此人又是康成公之子的結義兄弟,康成公海內名儒,常言當今天子、乃是少有的聰慧賢明之君。”

  “以太史慈為揚州牧,再有關某和青州劉使君在,定可助陛下定鼎中原,複我漢室榮光!”

  太史慈在青州,一直都沒有個正兒八經的官職。

  哪怕是關羽和張飛都是出任過平原國國相,太史慈一直只是個部將。

  所以,關羽這半真半假的話,此時也沒人能質疑。

  而太史慈在劉繇麾下任職過,這也是有跡可查的。

  關羽又按鄭平的吩咐,將鄭玄抬出來。

  就差直接給劉協說:太史慈是鄭玄舉薦的,鄭玄誇陛下你是少有的聰慧賢明之君,陛下你看著辦吧。

  身份不俗、又有名仕舉薦、還有兵不血刃拿下揚州五郡的功績。

  再有關羽最後那一句“以太史慈為揚州牧,再有關某和青州劉使君在,定可助陛下定鼎中原,複我漢室榮光!”,直接將劉協的熱血給飆升起來了。

  張邈和陳宮再次傻眼了。

  關羽這話術,太熟悉了!

  因為,張邈和陳宮也是這樣做的。

  誰說忠義之臣就不能說奉承話了?

  張邈和陳宮能得劉協信任,便是效仿十常侍的近臣之舉,以低姿態來取得劉協的信任、繼而執掌大權。

  而現在,關羽也同樣如此!
  專撿劉協愛聽的來說。

  董卓、王允、李傕在時,哪個擁兵自重的臣子會在劉協面前低姿態?
  而現在,張邈陳宮如此,關羽也是如此!
  這讓十二歲的劉協,有了盲目的自信,劉協開口道:

  “鎮南將軍言之有理,太史慈既然是康成公舉薦,又在揚州有如此高的聲望,兵不血刃定揚州,比起劉繇而言,太史慈更適合當這揚州牧。”

  “就封太史慈為揚州牧、再加封安南將軍,令其治理揚州。”

  “他日替朕舉兵北上,討伐偽帝叛逆。”

  短短的時間內,劉協先後加封關羽和太史慈為徐州牧和揚州牧,這變故讓張邈和陳宮有些不知所措。

  陳宮硬著頭皮道:“陛下,劉繇雖然兵敗,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更何況劉繇是孤身入揚州,不似太史慈能借得青州的兵馬。”

  “如今劉繇尚在,就立太史慈為揚州牧,臣以為不太妥當。”

  關羽冷哼:“你是何人?竟敢質疑陛下的決斷?”

  陳宮眉頭一皺,道:“我乃尚書令陳宮。”

  關羽丹鳳眼一眯,語氣一緩:“陳尚書,關某昔日曾聽禰衡提及過你。”

  “禰衡言你是東郡名仕,為政清廉,又頗曉國家大義,也曾義助青州,定兗州之亂。”

  “為何今日會說出賞罰不明的話來?”

  “太史慈之功,有目共睹,若只是因為劉繇之故就不封賞,豈不是令忠臣義士寒心?”

  “袁術雖然被生擒,但揚州尚有許多袁術舊部以及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這些人需要一個智勇兼備的人才能鎮撫。”

  “關某不認為,劉繇能鎮撫揚州。”

  被關羽先誇後責,陳宮頓時羞得滿臉通紅。

  總不能直接當場說,太史慈當了揚州牧,青徐揚三州都成劉備勢力了?

  陳宮敢當面說這話,關羽一定會拔刀相向。

  公然說青徐揚是劉備勢力,就等於說劉備意圖謀反,關羽不砍死陳宮就不叫關羽了。

  張邈也知道今日場合不對,即便要勸諫,也得私下的尋劉協。

  “哈哈!關君侯誤會了,陳尚書並非此意。”張邈圓場道:“今日是迎接關君侯的日子, 這揚州牧誰來出任,改日再議如何?”

  關羽眯著眼:“改日再議?你又是何人?為何爾等屢屢阻止陛下的詔令?”

  張邈臉色頓時有些難看。

  關羽竟然裝著不認識自己?
  “我乃司徒張邈!”張邈憋著氣,看向關羽的眼神多了憤怒之色。

  關羽冷哼:“既然是司徒,就應該尊陛下之命!陛下既然加封了太史慈,身為臣子,就應當奉令而行。”

  “一個尚書令,一個司徒,執掌了朝中大半權柄,不僅當眾反駁陛下的決定,甚至還說出改日再議這種目無尊卑的話來。”

  “朝廷正是有爾等這種擅權之臣,才讓陛下屢屢受辱。”

  “今日爾等,莫非也想效仿董卓、王允、李傕之輩,欺辱陛下年幼嗎?”

  “盧師雖然仙逝,但關某尚在!漢壽亭侯尚在!”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