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腹地。
紫宸殿禦書房內。
伴隨著正德帝輕飄飄的一句‘朕躬安’徹底消散開來。
偌大的紫宸殿禦書房內瞬間陷入一種落針可聞般的濃濃死寂之中。
僅僅隻過了短短百余息之久。
立身於上首禦案六七步外面朝正德帝行大禮相拜的谷登雲。
便再難抵正德帝以及滿堂寂靜所帶來的巨大無形壓力。
原本便已微微顫栗不止的身軀忽然一個踉蹌竟險些直接摔倒於地。
“臣......臣......臣......臣失禮。”
“還......還......還......還請陛下降罪。”
心中滿是濃濃大駭之意的谷登雲方一穩住身軀。
當即用力猛咬一口舌尖借劇痛令自身強行穩住心神。
隨即連忙再度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抱拳一拜主動請罪道。
聞及此言。
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始終面無表情地施加壓力的正德帝眼見目的已然達成。
遂面無表情地微微擺了擺手。
“無心之過。”
“不予降罪。”
“爾且平身。”
正德帝面無表情地開口說道。
“謝......謝......謝陛下......謝陛下開恩。”
滿心大駭的谷登雲聞言連忙再度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抱拳行之一禮。
隨即顫顫巍巍地直起身來。
“爾曾為宣平門守備軍百戶官?”
正德帝望著下方垂首而立身軀仍微微顫栗不止的谷登雲緩緩開口問道。
聞及此言。
谷登雲微微顫栗不止的身軀不由得猛然一頓。
“回......回陛下問。”
“臣......臣確實曾為宣平門守備軍百戶官。”
“燕......燕王殿下奉旨賑災時。”
“臣......臣曾奉命護衛燕王殿下於城外時的安危。”
“後......後來燕王殿下就藩燕地時因缺少隨行護衛。”
“便......便向五軍都督府討要了臣等兩百余宣平門守卒。”
谷登雲聞言連忙再度一咬舌尖,隨即將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全部道出。
“爾現為燕王親衛曲曲長一職?”
正德帝聞言沉默數息,隨即再度面無表情地開口問道。
“回......回陛下問。”
“蒙.......蒙燕王殿下信任。”
“臣.......臣現為燕王殿下護衛曲曲長。”
谷登雲微微一頓,隨即再度如實回答道。
“燕王此番出征漠北時。”
“爾可曾與之一同而行?”
正德帝再度面無表情地開口問道。
“回......回陛下問。”
“臣......臣初時並未隨燕王殿下一同而行。”
谷登雲聞言不由得微微一頓,沉默數息後方才再度如實回答道。
“嗯?”
“緣何?”
正德帝聞言筆直的腰背不由得微微前傾幾分。
顯然這才是其真真正正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許奕初至燕地的前幾個月時間裡。
其一舉一動基本皆在正德帝眼線的注視下。
只不過後來隨著許奕漸漸自燕地站穩腳跟。
其安插於許奕身周的一眾眼線皆被問心百衛逐一清理乾淨。
甚至於就連司禮監提督太監溫鑒安插於燕地十余年之久的暗衛。
亦在問心百衛數次血腥大清洗下折損過半。
自此之後。
燕王府方圓十裡內便成了所有暗衛的禁區。
凡是膽敢踏足至燕王府方圓十裡內的暗衛。
不消月余時間。
必然將會迎來問心百衛的血腥清洗。
甚至於就連司禮監提督太監溫鑒所掌管的那支號稱天下第一暗衛的暗衛組織亦不例外。
到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許奕於燕地內的根基愈發地根深蒂固。
漸漸地燕王大營以及城外鍛造工坊、冶煉工坊等諸多燕王府產業。
亦隨之相繼成為了所有暗衛的禁區。
也正因此。
許奕方才會在留下耿良作為替身後。
毫無顧忌地隨著五千將士遠征漠北。
甚至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若不是正德帝所遣傳旨太監親臨燕王府。
直至這時大周朝野上下亦不會知曉許奕行蹤。
而這顯然亦是正德帝最不能接受的一點。
皇宮腹地紫宸殿禦書房內。
谷登雲聞言不由得足足沉默百余息之久。
而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百余息時間裡。
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的正德帝始終面無表情地朝著谷登雲施加無形壓力。
然而不知為何。
方才無往不利的漠然以對,此時竟顯的收效甚微。
百余息後。
立身於上首禦案六七步外俯身垂首以對的谷登雲內心再三權衡過後。
最終還是猛地一咬舌尖隨即面朝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的正德帝深深俯身抱拳一拜。
“回陛下問。”
“臣亦不知具體原由。”
“後來燕王殿下自漠北傳來消息。”
“命臣隨軍護送一批軍需至漠北。”
“臣隨軍護送軍需至漠北野狐嶺不久。”
“匈奴屍逐王便已率軍殺至野狐嶺三十裡外。”
“與匈奴屍逐王大戰終了後。”
“臣便奉燕王殿下之命攜捷報八百裡加急至京師。”
谷登雲借舌尖劇痛強行穩住心神,隨即徐徐開口稟報道。
聞及此言。
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身軀微微前傾的正德帝滿臉漠然之色地凝視谷登雲足足百余息之久。
一時間偌大的紫宸殿禦書房內再度陷入一種落針可聞般的濃濃死寂之中。
然而。
任憑正德帝再如何朝著谷登雲施加無形壓力。
立身於上首禦案六七步外的谷登雲亦只是滿頭汗水止不住地向下滴落。
以及身軀止不住地微微顫栗。
但卻並未如先前那般兩腿發軟險些直接摔倒於地。
說長不長說短亦不短的百余息時間匆匆而逝。
正德帝終是緩緩收回不斷朝著谷登雲施加無形壓力的目光。
面色略顯複雜地微微側首望向禦書房一側所懸萬裡江山圖。
‘奕兒還真是禦下有方啊。’
正德帝目光中滿是複雜地凝視萬裡江山圖中所繪燕地疆域。
心中一時間亦不知是感慨還是其他滋味地暗暗思付道。
十余息的時間匆匆而逝。
正德帝緩緩收回望向萬裡江山圖的複雜目光。
隨即略作定神微微側首望向始終默默立身於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
“取燕王捷報來。”
正德帝面無表情地開口說道。
“遵旨。”
始終默默立身於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聞言當即躬身行之一禮。
隨即徐徐邁步走向立身於上首禦案六七步外渾身微微顫栗不止的谷登雲。
谷登雲聞言心中不由得猛松些許。
隨即連忙自懷中取出捷報奏章,深深俯身後將其高高托舉於雙手之中。
數息後。
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自谷登雲手中取過捷報奏章。
隨即雙手托舉著捷報奏章俯身小步走向上首禦案。
“爾且退下吧。”
正德帝自詹竹手中接過捷報奏章。
隨即不徐不疾地開口說道。
“遵旨。”
“臣告退。”
谷登雲聞言瞬間如蒙大赦連忙再度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抱拳行一大禮。
隨即腳步略顯虛浮地俯身緩緩向後退去。
待谷登雲身影徹底消失於紫宸殿禦書房後。
正德帝目光中不由得閃過一抹微不可查的陰霾之色。
“爾等亦至殿外候著吧。”
正德帝略作定神,隨即再度開口說道。
“奴婢遵旨。”
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以及數名隨堂太監聞言當即面朝正德帝躬身行之一禮。
隨即俯身緩緩告退而去。
待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以及數名隨堂太監身影徹底消失於紫宸殿禦書房後。
正德帝自袖擺中再度取出那方細長紅木寶匣。
自其中取出兩枚拇指大小通體渾圓的紅色丹丸後。
隨即徑直地快速將其吞入口中。
待兩枚拇指大小通體渾圓的紅色丹丸徹底消融於口齒之間後。
正德帝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
十余息後。
正德帝收起細長紅木寶匣,面色略顯複雜地拿起呈於禦案之上的那封捷報奏章。
隨著密封油紙等悉數褪去,一張略顯泛黃的紙張漸漸顯露於正德帝眼瞼之中。
正德帝略作定神隨即緩緩拆開泛黃紙張,細閱泛黃紙張其上所書。
隨著正德帝近乎逐字逐句地細細翻閱。
許奕自率軍出塞後所歷經的數次大戰漸漸浮現於正德帝眼瞼之中。
而在許奕所書捷報奏章中。
自是免不了對數次大戰的凶險程度以及燕軍戰損行一番誇大其詞。
另對戰後所獲戰馬、兵刃、甲胄以及牛羊等牲畜行一番修枝剪葉。
除此之外。
在許奕所書的捷報奏章的前半部分。
許奕著重提及自身數次險些喪命於匈奴鐵騎之下。
以及著重提及全殲屍逐王一戰時的種種艱辛不易。
而在許奕所書捷報奏章的後半部分。
許奕先是以寥寥數筆提及匈奴渾邪王、新日王合兵四五萬之眾。
即將於數日後行軍至野狐嶺一代。
並對許奕及其麾下將士發起圍攻。
隨後則加重筆墨對朝廷大表忠心。
以及縱使敵眾我寡亦絕不會後退半步的死戰決心。
而在許奕所書捷報奏章的最後部分。
許奕則先是以一個在外遊子的身份。
無微不至地關心起家中老父親的身體狀況。
以及略顯絮叨地向家中老父親分享著離家就藩後所遇到的一些趣事。
隨後則是以一個臣子的身份向老父親隱晦地提及若此戰不利恐無法繼續盡孝的無奈與擔憂。
最後的最後則是以一個將為人父的臣子身份。
向自家貴為天子的老父親倒行臨終托孤之舉。
望自家老父親能夠看在自己為國盡忠的份上。
庇護自家那尚未出娘胎的孩兒能夠平凡幸福地度過一生。
一封通篇不過千余字的捷報奏章。
正德帝卻足足看了兩三刻鍾之久。
待看到最後那句‘兒燕王奕敬上’時。
雙眼已然於不知不覺間悄然泛紅的正德帝。
更是於頃刻間模糊了雙眼。
且眼角處隱隱有著濕潤劃過。
不知過了多久。
正德帝抬起袖擺緩緩擦去眼角濕潤。
隨即滿臉複雜之色地望向另一隻手中緊握的捷報奏章。
且這一望。
便是足足一兩刻鍾之久。
一兩刻鍾後。
正德帝滿是複雜地長歎一口氣。
隨即將緊握於手中的捷報奏章再度收入油紙之中密封。
待將手中緊握的捷報奏章再度密封至油紙中後。
正德帝小心翼翼地將其收入袖擺之中。
隨即略作定神望向大開的禦書房房門。
“詹竹。”
正德帝聲音略顯沙啞地出言喚道。
“奴婢在。”
立身於禦書房房門外隨時候命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聞言。
連忙俯身小步行至禦書房內,隨即面朝正德帝躬身行禮道。
“傳旨內閣。”
“自明日起。”
“三日不朝。”
正德帝微微一頓,隨即沉聲出言下令道。
“遵旨。”
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聞言不由得錯愕一瞬。
隨即連忙面朝正德帝躬身行之一禮領命道。
話音落罷。
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當即俯身緩緩後退而去。
待司禮監掌印太監詹竹身影徹底消失於紫宸殿禦書房後。
正德帝緩緩自上首龍椅之上站起身來。
隨即喚來立身於紫宸殿禦書房外隨時候命的數名隨堂太監。
“擺駕大道殿。”
待數名隨堂太監行至近前後。
正德帝目光極其複雜地望了一眼禦書房一側所懸萬裡江山圖中所繪燕地疆域。
隨即聲音略顯沙啞地沉聲開口說道。
“遵令!”
數名司禮監隨堂太監聞言當即再度躬身行禮領命道。
與此同時。
就在正德帝下令擺駕大道殿之際。
身披半甲全身上下已然完全濕透且腳步略顯虛浮的谷登雲。
終是在兩名年輕宦官的引路下再度行至宮城午門前。
待自宮城午門禦林軍守卒手中取過先前所留兵刃後。
谷登雲方才真真正正地大松一口氣。
數十息後。
谷登雲遂在兩名宮城午門禦林軍守卒的引路下。
徑直地朝著宮城午門外行去。
臨行之前。
谷登雲忽然回首深深地望了一眼巍峨壯麗的宮城午門。
如果有可能的話。
其這輩子都不希望自己再度孤身一人地踏足宮城午門半步。
一兩刻鍾後。
近乎渾身虛脫的谷登雲終是在兩名宮城午門禦林軍守卒的引路下。
自宮城承天門真真正正地走出那座已然令其深感恐懼的偌大宮城。
而谷登雲有所不知的是。
自其走出宮城午門的那一刻起。
一場因其而起的無形陰霾便已然悄然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