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555章 本著見禦弟最後1面的打算;不如就勞煩崔判…
最新網址: 明空在皇家感業寺跟著淨檢師太修行,修為可以說是穩步上升,她的天資,即便是放在整個三界之中,淨檢師太都認為絕對算得上是當世翹楚。

 假以時日,修成個比丘尼果位,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至於能不能更進一步證得菩薩之位,那就不單單是看法力了。

 尤其是她如今也算唯識法教大慈恩寺門下,本門對於佛道果位也一向不注重

 只要心境到了,證不證道,反而沒太多所謂。

 當年若非唯識法教需要三藏法師自證如來來鎮壓“氣運”,恐怕他至今依舊還是要以“一介凡僧”的身份行於三界。

 “明空在感業寺一向安分,聽聞這些年來,也依舊是每月按時來禦弟這裡修行禦弟不如乾脆將她收下,如何?”

 武才人的存在,對於大唐來說,始終是個不穩定的因素。

 李世民之所以留著她,其實也是想要將她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畢竟天機這種事情很難揣測,當年既然有天象顯示會有“武代唐”之事發生,他也會擔心縱然自己將武才人暗中處理,反而會引起別的變數。

 就好比李君羨。

 當年自己不正是懷疑他是那個預言之中的“武娘子”?

 而在證實他的忠誠之後,武才人這才走入視線之中。

 但不論如何,“武才人”即便是剃度出家,成為如今的“明空法師”,她身上的帝王之氣,依舊沒有消散。

 這樣正是李世民不敢對她放松警惕,並且請動了三藏法師代為“看管”的原因。

 如今自己的大限即將到了,若不能躲過地府勾魂這一劫,那麽就憑如今李治,是否能夠壓服武才人,也是個未知之數。

 但如果她正式被三藏法師收歸門下,那麽一切就不同了。

 即便是她日後想要亂來,那也得先經過“師尊”的同意。

 “皇兄不信我?”

 法海也不多解釋,

只是向李世民反問了一句,“還是對自己不自信?”

 李世民被三藏法師戳破心中所想,卻也不覺著尷尬,反而十分坦然的說道:“禦弟當知朕之志向,可到了此等關鍵之時,難免亂了分寸”

 其實只是聽禦弟一言,李世民便已經穩住了心境,只要此番自己度過此生死大劫,那麽這個“明空”即便是手段高超,那也不可能在自己的手掌心裡掀起什麽風浪來。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自己死劫已至,但有禦弟坐鎮大唐.只要李唐後輩不是自己犯蠢,自然也不會做坐視大唐被人竊取國運,改朝換代。

 想明白了這一節,他還特意為此向禦弟道歉。

 “皇兄何必如此.那明空的一身紫微星氣,也就是當朝陛下稍弱幾許,就算是那些藩王與皇子,也及不上她。”法海也是實話實說,她畢竟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縱然後世對她的評價是毀譽參半.但客觀來說,她能在一條對於女子來說最艱難的路上登頂,其自身的能力,倒也無需太過質疑。

 “明空的事情,貧僧自會上心。”法海對李世民說道:“而至於陛下死劫之事.貧僧以為,也不必過於擔憂。”

 “禦弟莫要玩笑,那生死簿之上記載朕亡於貞觀三十三年.豈非正是今年?”

 縱然李世民得知了自己乃是紫微化身下凡,且在人族血脈之力上,另有突破.但在面對生死簿的時候,說不心慌那是假的。

 “貧僧聽聞去年時,雉奴準備改元,但被皇兄製止了。”

 李世民聽了也是無奈笑笑,“雉奴這個臭小子,他說既然生死簿上說朕是貞觀三十三年是朕的大限,那麽提前把年號改了,大唐沒有了貞觀三十三年,便不能同生死簿之記載對應陰司便不能鎖魂拿命。”

 法海聽了反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皇兄,其實貧僧以為陛下此法,頗有靈性,何妨一試?”

 李世民擺擺手,道:“此等弄巧之計,壞吾道心,即便是僥幸逃過死劫,恐也失了奮進之心.從此苟活於世,還談何一統四洲,又如何上得火雲洞拜見諸位人王?”

 李世民並不怕自己有畏懼之心,怕只怕自己因畏懼而屈從,這不是他的本性。

 “善!”

 在法海的那個世界之中,李世民駕崩於貞觀二十三年.算算時間的話,這個時間的武才人,也早已經稱後了。

 而如今大唐后宮,雖然也有王皇后在,但真正執掌后宮,其實是並未病逝的長孫皇太后。

 原本應當在這個時候,被誣告謀反的長孫無忌,會在被流放至黔州之後被逼自縊.但此刻依舊穩坐相位,為大唐發光發熱。

 一來是李世民沒死;二來是長孫皇太后健在;三來李治手腕愈發過人;四來害他致死的“武後”現在還在感業寺修行,雙方並無恩怨;五來長孫無忌除了有些貪戀權柄之外,也確實沒有做什麽過分之事.

 故而他這個當場國舅,在朝中的位置十分穩當,因為處事老練,十分受李治倚重。

 有李世民與長孫皇太后指導,李治的帝王之術那也是一日千裡,況且他早年便一直監國,不論是國事還是朝堂,他都是門清的。

 畢竟是李世民手把手教出來的,似那些“帝師們”絕不會講的齷齪之事,在他們父子之間,自然不是什麽禁忌。

 而對於李世民來說,教會李治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打交道,也正是他的職責所在,只有帝王才能教出帝王來。

 “皇后還建議我,今年就住在禦弟這裡.且看那些陰司小鬼,是否敢來聖佛道場索命。”李世民又向著三藏法師說道:“不知禦弟以為如何?”

 “哈哈哈——”法海聞言也忍不住笑出了聲,“皇嫂的這個法子,不在雉奴之下。只是.想來即便是貧僧請皇兄在寺中靜修一年,陛下也是不肯的。”

 “然也。”

 李世民點頭承認,笑道:“實不相瞞,朕此番前來,其實本著見禦弟最後一面的打算”

 法海眉頭稍皺,詢問道:“皇兄可是要離開長安?”

 “朕前半生打天下,這後半生治天下如今眼見得還剩最後一年陽壽,再加上雉奴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了,朕也想要親眼去看看這天下。”李世明仿佛在說一件最尋常不過的小事兒,“禦弟不會攔著朕吧?”

 法海想了想,卻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貧僧自然不會攔著皇兄,卻有一言”

 “請講。”

 “不是現在。”法海反而搖搖頭。

 李世民稍一愣,似乎沒有明白禦弟在打什麽機鋒。

 “此言需等皇兄一年之後回來,貧僧才能告知。”

 李世民啞然失笑,但他明白了三藏法師的意思,當即笑道:“好,一年之後朕再來聽禦弟此言。”

 李世民微服私訪,離開了長安城。

 知道此事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大慈恩寺的三藏法師之外,便是皇帝李治、長孫皇太后以及當日跟著李世民一同去了大慈恩寺的李淳風與袁天罡。

 而李世民離開長安城的時候,把袁天罡留給了李治,自己則是帶著李淳風。

 原本李世民是打算一個走的,但李治與長孫皇太后不同意,這才帶上了李淳風.最後還取笑說:帶上他也好,就算是自己死了,也能有個報信兒的。

 顯然這話又是引起了長孫皇太后與皇帝李治的好一陣埋怨。

 李世民此番出長安,事先那也算是立下了不少旗子當日在大慈恩寺的時候,法海都能看得出來,李世民的氣運也當真是被削減了一層又一層。

 如果說以往的李世民是如日中天,那麽出長安時的李世民,幾乎就是日薄西山。

 可若只是如此,法海也絕不會同意李世民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而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李世民的死劫是非渡不可,只有徹底渡過死劫,才能否極泰來,不僅重歸巔峰,還能突破自身血脈極限。

 這雖然是李世民的死劫,但也是他的機緣。

 與此同時。

 地府陰司,十殿閻羅與三大判官,正在陰司大殿之中匯聚一處。

 能讓他們將各自手頭的工作放下,聚集在一起的,那一定不是小事。

 事實上,他們頭疼的也不是別的事情,正是“李世民”的死劫。

 按說凡人的陽壽到了時限,地府陰司派遣小鬼前去勾魂索命,那都是最正常不過的流程.但如今,卻讓他們顯得十分為難。

 他們這十三位陰司“巨頭”乾坐在一起不說話,那也是不行的,故而秦廣王就先起了一個頭,他看向了崔判,道一聲:“當年正是你兩筆下去給李咳咳,李唐天子加了二十年陽壽,如今依然是人間大唐貞觀三十三年,距離他陽壽盡時,已經沒有幾日了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不如就勞煩崔判跑一趟,將李唐天子的魂魄帶回陰司?”

 此言一出,立馬得到了其余十一位閻君與判官的認同,齊齊以目光逼視崔判。

 崔判心中雖然壓力很大,但現在也不是著急的時候,當年他也沒想到會有如今這一出啊誰能想到只是短短二十年的時間,整個三界就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別說是李世民了.那早就該死的前太子李承乾,早幾年都拜在人教門下,修道有成了.如今人家正杵著鐵拐,背著葫蘆行走三界,到處治病救人呢。

 如今在民間那也是有著不小的名聲,人送外號“鐵拐李”。

 面對諸位閻君與兩位大判官的“逼迫”,崔判自然不肯就范,他開口說道:“李唐天子當病逝於弘道元年,尚且還有二十四年陽壽。”

 “崔判莫要顧左右而言他,大家都很清楚,秦廣王口中的李唐天子乃是如今大唐的太上皇李世民,並非是李治。”楚江王豈能任由崔判糊弄?

 直接便開口揭破。

 “唉——”崔判長歎一聲,道:“我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身為唐臣,如何能以下犯上,以臣欺君?況且.聽聞陛下閉關修行人族武道,我又只是鬼仙之軀,恐受不住陛下的陽氣與帝氣”

 這也是實話。

 “我可以先去試著請陛下來陰司,若陛下不從諸位再另想高招,如何?”崔判也沒有說自己不去,但是他將事實困難先擺在前面,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難處,即便是失敗了.也不好追究。

 身為地府的三大判官,其實他們的品級,基本上是同十殿閻君相當的,最多只是相差半級。

 “還是算了。”閻羅王搖搖頭,“若他是你能那麽容易就請來的,我們又何苦在這裡發愁?”

 卞城王更是無奈道:“你是他的臣子,我等又何嘗不是?他終究是紫微星君的化身轉世.若是以往沒有覺醒也就罷了,可如今他已然明悟自己的跟腳我等這些陰神在他面前,天生便低了一等。”

 連閻君與大判官們都覺著棘手,黑白無常與牛頭馬面就更別說了.反正讓他們去勾魂,那是萬萬不從的。即便不說李世民是紫微大帝化身轉世,就說李世民現在的一身人族血脈之力,也不是他們能夠匹敵的。

 何況身邊還有個人教弟子李淳風在.

 宋帝王略作思索之後,便道:“不如去向酆都大帝亦或是地藏王菩薩請教一二?”

 “其實即便是告知了酆都大帝與地藏王菩薩又能如何呢?”輪轉王此刻開口說道:“地藏王菩薩不能出地府,酆都大帝本身就是紫微大帝的化身之一”

 輪轉王的話,一時讓現場氣氛陷入沉寂。

 酆都大帝並非是一人久任,基本都是三界的大能兼任,每任酆都大帝會有三千年的任期,此任正是紫微大帝,故而派下化身坐鎮酆都。

 若非是現管,也不至於讓十殿閻羅這般緊張。

 當年李世民入陰司的時候,他們幾個親自前來迎接,也是這個緣故。

 許久之後,平等王試探著開口說道:“要我說,咱們不如就當沒看到三界之中陽壽已盡,卻依舊留在人間的,又不止李世民一個,何必為大費周章?”

 “此言有理。”泰山王顯然是讚同平等王的觀點。

 “大善!”五官王也出聲附和。

 很快,大家的意見便達成了統一但為了能夠個交待,大家還是一致決定由崔判為代表,往天庭跑一趟,將此事當面稟明紫微大帝。

 如果能順勢把這個燙手山芋丟出去,那就更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