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560章 “求不得”,1向就是佛門中人的宿命;《□…
最新網址: 悟淨的分魂分身,那真可謂是在整個三界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地府陰司,也只是其中一站而已。

 只是相對於以往佛門的超度之法.唯識法教的超度之法,除了那些在西遊之路上的妖精們,確實也是三界生靈以往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

 而悟淨顯然正在將唯識教法發揚光大。

 但從這一點上來說,徹底“放羊”了的八戒,就遠不能及了。

 在西行路上“滴血未沾”的悟淨,如今幾乎成了三界妖魔的索命妖僧大家聽聞到悟淨禪師的蹤跡時,唯恐避之不及。

 相反明明在西行路上是擔任先鋒的小白龍,他那白龍菩薩的名號,這輩子算是洗不脫了。而且就連一些平日裡作惡多端的妖魔,也會有白龍菩薩慈悲為懷,我若是落在他的手中,定然會被網開一面的錯覺。

 但他們並沒有後悔的機會。

 對於小白龍,亦或是唐僧師徒來說,妖只有兩種,能超度的跟不能超度的。

 而這個標準,全看妖魔自身之罪業。

 三界之中,白龍菩薩的畫像,便愈發和善,且多以風流倜儻俏公子的形象出現;悟淨禪師的畫像與雕塑不知道從什麽開始,已經變成了鎮妖金剛之體魄,降魔明王之凶煞面容。

 至於八戒,他在行走三界的時候,都刻意變化了自己身形相貌的,因為他認為自己那過於標志性的長鼻子大耳朵,很難不能讓人認出他的身份來,一旦身份暴漏,就會引發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他只是想要品嘗三界的美食。

 總之目前的三界之中,並沒有八戒的消息傳出來,就仿佛徹底隱匿於世一般。

 他們師徒的動向,三界各方勢力,或多或少都是要關注一些。

 況且唯識法教初立,雖然並沒有似當年的西方教一樣如饑似渴的招收弟子,但也有不少原本是靈山的高僧,直接轉投在長安大慈恩寺的。

 淨檢師太只是其中一位得到了三藏法師認可的比丘尼而已,君不見那些被拒之門外的羅漢們,當日一副悲痛失落的神情?

 不過三藏法師也沒有徹底斷絕了他們的念想,

而是讓他們返回靈山精修佛法,等十年之後再來.若是佛法有了進步,也並非沒有拜入大慈恩寺的機會。

 而且正式公布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大慈恩寺招收弟子入寺,每十年一次。

 不僅僅是針對靈山的那些僧人,整個三界眾生,想要拜入大慈恩寺的,都可以在這個時間點前來。

 至於別的時候,如果能被已經加入寺中的僧人看中,且得到了三藏法師的認可,自然就算是特招入門。

 有些羅漢就向三藏法師詢問了,能不能就留在寺中修行?

 三藏法師也沒有拒絕,並且表示但凡向往佛法的,都可以入大慈恩寺中修行佛法。

 畢竟大慈恩寺本也就沒有門檻,唯識法教也並不會阻止向佛之人入寺修行但是吃住開銷,得自己想辦法。

 畢竟他們大慈恩寺也沒什麽錢這地方都是大唐皇帝給蓋起來的。

 當然了,這本來也就是大唐皇帝給禦弟蓋的寺院。

 靈山來的羅漢們對於吃住沒有什麽要求,他們一個個都有修為在身,即便是不吃不喝那也是一點問題沒有,住的話就更簡單了有些實誠一些的,就在長安外近郊的山野之中,搭一個草廬;有些乾脆就在長安城中露宿;至於那些活泛的,則會去尋一些大戶人家借宿

 畢竟是靈山來的“羅漢”,雖然在三藏法師面前不值一提,但對於百姓們來說,那也算是神仙人物了。

 只是他們也不敢擺譜,在百姓面前都十分謙遜,生怕因為自己的態度出現了差池,被三藏法師得知,而失去了拜入大慈恩寺的機會。

 有人說,他們就像是進京趕考的學子一樣,區別就是學子們是要科舉入朝為官,而他們是精修佛法想要拜入聖佛門下。

 此事傳回靈山之後,還引出了一些不小的風波。

 甚至有些“頑固老僧”去如來面前告狀,說失了體統明明他們是靈山才是佛門正統,如今怎麽反而是靈山的僧眾要去拜長安的三藏聖佛?

 如來的回應也很簡單:“唯識法教與靈山大乘,並無上下之別,更無從屬之分,靈山眾僧若是想要拜入唯識法教的,吾也不會阻攔。”

 老僧們聽了佛祖之言,登時面面相覷.連佛祖都這樣說了,他們能怎麽辦?

 甚至聽佛祖的語氣,他似乎巴不得靈山的僧眾全都去拜唯識法教。

 正在重建密教的大日如來得知此事之後,也是無奈一笑:“看來佛祖還是對三藏不肯接掌靈山一事耿耿於懷”

 一旁的孔雀大明王菩薩也難得笑言了一句:“都一樣,把靈山的和尚都送去長安,跟三藏在靈山當佛祖,也沒有什麽兩樣。”

 自此之後,靈山的氣氛就變得愈發不同尋常了起來有些僧人是真心向往唯識教法,也有些是被三藏法師的佛法與魅力所征服,想要追隨在三藏法師身邊。

 但其中也不乏投機之輩而對於這樣的顯現,佛祖非但沒有製止,反而是更加的推波助瀾。

 對此,觀音菩薩竟還有些擔起三百年後,若是無天魔祖來到靈山,見諾大的靈山,卻只剩下大小貓兩三隻那坐在大雄寶殿佛祖金蓮之上的如來佛祖,還要當著他的面,轉世人間之時會不會讓他本就入了魔的心境,直接徹底崩盤。

 今時不同往日了,魔界與三界的裂縫,已經都被堵死了.當年時不時還能在三界冒頭出來的魔界大聖,現在只是應付奎剛法祖便已經是分身乏術如何還能知道三界的情況?

 三百年?

 等他們從魔界出來,恐怕三界早就變成他們不認識的模樣了。

 靈山。

 “你要去什麽地方?”伏虎羅漢看著背起了行囊的降龍羅漢,“難道你也要去長安?”

 “長安?”降龍羅漢笑笑:“也去。”

 “也去?”

 “三藏法師說的沒錯,只是在靈山枯坐,能悟出什麽佛法?貧僧要去遊歷三界,長安大慈恩寺是三藏法師道場所在,自然是要去拜訪的。”

 降龍羅漢本就是十八羅漢之中悟性最高的,雖然只是羅漢果位,但他的佛法境界,絕不在菩薩之下,甚至一些佛眾都不如他。

 除卻佛法之外,他既然是背負“降龍”之號,自然也是一位法力深厚的武僧。

 對於唯識教法,他秉持一個尊重學習的態度,並不會似靈山那些對三藏法師的“狂信徒”一般,對其近乎癡迷。即便是靈山本身的佛法,在降龍羅漢看來,也應當批判性的學習。

 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亦或是密教與唯識,都是旁人的路而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降龍羅漢對於佛法一道,始終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甚至覺著那些為了拜入大慈恩寺而學習佛法的僧人,可能到頭來並不能得償所願.畢竟“求不得”,一向就是佛門中人的宿命。

 或許佛祖沒能留下三藏法師,也有這樣的原因。

 法海已經從魏徵與皇兄李世民這裡,得到了地府關於皇兄“死劫”的態度。其實能讓魏徵來尋皇兄,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地府的立場。

 “二郎神楊戩,此刻正在紫微宮做客。”法海也向李世民通氣,這是六耳獼猴告知自己的消息,“也是為了商議此事。”

 “朕何德何能啊。”李世民乾脆坐在了地上,向著虛幕對面的禦弟搖搖頭,但隨後他的神情便恢復了堅定,“卻不知道二郎真君對此事是怎樣一個態度。”

 司法天神。

 在一定程度上,他是能夠利用自己手中的天道權柄,直接降下神罰的。

 也就是關於天子不能長生這件事情,並非是天條明文規定,只是一條潛規則否則即便是三藏法師,也很難在這件事情上對皇兄李世民起到什麽有效的幫助。

 這種不成文的規矩,相對於他們明文定例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的。

 提前更改國號的法子,應當是不會起到什麽效用的,畢竟生死簿乃是天地人三書之中的人書,乃是實打實的先天靈寶,同封神榜與鎮元子的地書,那可都是同一等級的法寶,自然會有一定的自我調節功能。

 否則,當年生死簿上貞觀紀元只有十三年,崔判兩筆下去加到了三十三年這其中的二十年時光,難道就不會死人了?

 還是說,這二十年過後,再往後的年號紀元,還能從“原本”貞觀十三年後續上?

 如此一來,生死簿豈不是就亂了套?

 況且當年更改的,其實也只是生死簿的副冊,正冊法寶,那是由酆都大帝掌管的.否則,僅憑他崔玨一個大判官,豈能動動手就給凡人加上二十年的陽壽,且事後還能跟個沒事人一樣在地府當值?

 李世民人間天子不得長生,是不成文的潛規則,可是他擅自在生死簿上增添陽壽,那可就是實打實的犯天條了。

 若非是酆都大帝給他背書,崔玨這個大判官,那也算是當到頭了。

 這些事情,楊戩自然是知道的.他雖然是司法天神,明面上的天條守護者,但對於崔玨這種有事兒他真上的行為,那也是要另眼相待。

 這也算是一件近期的積案,梅山老六還為了此事,專門往陰司跑了一趟,向酆都大帝請教其中是否什麽隱情.也正是酆都大帝說,這件事他是知情且默許的,真君神殿才沒有糾纏此事,而是順勢銷案。

 崔玨本就是他提拔起來,況且這陽壽也是加在了“自己”身上.酆都大帝認為自己擔下此事,那也是理所應當。

 其實也就是李世民自己不願意接受禦弟三藏聖佛的庇護,這才要離開長安本意是想要憑借自己的力量,來度這一場“死劫”,以此來維持自己的帝王之心,不被消磨。

 但隨著這一路上的見聞,李世民才愈發明悟相對於開疆擴土,征伐三界,這萬民,才是大唐真正的基石。

 根基若不得穩正,即便是再大的疆域,那也將會是空中樓閣,夢幻泡影,一觸即破。

 當他這些事情告知禦弟的時候,卻聽禦弟同樣說道:“這便是貧僧不願意做那高高在上的佛祖,寧願行於三界的原因。”

 而後,三藏法師接著說道:“但如今貧僧還是自證如來,真可謂是世事難料.但這並非是一件壞事。”

 李世民與三藏法師心有默契,笑道:“一個三藏成佛枯坐於大雁塔之上,卻有千千萬萬個唯識弟子,走向人間這難道不是更大功德?”

 法海也隨之笑道:“若非如此,縱然是天庭旨意,這個聖如來之位.臣弟也是決計不會依從的。”

 “所以皇兄.等你在民間看夠了,等回到長安那一日時,或許就是我中華,真正變革之時。”

 “但朕,不見得還能回到長安。”

 這是李世民心中所想,當日他出長安,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憋著一口氣若是現在讓他選, 他還真不一定能毫不猶豫的就做出同樣的選擇。

 這其實也還是個眼界的問題,再加上關心則亂即便是李世民,也很難調整心境。

 當年因為天竺國皇帝遇害一事,法海是向李世民告知過,讓他盡量留在長安不要亂跑的而如今他能放皇兄李世民離開長安,一來是皇兄李世民自己心意已決,他不便相勸;二來也是皇兄陽壽將至,確實是到了“死劫”;三來就是跟著皇兄一起出長安的,是人教如今的代言人、太上老君的弟子——李淳風;最後,以他如今的修為,只要皇兄不跑出大唐的境內,他都能在第一時間及時趕到。

 而且還有悟淨的一道分身,偶遇李世民微服私訪.正巧這道分身在西遊路上就是負責編撰話本小傳的,便也就在暗中跟隨,要將李世民的經歷記錄下來。

 名字他都想要好了,就叫《□□微服私訪記》,要說為什麽空出兩格來,那是等著陛下駕崩之後,將諡號亦或是廟號填進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