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559章 誰敢去勾人王的魂啊?這應當就是唯識法教的…
魏徵畢竟是陰神,此番接著出公差來到陽間,能夠在此見到陛下,已經算是一種成全。何況今日得見陛下,知道陛下雖然進取之心依如往昔,但隨著歲月的沉澱,他的雄心也會分出一部分來,放在大唐子民的身上.這更是意外之喜。

 也不是魏徵自傲。

 他聽陛下說,就算是自己死後,陛下凡有決定便總會想起自己,還會在心中想到如果是自己在的話,會如何勸諫

 可見如今陛下如此之自律,也有自己不可磨滅的功勞。

 不過魏徵更多的其實還是感動。

 常言道,人死如燈滅。

 陛下心中能時時刻刻記掛著還有自己這樣一位總是惹他氣惱的臣子,這難道不是作為一個臣子的最大殊榮?

 而對於魏徵來說,他做出“包庇”陛下留在人間這樣的選擇,其實也並非沒有緣由。

 一個帝國的興旺,同它的統治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誠然李治絕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但相比於他的父皇李世民來說,還是要相差不少。

 魏徵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縱觀古今,自周天子以來能比肩自家陛下這般雄才大略的曠古之君,也著實數不出幾位來。

 將來史書上若有陛下之評價,將與秦皇漢武並列.若是再給陛下一些時日,或許超越這兩位帝王,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話又說回來,若非秦皇漢武,在他們晚年皆想要證道長生,以至於國家紊亂,亂政頻出.或許他們的成就,也更加非凡。

 而如今,自家陛下李世民,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他們的老路。

 當了陰神的魏徵卻知道,即便是一個尋常王國的國君都不可能證道長生,何況是中原天朝的天子?

 陛下的一身人族血脈之力,絕對稱得上是人間頂尖之列,但比之那些上古人王們又如何?

 人王們在壽元盡時,除了那些能夠飛身火雲洞的,基本都是自然而亡,一身精魄還散於天地,甚至都不去六道輪回投胎轉世。

 這也是魏徵去了地府任職之後,才知道的事情。

 魏徵心中還有一個猜想,若是秦皇與漢武,當真能夠得道長生恐怕對於人族來說,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兒。

 那麽如今放在自家陛下的身上,只要他的心中始終惦念著百姓,那麽就由他來做這個萬世的帝王,又有何不可?

 培養一個合格的帝王有多難,魏徵是非常清楚的不說後任的帝王,都如同陛下一般雄才大略,即便是如李治一樣能做個勵精圖治的君王,恐怕都是奢望。

 若是再出幾個昏君庸君,那百姓的苦日子,恐怕就又要躲不過去了。

 人生苦短。

 魏徵愈發認為天道不公,區區七八十年的壽元,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實在是太過短暫了。

 陛下想要長生,不會那麽容易。

 即便是他背後有三藏聖佛在,天道也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被輕易達成。

 這就是陛下死劫的由來。

 過了此劫,生死簿上將沒有陛下的陽壽記載,陛下的壽命便全在於他自身的壽元之數.正如那些上古人王們一樣,地府陰司之中自然也沒有他們的名錄

 誰敢去勾人王的魂啊?

 倒不是怕人王把勾魂使者打死.主要是害怕人王來了地府,振臂一呼,地府的那些鬼怪跟著人王們一輪衝鋒,直接把地府也接管了。

 如今的十殿閻羅,其實也有這個擔憂。

 李世民在大唐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再加上如今的地府之中,可還有不少當年的戰魂沒有轉世呢再加上酆都大帝本就是紫微大帝的化身,若是他在順水推舟直接把酆都大帝的位置,讓李世民坐了.然後自己跑去三界逍遙,十殿閻羅都沒地說理去。

 主要酆都大帝也是當真能乾出這樣的事兒來,他是真的懶得操心這地府裡的事務,否則也不當了兩千多年的甩手掌櫃。

 至於他這樣的“隨意”讓位會不會得到天道認可,十殿閻羅認為不會有什麽大問題說來說去,酆都大帝與人間天子,那都是紫微大帝的化身,在天道那裡是不分什麽你我的,重要的顯然是“紫微大帝”這四個字。

 而相對於在地府只是做一個象征意義的“酆都大帝”,若是叫李世民入主陰司,那他們十殿閻羅手中的權力,那可就要開始縮水了。

 故而十殿閻羅並非是真沒有辦法將李世民的魂魄拘來只是相對於把李世民帶來陰司,他們認為還是將他留在人間的好。

 酆都,陰帝大殿之中。

 前五殿閻羅,也正是因此在探酆都大帝的口風。

 酆都大帝坐在上首,笑道:“你們也不必緊張,李世民如今的命格早就發生了改變,地府陰司絕不是他的歸宿但不得不說,如果他能來陰司的話,一定比朕更適合做這個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雖然是陰司之主,但他的氣勢並不凌人,反而還頗為和善在他的影響下,五位閻羅也是把自己的一身鬼氣收斂起來。

 酆都大帝的話,他們自然不敢接茬,只是在一旁賠笑。

 “無趣。”酆都大帝知道他們的顧慮,畢竟他們在名義上還是上下級關系,只是自己這個主官從來沒管過他們如今見了,其實還有幾分生疏。

 這不論是放在天庭哪個神部之中,都是十分炸裂的存在。

 似雷部的普化天尊聞仲,那幾乎都是等閑不離開公案的狠人,連帶著整個雷部的神職人員,都很少有正時正點下職的時候。

 連軸轉那都是家常便飯了。

 也幸虧他們都是神仙,大多還都是上了封神榜的神仙,基本感覺不到什麽疲累.否則,早就撐不住了。

 而雷部,也是最少出現神仙思凡這種“犯天條”之事的神部。

 “不瞞你們說。”酆都大帝面色稍微正了正,“就是紫微大帝將朕派至陰司,若是先讓他來陰司做酆都大帝,卻將朕派去人間做天子八成也是個昏君。”

 這話他們更不敢接了。

 酆都大帝自己怎麽說都沒關系,他若是他們接茬.那性質可就變了。

 要知道,酆都大帝是任期製沒錯,但十殿閻羅也不是終身製他們這十殿閻羅,也並非都是地府初立時的十位閻羅王了。

 似第二殿的楚江王厲溫、四殿閻羅五官王呂岱、五殿閻羅秦廣王蔣歆、七殿閻羅泰山王董和這四位便是酆都大帝上任以來,提拔起來的新任閻羅。

 他們皆是人族死後封為陰君。

 至於原本的那些的閻羅王,有些是因為犯了錯受罰,被免除了神職,還有些則是因功升職的

 其實酆都大帝也自是不插手地府陰司的日常工作事務,但這“人事”任免的權力,卻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大判官,鍾馗、崔玨以及魏徵,也都是授了他的任命。

 而在賞功罰過這方面,他也一向是公平公正,這也是諸位閻羅王,不想讓這位上司離開的原因之一。

 畢竟好不容易摸清楚了這位大帝的脾性,若是再換個新的來對他們的工作也有影響不是?

 閻羅們的心思,自然瞞不過酆都大帝,他身為紫微大帝的化身,若是還拿捏不住幾個地府閻君,也枉稱帝星了。

 “李世民的事情,你們身為閻君,不能如此明目張膽的視而不見。”酆都大帝提醒了他們一句,“在地府職責之內的事情,你們該做還是要做不必因此畏首畏尾。”

 五位閻君相互對視一眼,心中大概有了分寸。

 酆都大帝的意思,他們基本上是有所了解了.畢竟是天子犯了死劫,若是地府無動於衷的話,那麽對天庭,對天道都不好交代。

 或許不論是天庭還是天道,都也沒指望地府在這件事情上出什麽力氣,但萬一事後分鍋,亦或是論功行賞時,地府總得有話可說才是。

 想通了這一點,幾位閻君心中大約已經有了思路。

 而在陰山道場的後五殿閻君,此刻卻被諦聽直勾勾盯著直發慌,即便是他們想要屏凝心神,但發現自己並不能如同以往一般,屏蔽諦聽的探查。

 啪!

 諦聽後腦杓挨了一下。

 它有些不滿的甩了甩脖子,但它反應過來那手的主人,正是自己的主人時,便主動伸頭過去,在主人的腿邊貼來貼去。

 然後,主人的手按在了它的後脖頸上。

 諦聽瞬間就老實了,並且收了神通.而後它百無聊賴的臥在了主人的蒲團邊兒上,眼皮子都耷拉了下來,似乎並沒有把眼前的幾位閻君當回事兒。

 但幾位閻君,這才舒緩了一口氣不愧是地藏王菩薩的愛寵,竟能帶給他們如此巨大的壓迫。

 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有所預料了,他們心中所藏的事情,必然逃不過諦聽的探查但他們也不慌,畢竟他們也沒做什麽見不得光的事兒,雖然不喜歡被諦聽探查心境,但也並不害怕。

 可見諦聽忽然就一副興趣缺缺的模樣,那也是有原因的。

 他們的來意,地藏王菩薩也是一清二楚的,別說是他們在閻羅殿中商議的事情就是眼下魏徵與李世民會面時所交談的內容,地藏王菩薩也通過諦聽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當李世民接到了魏徵提醒時,他的一個舉動讓地藏王菩薩都始料未及

 人間。

 南贍部洲,大唐幽州。

 李世民從自己的懷中掏出了一隻法器,以自身血脈之力將其激活,而後他的面前便出現了一方虛幕。

 魏徵還在奇怪陛下這是在鼓搗什麽東西的時候,那虛幕閃爍了幾下之後,便出現了一個令他震驚不已的景象——

 虛幕的另一邊,不是別處正是長安大慈恩寺,而虛幕中的人,自然也不是旁人,只能是三界聖佛,大唐禦弟,三藏法師。

 “陛下。”

 “禦弟。”

 兄弟兩個打過了招呼。

 一旁的魏徵雖然驚奇此等法寶的存在,但現在顯然不是讓他顯露驚訝的時候,他也順勢向著虛幕中的三藏法師一禮,道一聲:“魏徵見過聖佛。”

 “三藏見過魏相,魏相不必多禮”法海向著魏徵微微一笑,“當年貧僧出長安時,魏相還曾相送.可惜貧僧取經回朝時,才得知魏相已然去世.”

 聽三藏法師之言,魏徵難免就想起當年之事,心中也是生出了無限感慨。

 原本他以為一切的開端,都是源自自己夢中斬龍但在地府任職之後才知道,乃是因為三藏法師是西方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下凡歷劫,是注定了的取經人。

 即便沒有自己斬龍一事,陛下沒有舉辦水陸大會,三藏法師也沒有因此來到長安那菩薩也會尋到他的頭上。

 但所謂無巧不成書,正是這因緣際會,連成了一片脈絡,才有了這一番三藏法師西遊證道之故事不僅只在人間,便是在整個三界之中,那都是膾炙人口的美談。

 而地府中那些的遊魂們,以往總是好勇鬥狠,而自三藏法師門下高徒悟淨禪師的一具分身到了之後,他們便總是纏著悟淨禪師向他們講述西遊的故事。

 這一來二去的,便不只是小鬼們,每當到了時辰,那些沒當值的陰差們,也會過去湊熱鬧。

 一開始小鬼遊魂們對陰差們十分的驚懼,陰差們對小鬼遊魂們也絕不客氣但經過悟淨禪師的“調解”之後,雙方就相安無事了。

 而後不僅僅是小鬼遊魂以及陰差們,一些小判官、甚至是統領、冥帥,與鬼王們,也會來聽悟淨禪師“說書”。

 而在“說書”之余,悟淨禪師也會講一些唯識教法。

 魏徵也去過幾次,他甚至看到有幾位鬼王在悟淨禪師面前痛哭流涕,而後大徹大悟,淨化了一身的鬼氣,同時他們也就此徹底消散於三界.這應當就是唯識法教的超度之法了。

 畢竟若是別家佛門弟子,淨化了鬼王們一身鬼氣,多半兒是讓他們入輪回轉世的.

 但悟淨禪師不同,這些鬼王們接受了他的佛法洗禮,堪稱是真正的大徹大悟,明白了自己生前死後作惡多端的事實,自認為不能容於三界,自行消散,以做贖罪。

 有些鬼王要死,悟淨禪師並不攔著但有些鬼王要死,悟淨禪師就會出手製止,說他們罪孽深重,不能輕易一死了之,而後就讓鬼差們,將他壓送到十八城地獄受罪。

 而鬼王們明明知道來聽悟淨禪師講佛,會有自投羅網的風險,但卻不知為什麽,總是不由自主的就被悟淨禪師講佛之聲,吸引過來。

 以此可見悟淨禪師的佛法。

 而這位悟淨禪師,在西行之路上並不起眼.若是在路上遇上了,恐怕都認為他就是個乾苦力的“挑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