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耕耘貞觀》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
高季輔倒沒在越王府多待,隻喝了這一杯茶水,從李泰手中拿到這份計劃書後便離開了。

因為高季輔跟李泰間,真沒太多私人情感,公事聊完自然就走人了,還留在這裡做什麽?

但高季輔拿著這份計劃書,神色中卻充滿了凝重。

高季輔知道自己拿得這份企劃書,就是一份相當燙手的山芋,應該怎麽樣跟那些世家說,更是個頭疼的事。

因為高季輔看著這整個企劃方桉,不得不說燕王製作得相當精細。

至少在自己看來,只要錢糧到位,燕王的這整個工程肯定能執行下來。

但問題是,這錢糧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是持續整整二十年的持續投資。

當然,李泰已經進行了拆解,前期因以小麥推廣為主,整個工程也就五年左右。

糧食推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五年的時間,應該能夠徹底實現整個計劃,到時候繼續推廣棉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只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這些世家看到好處,接下來就不需要李泰再去逼他們了,單單是他們自己就會想辦法的擴大再生產。

畢竟人的本性是追名逐利的,誰也無法避免,只要有好處,不需要多說什麽,他們自然而然會撲上去。

某種程度上來說,《草種計劃》也如此,一開始李泰推行草種計劃,世家一個個的推三阻四,甚至跟自己說好的盧承基都帶有幾分猶豫,最後還是衛氏讓自己下了台。

但現在因為缺少勞動力,發現《草種計劃》能帶來大規模的黃牛,現在一個個可是積極得不得了,大把大把的錢砸下來,深怕錯過這機會。

尤其顯然李泰又有大動作了,那明年再次缺少佃農,幾乎是必然的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什麽都別多說了,繼續砸錢增加黃牛產量就是最正確的了。

而李泰也知道自己在幽州地界,想要完全撇開幽州世家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畢竟真要吃獨食,幽州世家就算不明著跟自己作對,但時不時下下黑手,自己也頭疼。

所以,與其自己白白在這裡浪費不必要的時間,還不如把這件事給推給高季輔好了。

他身為幽州長史,說什麽也要代表好官府,把地方勢力給安撫好吧。

真以為分給幽州政府的這一部分真這麽好拿。

自己給朝廷一份那是稅收,至於你一個幽州官場不把幽州世家給安撫好了,自己分給幽州政府的這一份錢,你們能拿得安穩。

至於,高季輔怎麽樣把這些幽州世家安撫下來,又怎麽樣讓幽州世家出錢,那就看高季輔自己的本事了。

畢竟自己機會是給了的,但能不能上這一趟車,就看幽州世家自己的了。

而面對李泰已製作好的利益分配方桉,以及自己需要擺平的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高季輔也感覺到頭疼。

但有什麽辦法,自己能夠蹭上就不錯了。

想辦好這件事情總歸要有人出錢,雖然看燕王的態度,燕王能把這些份額都吃下來。

但燕王顯然會做人,知道要把肉給分出去,甚至自己莫名其妙的坐上這分肉的角色上。

不過高季輔明白,這件事情怕是有得磨了。

最重要得是,這項工程啟動資金,還要這些幽州世家扣來出,希望他們有錢吧。

萬事開頭難,但高季輔也沉下心思,找一個又一個的世家去談。

李泰也沒廢話,因為李泰知道這絕對是一個辛苦活,不過李泰定下死時間,那就是十月份前,錢糧必須要送到天津來。

因為李泰打算複製天津修運河模式,等到冬天時,便要征召徭役修道路了。

到時各種的禦寒物資,以及修路所需要的錢糧,都需要在十月份前準備好。

面對李泰下達的死命令,高季輔也只能耐著性子,繼續跟著世家不斷的交下去。

就在這時候,李泰的這一份詳細而全面的計劃,已經以六百裡加急的方式送到朝廷。

房玄齡看著這一份的計劃書上面有著幽州刺史與滄州刺史的印章,知道李泰已經跟滄州刺史完成整個計劃了,所以把這份計劃書送到朝廷來。

說實話,這種事情,以往的朝廷是完全沒有過的。

畢竟兩個州縣聯合起來進行這麽一個幾乎有著二十年規劃的大工程,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頁紙張上就是滄州的未來。

正是這種事情從沒經歷過,所以朝廷實際上對於這一件事情也是有著相當大關注。

因為這一次的合作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范本,從此也算是有例可依了。

實際上華夏這一片土地上,對范例的重視程度算是相當重視的。

比如說劉秀指洛水為誓,他真守住了誓言,有此范例,接下來人們不說對誓言深信不疑,至少不會再明著違背誓言。

但偏偏出現了一個司馬懿也學著劉秀來一個指著洛水為誓,結果他不但毀諾了,而且後代還當街殺皇帝,最終家族還成皇族了,直接刷破了一個時代底線。

所以,哪怕朝廷同意了這件事情,李泰做起事情來到底沒把朝廷完全撇到一邊去。

因為李泰把事情都商議好,投資拉到,計劃書做好,朝廷唯一負責的就是公證,但即使如此,李泰還是派六百裡加急把整個補全完善的計劃書,送到尚書省來給房玄齡過目。

房玄齡看著李泰送上來的計劃書,還有一分配套的令人一目了然的工程進程計劃圖,幾乎什麽時候幹什麽事情,全部一目了然。

房玄齡看著李泰送來的這份圖,不免感歎,“若天下官員都像燕王這般令人省心就好了。”

聽到這話,在一邊替代王珪的魏征倒從房玄齡手上接過這份文件,看了看後道,

“這工程進程圖倒非常有意思,一眼便能清楚明了的看完整個工程。

什麽時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應該怎麽做,如何安排,都挺詳盡。

應以這個作為范例,以後朝廷建設工程,都要這麽的討論一下才合適。”

“計劃很好,但人手不夠!”房玄齡看著這一份的圖紙,對魏征解釋道,

“我們做計劃,自然方便,但真正落實到底層,我們做出來的計劃就會發生變形。

若讓下面的官員強行按照我們的計劃執行,怕底層的百姓會起鼎沸之勢!”

“既然如此,為什麽燕王可以這般做?”魏征聽到房玄齡的話倒有幾分的疑惑。

“燕王有錢有人!”房玄齡略帶著幾分茫然,又有幾分無奈的說道,

“燕王建立農業學府開始,所有的徭役都是他自己培養的。

這些人能夠識字,也懂得數學,不過這樣的人就算是做小吏都綽綽有余了,又有幾個人願意去當徭役。

所以燕王必須要重金讓他們留下來!

當初的高陵徭役,我也想要在大唐普及開來,但問了問價格之後,就放棄了!”

“很貴?有多貴?”聽到房玄齡的話,魏征好奇道。

“還沒有談價錢,他們要求每天三餐中至少有一餐要有肉!”房玄齡無奈道。

“嘖嘖嘖……”魏征聽到這話,猛吸了一口氣,道,“他們在高陵也這麽吃?”

“嗯!”房玄齡點點頭,回答道。“倒也不都是天天吃肉,不過沒肉的那天至少有蛋!”

“算了,還是不學燕王了,原來的徭役方式也挺好的。”魏征聽到這話題果斷選擇閉嘴。

畢竟,天天有肉有蛋的生活,就算是魏征自己也都沒過過。

但這些專門服徭役的人,居然倒是先過上了,一時間魏征都不知道這算不算盛世來了。

“燕王弄出來的很多東西,其實效果上都很不錯。

像農業學府,像是賽馬場,像是港口的器械,甚至就算這些高陵的徭役也是。

唯一讓人頭疼的是,這些太費錢了,也就燕王這無中生有的人,能夠駕馭得了他們。

我們啊看看也就是了!”房玄齡倒是坦然的說到這裡頓了頓,開玩笑道,

“說實話,我有時候在想,燕王若是隋唐交替之時便已成年,有燕王給聖人籌謀軍資,怕沒有我們這些人出頭的機會了啊!”

“……”魏征聽到房玄齡的話愣了愣,倒是沒有想到房玄齡會有如此評價。

說實話,他不是內政人員,雖然也乾活,但沒真正切身的體會過李泰的能力。

但魏征是知道自己面前這個看起來在開玩笑的房玄齡的能力的。

整個貞觀一朝的行政機構就是房玄齡一手構築起來的,他上台後把整個大唐中央朝廷的官員直接壓縮到六百多人,反而讓整個機構運轉得絲滑無比。

想一想現代社會,哪怕中央想要整頓吏治步步如履薄冰,就知道房玄齡的能力到底是何等的恐怖。

所以魏征明白,房玄齡的話語中有幾分玩笑味道,但也對李泰的內政能力感覺到欽佩。

就在幾人一邊處理內政,一邊閑聊的時,卻有一名八百裡加急標志的文件送過來,過來送文件的官員更大聲道,

“山東、河南三十多州受大雨侵襲,大水淹沒堤壩,壞人廬舍,死傷無數。”

房玄齡與魏征兩人聽到這話,臉色不由變了變,但也馬上派人讓李世民過來。

這是大事,但在內政廳裡面的眾人卻也不見多少的慌張,馬上便行動起來。

畢竟貞觀以來什麽場面沒有見過!

這次不就是一場大雨引發了一場遍及山洞河南三十多州的大水嘛。

雖然還是需要李世民過來處理,但房玄齡已經思考要不要先把物資運送到洛陽了。

因為貞觀年間什麽發大水的事情,實在太常見了。

區區水災,雖然遍及的地方多了一點,但對早就已經鍛煉出大心臟的朝廷中央來說,這又有什麽問題。

畢竟再困難有貞觀二年甚至三年的時候困難?

那可是外有強敵,內有蝗災,現在區區水災而已,就算這一次的水災規模幾乎是空前的,但大唐一定還是能把這水災給治理了。

房玄齡不由感覺到慶幸,還好杜如晦去梳理大運河了。

雖然前些日子剛到德州,正在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的推進《漕運計劃》。

不過德州與河南相鄰,有杜如晦在,不論是什麽惡劣的局面,杜如晦能穩住局面。

房玄齡馬上便寫了一封信,蓋上了左仆射的印章,讓八百裡加急把這封信送到杜如晦手上,讓他先別管運河了,先去把河南的水災給穩住才是大事。

畢竟運河遲點修也不是什麽大事,但是大水若是處理不好,怕是後患無窮。

八百裡加急把這封信送到杜如晦手上時,實際上整個河北也未必安穩到哪裡去。

畢竟今年的水來得有些太多了,不過有杜如晦在整個運河沿岸的資源調度起來,再加上自己這些日子一直都在修運河,對當地水利設施倒也準備充足有驚無險,沒出什麽大事。

不過杜如晦看到這份從朝廷送過來的八百裡加急時, 臉色卻是難看起來。

杜如晦還真沒想到,河南那邊居然出現了這麽大問題!

馬周看著杜如晦看了信件後,臉色便嚴肅起來,卻也從杜如晦的手上接過信件查看,知道是河南等地發生了大洪水,需要杜如晦前去主持大局的信件。

看著這信上只有左仆射的印章,馬周明白,因為事情緊急,這件事情沒有走流程,但房玄齡也沒避。

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情,只有杜如晦能夠去最快的處理好!

說實話,如果換一個皇帝,單單憑借杜如晦手上的這一封信,已經足以讓房玄齡罷相了!

“我們馬上啟程!”杜如晦抬起頭,看著馬周倒是當機立斷的做出了決定。

“我這就去安排去河南的船隻車馬!”馬周對杜如晦回答,便是馬上動身出去。

“不,我們北上!”杜如晦跟馬周斬釘截鐵道。

“北上?水災在南邊啊!”馬周聽到了杜如晦的話,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但錢糧人手在北邊!”杜如晦說道,“沒有錢糧,我們誰也救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