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古君王皆多疑
高水寒和王忠嗣兩人,從大明宮中漫步而出。

 因為今天這年前最後一場早朝,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救王忠嗣。

 三道兵馬征討吐蕃、開發次大陸,都是順帶的計劃。

 以至等到他走出大明宮的時候方才反應過來。

 哪怕是到最後,李隆基也未曾明確的應允三道征討吐蕃、開發次大陸的計劃。

 望著身後的丹鳳門。

 高水寒忽然有一種,今天自己並非那最後的漁夫,也非最後的黃雀。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著李隆基的意志,將王忠嗣在攻打石堡城延誤出兵之事上的職責行為抹除。

 高水寒有理由相信,此刻的李隆基定然會讓人去暗中查探有關於次大陸的消息,也會讓人去驗證,在極西之地的國度是否有鎮海巨艦的存在。

 想到了這些。

 固然是完成了解救王忠嗣的任務,卻讓高水寒並未有多少的喜悅之色。

 “你所說的那片土地……還有那鎮海巨艦……是否屬實?”

 出了大明宮,王忠嗣吐出一團濁氣,面帶憂慮的盯著高水寒。

 自小養在皇宮,讓王忠嗣遠比一般人更了解如今的這位君王。

 若是皇帝今天當真盡數聽信了高水寒的話,必定會在散朝之前,就會對他做出新的任命。

 哪怕在三道征討吐蕃一事上,有王忠嗣和高仙芝在,不會讓高水寒這位軍伍新秀、朝堂新人擔當重任。但也必定會定下建造鎮海巨艦的事物,協調朝廷齊心協力辦妥此事。

 今日的宣政殿內,就是一場豪賭。

 賭注是高水寒的前途,獎賞是王忠嗣的去留生死,贈品是征討吐蕃、走向次大陸,走向深藍。

 反應過來,被李隆基借力操縱了一把的高水寒,臉上不禁露出少許苦澀。

 “聖心莫測啊……”

 “但伯父如今性命無憂,雖往日官銜革除,卻仍能暫管兩道,亦是幸事。”

 好女婿啊!

 比那在自家啃老好些年,才有了些出息的大女婿元載不知強上了多少倍!

 看著即便可能面臨君王信任危機的高水寒。

 王忠嗣不由愈發歡喜起來,關切追問:“若無此事,便是欺君之罪,當死罪。你可有萬全把握?”

 “伯父放心,不日便有安西奏疏上陳禦前。吐蕃……吐蕃乃聖人關切之地,三道征討之事大抵不會出錯。”高水寒張口解釋。

 王忠嗣卻面有不忿:“某問你那吐蕃之南的土地和巨艦之事可否屬實!”

 “次大陸之事自是屬實!”

 高水寒不假思索的回應著。

 不說這個時候,因為絲綢之路的緣由,中原和西方世界的溝通十分便捷。

 就是往前到太宗朝,還有那玄奘法師去天竺取經之事可以佐證。

 貞觀二十一年,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

 有史記載:‘其四天竺國王鹹遣使朝貢。會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乃盡發胡兵以拒玄策,並掠諸國貢獻之物’。

 說的便是當時天竺分為東南西北中五部天竺,五部以中天竺勢力最強。

 當時其余四部天竺都派遣使臣迎接並送上朝貢。

 唯有中天竺當時的國王離世,國內大亂,權臣上位,竟然派出兵馬拒絕了王玄策的出使,並且掠奪了四部天竺的朝貢之物。

 王玄策是什麽人?

 那可是位猛人啊。

 當時身邊就只有三十余騎兵,眼看中天竺官兵殺來,只能先逃到當時和大唐正處聯姻關系的吐蕃國內。

 隨後王玄策怎麽做了?

 ‘與副使蔣師仁率二國兵進至中天竺國城,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余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

 這位猛人,從吐蕃借了一千兩百名吐蕃兵,又從泥婆羅(今尼泊爾)借兵七千。

 猛人硬生生帶著借來的八千余他國官兵,就殺的中天竺聞風喪膽。僅僅三天便攻入中天竺國都。

 這是王玄策對中天竺發起的第一場戰役。

 第二場戰役擒獲國王阿羅那順,俘虜斬殺敵軍數千。

 第三場戰役擒獲阿羅那順王后王子,另俘男女一萬兩千余人,牲畜三萬,降服城池五百八。

 或許這五百八的城池只是誇大其詞。

 但當年底,王玄策這位猛人,就押著阿羅那順和王后王子回到了長安城。

 只是當時史官記載,大抵對這等方外之地不甚關注,更多的關注點是中原天朝大將,隻身在外,借兵不萬,便降服蠻夷之地。

 王玄策因功獲封朝散大夫。

 中天竺的國王等人結果,沒有人關注,更沒有人去專門記載。

 而對天竺的本土情況,更無過多描述。

 但這並不妨礙讓李隆基這位大唐君王,知道在吐蕃另一邊,確實是有著一塊偌大而肥沃的土地,卻被一群宵小蠻夷佔據,卻又不善耕種。

 而在李隆基掌握這些情況之後,會怎麽看待這片土地?

 當年太宗朝作為使臣,兵不過百的王玄策,能憑著借來的不萬兵馬,就殺的那片土地江河日落。

 如今大唐陳師鞠旅,懸旌萬裡,定然是以摧枯拉朽之勢,蕩平蠻夷之地。

 只要大唐征討吐蕃得勝,那片土地就會如持金小兒一樣暴露在大唐這尊巨人面前,任由采摘。

 “可即便屬實,如鎮海巨艦,你又如何能將那裡的產出運回關中?”王忠嗣仍是擔憂不已。

 他常年統兵,於軍伍之事,想來都要做好萬全之策,方才會雷霆而動。事無妥當,便是如此番拖延出兵石堡城一般,即便會受罪於朝堂,他也不願去做。

 高水寒卻是忽的輕笑一聲:“伯父,此處只有侄兒,方才鬥膽一言。即便聖人知曉某造不出那鎮海巨艦,此時也不會有何懲處。有三道征討吐蕃、開墾天竺之事在前, 聖人便已經被侄兒架在了潮頭,絕不會中途做歇。”

 是啊!

 只要驗證了天竺那片土地肥沃如另一座中原之地,那麽擋在大唐面前的就只有吐蕃這個障礙了。

 為了完成自己的君王偉業。

 皇帝絕不會允許這份榮光從自己的手上滑走。

 皇帝這時候,其實也被架在了火堆上灼烤。

 不由的,王忠嗣深深的看了高水寒一眼。

 他有些忍俊不禁,想來這時候的大明宮中,聖人定然也已經反應過來。

 即便查出極西之地的國度沒有建造鎮海巨艦的圖紙和技術,也不可能就此下旨中止早朝上暫定下來的事情。

 這時。

 高水寒亦是自信道:“且說,伯父又怎知侄兒不能造出那鎮海巨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