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雲匯聚的年節
右相府。

 李林甫好不憤怒,幾乎是要生擒高水寒,飲其血食其肉,以泄心頭之憤。

 溫暖的屋舍裡。

 禦史大夫王鉷,殿中侍禦史羅希奭,戶部郎中、帶常禦史吉溫,范陽、河東節度使心腹劉駱谷,四人直腰跪坐在下方,皆無言垂首,側耳靜候右相示下。

 今日早朝上的事情,王鉷和吉溫是在場的,自是了如指掌。

 劉駱谷先前,也從幾人嘴中知曉了朝堂上所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清楚此時的右相為何會滿臉陰沉,如有陰雲密布。

 “絕不可讓王忠嗣重掌隴右、河西事!”

 終於,良久之後。

 醞釀好情緒的李林甫,陰森開口,目光幽幽的睨視四人。

 “右相但有所使,下官必鞠躬盡瘁之!”

 在場以吉溫官職最低,卻也是最會搶答的。

 坐在他身邊的殿中侍禦史羅希奭,不由瞥眼看了對方一眼。

 吉溫秉性陰詭,果決於事,攀附貴宦,如奉父兄。

 天寶初年還僅僅只是那新豐縣丞。

 因為熱切權勢,從而依附李林甫。

 而羅希奭卻是官宦出身,乃是鴻臚少卿張博濟外甥,對吏法了然於胸。

 他和吉溫的組合,卻皆是因為如今上首主位的右相李林甫。

 在開元初年。

 朝堂之上,紛爭不斷。

 吉溫和王鉷構陷楊慎矜,二人取悅李林甫,從而升官。

 羅希奭也不甘示弱,自韋堅、皇甫惟明、李適之等開元重臣下獄開始,便與吉溫搭檔。

 二人一時無兩,被外人私下稱之為‘羅鉗吉網’。

 這三人算得上是李林甫手下的頭號犬牙打手。

 此刻見吉溫搶先開口。

 王鉷有持身份,不願參與。

 羅希奭卻是追附道:“右相放心,下官定叫那王忠嗣入了長安,絕無再出長安之機!”

 右相所喜愛的就是他們喜愛的,右相所延誤的就是他們所厭惡的。

 吉溫和羅希奭二人,這些年依附李林甫之下,早就對這個道理清楚明白。

 對面。

 代表安祿山在長安城中四處聯絡的劉駱谷,同樣是冷哼一聲。

 “右相若有需,小人亦能出力。”

 按理說,他只是安祿山在長安城的代表,主要也只是負責籠絡朝中官員的事情。

 但對於打壓王忠嗣一事,他卻可以在長安城中獨斷專行。

 這也是因為,安祿山和王忠嗣之間的陳年往事。

 從天寶初年開始,王忠嗣這顆將星就開始冉冉升起。

 更是在天寶四年五月,被封為清源縣公。

 李林甫當時眼看王忠嗣功勞名望日盛,唯恐對方奉旨入朝為相,分走他的權力。

 而安祿山這些年所作所為,長安不知,但卻不代表世人盡皆不知。

 當初他就與李林甫暗下結交。

 安祿山以防禦契丹等敵為托詞,修建雄武城,想在城中私藏兵械。

 為了充實麾下力量,他便上書朝堂,請求讓王忠嗣派出兵馬協助修建雄武城,實則是意圖趁機截取王忠嗣派來的兵馬,化為己用。

 但王忠嗣又如何不知安祿山之心,雖有聖旨降下,但他卻耍了心機,提前帶著人前往雄武城。

 安祿山未曾預料,遠離雄武城。

 而王忠嗣便借機,又帶著自己的人返回,如此也算是遵了旨意。

 事後,王忠嗣更是屢屢上奏言及安祿山有反叛朝廷之意。

 只是從那時開始,李隆基就已經不願秉囯政務,萬事交由李林甫。而安祿山又獻媚宮廷,甘為義子,討取歡心。

 李隆基哪裡會因為王忠嗣的勸諫,就降罪二人。

 但李林甫和安祿山兩人,卻是更加的厭惡王忠嗣。

 所以此刻,即便安祿山不在長安,劉駱谷也有義務決定對王忠嗣施行打壓。

 掌握了幾方的心思,李林甫輕笑示人,旋即問策:“諸位有何良策?”

 事業心最重的吉溫當即再次開口:“事告吐蕃,毀三道征討!”

 他長得有些嘴突,讓人不喜。

 此時屋內燈火昏暗,再配上那淫邪詭怪的表情,就更讓人不願直視。

 但吉溫卻迎著右相審視的目光,繼續獻策:“再以東宮事輔之,必令聖上大怒降罪!”

 此獠一言畢。

 頓時就惹得在場眾人注視。

 如今東宮乃是皇三子。

 原名李嗣升,開元十五年改李浚。

 開元二十三年改李璵。

 天寶三載改李亨。

 這位未來的大唐皇帝,早年的經歷就和他的名字一樣,命運多舛,一波三折。

 就在李亨出生的前一年,李隆基與楊氏成婚前幾天,李隆基被冊立為太子。

 不久,楊氏懷孕,可是由於此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關系緊張,他擔心太平公主會借題發揮,像隋文帝時太子楊勇、太宗時太子李承乾一樣,借口太子耽於女色難當大任而行廢立。

 正由於這種原因,李隆基內心焦慮,便讓屬下秘密弄來一些墮胎藥,打算將李亨扼殺於母腹之中,但思來想去,最終沒有施行。

 後因楊氏非正妻,被養在太子妃王氏身邊,卻也百倍呵護,極為疼愛,慈甚所生。

 然而。

 開元十三年,也就是李隆基成為第五位封禪泰山的皇帝之後,便在長安城中修建十王宅,將業已長大的皇子安置其中,以宦官監視,實則圈禁。

 開元二十六年,時太子李瑛被廢殺,李亨皆親歷。

 二十五年,李林甫推薦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入東宮。李隆基卻中意當時還叫李璵的李亨,為此猶豫年余,而李亨也一直處在被以李林甫為首的朝堂眾臣威脅下。

 對了。

 壽王李瑁是楊玉環的第一任丈夫。

 就在李隆基常忽忽不樂,寢膳為之減的時候,還是高力士提醒‘推長而立,誰敢複爭’,方才讓李隆基下定決心,在開元二十六年六月初三立還叫李璵的李亨為皇太子, 又在二十八年改名李紹。

 至天寶三載,方才有了如今和往後的這個李亨之名。

 然而,從李亨入主東宮伊始,就被顯而易見的朝堂威脅所包圍。

 李林甫希望李瑁上位。

 楊國忠希望貴妃誕子。

 雙方一拍結合,對李亨屢屢打壓。

 而李隆基這時候已經精力憔悴,幾乎從未出面遏製或是告誡朝堂。

 只是雖有懶政之意,但也未嘗沒有擔心東宮羽翼豐滿的憂慮。

 而好巧不巧的是。

 當初,還是忠王,還沒被圈禁十王宅的李亨,就與王忠嗣有著深厚的交往。

 而王忠嗣之所以接觸當時的忠王李亨。

 只是因為皇帝叫他這麽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