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225章 想不想報仇
夜色深沉。

 百姓們休息的早,吳郡各處民居早早的沒了聲音。

 只在吳縣有兩處不同。

 一則是張昭府上,新年後有些後進前來拜訪做客。

 這裡自然要招待一番,或飲酒作樂。

 今天來的人不多,因為過完年好幾天了。

 諸葛瑾在這裡。

 諸葛瑾又不眼巴巴的求著張昭辦事。

 也不渴慕張昭另眼相看,也就沒有上趕著給給張昭拜年。

 這都過罷年才過來禮貌性的問候。

 而另一處,則在孫權這裡。

 孫權這裡也沒有許多人, 連個伺候的都沒有。

 在孫權的臥室裡,就一張小桌,一壺酒,兩個小菜,兩個人。

 什麽人呢?是周瑜。

 孫權舉杯:“公瑾連日辛勞,先親冒矢石,平定丹陽亂軍,又馬不停蹄,巡視吳郡各處防務,勞苦功高,無兄弟不得今日之安穩也。請飲此杯。”

 周瑜帥氣的臉龐在昏暗的燈火下更顯得豐神俊朗,英姿勃發。

 俗語道,月下觀燈,燈下看美人。這燈下看帥哥也是一樣的效果。

 周瑜自打敗丹陽郡的叛軍,收攏各處兵馬後,馬不停蹄的巡視各處防務,也是誇耀武力,就是要震懾住大後方,免得要出現孫暠這樣的家夥,禍起蕭牆。

 半年來,也稱得上三過家門而不入了。

 春節都沒有回家陪陪小喬,都在外面奔波。這剛忙完,連夜趕了回來,也沒有先回家,而是直接來見了孫權。

 孫權都是剛從床上爬起來。

 周瑜雖然性格熱情奔放, 但不是無禮之輩。

 周瑜接過酒杯,道:“君為君, 臣為臣,為主公效力,本分而已,不敢誇功。”

 仰頭一飲而盡。

 孫權感歎道:“如今局勢動蕩,以至於兄終日奔波。不知公瑾年後還有何打算?”

 周瑜夾了口小菜。

 想了一下,道:“主公,丹陽郡已定,廬江等地有各將軍在,已經不成問題。只有會稽,心腹大患啊!”

 “會稽?”

 孫權一臉疑惑,說句實話,會稽郡沒有什麽好說的。雖然名義上會稽是孫家管轄。

 但是會稽郡太大了!

 根本管不過來。所以一直也只是放在那裡。

 反正孫家在東南也沒有敵人,會稽算是孫家的後花園,有的是時間慢慢處理。

 沒想到周瑜會說會稽郡的問題。

 “沒錯!就是會稽!”

 周瑜斬釘截鐵。

 孫權道:“可會稽自永寧以南幾乎千裡荒無人煙?”

 周瑜道:“會稽,太大了,一個會稽有三個吳郡那麽大,但是吳郡十三縣,會稽十四縣。由此可知,會稽處處是漏洞。”

 “往年可以慢慢梳理,可如今劉玄德佔領豫章郡, 若再往東侵蝕,會稽郡毫無抵抗,如此一來,豈不是放任劉備做大,割我土以享敵?”

 周瑜一番話說的孫權也是憂心忡忡。

 但是孫權還是有些提不起勁來。

 “那麽說,要平會稽也沒有什麽難題。無非是野人桀驁,召些民夫,修幾座城,把緊要處把守就是。要是想長治久安,非一時之功啊。我們也沒那麽多兵力啊?劉玄德兵力也不足以佔領會稽,你看……?”

 周瑜放下酒杯堅定的搖搖頭。

 孫權和張昭在一起太久,過於穩重了。

 周瑜道:“劉玄德不來會稽,我們就不能前往豫章了嗎?”

 孫權這才睜大了昏昏的眼睛。

 “你,你是要再對豫章郡動兵?”

 孫權不知道自己這時候都興奮起來了。

 可還是泄了口氣,道:“張師不會同意的。唉,此番在豫章郡征戰,損失慘重,上次他們就不同意,我卻一意孤行。雖然他們嘴上沒說,但是我也知道,他們是怨我的。這一次,恐怕他們也不會輕易答應。”

 孫權悶了口酒。

 “自我兄遇刺以來,百般不順,先有孫輔孫賁之叛,孫暠引兵自立。諸葛瑾又舉薦龐統,害了步騭之性命。”

 “蔣欽凌操於上萬兵馬命喪豫章,韓當至今傷重未愈,我……!唉……”

 孫權又連飲了幾杯。

 周瑜一把抓住孫權的手,不讓他再借酒消愁。

 周瑜是孫策的好兄弟,自然也是孫權的好兄長。

 孫權家裡長輩死個精光,剩下女流,又不能傾訴心事。

 近來壓抑了滿腹心事,不自覺的就吐露在了周瑜面前。

 周瑜道:“你想不想報豫章之仇?”

 “怎能不想!可張師不會同意,實力也不允許啊!”

 孫權面紅耳赤,自從自己當家以來,多少人要看自己的笑話,像孫暠那樣面和心不和的不知道有多少。

 怎麽會不想揚眉吐氣呢!

 周瑜道:“江東已歷二世,良將如雲,怎麽沒有實力。如今丹陽已定,曹操忙於河北,正是整頓江東的好時機。劉玄德慣會收買人心,若讓他管理豫章一兩年,再想拿回來就難了。”

 “主公既然想報仇,就看我給主公出出這口惡氣!張昭哪裡自有我去分說。”

 “公瑾!!”

 孫權感動的無以言表,緊緊握住周瑜的手,有周瑜是真的好啊!

 而另一邊,張昭也在與諸葛瑾交談。

 “聽說劉備手下之羽翼,是令弟,諸葛孔明?”

 “正是。”

 “令弟很有才華啊。”

 諸葛瑾拱手回答:“我等兄弟感情甚篤,孔明也才華橫溢,以往最愛聽孔明之高談闊論,如今我等各為其主,只有情義,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暢談天下大事了。”

 張昭笑的露出了豁牙。

 “你呀,才華也不淺啊!滴水不漏。”

 “以你觀之, 如今豫章郡該如何應對?劉玄德又該有何動向?”

 諸葛瑾沉思起來,張昭並不打擾。

 好一會兒,諸葛瑾回答道:“孔明才高,玄德公愛民,若不早除,恐豫章百姓皆愛劉而棄江東。”

 “孔明生性謹慎,愛用大勢,以我觀之,其應務耕稼,修戈兵以蓄大勢,待時而動。”

 張昭歎了口氣,“唉……,我又豈會不知此心腹大患。可兵者,死生之地,福禍難料啊!”

 “劉備乃強龍,志在天下,我等卻隻放眼於江東一隅。若孫氏父子合力,或可對抗曹操,窺伺寶鼎,可惜如今頂多據守為一諸侯,若事有變,即便做一個識時務的人,也不失一地之食邑,我又有什麽對不起孫堅和孫策的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