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來此界開神道》第265章 農神4祭,弄瓦之喜
隨著吳郡北部的丹徒和曲阿被納入楚國境內,各種楚國特有的制度和習慣,也被入駐的楚軍帶到吳郡。

最為典型的就是城中的佛廟被改建成了神廟,隨軍入駐的廟祝開始給吳人傳播城皇信仰,不需要捐香油錢,只需要你的虔誠。

不信神靈?沒有顯聖?

可城外鄉野突然消失的野鬼,肉眼可見的風調雨順,家中祖靈托夢尊神……

還有時不時傳出楚人祈願得到回應的真實事件,無不說明,這神,由不得你不信。

以前佛寺還多是洗腦的信仰,顯聖之事不多,現在神庭主掌諸職司的神官神吏降臨塵世,當斷人間善惡。

從曲阿開始,各種神異向南,向越國腹地蔓延。

北部鄉野不服神庭的野鬼妖孽,除了被鎮壓緝拿,也只能南逃。

以前尚有佛修會出手,維持越國境內的超凡秩序,可現在他們都忙著準備西遷,哪還顧得上這片沉淪的土地。

蘇州府周邊,狐妖害人,野鬼衝擊鄉亭等事日益增多,官府不能平定,民怨遂生。

佛道漸漸隱沒,城皇信仰在越國悄然無聲的傳播開來,沒有人攔,似乎各方勢力都在推動改信。

當越王錢旭踏上南狩的路途時,正值三月鶯飛草長,李隆也在這個時候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潭州。

闔城官民俱都出城十裡相迎,官道兩旁那是人擠人,負責警備安全的欽天監監正吳鄂忙得焦頭爛額,他不停的督促手下監衛,剔除人群中的不安全因素。

本來君王回京,當然是黃土墊道,淨水潑街,外加清場最好,這樣既有排場又能保證安全。

可這麽久沒在百姓中露臉的李隆,哪能接受這個建議,他樹立的形象,向來是愛民的聖君。

至於安全,李隆還真沒擔心過,不說身邊全是大高手,就說整個人道歷史上,也沒有幾個開國君主死於刺客的。

人主者,自有大氣運庇佑,逢凶化吉只是等閑。

更何況他是剛兼並吳國,攜大勝凱旋而歸的馬上君主,人道意志注視,楚國萬民眾望加身,誰又能刺殺他。

北邊來的仙修,剛踏入楚國之地就被巡查的遊神發現,還沒靠近潭州五百裡就已經從世間消失。

那些在楚國崛起過程中,利益受損的豪紳,派出的人更是不堪一擊,欽天監把他們治得妥妥的。

於是李隆的凱旋,就成一場與民同樂的大秀,狠狠收攬了一波民心,英明神武還親民的聖君,哪個楚人不敬愛啊。

三月一日,李隆回到潭州城的日子,當晚全城燈火通明,夜市不休。

各種式樣的燈籠掛滿大街小巷,彩綢四處可見,花市燈如晝。

李隆還以為是下面的官員獻殷勤,剛想發作,結果被監衛告知是百姓自發,為了給錯過年關的大王再過一次上元節。

回想起自己起家以來,為了堪平亂世所付出的努力,現在似乎看到了回報,他這個國君不是昏庸之輩,能得民心。

三月二日,李隆傾出吳國國庫之財寶,命戶部拿出一個使用方桉,回饋百姓。

百萬夫子調動輔助後勤,就是為了平定吳越,李隆可不想讓百姓們恨他,打仗擴張對於楚國不虧本。

一是繼續續完善兜底的福利機構。預計新增慈幼院、居養院各一百間。

二是出台青苗法。由各地官府出面擔保,提供免費的青苗給有需要的百姓,不需要任何利息,只需夏、秋收時按擔保市價補繳糧食。

三是整修全國官道。

……增修神廟、學校,將基礎武院開設到縣鄉一級。

一大波惠民強國之策一出,

楚國上下皆是振奮,一副大搞建設的態勢。回來的第一晚,李隆是在尹娣那過的夜,別看他如今后宮還有幾位女人,唯一為他誕下後代的還是只有尹娣。

“睡了嗎?”李隆小心翼翼地走到尹娣身後,輕聲問道。

“嗯,小安寧睡得很香,可能是知道您回朝了。”尹娣初為人母,去了幾分嫵媚,多了幾分溫柔堅強。

李隆接過尹娣遞過來的繈褓,仔細看著女兒的眉眼,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這個世界和自己的聯系。

當初女兒出世時,正處於吳楚交戰的關鍵時期,他沒來得及趕回來,所以他內心其實還存在一分虧欠。

“臣妾對不起大王,沒給您生個兒子。”尹娣見李隆只看不說,以為他不喜歡,雙眸泛紅,裡面噙滿淚珠。

“此話怎講,女兒我一樣喜歡,你可是為大楚誕下長公主的功臣。”李隆憐惜不已,左手抱女兒,右手把尹娣攬住。

聽到李隆此話,尹娣心底安心不少,君無戲言,起碼她女兒這個公主的名分是跑不掉的。

也是,李安寧這個名字還是李隆從前線送回,寄予了他多少寵愛。

“大王,當初生下安寧時,還有異象呢。”

“嗯?”

“當時屋內滿屋紅光,有一條魚龍從天而降,她化成一個紅襖龍女,在安寧額頭……”兩人相互依偎,一人靜靜地說,一人靜靜地聽。

說實話尹娣誕下的是女兒不是兒子,國朝上下都有些失望,畢竟李隆有了兒子,這份基業才算穩固。

不過對於擁有後世記憶的李隆來說,兒子女兒他可能還更喜歡女兒一點,兒子後面還可以再生,他現在對於未來可不像當初那般彷徨。

三月初三,為慶祝遲來的弄瓦之喜,李隆下令大赦天下。

冊封還在繈褓中的李安寧,為大楚長公主,封號臨湘。

臨湘為潭州之衛城,政治軍事地位非常重要,以此地為封號,足可見李隆之心。

長公主,還封號臨湘,很多古板的老臣當即就想上書反對。

因為尹娣只是郡望尹家不受重視的一個次女,現在楚王這麽重視寵愛其女,是不是還要封尹娣為王后,這可不行。

但李隆彷佛就預料到下臣的反應一般,馬上又下旨冊封尹娣為側妃,這下才算讓臣子接受了臨湘公主。

側妃您隨便封,正妃王后之位,是不是要慎重考慮,我等家族嫡女不介意和王族聯姻。

臣子們有何想法,李隆懶得管,他也不會隨意選個王后,畢竟是要母儀天下的真鳳。

可不知道是李隆運氣不好,還是楚國沒有鳳命降世,欽天監給他找到了數位星命大將、文曲大臣,連一個鳳凰命格的女子都沒找到。

所以李隆並沒著急冊封王后,他如今具有的真龍之氣,或許已經不需要鳳格之女來輔助,但後位只有鳳格才當得起。

不然后宮不穩,國運也會動搖,到那時出現什麽情況都有可能。

聽說,越王錢旭之女降生時有青鸞相伴,莫非是鳳命?

大赦天下,仁君在世。

凡無有殺人叛國等不赦之罪者,盡數遷徙至蜀南牧馬,無詔不得回返。

自己當了君王,李隆才明白為什麽以前皇帝喜歡大赦天下,實在是這一招好使啊。

為什麽一般都要等到秋後問斬,因為凡是要判斬監候的,都要監禁起來等候秋審或朝審覆核。

縣級的斬首申請,經過郡、州、中央的依次覆核後,最終奏請國君裁決。

這一制度是君王控制司法權和慎刑的體現,也是因為人這種資源確實很寶貴。

大赦天下,既體現了李隆的仁德和對長女的寵愛,同時也解決了蜀南牧場極度缺人的窘境。

李隆陪妻兒好好歇息了幾天,學習怎麽當一位父親,楚王喜愛女兒的傳聞也不脛而走。

由於李隆在楚國的權威名望,他對女兒的態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間的風俗,溺死女嬰的桉件大幅度減少。

興平九年冬天的異常大雪,導致興平十年的春天來遲了不少,三月才開始溫度回升,大地化凍。

李隆下達勸農桑詔,命令全國各郡縣官吏務必做好農耕工作,凡有怠慢者從重處理。

持續天變、武道推廣、全面施行民兵制度、滅國大戰、霜凍雪災……這裡面無論哪一件都極耗糧食。

特別是如今楚國出生率越來越高,習武的下一代也越來越多,以往普通人一天三碗飯即可,而剛入門的鍛體武者,一日消耗就都不是論碗計量。

總之,別看楚國在陳堯的庇護下,年年大豐,可再多的糧食也禁不起這麽耗。

糧食保存時間也有限,如今楚國各地滿溢的糧倉已經耗掉多半,再來一次遷延日久的國戰,可能會極大影響民生。

無論是接下來平滅越國,還是直面妖國的正面侵犯,興平十年的夏收都至關重要。

只有夏收獲得足夠糧食,楚國才有底氣外擴,不然可能就只能在家門口被動防守,黎民百姓可能又要回到一日兩餐的時代。

三月初六,李隆下達勸農桑詔。

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間歲或不登,意為末者眾,農民寡也。其令郡縣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吏發民,若取庸采黃金珠玉者,坐臧為盜。州郡聽者,與同罪。

三月初十,天氣徹底回暖,李隆率領文武百官,在郊外農田舉行農神之祭。

農神之祭共有四祭,分別為社稷、常雩、先農、八蠟,李隆這次親祭兩種,祭社稷,祭先農。

主祭之神還是陳堯這位城皇神君,但其左右多出社稷、先農兩神,皆是陳堯之化身。

現在農祭對於香火氣運的佔比還是很高,陳堯沒有輕易分出農神司職,一是神庭諸神都不合適,二是他尚且需要積蓄突破四品的香火。

社稷,分為社和稷。

社,土地之主也,地廣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稷,五谷之長也,谷眾不可諞祀,故立稷神祭之。

所以祭社稷也是祭陳堯,土地神職他是不可能分出去的,土地不單單只是有農神之力。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生,故土谷之祀為最重,自王朝下逮以至鄉裡之祭,皆以社立名。

舉社則稷從之,此為楚國定下的國祭之一。

潭州南郊,一座嶄新的祭壇已經立起,周圍都是農田,相比於圜丘方澤少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普通農人的親近。

壇製廣闊各二丈五尺,高二尺一寸,四出,陛各三級,壇下前十二余丈,余三面各五丈,繚以周垣,四門紅油。

文武百官,還有跟隨而來的潭州農人們,心中滿懷敬意,他們伏跪在地,聽著城皇大祭酒李土的禱文。

零點看書網

“帷神奠安九土,粒食萬邦,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農而蕃稼穡。某恭承茲土,肅展明裡,時屆仲(春、秋)敬修祀典,庶丸丸松柏,鞏磐石於無疆;冀翼黍苗,左神令於不貴。尚饗。部頒。”

李隆隨後親自點燃祭香,朝著城皇神位和社稷神位虔誠跪拜,一縷縷香氣飄向九天之上的神庭。

“伏惟尚饗!”萬民同呼。

畫滿神紋的金紙被點燃,在鼎中燃燒殆盡,隨後又驟然爆出神光,掃過周邊所有的農田。

社稷顯聖,在場沒人驚恐,楚人早已習慣神靈的存在。

緊接著是祭祀先農,依舊是用社稷壇。

李隆回返車駕換好服裝,隨後拿著未耜耕具,穿著布鞋走入農田之中。

一時鼓樂齊鳴,禾詞歌起,兩名耆老牽黃牛,兩個農夫扶著犁,李隆左手執未,右手執鞭,行六推六返之禮。

濕潤的泥土弄髒衣鞋,他渾然不覺,只顧埋頭耕作,其他臣子農人紛紛效彷。

天子親耕於南郊,其禮三推,以供盛,降而諸侯九推。

意思就是天子親臨藉田,扶未耜往還三度,以示勸農,稱三推。

李隆為一國之王,扶未耜往還六度怎麽也夠了,不過為了以示對農桑的重視,硬是在籍田中耕作到汗流浹背。

這種勸農方式同樣下到了各郡縣,勅令州郡縣衙俱各率屬員、耆老、農夫,恭祀先農之神,照九卿耕例,行九推之禮,其盛典也。

“惟神肇興稼穡,粒我蒸民。頌思文之德,克配彼天;念率育之功,陳常時夏。茲當東作,鹹服先疇。某忝膺守土,敢忘勞民,謹奉彝章聿修祀事。惟願五風十雨,嘉祥鹹沐夫神麻;庶幾九穗雙岐,上瑞頻書於大有。尚饗。部頒。”

祭典仍在繼續,浩渺的禱文飄向四方。

伏惟尚饗!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