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來此界開神道》第228章 齊國崛起,中原變局
放眼天下,楚國和秦國可能不是動作最多最激烈的,但絕對是最受矚目的,因為二者的國力擺在那。

楚國拿下蜀地大半,且極有可能吞並全蜀,秦國則是非常樸實無華,兼並象州及梁國,版圖擴張都不小。

從未來的戰略大策來看,也分不出興平九年的這次戰役,楚國和秦國誰佔據了更多的優勢。

楚國,初步達成跨有荊益兩州的戰略目標,已經開始從益州獲得補給以充實國庫。

而秦國則是穩固了西北邊境,大軍出動,不僅是拿下象州,更是將沙、甘兩州的野心家全部鏟除。

戎國這個鄰居,見識到秦國的強大武力,主動送出金銀寶物給應鴻羽,雖說還不算臣服,但也算認慫了。

也許是兩個大國的擴張帶給了其它國家刺激,又或許是大家都知道即將到來的靈潮會改變地理格局,總之進入三月後,四地蛟龍沸騰了。

北方的趙、魏、晉三個大國相互製衡,哪一個國家先動,都會給第三個國家可趁之機。

本來要是沒有合適的戰機,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其它國家壯大,可青州崛起的齊國卻是打破了這一平衡。

此前陳堯借天機混淆之際,觀察天下,青州的天柱明顯有一大兩小三根,與其它佔據一州的國家相比已然失去了先機。

然而趁著天下人的目光都被李隆伐蜀給吸引過去時,齊國國主齊小白,強勢崛起,舉全國之力發動對青州另外兩個小國北海國和城陽國的攻勢。

青州地域不大,但靠近沿海,有漁鹽之利,所以青州三國的國力都不算弱。

就算是最小的城陽國,也有民一百三十萬,帶甲之士十萬有余。

齊國勢大,北海國和城陽國便結成攻守同盟,牢牢地將齊國的野心給鉗製住,以致於各方諸侯都在搶奪地盤時,齊國也是動彈不得。

齊小白這人名字白,但頭腦性格卻不白,他看到楚國和秦國的強勢,深感時不我待。

如果再被區區兩個小國給堵在一個半島之上,又談何進取中原,乃至天下。

在開展戰爭動員時,齊小白公然對自己的大臣和武將這般說道:“此戰要麽大獲全勝,一統青州,要麽焚毀宗廟,身死國滅,絕無第三條苟且之路可言!”

有親信私底下詢問齊小白為何如此決絕,齊小白只是澹澹地說了句,不甘人下。

打不出青州,最後必定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國家橫掃齊國,那時齊小白只能淪為亡國之君,階下之囚。

《控衛在此》

國君的言論傳遍齊軍,軍卒們士氣高漲,都願意為齊國的崛起奉獻一分力量。

此戰齊小白隻帶上了十萬精銳,攜五天乾糧,以示破釜沉舟之決心。

五天之內拿不下城陽國,齊軍就會陷入絕境,當然這也是齊國謀士們廟算的結果。

北海國截斷齊軍後路,只需要五天!

齊小白也確實是把戰略決心貫徹到底,每戰他都親臨一線戰場,甚至加入先鋒軍突破城陽國防線。

國君身先士卒,齊軍也是爆發出了十二分的戰鬥力,城陽國的防線不堪一擊。

僅僅三天,齊軍就連下七城,殲滅城陽軍四萬,剩余殘兵全部退入城陽國都。

作為國都,城高牆厚不用說,關鍵是底蘊厚,如果慢攻,齊軍可能要打個半年。

所以齊小白一上來就發起總攻,甚至在夜晚,也未曾停歇。

戰場的流火,照亮方圓十裡,此夜無人安眠。

齊軍士卒不懼生死的連續猛攻,令城陽國都搖搖欲墜,看起來隨時都有可能被拿下。

其實這個時候,

只要城陽守軍咬咬牙再撐幾天完全不是問題,可第二天就有守將打開城門獻降了。這也是齊小白的謀劃之一,開門守將正是他派人提前收買的暗子,只是這個暗子懂得審時度勢。

如果齊軍拿他城陽國沒辦法,那這個暗子就會無視齊小白的要求,可要是城陽國大勢已去,那以獻城大功換投新主也是自然。

當北海國大軍,截斷齊軍後路,準備和城陽軍前後夾擊時,他們傻眼了。

城陽國都上的大旗已然換成了齊,等北海軍意識到問題大了,想跑時,四面八方的齊軍卻已然將他們合圍。

北海國大軍踏入了齊軍的伏擊圈,接下不用多說,齊軍大獲全勝,將北海援軍一舉殲滅。

整個三月,齊軍一直在征伐的路上,接連兼並城陽國和北海國,一舉統一青州。

取得這麽大的功績,總得要停一停了吧,可齊軍並沒有。

憑借城陽國和北海國的繳獲,外加兩國的降兵為先鋒炮灰,齊小白居然一路打到了兗州,並且滅掉了東平國。

這裡就不得不說中原三國的版圖了,其中最強的自然是魏國,佔據豫州全境,並且有觸角伸到冀州和兗州。

晉國則是佔據冀州大部,除了魏國和趙國各自佔去的幾個縣,說一句一統冀州不為過。

至於趙國就是三國裡面最弱的了,雖然佔據兗州大部,但還有幾個郡縣一直沒有平定,東平小國就是其一。

三國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版圖牽連緊密,互相製衡。

突然崛起的齊國,眼下滅掉東平國就能直接攻打趙國腹心本土,趙國舉國震動。

東平國沒什麽威脅,趙國可沒放太多兵力防禦這個方向,如果防禦不及,可能會被齊軍長驅直入。

趙國國主急切之下,抽掉陳列在冀州和豫州邊境的大軍去堵截齊軍,這麽大的動作當然會被魏晉兩國察覺。

不用多說,三國之間可不是什麽友好同盟,痛打落水狗,上去分一杯羹才是關鍵。

魏晉兩國大軍攻入趙兗,趙國邊境城池接連失守,節節敗退之下只能堅守郡城這種堅固的大城。

可被三面圍攻,趙國哪裡又能堅持多久,不出意外,三家分趙已成定局。

齊國這一動,不僅牽動了中原三國,更是讓應鴻羽看到了東出的時機。

秦國就是三家分趙的意外,也是趙國的救星。

山川函谷路,塵土遊子顏。

蕭條去國意,秋風生故關。

興平九年四月三日,清明前夕,秦國發動突然襲擊,大軍東出函谷關!

秦軍的大舉進攻,令洛陽一日三驚,不過魏國還是有所預防。

畢竟最重要的西關門戶函谷關是在秦國手上,秦國隨時都能東出,直攻洛陽,但凡魏國稍有戰略眼光都能看到這點。

所以在魏國,洛陽不叫洛都,只是魏國依仗控扼洛陽盆地的一座大城,真正的魏國國都在許昌。

在魏國西北邊軍的有意退縮下,秦軍攻城略地,逐漸佔領了除洛陽之外的諸多城池,最後以大軍十五萬叩關。

趙國抓住機會,給魏國傳信,說你再不把軍隊調回去支援,便豁出去把魏國主力拖死在趙國境內。

絕望之下的趙國說不定真敢這麽做,沒有函谷關,洛陽的戰略位置對於魏國來說太過重要,最後魏趙雙方只能達成協議退兵。

魏國轉回去和秦國大打出手,趙國頓時少了一大壓力,同時應對晉、齊兩國的進攻雖然也很困難,但不至於立馬亡國。

甚至在魏國主力退回豫州後,趙國還順手把魏國和彭城國交界處的谷陽國給滅了,這樣一來,也算給趙國增加一條後路。

谷陽國就是當初的二代乞活王周良的節度封地,他在大虞末年應鴻羽操持朝政時,得到了子爵之封,因此以谷陽一郡之地開國。

曾經周良也是掀起大虞滅亡序曲的弄潮兒,他開創了各路反王的先河,攻佔洛都,逼迫朝廷西遷。

可以說,在當時,就算是李隆也不及周良有一半的名氣,乞活王是大虞的掘墓人之一。

後來迫於自身沒有治理疆土的才能,養不活手下百萬饑民,周良只能接受大虞朝廷的招降,去當了一個谷陽節度使。

有了地盤,周良對外抗擊時不時騷擾的徐州軍,對內開始學習經營一郡之地。

等他好不容易將谷陽郡治理得稍有起色之後,恍然發現,天下已經大變。

鄰居變成了彭城國、趙國、魏國等頂級王國,而他還是只有一郡之地,天下人甚至很少有知道谷陽子國的。

周圍的鄰居對他也不懷好意,只是他們需要一個戰略緩衝地帶,因此留下谷陽國這個小國。

周良明白真相後,自暴自棄,沉迷於享樂,放任手下的小軍頭壓榨國內貴族和百姓。

這不,趙國滅掉谷陽國隻用了三天,根本就沒遇到像樣的抵抗,谷陽軍就是一群土匪。

在谷陽國內,趙軍大將十分震驚,他還以為看到了十年前,農民大起義,處處都是流民軍的時代。

谷陽國被滅,一代反王就這般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的浪潮中,他只是一顆毫不起眼的塵埃。

中原各地亂戰不停,李隆平定蜀地的步伐也沒停下。

三月結束,楚國已經初步將巴郡、廣漢、蜀郡納入體制之中,從荊州調來的預備官吏紛紛下沉。

要不了多久,當鄉、村一級的官府體系和民兵體系建成後,這些郡縣就會徹底成為楚國國土。

而最後一個由蜀國朝廷直轄的郡犍為郡,則因為一個蜀國王子姬駢發生了一點變故。

姬駢乃是姬鄢的兒子,被姬鄢任命為犍為郡郡守,替他掌控這一個繁華的大郡,也是幫他看著益南諸國。

當初姬鄢下詔蜀國各地勤王,犍為郡就是出力最多的,派出了足足兩萬郡兵到國都協助防守。

可以說兒子的孝心是盡了,但老子卻是賣了兒子,姬駢不肯投降楚國,親自率兵抵抗。

但當張定安拿著前蜀王姬鄢的詔書和家書,於陣前勸降姬駢時,姬駢心態崩了。

本來他還有一點軍事才華,會練兵,加上長期要防備益南諸國,犍為郡的郡兵還是有一些戰鬥力的。

他以剩下的兩萬郡兵為骨乾,拿出所有的庫藏,暴兵十萬,一時間犍為郡的軍勢倒也能看。

按照姬駢的設想,只要他在犍為郡堅守一些時日,讓楚軍兵鋒稍稍受挫,就能等來變局。

益南諸國和整個蜀地並沒有徹底被收服,楚軍失敗一次,就會處處烽火。

他現在的使者已經趕赴益南,拿著重金收買那些小國國君,並且開出豐厚的條件換取他們出兵抗楚。

盡人事聽天命,接下來就看能不能將楚軍拖在犍為郡,只是姬駢萬萬沒想到自家父親還要親自掐滅蜀國最後的火種。

十萬大軍看起來多,甚至比張定安率領的八萬大軍還要多兩萬,可他們中間大都是樣子貨。

楚軍拿出蜀王的詔令讓他們投降, 軍心大崩,接著楚軍只是一個衝鋒,蜀軍就垮了。

姬駢連戰連敗,沒有一座城池能守住一天,哪怕武陽大城也是同樣,郡兵們根本不想守。

十萬大軍如同雲消雨散,最後姬駢率領一萬殘軍逃到棘道城,奮力抵抗三天后,力戰而亡。

據張定安回報李隆說,姬駢死時的眼睛還盯著西邊,那是錦官城的方向。

興平九年四月十三日,楚軍全佔犍為郡,至此益北、益中四郡之地全歸楚國。

接下來就是益南四郡,這裡也就是歷代中央王朝都頭疼的地方,沒有哪朝哪代完全將其掌控在中央手下。

因為中央王朝想要掌控益南,導致這裡時常爆發叛亂,歷史上甚至出現過益南四郡一統的割據國家,南中國。

益南四郡的當地人和其他蜀人在文化上有較大的差異,很多人稱呼益南的異族為西南夷、南蠻等等。

益州郡和越巂郡還好,靠近蜀國繁華之地,交流往來較多,楚軍攻佔起來不算費力。

楚軍兵分三路,李虎率兵五萬攻入益州郡,李彥章率兵五萬攻入越巂郡,最難啃的牂柯郡由張定安率兵七萬進攻。

三路進展都十分迅速,平滅了數個小國,往常西南夷諸國賴以為屏障的毒蟲毒蛇以及瘴氣,在隨軍廟祝的符水廟前都不是事。

可當三路大軍攻到一半後,他們發現了問題,打得過不代表好治理。

往往楚軍攻破一國,前腳剛走,後腳西南夷的一些寨子就入主國都、城池,宣布復國。

平蜀易,治蜀難,這裡重點又指益南之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