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我是闖賊》第二百章 徐光啟高徒,土豆,玉米,番薯
“哈哈,哈哈!——”

 “康健,你提出的甜菜種植意見,用來治理鹼灘,半沙地之法,很是有用!——”

 康健得到李乾的確定,心道主公是怎麽確定忝菜能治理鹼灘, 半沙地之法有用的?

 這種方法,自己與老師,乃是在實驗所得,而沒有具體實地到甘肅驗證過。

 自己從北平不遠萬裡來到甘肅肅州,就死為了能夠驗證忝菜治理鹼灘,半沙地之法。

 只不過, 先期到了肅州路城,雖然成了勸農人,卻不受上官重視,自己正要想著是否請求老師書信一封,給自己點點來路,使肅州路城上官看重自己。

 卻不料,老師書信還未到,自己就被送到了冠虜鄉堡。

 還好,經過自己觀察,這個防守官李大人,對農事農政十分的看重。

 當然,經過表現,大人對自己也算是看重。

 只不過,偶爾會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奇變偶不變,你我天天見’?

 咦,大人竟有如此嗜好!

 康健見到李乾喜不自禁的樣子,倍感受到重視, 猶豫一下,又說道:“主公, 其實忝菜治理鹼灘, 半沙地之法,沒有想象的那麽好,最多只有一半的效果。”

 李乾揮揮手,止住眾人的喧雜討論:“康健,有話不妨直說?”

 “如果能以忝菜種植第一二茬,土豆,番薯種植第三四茬,玉米種植第五茬。”

 “那麽,屬下可以保證,鹼灘,半沙地哪怕不休耕,就能立刻變為下田,甚至中田。”

 “還有,全沙地開鑿深井,亦可照此法,先以胡楊木阻斷黃沙,然後輪種此四類作物,將之變成半沙地,鹼灘, 直至下田, 中田。”

 “到時,只需三四年時光,冠虜鄉堡所屬二十五萬畝沙地,可全部盡歸耕田!——”

 嘶!——

 李乾倒吸一口涼氣,大笑已不足以表示心中振奮。

 也是,玉米,番薯,兩種高產,耐寒耐寒作物,在明朝中後期傳入沿海,而土豆,則在萬歷末年傳入中國。

 有如此寶物,只在東南沿海種植,豈不暴殄天物。

 大明這個時代的人,還未真正發現,玉米,番薯,土豆的魅力!

 這是足以與麥,稻,粟一樣,可以作為主糧的農作物,且需求生長環境,遠遠低於麥,稻,粟三種。

 如果將之推廣開來,大明西北,縱然乾旱連年,也不至於災民遍地,流民失所。

 大明是多麽的得天眷顧,才能得到這幾種高產農作物。

 如果,大明農事上掌握了玉米,番薯,土豆,甜菜,麥,稻,粟,軍事上掌握了火炮,火器,再加上繁雜且強盛的工業。

 李乾不知道,到底是何等的敵人,才能將這個帝國拉下馬?

 清妖?呵呵,它們不配!

 宋獻策徹底的敬服,替康健背書:“萬歷年間,蔣一葵撰著的《長安客話》卷二,《黃都雜記》中,已經記述了北平地區,將此物稱之為‘土豆’。”

 “土豆,土中之菽豆!”

 宋獻策說完,旋即躬身一禮,對康健說道:“康大人,據宋某所知,土豆之物,單從名字就可看出,它小如菽豆,耐寒耐旱不假,但並無高產之說?”

 李乾也猛然心中驚醒,被宋獻策潑了一頭涼水,從剛才的狂喜中冷靜下來。

 對啊,這個時代的玉米,番薯,土豆,乃至甜菜等外來作物,沒有大規模的推廣,不是因為官員們懶惰,不關心民生。

 而是,現在這些引進的作物,雖然有著抗旱耐寒,適應環境能力強的優點,但是單論產量,也並不是很高產。

 因為沒有培育出新的高產品種!

 李乾心中好奇,看著康健,看他怎麽說。

 “宋大人有所不知,屬下認為,土豆,玉米,番薯,忝菜幾個外來作物,它們不能高產的原因,在於品種退化!——”

 “屬下與老師曾經就此討論過,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將這幾個作物的產量提高,需要引進外來品種!”

 “引進新的外來品種,與我大明境內的原有品種進行培育,進而得到新的品種,既能適應寒,旱,鹼等貧瘠土地,又能高產的新品種!”

 “這也是屬下辭別老師,來到甘肅肅州這邊,因為這裡靠近西域。”

 “據屬下所知,西域各國,臨近的葉爾羌汗國,就有土豆的高產新品種,謂之‘回回山藥’。”

 “莫臥兒帝國北麓,廣袤的沃土上,則生長著最高產的玉米,哈薩克汗國,則有遙遠西極之地來的高產番薯品種,西北方面的羅刹國,則有最高產呃忝菜品種!——”

 康健對著李乾一禮:“主公,屬下前來肅州,所為就是此事,能改良出土豆,番薯,玉米,忝菜等的新的高產品種,使我大明百姓,餐桌上多一些食糧。”

 “屬下與老師夙願,希望從培育出高產作物方面,解決我大明百姓的吃飯問題。”

 “天將災難,人有饑饉,願盡屬下畢生之力,飽腹我大明百姓!——”

 康健三十許的年級,做農夫打扮,面龐黢黑,頭髮黑中雜有斑白,憨厚樸實的臉上,兩眼卻炯炯有神。

 他眼睛中閃出乞求,與最真切的渴盼,看著李乾,久久彎腰不起。

 李乾被康健感動了!

 廳內眾人也被康健感動了!

 這是一個純人,純粹的心憂百姓的,懷著最真摯大願的人!

 純粹的,不參雜任何功利目的,單純為了百姓的肚子,為了消除饑饉而奉獻自己的人。

 這種人,當最真心的尊敬他!

 李乾還了一禮,廳內眾人也齊齊對康健鄭重一禮。

 “康健,本官像你保證,明天最遲春末,你所需要的土豆,玉米,番薯,甜菜幾種作物的新品種,都將放到你的手上!——”

 李乾鄭重保證:“本官已經組建乾春商會,會通過商貿往來,將這些作物新品種購買回來。”

 “如果商貿不行,那本官就親自帶兵前去,將之搶回來!——”

 “為了我大明百姓,飯桌上多些食糧,不再有饑饉之憂,哪怕刀山火海,血流漂櫓,也再所不惜!——”

 李乾一臉殺氣,話語堅定而鏗鏘!

 “屬下得遇大人,乃是屬下之幸運!——”

 “肅州路諸多上官,僅有大人一人,能看重農事,屬下感激不盡,若待那一日,屬下替天下百姓,謝過大人!——”

 “因這幾等食糧,而造成諸多殺戮,可盡歸屬下一人,諸般罪孽,屬下替大人受過!——”

 李乾哈哈大笑:“你既然願意喊我一聲主公,自稱屬下,此番種種,當由我李乾一肩擔之!——”

 “康健你是大才,只需做好農政之事即可,當新品種培育出來,交由本官推廣天下!——”

 康健感動不已,眼圈有些發紅。

 李乾又問道:“適才,聽聞你與老師都在思索培育土豆等新品種之事,敢問,你老師何人?”

 康健遙遙對著東北方向一禮,然後回道:“回稟主公,屬下老師乃是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玄扈先生!”

 宋獻策倒吸一口涼氣:“康大人,莫非尊師乃是徐光啟徐次輔大人?”

 “正是家師!——”

 李乾一臉震驚,其他眾人也驚呼出聲,原來,一副樸實憨厚如同老農一般的康健,竟然是徐光啟大人的弟子。

 沒想到,康健的來歷如此驚人!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諡文定,萬歷進士,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農政全書》,《考工記解》,《崇禎歷書》,《火攻要略》,《製火藥法》,《練藝條格》,《勾股義》,《測量異同》等的撰著者,《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的譯著者。

 政治家,科學家,農學家,火器專家!

 宋獻策重新隆重一禮:“原來是徐大人高足,我等眼拙,不識真人面目,得罪得罪。”

 “宋大人切莫如此,康健只是老師最不成器的一個弟子,隻學了老師諸多本事中,農事的一二,不敢在外誇口老師嫡傳。”

 “老師門下,諸多弟子,如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姐等人,本領勝我十倍!”

 李乾震驚的同時,對康健的謙遜極度讚賞,康健此人,訥於言敏於行,低調樸實,是個實乾家。

 要是他人,有徐光啟這個大牛當老師,早就嚷嚷的天下皆知,而不是像康健這樣,從不在外面宣揚。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康健在肅州路城這麽久,還只是個最下等的勸農人,地位還不如個攢裡。

 他原本來甘肅肅州的目的, 培育,實驗出新的食糧品種,也因為沒人看重他,而遭到夭折。

 李乾心中竊喜,這樣也好,康健來歷不為人所知,正好被自己撿了個大漏。

 以後農政方面,可盡托付於他。

 還有,康健所言,他的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姐等人,本領勝他十倍,這是康健自謙。

 可同樣證明,徐光啟門下,還有許多大才。

 李乾已經在心中,流口水幻想著徐光啟門下,全來自己麾下效命的場景。

 康健繼承了徐光啟的農事衣缽,其他諸如數學,幾何,火器,練兵,譯作等方面,想必被他的師兄弟們繼承了。

 李乾歡喜的眼睛都眯了起來,一副狼外婆的樣子:“康健啊,等咱們將西域高產品種拿回來後,你可邀請同門師兄弟們,前來肅州,一起培育出適合大明的高產新品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