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我是闖賊》第二百零一章 憤青劉言達,廢除8股?
李乾沒有當場提拔,封賞康健的官職,他得遇康健以後,心中對冠虜鄉堡所屬,已經有了新的腹案計劃,準備軍政會議結束,所有的問題都商討完畢後,再行安排。
  “其他人對這個議題,還有什麽意見,可放心直言,讓本官與其他人,明白你們的本領?”
  李乾收回話題,讓眾人繼續第五個議題,關於‘明年春耕,轄下農事,以及經商,教育,衛生,道路,手工業等政務’方面。
  春耕農事,已經被康健談的透徹,其他人也都心服不已。
  還剩下經商,教育,衛生道路,手工業扥方面,還需其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新加入的人中,只剩下劉言達,韓霖二人,李乾目視二人,劉言達起身離座來到廳中。
  有了錢多年,康健的例子,劉言達心中踏實不少。
  新的上官李乾,絕對是個務實,喜歡有才之人的上官,其他人也是一樣,佩服才能之士。
  “學生劉言達,原本肅州路城閑置教授腐儒,得蒙主公另眼相看,將學生討要到冠虜鄉堡,還讓學生參與軍政會議。”
  “學生誠惶誠恐,恨自己才疏學淺,不能盡懂諸多政事,戰戰兢兢,且提一下教育方面的淺見,還請主公與諸位大人審聽一二。”
  說完,劉言達一襲青色文士袍,羅圈一禮,眾人皆還禮,李乾含笑示意劉言達開始進入正題。
  “學生認為,眼下大明教化方面,從上到下,以八股取士,乃僵硬腐化之策!——”
  劉言達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接拋出一塊巨石,震蕩起眾人心中的無數波瀾。
  眾人皆大驚,尤以宋獻策最甚,眉頭依然皺起,他雖然被革除了舉人功名,但心中引以自豪的,還是這個曾經的功名。
  不過,有了錢多年,康健二人的例子在前,眾人對李乾提拔的新人,早已沒了輕視,心中雖驚駭,但至少沒人出言阻止,或爭論。
  李乾眼光一閃,莫非自己真是得天眷顧,氣運加身,又逢良才,不過嘩眾取寵還是真知灼見,且聽他說!
  “八股取士,有利有弊,學生以為,弊大於利。”
  “先說利,八股取士開放學識,廣布天下,吸引不少寒門學子求學,借以魚躍龍門,給朝堂統治天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官員,打破了豪門世家的壟斷。”
  “寒門士子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僵化的朝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另外,從此選拔官吏,不再以親厚,名聲舉薦,而是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
  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系,將權,位,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我華夏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與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
  “還有,促進了文學的繁榮,文化的昌盛,這是八股取士的利!——”
  李乾凝神聽著,這是明朝土著對自身八股取士的最真切的看法,同時心中思索,所言深淺。
  宋獻策,錢多年,康健三人,也從剛才的些許不滿,開始有了審視,劉言達的見解,不是嘩眾取寵,而是有著真知灼見的獨特見解。
  劉言達見狀,心中稍稍安穩,繼續說道:“但是,科舉制度從隋唐開創,到今天,已近千年,千年來,這些利處不曾增多,猶到我大明,反而減少。”
  “以上八股取士的利處,乃是科舉之利處,不單單讚譽八股取士之法!——”
  “學生乃是不第文人,教授學徒多年,晝夜深思,我大明八股取士,對比隋唐,宋元,有何弊端?”
  “學生以為,弊端之一,八股取士,最大的弊端,乃是從取士內容到形式上,都嚴重束縛應考者,使得許多學子求學,不講實際學問,滿口經史子集,滿口道德文章。
  一問具體政務,農務,工務,商務等,全都啞然無知,呆板愚鈍至此,何談一縣之父母?”
  “弊端之二,八股取士,對華夏文風影響之大,禍害之深,乃千年最甚。
  它所帶來的脫離現實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君子六藝,現在騎,射,禦,還有幾人懂得?”
  “弊端之三,八股取士,嚴重製約了學子的思想,阻礙了其他學識的發展,導致自然學科類的落後。
  學子思維僵化,模式固定,僵硬呆板,不利於其他學識的創新!——”
  劉言達拋出三個弊端,然後頓了一下,抱拳朝康健問道:“康大人,您乃徐大人高足,徐大人乃學生敬佩之人,試問,徐大人對八股取士,有無利弊言談?”
  康健回想片刻:“家師也曾私下說過,八股取士,貽害大明士子不淺!”
  “學生倍感得遇徐大人知音,因為學生從徐大人所善之學,就能看出,徐大人擅長農學,自然學,軍事練兵,武備製器,這些,都是在八股取士之外!——”
  劉言達鏗鏘有力,拿出徐光啟作為例子,眾人心中讚同,開始細細思索,劉言達所言三個弊端。
  宋獻策接著問道:“就以徐大人為例,天下學子,可以八股取士為進階手段,進階後,可重拾其他自然學,農學,軍事等學識。
  八股取士當做謀求自身權,位,食的手段,其他學識,可當做傳承,拓展,豐富自身之學,豈不也行?”
  劉言達一揮衣袖,尖刻直言:“宋大人所言太多理想了。要知道,天下學子,有幾人能與徐大人相比,有幾人能在獲得高位之後,還能不忘初心,繼續進學?
  他們早已被權勢官位,錦衣華服,迷失了初心,杯盞交錯,輕歌曼舞間,誰還想到,當年頭懸梁錐刺股之勤奮?”
  “不,沒有!”
  “他們全都被八股取士,教成了思維僵化,呆板腐臭的官僚,心中再無學識!——”
  “八股取士之法,弊大於利,貽害天下,當廢棄之!——”
  劉言達一攬衣袍下擺,跪在李乾面前,悲切說道:“請大人以冠虜鄉堡所屬為先,改變八股取士之貽害天下的進學制度!——”
  李乾離座,走到劉言達面前,心中感歎,當世之人,猶有這等心眼具明,眼光毒辣之存在,真是令人驚訝。
  此人所言,與後世理念,不言而和。
  這是一個帶有憤青氣質的人才,膽大,尖刻,孤獨,執拗,可謂之眾人皆醉我獨醒!
  文化上的孤勇者!——
  李乾將劉言達扶起來,八股取士之弊端,貽害,他從後世而來,豈能不知。
  原本李乾打算,最起碼等掌控甘肅全境後,再行改革科舉制度,但是,現在鄉堡之時,就碰見劉言達這個憤青提了出來。
  改還是不改?
  有些突然!
  沒有對應的升遷通道,就無法滿足士子進學的階梯欲望;沒有擺明車馬造反,獨樹一旗,仍舊在大明治下,就無法明目張膽的廢除八股,新立科舉。
  他們依舊要把八股取士,當做自己的晉身手段。
  還有,在冠虜鄉堡進學的士子,肯定沒有辦法,在學成之後,全部回到冠虜鄉堡效力。
  參照後世出國留學之人,有多少回到國內效力?
  那麽,現在這種不成熟的環境下,劉言達將之提出來,該如何解決?
  劉言達單論眼光,已經確定是個人才,既然是人才,他的話,李乾當慎重待之。
  左右思索無果,不若將問題踢給劉言達,既然提出問題,想必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劉言達,你要求本官在冠虜鄉堡所屬,改革八股取士,新立科舉制度。
  但是,你可想過,我冠虜鄉堡依舊是大明的冠虜鄉堡,臣民依舊是大明的臣民,既然如此,我冠虜鄉堡何能獨樹一旗,單獨新立科舉?”
  劉言達默然,半晌忽然目露猙獰,說道:“大人,獨樹一旗又有何妨?”
  李乾目光一冷,宋獻策厲聲呵斥:“劉言達,不可胡言亂語!——”
  雖然我等已經獨樹一旗了,但是,那是在暗處,君不見我冠虜鄉堡軍與闖王判軍,乃是生死之敵?
  “此話勿要再說,否則本官只有將閣下打回原地!——”
  “就事論事,劉言達,你現在之說,如何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說出你的答案!——”
  劉言達歎了口氣,滿眼的不甘:“既然大人忠心大明,學生另有一法,說與大人與諸位參考。”
  其實,劉言達滿腹的委屈,對李乾腹誹不已,你老人家都已經自立黑山鄉堡了,如此謀逆大舉,還怕獨樹一旗?
  “大人,學生以為,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針對八股取士的弊端,小動刀斧。”
  “其一,學生謂之八股士子,這些人,從社學,鄉學,州學,國子監,一路參加八股應試,自下而上。
  我冠虜鄉堡可承擔社學,鄉學兩個學社,傳授學子經史子集,四書五經之類,其後入州學,或儒學,再行昭告表,判語,策論。”
  “其二,學生謂之選材士子,這些人,當分類專精兵事,農事,工事,商事,刑事,吏事。”
  “兵事,可建武學,專授其戰陣演練,武藝操練,兵器使用,火器使用,廝殺技藝,騎射技藝,安營扎寨,繪製地圖,指揮作戰,輜重糧草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