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家在月牙河》第七十六章 投資建廠子
  終於平靜下來了。生活步入了正軌。

  有機水稻合作社裡天天都人來人往的,線上線下的銷售都不錯。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了,糧食安全的意識越來越強了,特別是兜兒裡越來越鼓了,多花些錢吃到不上化肥的好糧食,成了一種時尚的追求。

  天氣雖然寒冷,這裡卻熱火朝天。

  袁野美滋滋的,他的心裡又惦記起秸稈了。回想著孟靜的百般勸說、劉燕燕的嚴重警告、阿木古郎的高談闊論,都是有道理的。

  最近發生的這兩件事,動靜都挺大,對袁野的觸動也挺大:自己一意孤行大膽秸稈焚燒結果被拘留,汪欣被診斷出是肺癌卻把病因歸到了秸稈焚燒上。

  而這兩件事裡,都有蘇合的影子:一是鼓動袁野燒秸稈的就是他,二是背後攛掇汪欣找合作社要賠償的仍然是他。

  “成也蘇合,敗也蘇合。胖乎乎的蘇合啊,真的讓我沒有轍……”

  袁野仰天念叨著,然後就尷尬地笑了起來。

  …………

  村支書特木爾同樣很頭疼秸稈“賴地”的問題,他與袁野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向有關部門、技術人員請教。從長遠看、從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看,還真就不能簡單粗暴地一燒了之。

  思來想去,袁野認真權衡利弊,隻好同意了阿木古郎的提議。準備琢磨秸稈怎麽能夠再利用,做到變廢為寶、一舉多得,這才是最環保、最科學、最可持續的解決辦法。

  阿木古郎快放寒假了,袁野卻等不及,手機與他溝通。讓他幫忙,向教授請教、查閱資料,探索一條最契合月牙河村實際的秸稈綜合利用之路。

  阿來夫和李春草知道了這事兒,嘴上客氣地對袁野說“小屁孩兒知道個啥,可別聽他的”,其實,兩人的心裡正偷著樂呢。

  能為袁野小哥出力,或者說是能為家鄉作些貢獻,阿木古郎感覺很榮幸。刻不容緩,很快就了答覆:

  秸稈“五化”綜合利用,包括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材料化。結合月牙河村以及合作社的實際,水稻秸稈用作飼料牲畜不愛吃,所以,要先易後難,應該從秸稈燃料化入手為好,先實現破題起步再研究深入利用。燃料化利用是秸稈綜合利用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式,包括秸稈發電、製沼氣以及秸稈氣化、固化、炭化等多種形式。其中最適合月牙河村當前情況的就是“秸稈固化”,技術核心是通過專用設備,給粉碎後的農作物秸稈一定的一定壓力,壓縮成型,或條狀或塊裝,然後作為燃料或燃煤的輔助原料。

  …………

  “秸稈固化”雖然簡便易行,肯定是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撐的。錢從哪裡來?

  袁野又犯愁了。

  目標既然定了下來,不管前方多少荊棘多少坎坷多少困難,都要堅決地走下去。袁野給阿木古郎下達任務:建個最小型的“秸稈固化加工廠”需要多少錢,要盡快拿出測算和實施方案。

  阿木古郎答應保證完成任務,寒假到家,方案到家。這期間,阿木古郎向袁野要了月牙河村的基本情況,包括土地面積、水稻種植面積、秸稈產生量,還要了周邊鄉村秸稈產量,等等情況,他要嘗試作出一份可研報告來。

  袁野:你自己完成?

  阿木古郎:我哪有那麽大的本事?得有我們老師指導,還有我幾個好哥們兒幫忙。

  “不好意思,有個事兒我得說在前面,費用吧……”

  “什麽費用?沒聽說過那句話嘛,

談錢傷感情。放心吧,小哥,我和老師說了咱們月牙河村的情況,他很支持,而且是無償的。我那幾個哥們兒,就當是讓他們練手了,搞社會實踐嘛,我不收他們錢,就是給了他們天大的面子。”  “去你的吧,看給你得瑟的。要整好啊,可別‘張腳’。”袁野在電話這頭兒邊說邊樂。

  孟靜聽著兩人的對話,同樣是眉開眼笑。

  …………

  開往紅樓市的火車上,別的臥鋪空間裡不是喝酒就是打撲克,歡聲笑語的,只有阿木古郎“霸佔”了小桌子,攤開稿子認真修改完善,不時打電話溝通、請教。其他人並沒有不滿的情緒,而是投去敬重的目光,嘖嘖稱讚:

  “這孩子如此有功,將來一定錯不了。”

  “搞論文呢吧?肯定能有大出息!”

  “我兒子要是能有他一半兒努力,我睡覺都能樂醒嘍。”

  ……

  阿木古郎沒有注意到這些,他“兩耳不聞身邊事,一心隻為做方案”。

  …………

  阿來夫到車站接上兒子,本想請他到飯店吃完飯再回月牙河村,阿木古郎沒有答應。到家後,我和爺爺、奶奶、媽媽親近親近,趕緊背著包就往外走。

  李春草:早點兒回來,我做飯呢。

  “知道了——別等我,做好了你們先吃吧。”

  望著兒子的背影,李春草嘀咕道:我們先吃?你不在家我們吃有啥意思。

  阿來夫笑著說:兒子乾的是正事兒,我們應該高興,應該支持。

  李春草斜了他一眼,說:就你明白?好像我啥都不是似的。幹啥正事兒,都得先喂飽肚子,不然有力氣嗎?

  …………

  合作社辦公室裡,阿木古郎依然背著包,和袁野、孟靜聚在桌子前,盯著稿紙,他介紹說:

  “我們老師非常給力,幫著向已建成這種加工廠的地方進行了谘詢。保守再保守地測算,投資至少得在一百萬元……”

  “噢——”袁野的額頭有些冒汗了。

  屋裡並不熱。

  孟靜抬眼看了看袁野,又瞅了瞅全神貫注的阿木古郎,過去把他的背包拿了下來放在椅子上。他下意識在配合著,嘴上還是不停:

  “我們已經谘詢了,單是一台拿得出手的設備就得十萬以上,這還不算其他的配套的機械設備。大致估算了一下,固定資產包括廠房改造得需要八十萬元,流動資金得二十萬元,咱們得收儲秸稈啊。這還不算人工費用呢……我老師建議,可以向上申請扶持資金,當然,估計額度不會太大,頂多頂多是三五十萬,而且需要層層申請、審批,整個流程下來,戰線就會拉得很長。還有一個渠道就是銀行貸款,用合作社資產抵押,問題還是出在時間上。我們等不起啊……”

  袁野面容僵硬,眼睛直直地盯著桌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