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閥》第202節 局勢混亂
自從趙澤勇來到民國後,一些事情慢慢的就脫離了歷史的軌跡。

 比如唐繼堯被自己取代,世界上少了一個縱橫西南的雲南軍閥,但是多了更加強大的聯省勢力。李宗仁被自己收為手下,沒有了北伐中戰功赫赫的桂系軍閥,卻多了一個運籌帷幄的聯省戰將。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聯省竟然跟英國人在長江流域打了一仗,而且竟然打了大勝仗。

 而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聯省參與度最深的北伐戰爭。

 由於聯省的加入,比後世桂系更強大的聯省,在北伐中幾乎遇不到對手,所向披靡輕松消滅掉了吳佩孚主力,此舉也讓中央軍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孫傳芳的部隊,本來中央軍打孫傳芳就沒什麽困難,歷史上可是分兵兩路,一路打吳佩孚一路打孫傳芳都贏了,這時代更不用說,蔣價石的軍隊進軍也很順利。

 進入南京的時間比歷史上早了幾個月。

 但是卻因為有英國人的橫插一杠子,渡江北上的時間也比歷史上晚了兩個月,安徽被唐生智給佔了,中央軍集中在蘇北比歷史上更加輕松的打敗了直魯聯軍,所以並沒有發生歷史上的蔣價石因戰事不利的第一次下野。

 按照原本的歷史路線,此時蔣價石大概應該修整一段時間,然後發動二次北伐,與馮玉祥一起會師山東的。可是蔣價石並沒有修整,因為在前幾個月的停戰期間,他已經完成了部隊的一次整編,黃埔系初成規模。

 於是在匯合了馮玉祥軍隊後,蔣價石提前進入了山東。

 北伐軍進入山東,山東軍閥張宗昌眼見不能抵擋,慌忙跑到青島請日本人出兵濟南,日本人正愁沒有借口介入呢。瞌睡送枕頭,立刻派兵進駐濟南。日本到了濟南,佔據了濟南醫院,濟南報社等地,壘起沙包假設鐵絲網構築防禦,但是他們的兵力還不足以控制整個濟南。可就算如此,張宗昌也覺得日本人很夠意思了,讓自己的姨太太們陪著日本軍官喝酒。看著自己的姨太太被日本人吃著豆腐,張宗昌提出希望日本人幫助自己對抗北伐軍的要求。但這時候日本人翻臉了,表示他們不介入中國內戰。

 張宗昌這算是明白了。自己請日本人來,日本人來了,把地盤佔了,但是卻不幫助自己作戰,他們隻對重要地盤感興趣,隻佔領濟南、龍口,煙台等地,以及鐵路沿線地區,根本不關心他張宗昌的死活。

 而此時北伐軍已經攻陷了濟南門戶萬德。張昌宗知道大勢已去,帶上細軟財物,拉上姨太太跑到青島坐船去日本了。

 張宗昌一跑,北伐軍進軍就更加輕松了。很快就進入了濟南。然後外交部門要求日本人撤出濟南。歷史再次回到了軌道,革命政府派出的人叫做蔡公時。原本上的歷史上,蔡公時跟日本人的交涉中,日本人態度蠻橫。最後殘殺蔡公時,並且屠殺了濟南軍民,就連蔣價石要不是跑得快。也可能被日本人屠殺。

 但是此時日本人很聽話,蔣價石親自面見了日本人一次,日本人表示他們會盡快撤兵,讓蔣價石很滿意,覺得自己這個北伐軍總司令還是很有面子的。

 趙澤勇擔心會發生歷史上那種情況,於是提醒了蔣價石,要他小心防備日本人,並一定要保護好外交人員的安全,蔣價石回電說日本人只是擔心他們僑民的安全,不需多慮。

 除了擔心濟南問題會沿著歷史軌道發展,最後釀成慘案外,其他很多事情也是夠讓趙澤勇忙碌的。在這幾個月中,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當然趙澤勇最關心的還是跟英國人的談判,以及將英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緬甸身上去的問題。

 自從1927年元旦過後,很快聯省發動了對英國人的總攻擊,一舉攻佔安慶並將大部英國人包圍在九江,3月份意大利人來到長江被英國人坑死全軍覆沒。整個3月到5月,聯省都在跟英意兩國談判,英國人最後掏錢將自己的部隊贖出去,意大利只能也這麽乾,掏錢買人然後灰溜溜的離開中國,貽笑大方。

 直到6月份聯省才能騰出手來處理國內問題。

 國內局勢此時變得十分的複雜。一切都是因為北伐的成功啊,北伐進展順利,佔領的地盤越多,要瓜分的權力越大,因此各種衝突各種爭權奪利就更多了。

 先是在河南馮玉祥清洗了靳雲鶚,蔣價石為了換取馮玉祥支持他進入山東,於是支持了馮玉祥,而唐生智對此很不滿,因為他是支持靳雲鶚的,但蔣價石是總司令,唐生智覺得自己的對抗不起,最後唐生智乾脆跟此時跟蔣價石的一些政敵勾結了起來。

 唐生智有二十萬軍隊,並且佔據了安徽和河南的一部分,自我膨脹的厲害。最重要的是,他的親信周斕還是革命政府中央任命的湖北省長,而湖北卻被聯省佔領,唐生智也不願意放棄在湖北的權力,於是勾結了汪精衛,2月多的時候,他們在武漢建立了武漢國民政府,將廣東革命政府的一大半政治高層帶到了武漢。唐生智希望借助汪精衛政府來穩定周斕的湖北省長地位,汪精衛則希望借助唐生智和聯省的矛盾,來漁翁得利,最終讓權力成為武漢政府所有。

 而蔣價石呢,此時則已經跟汪精衛等人有了分歧。最重要的分歧就是“容共”的問題,汪精衛、宋慶齡等政治人物,堅持遵守孫中山留下的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但是蔣價石此時極為。

 蔣價石跟中g的矛盾由來已久了,在廣東的時候,蔣價石就非常不滿蘇聯派來的共c國際軍事顧問屢屢插手自己的軍事事務,並且在態度上極為藐視他們這個總司令。北伐中,又不斷的對軍事行動指手畫腳。甚至一度傳出了共c國際想要換了他這個北伐軍總司令,甚至要對他進行暗殺。

 一切都是因為權力之爭,顯然共c國際和蘇聯對於汪精衛這個純粹的政治人物更加看好,可能是覺得他沒有軍隊,更容易控制吧,蘇聯對中國進行控制的企圖,加上蔣價石的個人野心終於爆發了矛盾,從而演變成了蔣、汪政治勢力之間的爭鬥。

 蔣價石佔領了南京之後,反覆催促廣州革命政府北上,可結果汪精衛選擇了武漢,不願意進入自己的控制區。蔣價石針鋒相對,拉上胡漢民、蔣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監察委員,還有一些國黨中央執行委員,索性自己在南京建立新政府。武漢和南京頓時出現兩個中央,史稱寧漢分裂。

 兩個國民政府分裂後,自然是有地盤,有兵力的南京政府更惹人注意,更得到外界的重視,列強解除的都是蔣價石的南京政府,而無人理會汪精衛的武漢政府。此時汪精衛覺得自己的力量不足,於是想拉攏實權派,他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聯省趙澤勇,第二個則是安徽唐生智。可是趙澤勇一直忙著跟英國人勾心鬥角,並且處理複雜的聯省內部事務,根本就沒有精力去卷入國黨內部爭鬥。而且對於內鬥,趙澤勇是很反感和忌諱的,革命尚未成功就開始起內訌,實在是讓人感到不恥。最後汪精衛只能跟唐生智勾結起來,一致向蔣價石施壓。

 寧漢分裂之後,很快聯省就跟英國人達成了協議,英國人從中國撤兵。而南京政府則立刻就進入了上海,這是之前他們跟英國人達成的秘密協議。可是中g在上海提前發動了起義,工人糾察隊提前佔領了上海,建立了上海政府。

 蔣價石本來就對中g不滿,於是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清g事件發生,蔣價石在上海大肆屠殺中g成員。此舉將寧漢矛盾激發到了極點。而中國其他勢力,竟然不約而同的站在了蔣價石一邊,馮玉祥在西北軍中也開始清g,張作霖更不用說了,他早就查封了蘇聯在北京的大使館,從中抓捕了李大招等人並且殺害。

 一時間全國反g,全中國的中g成員,紛紛脫離蔣價石控制區,前往願意容共的武漢國民政府。南京和武漢在容共問題上,矛盾變得空前尖銳,南京政府要北伐山東,武漢政府就給南京施壓拖後腿。

 對此趙澤勇覺得非常不好辦,武漢成了另一個廣州,當年自己堅持不肯進廣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廣州的革命氣氛太濃厚了,不利於穩定。現在武漢再次變成了這樣,而武漢還是自己的地盤,真的非常不好辦。

 趙澤勇的態度是,能不爆發內戰,就最好不要爆發內戰。於是抱著調節的態度,站在武漢和南京之間周旋。在武漢提出了,組建聯合政府,包容各個政治派別,這個聲明得到了中g在內的絕大多數民主人士的讚同。

 當然蔣價石是反對的,他堅決反g,甚至為此,跟趙澤勇之間產生了很重的矛盾。一時間,中國各個勢力間矛盾重重,反g的南京政府,容共的武漢政府,聯合民主的聯省政府,兩兩之間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都有不同的矛盾。

 ps: 感謝看書的肥貓、釵頭孤鳳和090010064980兩位兄弟投的月票,同時感謝兩位朋友送的月餅。

最新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