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閥》第201節 緬甸的掙扎
緬甸人的第一戰打的很漂亮,三萬英軍進攻有一萬八千緬甸士兵守衛的臘戌,結果撞了個頭破血流,傷亡數千敗退。緬甸兵力雖然不多,可卻都是岩英的嫡系部隊,看得出來岩英也是豁出老本去了。

 英國人開始重視了。

 開始英國人認為,他們出兵二十萬,臘戌是他們遇到的唯一障礙,打下臘戌後,就會一馬平川橫掃整個緬甸,徹底滅掉任何敢於反抗的武裝力量。英國人能想到,臘戌肯定不好打,他們能想到,佔領這裡後,緬甸人肯定會瘋狂的加固這裡的城防,也能想到,緬甸人也許會瘋狂的抵抗,但是他們沒想到臘戌這麽不好打,臘戌的城防這麽堅固,緬甸人的抵抗如此具有威力。

 英國人立刻調查原因,他們發現緬甸人擁有了非常合理的新的火力布置,這顯然不是過去他們留下的布置,他們發現緬甸人有了堅固的暗堡工事,這肯定也不是英軍留下的,不是英國人留下的,那會是誰留下的?英國人猜測的對象有兩個,第一自然是聯省,剛剛跟這個政權打了一場,顯然雙方之間不會有什麽友好關系,第二個則是法國人,法國人在歷史上就希望染指緬甸,可是卻沒有競爭過英國,最後只能接受緬甸被英國人佔為殖民地的結果。

 英國人也不敢確定到底是誰,根據他們一直以來的偵查,知道緬甸人在臘戌修建工事是從他們一佔領臘戌就開始了,那時候英國跟聯省在長江流域的戰鬥才剛剛結束。這時候聯省有能力給予緬甸支持嗎?而法國人呢,如果是英國在緬甸失控讓他們覺得有了染指這裡的機會。然後暗中插手幫助緬甸人,這個可能性也不大,畢竟英法兩國是相互依存的,兩國是世界殖民體系的最大受益者,法國人應該不會試圖打破這個體系,相反幫助英國人維持住緬甸,對法國人也是有好處的。

 所以英國人認為聯省的可能性最大,但是沒有證據。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聯省給予了緬甸援助。除非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否則好容易才跟這個野蠻的政權達成妥協,從而從中國抽身到緬甸來的英國,真的不願意再次招惹這個對手。必須有證據,有讓對方無可爭辯的證據,有這種證據,就能讓國際社會來仲裁。讓國際聯盟來製裁中國,倒時候讓聯省給英國道歉,給英國賠償,讓他們好好常常屈辱的滋味。

 但是這證據可不好找,除非他們能攻陷臘戌,但這個目標看來一時半會是完成不了了。

 於是英軍繼續調遣兵力。將臘戌重重包圍起來。

 然後通過臘戌,向撣邦深處掃蕩,爭取打敗一兩隻撣邦軍隊,找出不利於聯省的證據。

 很快他們就有機會了,在叢林中偶遇一批正在行軍的緬甸部隊。自從跟撣人打交道以來,成建制大規模的撣人部隊很少見。他們平常都是化整為零跟你在叢林裡打遊擊,此時遇到的這隻部隊,看其行進的方向應該是臘戌,很有可能是一隻前往臘戌的援軍。

 英國人當然不會放過這隻撣邦部隊了,太難得了,平時抓不住,現在一下子碰到這麽多,幾乎有一兩個團的樣子啊。於是英國人對這隻軍隊進行了殲滅性的打擊,盡管沒能完全消滅這隻部隊,卻將他們打退打散了。

 英國人有收獲,他們繳獲了一批槍支,可是讓英國人鬱悶的是,這批武器竟然都是英國製式武器,李恩費爾德步槍,維克斯機槍等等。英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英國武器會成規模成建制的落入撣邦人手裡。

 很快他們就調查清楚,聯省曾經在安慶收繳了大量英國武器,當時的安慶是英**隊的後方物資中轉站,儲存了大量的各種物資,武器自然是大頭。而且由於安慶並麽有戰鬥,那裡的戰鬥幾乎是毫發無損的落入了聯省的手裡。

 英國人懷疑撣邦軍隊就是從聯省軍手裡得到了這批武器。

 於是立刻就向國際社會出示了證據,但是聯省的回應則充滿了譏諷,表示英國人在緬甸繳獲了一批本國的武器,然後賴在另一個人身上,這真是邏輯混亂,別忘繳獲英國武器的可不僅僅只有聯省,緬甸人自己也打敗過英軍。而且聯省表示英軍的後勤管理混亂之至,也許這批武器是他們自己賣給敵人的,然後反過來賴上另一個無辜的人。

 英國人立刻辯解,緬甸人的確偷襲了英國控制的臘戌,也得到了一批英國武器,但是他們應該是會優先裝備他們守衛臘戌的部隊,根本就不可能有余力裝備其他部隊。至於說英國後勤人員偷賣武器給敵人,這不僅僅是汙蔑,而且是對英國的侮辱,要求聯省政府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必須道歉。

 聯省則表示,自己沒有任何理由幫助緬甸,盡管中國人是同情倍受壓迫的緬甸人民的,如果聯省選擇幫助緬甸,恐怕緬甸人早把英國人打出去了,還能容忍英國人在緬甸進行軍事行動,幾十萬英軍而已,就能在聯省的幫助下在緬甸逞威?

 聯省的發言,讓英國人很不高興,可是他們沒有在爭辯,因為確實他們在中國吃了敗仗,繼續爭辯下去,太丟人了。英國人不說話了,開始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確鑿的證據。他們就不相信,緬甸人手裡沒有一件聯省軍事裝備。

 但是臘戌確實不好打。

 而緬甸人自從上次派來的增援被英國人打敗後,就明白在正規作戰方面,還不是英國人的對手,於是再也不派大部隊來增援,反而是派出零碎的部隊,在臘戌附近跟英國人周旋,希望利用過去的叢林遊擊戰戰術來襲擾英國人。

 英國人確實非常頭痛這種戰術。別說他們了,後世的美帝在叢林戰中都吃緊了苦頭。於是英國人希望盡快結束戰爭。盡早的攻佔臘戌。長期拖延下去,對英國人十分不利,曠日持久的消耗是巨大的負擔不說,而且還極有可能引起其他的變故。要是引起連鎖反應,緬甸各地再次重燃戰火,接著印度也不穩,就太糟糕了。

 英國人的坦克出動了,可他們這種鐵皮車根本就沒法跟在鋼筋混凝土暗堡保護下的大炮對抗。攻擊了幾次,被打成了廢鐵後,英國人明白坦克是沒法攻克這座堡壘的。他們接著選擇了轟炸,大規模密集轟炸。但是此時的臘戌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座堡壘,城裡除了軍事建築外,其他建築沒有任何價值,緬甸人根本就不在乎英國人的轟炸。這轟炸也根本就沒有任何損害,至於自己的軍事建築嗎,都是非常堅固的碉堡,英國人來轟炸,不但難以奏效,反而被防空火力大肆殺傷。

 英國人兩難。進攻不能奏效,不進攻吧也不好交代,別說國際社會恥笑了,國內民眾都無法接受。

 但同時撣邦人也不好受,被牢牢圍困。外面的援軍根本就無法突破英國人的封鎖,只能給他們襲擾。但是依靠著鐵路的英國人。對臘戌的掌控能力太強大了,襲擾根本就沒有決定性的效果,不能從根本上扭轉戰局。而外面的援軍跟臘戌接觸不上,意味著臘戌始終是一座孤城,孤城難以堅守這是軍事定則。長期圍困下去,城裡的人,不是餓死,就是彈盡援絕全部戰死啊。好在岩英給這裡儲備了足夠多的糧食物資,彈藥也有一批,足夠支撐兩三個月,可兩三個月之後呢,到時候怎麽辦,就一點主意都沒有了。

 撣邦人顯然多慮了,英國人可沒有那麽好的耐心跟他們耗上幾個月,丟不起這個人,跟殖民地軍隊打,竟然還打了幾個月,依靠死圍才能勝利。

 結果英國人玩邪的了,有一日突然大批飛機飛臨,避開防空武器,高空轟炸。這炸彈非常特殊,落到城裡後,沒有劇烈的爆炸,反而是冒出了一股股各色煙霧,接著嗅到這煙霧的撣邦軍人就開始以各種奇怪的姿勢死去,死狀非常痛苦。

 英國人竟然使用了毒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德國人第一次大規模使用了毒氣,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英法針鋒相對,立刻也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以毒氣回應,雙方打起了大規模的毒氣戰,打到最後誰也沒落到好,反倒是落下了大量的傷殘軍人,很多被毒氣熏瞎了眼睛,被毒氣熏壞了肺部,即便是治好的,也留下了各種後遺症。

 這是一種殘忍的武器,一種兩敗俱傷極不人道的武器,因此一戰之後各國經過商議,就出台了戰爭法則,禁止在戰爭中使用毒氣。

 可是英國人現在竟然開始使用了,顯然這非常讓人鄙視。而戰爭往往都是報紙關注的對象,英國人使用毒氣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盡管英國人試圖封鎖消息,可是這是不容易封鎖的,更何況還有聯省在後面推波助瀾,不惜花錢讓外國報紙報道事情的真相。

 同時聯省直接站出來了,他們公開批判英國人無道,不顧戰爭準則,在戰爭中率先使用毒氣彈,希望國際社會出面仲裁。但是所謂的國際社會,所謂的國際聯盟,那可是把持在幾個大國手裡的,在亞洲也就是日本還有點話語權,聯省的聲音根本就沒人搭理。

 但是聯省卻不能不表態。

 尤其是趙澤勇本人,此時是十分後怕的,畢竟剛剛跟英國人打了一仗。要是在中國,英國人也使用毒氣的話,那損傷就太大了,戰爭的勝負都可能無法預料。不過好在英國人沒有,也許當時他們自詡為文明軍隊,長江又是國際關注的地區,他們不想不顧國際形象而使用毒氣彈,也許是因為戰局的發展太過突然,當英國人還認為自己會毫不費力所向披靡的打敗聯省軍的時候,聯省軍突然就大舉逆轉,幾乎是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將英國人徹底的包圍起來,更重要的一點是,聯省的空軍始終佔據優勢,讓英國人無法通過飛機投放毒氣彈,而炮兵也被聯省軍壓製住,不能肆無忌憚。

 但是不管什麽原因,都夠慶幸的了,趙澤勇在一邊猛烈抨擊英國人的同時,也開始讓聯省緊急研製毒氣,這種東西製作不複雜,聯省有比較發達的化工技術能力,製造並不困難,而且也不需要多麽先進的毒氣,只要能殺人就行,十幾年前西方人都發明出來了,沒道理山寨還山寨不出來。

 所以聯省很快就生產出了一批,接著通過邊境秘密的送給了緬甸人。

 緬甸人則開始用這批毒氣來襲擊英**隊,英軍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撣邦人打破了對臘戌的包圍。但是隨即英國人就調集大批軍隊,再次將臘戌包圍起來,同時他們開始采購大量的防毒面具。

 英國人有防毒面具,撣邦人可沒有,純粹打毒氣戰的話,自然是緬人吃虧。

 但是撣人也是有辦法的,土辦法,用毛巾沾水綁在臉上,這種簡易防毒面具的效果是有的,可以保證在毒氣中不失去戰鬥力,但是也不能完全的防止毒氣的傷害,時間一長人還是會感到不適。

 好幾次臘戌都遇險,暗堡中的戰士被英國人的毒氣殺死,險些被英國人奪取了這些堡壘,好在這些堡壘地下相通,很快得到增援將英軍趕走。

 來來回回反覆拉鋸,英國人連毒氣都用上了,還是無法攻克臘戌,確實是有些氣急敗壞,最後竟然用上了糜爛性毒氣,這種毒氣沾上皮膚就會產生危害,非常不人道。國際社會也終於開始大肆批評英國人了,讓英國人處於被動,但是他們對於殖民地暴動的鎮壓,還有對撣邦人曾經屠殺英國人的憤怒是不能容忍的,國際社會的指責都無法動搖他們的決心。

 緬甸人處境不妙,這簡直就是在毒氣中掙扎,趙澤勇覺得臘戌是沒可能守住了。

 於是建議岩英放棄臘戌,繼續跟英國人打遊擊好了,可是岩英卻不聽話。

 而這時候中國自此出了事情,搞的趙澤勇一時間都想放棄緬甸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